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Netflix 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现在相信奥巴马是原教旨地下党了。多年来对企业家人格的神化毁于一旦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曾经在影片中福耀俄亥俄工厂工作过的一分子,专门注册了想说两句:

  1. 影片中没有提到的是福耀在伊利诺伊州还有一个300人的浮法玻璃工厂,而这个工厂是存在美国钢铁工人工会USW的。但是这个工厂里工人的工作时长,倒班制度,最低薪水水平,奖金制度,全面落后于俄亥俄工厂,而他们还需要固定缴纳公会会费。那些认为工会可以解决工人福利工资水平的键盘侠们,和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可以拯救乌克兰和各种中东国家的白左们没有本质区别。现在美国工会制度不只是不完美,而是对劳资双方来说都弊大于利。在加拿大情况并不一样,所以这和资本主义不资本主义也没有关系。
  2. 2018年死亡事故,只能说OSHA经过调查之后,并没有针对这个事故进行罚款,而在2017年OSHA针对安全隐患问题对福耀开了20多万的罚款。
  3. 2018年的盈利和贸易战没有直接关系,而贸易战在2019年甚至可能有负面影响。
  4. 我个人认为,考虑到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福耀在美国遇到的困难,做出的努力和达到的成就被大众远远低估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应该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员工是抽完大麻以后来上班(并不是偶然现象),三天两头临开工请假导致其他人被迫顶岗,以及花了很大精力培养了员工过了几天就辞职或者被检出抽大麻强制开除,上班掏枪出来(这个是偶然现象)。当然管理层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初期的出勤政策多次改动,岗位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学习弧线落后,中国人一贯的内耗等等。这些都是影片时间不够表现出来的。

补充两条:

  1. 时至今日还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员工都已经获得了工作签证,工资远远高出在国内的水平,比当地入门工人的水平也高很多。在美国当然开销也远远大于国内,但对基层员工而言, 普通存钱的效率是高于在国内的。说这个只是为了表示,爱国,改变中国在美国的印象,不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唯一动力。
  2. 因为亲身经历过几个机械替代人岗位的改进工程,替代的难度比这里大部分人想象的都要大得多,而且能做到的主要还是简单枯燥的动作。以片中被替代掉的4个岗位而言,这个岗位就是一个存片缓冲的作用,当上游有玻璃下来,下游处理速度不够快的时候,存放在旁边一个架子上,使用垫块隔离,几乎垂直存放,等下游赶上了再把这个存放的玻璃放回去,一日八小时都是如此。请问这个岗位是由人去做尊重人权,还是机械手去做尊重人权。

匿了,估计认识的人还是能猜出来,希望他们不上知乎哈哈


user avatar   joseph-hol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纪录片没有讲一个背景,就是曹德旺之所以选择在美国开厂。说什么成本更低什么的都是在鬼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08年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花了真金白银去救通用这些老车厂。但是让政府花钱救你,自然是要拿一些东西来交换的。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在2020年之后,通用生产的汽车零件的多少百分比(我忘了是20% 还是 50%)必须是美国生产的。于是作为上游的供应商,才有所谓的动力在美国建厂。

