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提笔写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
我的观点非常直接:可以,但没必要。
昨天在深圳给客户做项目的间隙想到这个问题,突然脑海里出现一个非常类似的情况和比喻:
中学生做职业规划,就像是中学阶段偷偷摸摸的早恋。美好,能给人留下回忆,甚至能帮助个体成长。但等到三十来岁后回头看,初恋也只是美好的回忆,对成年后的感情经历影响比较小。
为什么呢?
早恋的孩子们容易为情所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感受到的爱情真挚而热烈,大起大落。但从中学阶段恋爱到最终走入婚姻牵手成功,几率无限趋近于0。因为这些孩子们把感情这个事简单化,选择性的无视了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生要素。
要做职业规划的前提是先了解清楚什么叫职业。一份职业绝对不是一份名企的工作那么简单。而是城市+行业+企业+职能/岗位的总和。
很多城市政府做宣传吸引人才,只讲城市政策多好发展多好;很多行业协会宣传本行业,只讲自己行业的好的地方;很多企业宣传介绍自己,都是伟光正;每个职能都觉得自己特别重要,应该加工资特别委屈。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就是人性。
在中学阶段各种变量太多太大,且还没有真正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成熟。这个做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很多知友都提到自我认知很重要,确实,对于每个成年人自我认知都很重要。但脱离影响力的发展水平来聊自我认知也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影响力水平还停留在不够成熟的前两个阶段,相对以自我为中心且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是为什么中学阶段并不是自我认知的最好时期。
成年人如何实现自我认知呢?一般有四种手段:自我的行为反应/他人的反馈/自省/社会比较。
在中学阶段大多数人非常难以有效思考和使用成人自我认知的手段。
很多知友推荐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我持保留态度。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的效度我认为有限,且高考选志愿选专业基于专业名字和大概内容来判定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需要的职业性格也是非常荒谬。
我见过外向奔放的百万销售,也见过内向含蓄的百万销售。
我见过个性鲜明的HR,也见过低调内敛的HR。
我见过专业对口做的非常出色的职场人士,也见过专业不对口做的风生水起的职场人士。
越是优秀的企业越会淡化专业而更多的会强调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对稳定和正确的三观以及好好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教育是实现向上阶层流动的几乎唯一方式。
尽自己所能考上相对不错的学校才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没有之一的事情。
至于职业规划,个人的看法大学都只是起点,非常粗暴简单基础的起点而已。
现在中国市场的职业规划教育,最让人担忧的是两点:
①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老师、辅导员们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真正进入校园外的职场工作过。对校园外的职场的基本情况和原则都不甚了解清楚。更不用说一帮大学生们自己玩的类似职业规划发展协会。绝大多数学校邀请的职业规划导师或者分享者要么是行业大咖杰出校友万里挑一离绝大多数普通大学生可能达到的高度水平太远,要么就是刚刚毕业不久自己还在基层员工岗位上挣扎痛苦只是因为在名企被应邀分享。
这两类群体都对大学生帮助非常有限。
②测评市场和职业规划市场企业为了生意额和利润额增加(可能有极少数情怀,可以忽略不计),强行将测评和职业规划生意向年轻延伸到中学甚至小学生。并进行相关市场宣传。从专业的角度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我认为不妥当。
职业规划从来都是个伪命题,动态短期的对自己的阶段性思考和及时调整是必要的。但说要规划我十年二十年后做什么做到什么样,就是吹牛逼。
想想五年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除了还活着这个事儿是预期内,很多事儿都变了。
有多少人跟见过双方父母的男女朋友分手了?
有多少人因为公司内部原因被迫离职换工作了?
有多少人在外奋斗突然身体出了点小状况?
有多少人家里父母长辈在自己努力的同时有意或者无意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拖了后腿?
感情、健康、家庭、事业、学习。这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太早开始做职业规划,很多时候是这个焦虑且急躁的社会着急的表现。
而蝴蝶效应一直遍布我们的整个人生。未来会发生什么,谁又知道呢?
