现在的问题是根本招不到靠谱的人,却有很多离谱的人报名,极大提高了筛选成本。
这是我写的一个东西里的一段话,我想已经能说明原因了
在 2000 年,教材中说的是“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然后一大堆优秀的考生去报考生物专业,并且一路攻读到博士学位,甚至做了很多年的博士后。过了将近20年回头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了。
在 2016 年围棋 AI 崛起之后,AI 进入了大多数人的视野,无论是学术界,工业界还是投资圈,人人必谈人工智能,甚至在一些领域提出了完全取代人类的说法。大多数学生迅速涌进这个行业,于是在近两年的招牌上面,就出现了算法工程师竞争激烈的情况:
从今年校招来看,机器学习等算法岗位应届生超多,竞争激烈,未来 3-5 年机器学习相关就业会达到饱和吗?
从个人的感觉来看,算法工程师首先要是一个工程师,要具备收集业务需求,理解业务背景,明确数据来源,阅读论文,确定落地方案,撰写代码,效果反馈等各种能力。其次,只会阅读论文和撰写论文在企业的业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够在研究部门工作。再次,很多论文其实也就是理论作用,在落地上面很多时候还不如简单的机器学习模型。这种时候算法工程师只能够保持对先进技术的跟进,在一些合适的时候引入论文中的新技术。但是一定要保证新技术在业务上是能够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效果的,毕竟企业是效益和成本优先的。
算法岗位貌似也并不是根本找不到工作,某些企业也能够开出几百万的年薪,但是能不能够拿到这个年薪完全就看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生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该由谁负责” 这个问题换成其他专业也是一样的。例如 2000 年的生物专业:“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该由谁负责”。其实最应该掌握的可能不是某项技能,而是拥抱变化的能力,在变化中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专业转电商目前转向人工智能的飘过。
其实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相比生化环材而言简直是天宫了,只要学的合格,工作机会大把,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创业独角兽都能选择。
是我觉得本质上的原因就是算法岗压根儿不算是一个工种,更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职业培训出来,这本来就是培训机构吹出来的。
就像总经理不是一个工种,也没法职业培训出来一样……
真正赚钱的行业,大家都是偷偷干,谁也不会告诉你。比如几年前的自媒体,能赚钱的都是批量注册的工作室。没人告诉你自媒体怎么样才能赚大钱,他们都是偷偷的玩。
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赚不到钱了,然后他们就跳出来四处喊搞自媒体能发财,目的就是卖劣质的教程和账号批量管理软件,最后捞一笔就跑路。
其他领域也差不多,有人吹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等,不是他们想让你进去赚钱,而是想让你进去充当廉价劳动力,或者忽悠人傻钱多的土豪投资。最不济还能割点韭菜。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险恶,外人从来不会为你着想。
以为媒体和政府都不懂人工智能。高校装作不懂人工智能。真正懂人工智能了解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实用价值远远达不到媒体和人们期待的水平。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