看完真的是非常的感慨,IMDB的评论也是两极分化的非常厉害。

总体上说这个纪录片还是比较客观的记录了两边的生态,以及结尾把议题提高到了如果自动化最终取代了人工,社会会怎么样。

感觉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都需要在这块有相应的改进。

美国的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多的繁文缛节和过度工会保护。从每个工人来讲,自然越多的保护工人得到的尊严就越多。但是坏处就是,到了一个节点,资本就会彻底的撤退,从而导致大家彻底没饭吃了。电影里说的代顿市位于美国的中西部的著名工业州Ohio,代顿市也是美国几个光学中心之一。这片地区也叫湖区,类似于中国的东北三省。曾经是美国的工业,经济中心,保守且固执,工会思想根深蒂固。结果就是导致本身的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差差。我曾经也在美国的汽车公司就职过,当时湖区的同事就有说过,是本田还是哪个日本汽车公司因为拒绝搞工会,然后工会那帮王八蛋,在那个公司楼顶弄了一个巨大的老鼠气球,用以表示这个公司非常的没有道德。当时我们组里的nerd ABC小哥觉得非常的神奇,觉得难以置信,不断问真的有一个老鼠气球嘛hhh。曹德旺估计也只是看到了表象的成本,其实之后的各个环节的成本他并没有看清楚。估计也没有足够懂行的人去帮助他筛选地方。其实美国本土的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也在一直从湖区搬走到没有工会文化的地方生产汽车。比如南方的夏洛特,北卡,德州什么的地方。其次的问题就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实在是太老旧了,更多的人都是高中毕业,然后美国又崇尚自由自在,教出来的人各个散漫无纪律,然后脑子也不太行,操作电脑这些自动化的设备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的,之后工会又惯的臭毛病特别多。结果就是单个工人的效率要远远的低于中国工人,自然赔钱是可以预期的结果。片子结尾也说了,之后都福耀用机器去取代这些人。

然后说说中国,我感觉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第一感受就是中国的工人真的是太辛苦了。一个月只能回家两天,这实在是太剥削了。诚然我们需要一个能者多劳的社会氛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事情不重要。比如教育孩子,照顾家里老人,提升自我,甚至创造消费型的社会也是需要有空闲时间的啊。这些需要用空闲时间去做的事情,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意义可能比多干几小时要更重要。因为一个社会要能可持续发展,对下一代的培养是要非常注意的。虽然牺牲了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因此可以拯救更多留守儿童的生活。从这一点看,立法去保护现在工人的基本权益,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必须的。其次中国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保证现有的产业链能够留在国内,以及产业链如何更上一层楼。都说德国,日本的制造水平高,质量好。其实究其根本,是因为工人的基本待遇组够好,足够体面。所以才导致工人可以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持续的投资时间,增长经验,结果是制造业的质量会越来越好。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制造业的基本待遇,没有大城市送快递,送外卖的好。然后制造业的工作环境又非常的单一枯燥,且上升渠道狭窄。那么愿意去干制造业的人会越来越少,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制造业会慢慢的转移出去。这些事情让具体的某个企业去做,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内卷,结果就是会有别的血汗工厂去取代现有的血汗工厂。还是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去要求企业创造一个 公平 可上升的环境。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让有真才实学的公司和人过的更好,社会整体技术含量才会慢慢向上。还有一点感受就是,中国在短短的四十年,因为规模效应,让这些之前的乡镇企业,或者民办企业快速的膨胀起来。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能力依旧保持在某种非常原始的状态。比如这个片子里就有几次描写,曹德旺因为风水让底下的员工去改工厂的各种设置,比如门的朝向,消防灯的位置。还有就是那种粗暴且诡异的军事化管理方法。可能这套东西,对老一辈的人还有效果。但是对新一辈的人,比如90后00后的管教作用只会越来越差。西方多年的管理经验,已经相应学科的研究是非常值得我国很多大企业参考的。而不是故步自封的沉迷在自己的土皇帝梦里。任正非也曾经说过,华为是通过IBM等公司对于管理流程上的优化,才造成了现在华为的战斗力。所以如此勤劳的人民稍微加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之后可以迸发出的生产力肯定是非常的惊人的。

最后为中国每一个奋斗在第一线的工作者点赞~


user avatar   roc_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的朋友以为意识形态是这个故事里的第一鸿沟,其实,也是也不是。

三十年多年前,美国人就对这番比较非常熟悉了。只是那时候拿来对比的是「买下美国」的日本人。

如果你看过迈克尔 · 基顿(蝙蝠侠/鸟人/秃鹫)在 1986 年演的那部《工合》,一定早就熟悉这种对比了。

《美国工厂》里,美国员工不服中国员工的指导,领导解读说美国人习惯了「从小就是鼓励为主」。

《工合》里,美国员工不服日本员工的指导,迈克尔 · 基顿向日本员工解释说「Americans really like to feel special」。

结论当然都一样,就是,对待美国人,不能对待东亚人一样简单粗暴。

因为美国人懒散,因为美国人矫情,因为美国人没有凝聚力,因为美国人不把企业当成家。

不像中国人,也不像日本人。

所以,《美国工厂》里的一些图景,恍如三十年后重拍《工合》。

《工合》在我看来,其实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尤其影片中迈克尔 · 基顿的几场演讲说服戏,非常考编剧功力,也完成得非常出色。但它在 IMDB 和豆瓣上,都只有六点几分。