人生很长,有些事不用太着急。
谢邀 @腾讯青年行。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略微吃惊了一下,不是惊讶「现在的孩子们中学就开始考虑职业规划啦?」,而是羡慕粤港澳大湾区的孩子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腾讯青年行这样的活动了解当前最酷的企业和行业。顺手就查了腾讯青年行的新闻介绍和报名小程序发给我在广州某重点高中做班主任的好友,介绍她给班里孩子们报名。
当年高中时,我从《中国青年报》上摘抄了一个小片段压在自己书桌的玻璃板下,大意是说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十几岁的我不明所以,却也记下了这件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这件事也经常会想一想。那是靠报刊杂志获取信息的年代,和现在的中学生们可以有发达的网络,有很多的机会走出校园去实践,完全不能比。很羡慕现在的孩子就有这样的机会。
在中学阶段有意识考虑职业发展,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事情,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可以有这样几个思考方向: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清晰的自我认知
「何事最难为,认识你自己」。了解自己可能是每个人贯穿一生的课题,也是自古以来的人类谜题。好在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有一些方法可循,让人们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分为表面的「冰山上」和隐藏的「冰山下」两个部分。「冰山上」的部分是人的外在表现,包括知识、技能,相对来说容易观察,也能通过学习而改变,比如对中学生而言,课堂的讲授和复习,能直观地提升分数;「冰山下」的部分是内在动机,包括社会角色/价值观、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和改变的部分,而冰山下的这部分决定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因素,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了解自己冰山以下「区别于他人」的本质,知道自己的性格怎样决定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帮助我们进行职业选择。心理测量学上有很多测评工具帮人们解决了很多自我认知的困惑。
在职业兴趣上最广为人知的测量工具莫过于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霍兰德把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类型归纳为六种, 每一种类型都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环境也可划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 划分的依据是由环境中占优势比例的人的职业兴趣来体现的。这六种兴趣类型之间并不完全独立, 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1) 社会型 (S):偏好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教导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不喜欢与材料、工具、机械等实物打交道。社会型的人表现出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价值观。
(2) 企业型 (E):对领导角色和冒险活动感兴趣,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效益的活动。企业型的人重视政治、经济上的成就。
(3) 常规型 (C):偏好对数据资料进行明确、有序的整理工作,如整理书面资料。常规型的人看重商业、经济上的成就。
(4) 现实型 (R):动手能力强,偏好具体任务,不善言辞,缺乏社交能力,擅长与物体打交道,喜欢摆弄和操作工具;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现实型的人表现出看重具体事物的价值观。
(5) 研究型 (I):擅长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不喜欢组织、领导方面的活动。研究型的人看重科学研究。
(6) 艺术型 (A):偏好模糊、自由和非系统化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创造艺术作品;厌恶明确、秩序和系统化的活动。艺术型的人想象丰富,看重美的品质。
霍兰德的理论和相应的测评工具,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职业兴趣测评,但任何工具不可能完美、一定会有误差,测评的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人在不断变化,可能高中毕业前和大学毕业前用同样的测评工具结果都会有偏差,所以要做出后悔概率尽可能低的决定,需要不断试错、探索,尤其是多了解真实的社会。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广泛的社会实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 2013 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纲要,「研学旅行」的教育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在于,研学的方式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模式,鼓励学生了解书本之外的自然和社会。教育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将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划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六个方面。「研学教育」看似很新,实际上从孔子周游列国就已经开始了,两千多年前那场游学,虽一路坎坷却弦歌不辍。
在当下,除了学校以外,有非常多的文博、艺术类机构会组织各类研学项目,覆盖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也有一些大型的企业,比如腾讯,会开始做「腾讯青年行」这样的项目,整合自己在企业界的各种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免费提供走进名校名企的研学体验项目,覆盖科技、艺术文化、教育、商业、体育、地产建筑、交通、旅游等领域。期待这个项目能一直持续,覆盖的人群也可以从粤港澳大湾区开始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对每一批参与的孩子定期做回访追踪,了解他们的专业选择、职业路径,看看当年撒播的种子,是不是如涓涓细流,最终汇成江海,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博取专精,不舍天真——保持开放、拥抱变化
企业管理届被提得烂熟的木桶原理,最初的含义是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后来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又有了一些演进,把木桶斜放,盛水的多少盒最长的那块木板关系极大。
就像前面提到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时说的,人在动态变化,兴趣和能力的匹配也在不断变化。人在不同阶段中,对木桶原理的认知也可以不同。中学阶段开设的课程多、大学阶段有精力去拓展和探索兴趣,是「补齐短板」的阶段,是「博取」;而进入职场之后,就应该把木桶斜放,用自己最擅长的点来工作,而不是用短板去和别人的长处去比,是「专精」。
中学之后的人生会开始进入大学阶段,也是步入成年的开始。大学和中学最大的不同是不会再有班主任这样的角色每天盯着学习进度,完全靠自己安排时间,那么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至关重要。是「选修课必逃」还是「必修课选逃」?课余的时间是参加社团活动、做学术研究还是到不同公司实习刷经验?都是「选择」。大学开始,需要和不同地域的同学相处,和辅导员、必修课选修课老师打交道,实习、求职,和职场里各色人等接触……是收敛锋芒开始做一个「成年人」?还是坚持自我不惧各种目光?职场里的游戏规则更为复杂,愿不愿意接受这些规则,能不能利用好规则,都是「选择」。我从事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工作,曾经公司里有个校招进来的妹子,在经历了一系列项目之后我们聊天,她感觉要服务客户,又需要周旋好公司内部的各种关系,太心累了,有时候不得不为了工作说一些违心的话甚至是委屈自己去做事。我的回复是,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就需要按照这个职业里的游戏规则去做事,没办法,职场就是这样,成年人的世界也确实是如此。能在相对复杂的环境里保持目光如炬,葆有赤子之心,需要修炼,也是真本事。
赤子之心和好奇心都太宝贵了,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是说因为好奇带来的偏爱,因为偏爱带来的欢喜。因着好奇,愿意去探索世界,在探索之后,专注于做好那么一两件事。
回到问题本身,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研学项目去更加多元的了解社会,这样的机会太难得。可能在某场研学活动里,中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甚至是可能会明白自己不喜欢和数据打交道……都是升级自我认知的机会。哪怕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是有收获的自我认知。
成长是一件既美妙又熬人的事情,「没有一条路无风又无浪,会有孤独会有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它就像一艘缓慢的船,要避开暗礁,绕过海盗,躲闪巨浪,也会经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风浪大也没关系,你不必太快,也不用看别人走得多快,你们只需要不疾不徐,踩住节奏,哪怕偶尔踩掉几拍也没关系,世界那么大,孩子你们慢慢来。愿你们「永远轻盈,永远滚烫,不愿下沉,不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