它当然有很多毛病。比如对日本文化的描写非常肤浅幼稚,依某些标准来说甚至是「辱日」的。

从片名也可以看出来,「gung ho」,源自「工业合作社」的简称「工合」,这样一个被美国人误读成「卖力」「充满干劲」一类含义的中文词汇,用来给一部描述美日文化冲突的电影当标题,实在不伦不类至极。

但我相信它给观众的最大失望,还是在于结局。

这些基于社会现实的、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文化冲突摆出来以后,在观众已经完全意识到其中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我不知道要多么天才的编剧,才能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大团圆结局。

而《工合》,为了大团圆,只能编造一段牵强的「感人」情节来结束故事。

观众并不感动,因为观众知道那些问题依然存在于现实里,依然存在于他们身边。

就像,美国人不会真的像《工合》里一样,最后跟日本人一起跳起操来。

而《美国工厂》作为一部纪录片,做到了把这些问题足够客观地呈现出来,而不需要强行编写一个结局。

当然,它也给了我们一个像是结局的模糊的影子。当我们为了文化差异喋喋不休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坐等我们争出胜负,只会不休不眠,滚滚向前。

所以,2019年的在美中资,和1986年的在美日资,可能和片中员工闲时趟过的河一样,只是水深水浅的区别吧。


user avatar   dong-bing-32-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资本家教会美国人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不不不,美国人其实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

想当年,也就是19世纪90年代左右。美国到处都是“优秀卓越”的企业家和“勤劳”的美国工人。有多“卓越”和“勤劳”呢?在1890s的美国,资本主义还是赤裸裸的,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劳动保护,没有最低工资,没有安全法,更没有劳动法。随便举个栗子:卡内基钢铁厂的工人们每周工作84小时(也就是997),工资只有不到10美元(今天约250美元,合月工资2000块左右)。那时候的“狼性文化”是真正的狼性,武德充沛,1889年卡内基钢铁厂工人罢工,以至于当街筑起街垒,7月6日上午,还发生了内战。工人们向公司主席弗里克请来的8500人的警卫队投掷石块并开枪,推出旧炮,点燃炸药,甚至将燃烧的火车推入船中。冲突中14名工人遇难,公司主席弗里克被刺四刀,都这样了人弗里克一个周以后就出院上班了!这是什么精神?这才是赤裸裸的企业家精神!!!现在这些谈“狼性”就只知道加班费拉高管做得到吗?

那为什么仅仅一百年后勤劳的美国工人就消失不见,美国的工人忽然变得“懒惰”了呢?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网上活跃的用户又太年轻,没有经历过劳资斗争血淋淋的场面,所以有些人不明白8小时工作制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一天假期是美国35万人全国大罢工,十几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还以为是资本家老爷们发了善心送的,导致热爱修福报。我其实不太希望在宣传口上见到咱国的优秀企业家被捅了四刀然后一个周就出院上班的先进事迹 —— 但是重复别人一百年前走过的路,只会遇见别人一百年前遇到的问题。希望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下手的同志手重一点,争取少捅一刀。


user avatar   liu-xiao-yang-3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劳动安全导致的生产事故方面,美国员工的抱怨和弹幕很有意思

美国叉车司机对于超载现象非常不满,认为是在拿安全生产开玩笑

弹幕中的社会精英认为中国的方法才是对的而且效率高

那我们看看中国工厂叉车超载都造成怎样的事故吧

叉车严重超载,导致需要在车尾后面再站一个人加以平衡,但还是翘尾,这时附近的女工看见了

然而这位工人对大柴油叉车的有效载荷和超载过于低估,直接被带到空中

然后直接被小坦克般的叉车当场砸死,并在司机倒车调整时反复被碾压


高清点的图,可以清楚看到超载的情况。是台州的一个厂子。




这位美国工人最起码腿脚受伤了还可以不上班,吃苦耐劳的中国同行可就不一定了

我在某大型国企的最好的自动化车间,看见过叉车师傅开着柴油叉车吊10升机直接升高到遮挡视线的位置,接近全速行驶,期间来回移动脑袋试图从吊臂吊链吊耳的缝隙中看路。

如果你去过欧美制造业的车间,映入眼帘的必然是连续多少年没有安全事故,连续多少年没有人员伤亡,技术中心也是如此,然后再往里走才是专利墙座右铭价值观员工墙。

我去过那么多的国内车间,第一部要么是董事长训话要么是高产多少多少,安全信息也有,可能要在大看板下面。

就安全而言,国内制造业还任重道远。需要什么才能让那些“民族良心企业家”们意识到,同胞的生命是可贵的呢?

毕竟,忽悠干活前一口一个“我们”,加班不让放假时一口一个“你们”,优化裁员时一口一个“他们”。

————————————————————————

评论区有些网友对安全生产有些其他的见解

的确,欧美那种大型制造企业的安全框架是一个科学的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维护。可是中国工人需要的只是不再超载,买副手套、眼镜,那些低限度的要求都没能充分满足。一句话的事,一个花不了多少钱的采购流程的事。枪弹受潮了,就是维护不到位。你非说像美军那样打造航母编队,花钱费力太复杂。那是不做好眼下最低限度安全防护的理由吗?

什么是难以杜绝的百万分之一的生产事故(公差),什么是明知有问题,但仍漠不关心草菅人命(误差),哪怕是制造业以外的人士也能看出来。

————————————————————————

出现了,看来叉车叉两次的活非得一次超载干,福耀捡玻璃员工不戴防割手套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看来在某些民(纳)族(脆)主义份子眼中,资本家的草菅人命是和基本国情挂钩的。

嗯……

————————————————————————

还出现了期望中国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实现伟大复兴,然而身体很诚实跑到美国的。



毕竟美国人最喜欢廉价便宜的中国打火机了~

饭圈女孩也来辣~~~

看来右翼社达言论和精资身份高度重合

牛鬼蛇神.jpg


user avatar   wu-jun-s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抱着私人感情看的,毕竟我也是底层。

奥巴马作为制片人拍的美国工厂的纪录片,12小时月休一两天vs 8小时月休8。

领班的直接歧视美国人天性懒惰…

有的人把通用公司的倒闭归咎于员工的福利过高,效能太低。

看似有道理,但有一种违和感,比如通用公司赚大钱的时候,功劳和福利都不是这帮工人的,而倒闭的时候,锅就从天上来。

再或者讲,里面有个鬼佬分明是在讽刺那个领班:他们来上班就只知道领工钱,而不是去做那几块玻璃。 然后又说:如果把美国员工的嘴用胶带封起来那样效率肯定很高。

言外之意:打工都是为了赚钱,你们这么做不人道。

然后镜头一转,两个鬼佬看见一个啊伯一个阿姨在捡碎玻璃:他们用的居然还不是防割手套,太tm疯狂了,就这样捡那该死的玻璃。

曹老板妹夫之后还讲工会和企业像齿轮一样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然你们相互协助得那么默契,那工人的利益谁保障呢?

每天这么折磨自己,因此病了,会得到公司的保障吗?

我12年曾经到跨国贸易的大工厂打过暑期工,结果连工资都欠,打当地工商局说不是他管辖的范围,一直推,工厂还欠了不少工人工资,一群人闹了起来,警车都翻了,然后闹事的人被抓了,第二天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工资照常不发,有正途可走吗?……

所以谁会保障我们应有的利益啊?我们不介意被剥削,但剥削完也需要给我们应得的啊,我们不偷不抢,安分的做人,想得到那么一点薄薪就这么难吗?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片子有一个好:批判起来看似酣畅淋漓,根本性的东西其实避而不谈,完全不触及实质问题。所以看过之后笑笑就算了,要是真的跟着片子节奏走下去你就输了。

为什么这么说?

答案很简单,你看片子里又是工会又是中国工人不重视劳动保护的,你有没有考虑过片子里这些美国工人的薪水是多少?

我女儿给人做美甲,一年能赚4万美元,而我(做工人)一年只能赚两万四千美元。

很显然,假如一个社会里做美甲的薪酬水平显著高于制造业薪酬水平的话,那么正常人都会选择去从事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逐渐下降,到了21世纪更是被服务业反超。

在传统经济学里有个东西,叫奥肯定律。这个定律认为就业得依赖于经济增长,也就是说GDP每增加2%,失业差不多就能减少1%。当然,经济学的东西你懂的,上下波动肯定是有的,但是大体来讲,产出增长率和劳动失业率之间呈现负向的关系,这个是比较稳的。

然而老美天才的地方在于,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打爆了奥肯定律,搞出了高失业下的经济增长。这个套路是这样的:上层搞金融,搞虚拟经济,需要的人力资源少,资本增值快,于是钱蹭蹭的就过来了。那么资本向虚拟经济流动之后实业部门自然受到冲击,然后咱们双管齐下:

一方面大力推动全球化进程,把实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不在国内顶着巨大的人力成本跟严格的监管挣辛苦钱了;同时全球化程度越高、资本流动越自由也越有利于资本增值。

二是用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转移就业。


所以假如咱们讲的粗糙一点,美国的发展模式就是不断提高全球化程度和资本回报率,然后上层分账,下层靠上层漏下来的残渣喝汤。只要美元还是世界货币,只要美军还能吊打世界其他国家,这个模式就十分稳妥。而中产阶级要么搭上上层的班车,要么试着管理下层,但总体来讲,他们的生存空间是被挤压的。

这个模式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美元依靠自己的国际货币地位,拼命发行美元并依靠贸易逆差输出美元。82年之后美国的经常项目年年逆差,资本项目年年顺差——这个逻辑就是我花美元买你的实体货物,然后用债券跟股票这些东西回收美元。

这个模式咱们简化一些,最终可以这么来理解:资本不断扩大自己的收益率、同时想方设法地压低劳动回报率,最终达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目的。

美国现在的GDP结构里,前三位分别是金融房地产、政府服务跟职商服务,2010年三者的人均GDP你猜是多少?金融地产是38.78万美元,政府服务是7.71万美元,而职业服务是10万刀,餐饮什么的更低,不到4万刀。

然后你猜猜人均GDP高的是谁?

公共服务业,人均GDP47.71万刀。

所以问题很明显了,掌握资本跟稀缺资源的上层人吃肉,然后下层人被大量填入服务业里喝汤——这汤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中产那里分过来的。然后上层努力从国外再捞一波钱回来,日子越过越好,下层挑动群众斗群众,每年几万人死于枪战,黑命贵你们撕逼去吧,不耽误老子挣钱就行。顶层压缩中产与底层的生存空间,这总体来看是个大的趋势——我这有个五等分的美国家庭收入分位数份额,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拦不住的。所以到了2016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而且两极化极其严重——低端制造业,也就是片子里那种顺脖子汗流、机械重复劳动的制造业工人薪酬水平越来越低,低到比在麦当劳打工多不了多少的地步;高端制造业工人成本反而不低,因为制造业就业人口基数变小了,有经验的工人也少了,所以高端制造业倾向于多付点薪水,让这些人稳定工作。

起重机操作员是工厂里工资最高、最具技术含量的职位。——David Reese·波音埃弗雷特工厂观光体验运营主管

咱们回到两万四千刀这个数字上,两万四千美元,这个收入水平高吗?考虑到美国人2018年收入的中位数差不多是3万刀,两万四显然偏少——不过这是在铁锈带,我们可以认为这属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然而在中国,福耀基层的平均工资大概在4000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将全国居民收入分成了五组:第一组是“高收入组”,占人口20%,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月均5412元;第二组是“中等偏上收入组”,占人口20%,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月均2879元。

你给我一个“中等偏下”的工资,然后指望我为你做牛做马?这现实吗?我想组建工会维护自身权益,不对吗?

反过来想想,你给了我一个“中等偏上”的工资,然后我“工会与工厂紧密结合”不合理吗?

资本想的事情都一样,那就是如何有效的剥削工人、压榨劳动力。只不过中国发展的比较慢、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所以现在富了一部分、还有很多人没富起来,工厂依旧可以用“比较高”的工资来吸引这些人流血流汗,搞军事化管理。而美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基本稳定了,资本的逐利性会慢慢侵蚀普通人的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利润。假如你拒绝这种侵蚀,那么好,我直接撤资,毁掉你的生活。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资本主义优越性”有多残酷:

这是一份领取救济金的员工数量排行榜——美国的巨头们对人力成本的削减已经降低到了必须由社会负担一部分、否则一些员工就吃不饱饭的地步了,而就算是这样,大家也还在琢磨着怎么进一步降低用人成本、用AI和自动化取代真人员工。

这就是资本的逻辑,它只考虑怎么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只要全球化与发展不均衡还存在一天,美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一定是缺乏竞争优势的,川普的贸易战可以阻止这种趋势,然而却没法阻止资本去寻觅利益。普通人在资本面前,只有一个下场: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系统性风险?

你跟别人抢饼吃,抢不到要饿肚子,这叫风险。

五十个饼,一百个人抢着吃。总有人要饿肚子,这叫系统性风险。

片子讲了这么个事:美国工人抢饼抢不过,但中国工人抢的饼是像马夫人的月饼一样又大又圆。他怎么就这么大?怎么就这么圆?抢饼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曹德望。

这么讲了老半天,最后几句话才关键:这饼也变小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小,等着吧您嘞。

你看,这就是系统性风险。中国工人,美国工人,有人吃饱饭,就得有人饿肚子。今天吃饱了饼的,明天说不定还要饿肚子。吃的是一个炉子里的饼,真要算起来还是一家人。

那能怎么办?

我翻开苏联的国徽,歪歪斜斜的每片绶带上都写着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user avatar   wang-fan-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纪录片其实算是民主党的政治宣传片,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宣传片呢?因为大背景是铁锈带的劳工再也不给民主党投票了。

记住,这是大背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展开理解整幅末世风情画。

一、民主党

民主党总是倾向于隐晦的指出,没有工会的工厂是灾难性的,而谁支持工会呢?民主党。

但恰好是工会号召工人们把票投给了川普。这就是我一直在说的,我们现在的新困难已经不是剥削了,是求剥削而不得。

对于劳动者来说,12美元不如24美元,但肯定比0美元要强多了。如果你继续拿24美元并拥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工会,那么产业会直接转移出美国,这就是工人阶级开始排斥民主党的根本原因。

这叫什么呢?叫中等收入陷阱。诚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本质上不是规律,而是是劳动力成本太高产业转移出去,但没有足够高端产业导致的失败国家现象。

美国虽然有最多的高端产业链,但高端工业大多数机械化了,金融、互联网和其他高端服务业能容纳的就业人口又非常少,因此美国整体上出现了东西海岸上升而内陆下限的歌舞升平与中等收入陷阱并存的一个局面。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些,70年代以后美国前20%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前1%的财富占比也在飙升,而工资中位数的提高非常缓慢,扣除通胀的实际购买力提高近乎停滞。

因此我们能看到美国自70年代之后的贫富差距是逐渐拉大的,而这一情况在08年qe之后陡然加重了,史诗级的放水膨胀了资产持有者而收割了赤贫(有股票等资产的人资产翻倍了,没股票等资产的人虽然收入稳定了,但还是月光甚至负债)。

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感,让美国再次伟大是什么呢?首先是人穷人再次像个人。所以齐泽克一针见血的说:希拉里才是真正的恶魔,冷战斗士,她塑造了一个不可能的联盟。

这句话怎么理解?一个fsk的工人也许仅仅因为和库克同为性少数,就都变成了民主党的支持者,浑然不觉自己正在被后者疯狂剥削。

但川普能拯救美国吗?也不可能,除非你提到200%的惩罚性关税,产业一旦转移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不在我们这里,也在印度和越南,或者直接变成了机器制造。而正常的关税不能让制造业回流,只会增加美国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因为他们连本来的廉价商品都没有了。

目前为止加征关税的损失大多数由企业承担了,但不会一直如此。

因此在这里并非是哪国资本家哪个更原汁原味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从未改变。美国的资本家不乐意再承担19世纪那样对待工人的麻烦,他们只需要把产业链移出美国就好。

二、享乐与驱逐

但美国人还是“幸福”的。

我们前面提到了美国产业工人丢饭碗的问题,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更有趣的延展:我们都知道美国以5%的人口消费了接近80%的阿片类药物,虽然新型毒品发展也很快,但美国消费的仍然主要是阿片类药物,但为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因为阿片类药物是典型的“享乐型”毒品而非“功能型”毒品,它最早的作用就是镇静和镇痛。那么什么是“功能型”毒品呢?

冰。

冰最早是军用兴奋剂,它有两个非常疯狂的特性,第一个是磕完可以几天几夜不睡。第二个是磕完会爱上重复性劳动,比如我看过一篇论文讲的案例是吸食了冰毒在家擦地板美滋滋擦了十几个小时。

东南亚的冰毒泛滥,很大程度上是东南亚的“奴工”们溜冰上班所导致的,你不溜冰根本受不了流水线的虐待,溜了冰甚至有点嗨。

印度的洗衣机竞争不过洗衣工,因为洗衣工比电费和机器折旧还便宜。

产业链的转移总会选择综合性价比最高的目的地,基础设施与区位不好的国家最强的竞争力就是人力成本的低廉。

那么世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图景?

我们之前还是低端制造业大国的时候流行过一个词叫“低壬拳优势”,它当时是个贬义词,现在已经是褒义词了。

我前面讲到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已经不是血腥剥削而是求剥削而不得了。比方说再差的产业工人收入也高过小农经济下的务农,我们恐惧的是被甩开,被驱逐。

《驱逐》豆瓣评分:6.8(25人评分)

douban.com/doubanapp/di

我在各个地方安利《()折叠》这本科幻小说,为什么呢?它非常清晰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未来资本主义的图景:三个世界互不干扰,互不相关,你不需要我,我需要你也没用。

当生产力不断进步,有更多低端岗位被替代,这些人没有消费能力(你找不到工作没钱消费)也没有剥削价值(机器比你便宜)。在经济学上≈飞禽走兽,失业的那一瞬间就是社会性死亡了。

所以萨森的《驱逐》里就说的很好,你从市中心越搬越远,直到彻底被一个城市所拒绝。

那么无论是美国的穷忙族,还是日本的正职员减少,拿50%薪水的零工增加,都是其表现。

杰克为什么说996是福报?如果你顺着资本家常见的“是我养活了这么多人”的疯狂思路去理解,什么比996更可怕呢?裁员。

所以我总说,灾难从未被解决过,总是另一个灾难把它替代掉,仿佛前一个灾难就变成了恩典,因此也就不是灾难了。

三、养猪场外的神战

这一节开始之前先容宝宝吟一段儿诗。

布莱希特《审讯好人》

请你走向前:我们听见

  你是一个好人。

  你无法被收买,但那道闪电

  落在屋顶那道闪电也

  无法被收买。


  你坚守你的诺言。

  但你说过什么?

  你是诚实的,你说出你的意见。

  什么意见?

  你是勇敢的。

  但谁是你的敌人?

  你充满智慧。

  为了谁的幸福?

  你不考虑个人利益。

  那么你考虑谁的利益?

  你是好朋友。

  你也是好人的好朋友吗?


  现在听我们说:我们知道

  你是我们的敌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

  要让你面向一道墙的原因。

  但考虑到你的功劳和良好素质

  我们将让你站在一道好墙前面然后枪毙你

  用的是来自一把好枪的好子弹然后埋葬你

  用的是一把好铲和一块好地。

咳,宝宝的吟诗技术还是这么好。

我们先忘掉槽老板,我之前提到“善良的”资本家达利欧和比尔盖茨(或许还能加上巴菲特?)无一例外的支持向1%征税,甚至是皮克提呼吁的财产累进税。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他们比谁都知道现在情势已经是多么火山口,资本主义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倾向卷入全部人口,而是止损一样的抛出人口,20世纪最聪明的凯恩斯(我认为他不亚于爱因斯坦)曾经自信满满的得出过一个论断:到了21世纪,我们的生产力可以满足每个人每周只工作几小时就可以了。

显而易见他错了,我们的工作时长越来越长了。

为什么这么聪明的人也会错?因为他只算准了人类需要多少物质,没算准运转这个物质社会需要多少物质——它已经和我们无关了。

我简单的举个例子:十个千万富翁,比一个亿万富翁消费能力、消费效率更高。100个百万富翁,比十个千万富翁消费能力,消费效率更高。1000个有10万的消费者,比100个百万富翁,花钱又要花起来不知快到哪里去了, 毕竟你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不可能金马桶也买100个。

但资本主义的天然倾向是,制造更多的亿万富翁,消灭更多的百万富翁,直到一场灾难毁灭大部分财富。

所以我们就能发现,对于顶尖资本家来说,500亿和150亿在消费能力上没有任何区别,而比起持有500亿,他们更倾向于安全长期的持有150亿。

毕竟成神只差临门一脚了,这个成神可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事实判断。美国在两年前刚刚放松了基因编译的口子,富人的后代可能比你更强壮,俊美,聪明,健康。那么配合续命学的飞速发展(我的其他文章有介绍)和义体化甚至意识上传的前景,久而久之穷人和富人就会从两个阶级变成两个物种,《()折叠》就会成真,如果不是更糟的话。

因此我们看到民主党的和他们的欧洲同志们的药方是什么呢?基本收入制度。资本家们倾向于收税给底层缴造反税,这造反税让被驱逐者重新获得消费能力,我给你钱让你消费——也就是说“别他妈打扰老子修仙”。

当然,也不能说民主党和工党就一无是处,如果我们接受了“永生才是坏事”或者“能当猪也不错,我就是想做猪”(我相信这种舆论在未来一定会有,而且很可能是主流),那么和资本家亲密的握手,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说,60%的中国男性都来自3个超级祖先,我们几乎人人都是贵族的后代,大多数人的姓氏都能直接追踪到夏商周的封国名称,这就是你们祖先的荣光,而奴隶显然是没有那么多机会留下后代的。

如果顺着这个角度思考,人类文明从有机到无机的过度,也并不需要鸡犬升天,有那么一小部分,甚至几个人成功就可以了。

剩下的屌丝和上古的奴隶一样,手拉手微笑走向灭亡。

噢。祝达利欧和比尔盖茨好运,也祝我们好运,早安。

竟然这么多赞了!感谢大家,爱你们~(^з^)-♡,喜欢宝宝文章的朋友可以也看看我在国庆大礼包里的回答。

其实我觉得我们是最有可能控制这种资本无序生长的国家,原因不多说,我们和美国很不同很不同。但是我们会不会去做,能不能做到,要看我们的民心所在,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吧!

关于科技方面的话,可以看我这篇。




              

相关话题

  2019《小丑》,为什么看完有种幼稚的感觉? 
  如何看待银行第四季度季度对房地产的政策趋势? 
  申请强制执行,对于老赖是否真的有效? 
  如何看待银保监会一处长在北京警方打击地铁「色狼」行动中被行拘?银保监会是否已经、或将对该处长做何处分? 
  985高校教师和地方副县长选哪个? 
  如何看待土耳其兑美元汇率暴跌?对全球金融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我父亲和她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某些原因,法律上我们没有亲属关系。我们非常相爱,可以结婚么? 
  中国的企业综合税率是美国的2倍吗?工业原材料或最初级产品,如何抵扣增值税? 
  如何看待野猪糟蹋庄稼,夫妻猎杀 8 头被判缓刑?怎样更好地治理「野猪灾」? 
  继芯片系统后,美国对中国制裁的下一拳会打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魔兽世界》经典怀旧服将于 2019 年 8 月 27 日开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