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辱法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留下的大革命,人权宣言,巴黎公社比普鲁士德意志的那些所谓傲人战绩高贵上几万倍。


哦对了,突然想问诸位一个小问题。

如果中国互联网上一个有点名气的人,在公开场合引用乳法段子。然后被法国人看见,法国人发起抵制,要求他公开对所有法国人道歉。 你们支持吗?


user avatar   coldstream-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乳二战的法国,也配拉着一战的法国吹法兰西多么多么牛批?拉着一战法国挡枪,您配吗?必须辱。辱的这个法兰西,并不是那个辉煌的法兰西。二战的法国,根本配不上法兰西的荣光。本文没有任何玩梗,引自资料的图片较多,慎入。而且请各位耐心看。

还有,我希望评论区里的国社党分子别来烦我了。


有人提到了一战,我们就来看看,一战的法兰西,是什么样子的。

一战前的法国只有三千九百万人口,甚至还不如不列颠岛的人口多,一战的法国备战情况如下所述:

根本没有多少重炮的炮弹制造,根本没有任何民营企业转军工生产的计划,法国完全没有任何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在一战中刚开战就出现了炮弹打空的情况,连战役的乘胜追击都无法进行。

法国经济陷入了疲软薄弱期,战争军工工业和重工业各方面显著不如德国。


而法国的对手呢?德国怎么样?

六千五百万人口。比法国多出去了接近两倍。铁路和国家资产迅猛发展,在世界无人出其右。

经济规模至少比法国高出一半 ,甚至用赫尔费里希的结论算比法国高出去接近一倍。


德法之间士兵受训差距就更不用说了,不说德国的正规军,就说德国的预备军队,日复一日接受与野战军相同的训练,居然完全拥有英法一线正规军的水平(可能射击技巧不如英军,但步炮协同作战能力和进攻效率远高于英法军队)。而法国的预备军队一年只在军营中受训四十多天,就这还是分批次的,法国的预备军队的可以说完全是半农夫军队。


在此,我引用知乎用户“别了kv”的文章结论。

  • 先看德国。

“不可否认,德国军队在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好的令人难以置信;德国士兵自始至终都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军事技能。一些德国将军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有独创性、主动、大胆、残忍、英勇、适度的谨慎——有多种途径能打赢战役。”——李德哈特《大战》


德国的征召制度是义务兵制,这个系统无处不体现着普鲁士化的标志。按照规定60%年满20岁的年轻人会被征召入伍,在接受两年(炮兵和骑兵是三年)的严格训练之后退伍。然而他们在27岁之前必须每年参加预备役部队的训练和军事演习。此后他们将成为预备役军人(Landwehr)直到39岁,这段时间他们还是要保持这一定的训练。在45岁之前,他们则被称之为预备役国民军(Landsturm)。之后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无需再为国家继续贡献力量。

德国的军事演习近乎是无休止的,参谋部总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持着预备役军队的作战能力,尽量缩小他们和常备军的差距。德军在国内拥有大量的训练场可供他们使用,指挥官可以在这里调整自己部队的散兵阵型,军事演习中不仅要模拟陌生的作战环境,还要有夜战训练。大量的实弹射击训练之后,甚至还要进行刺刀的肉搏战术,以测试士兵在训练场上能达到的极限作战能力。火炮和士兵甚至会协同作战演习,德军的火炮是要在步兵冲锋前准备,在步兵贴近敌方战线前轰炸。这种战术需要士兵具备极高的心理素质,当然在平日里和德军内部的锻炼是密不可分的,而其他的参战国都不具备这种水平和训练基地。

  • 再看法国。

法国预备役士兵没有经历过周期性的军事演习并缺少正常的战术性训练!在法国当兵需要3年的时间进行培训,而后是七年的预备役生活。比起德国高素质无休止的军事演习,法国则逊色很多,这主要是士兵服役年份和军事演习时间不同所致。法国的军事演习是要从旅级,军级,集团军级,这样一级级的逐步进行,这个周期最快也要4年结束,但此时很多士兵早就退役了。在演习的质量上,法国也没有大型训练场,士兵们的操练地点基本上一成不变,接受的射击训练也不算多。

法军的炮兵和步兵也没有熟练地配合,步炮协同作战在法军眼里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法军之前强调的是机动作战,所以炮兵并不作为重点进行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不得不提前引用早期17号作战之中的战例,因为战场永远是最有力的说服。

“我们没有火炮支援!除了路边被炸毁的大炮之外,我们师是有大炮的,我们军也有大炮,我们的大炮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支援我们?我们孤立无援!”

——阿方斯上校法军103步兵团

法军步兵在进攻中遭到了敌军机枪和火炮的屠戮,而法国的炮兵在干什么?

“上校跪在炮前的燕麦田里,用望远镜寻找目标,但他根本找不到!到处都是森林的雾气。”

——保罗特林法军44炮兵团炮手

之后造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27,000法国士兵在一天之内战死沙场。

在之前谈到德国预备役军人每年需要抽时间回军队参加军事演习和野战训练,而法国人呢?法国预备役军人每年只有40天的时间要回到军队,而在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浪费在了从营房到乡下训练地的过程中了。他们很少进行野战训练,所以几年之后就把一名职业军人应有的素养和技巧给忘的一干二净了。同样的预备役时间只有7-11年,之后的时间你也会被应征入伍,直到达到政府的兵役年龄限制为止,但是政府却根本不会管你的训练。



在这里,我首先承认,法国正规军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军队,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但是,他们还是弱了,因为他们的对手是德国人

德国军队的强大在当时来看已经难以描述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陆军敢于匹敌德国陆军,这并不是纳粹那支闪击有余攻城不足、那支漏洞百出的德国军队,这是积攒了普鲁士二百余年家底的德国军队。

而德国的军事战略,是施利芬伯爵筹备十几年,整个国家为了施利芬计划服务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战略(但是小毛奇自己瞎改了)。施利芬伯爵料定了法国人不会忘记普法战争的耻辱,他们一定会攻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他们一定渴望收复失地。于是,施利芬伯爵制定计划,在阿尔萨斯-洛林方向部署少部分兵力,诱敌深入,这是左翼。而大规模主力部队越过荷兰、比利时,跨过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入侵法国北部,绕到法军的背部,一拳打在法国军队后方。

而法国的计划则是不顾一切向阿尔萨斯-洛林方向进攻,在法国-比利时边境根本没有部署防御部队!法军的“第十七号计划”正中施利芬计划下怀,简直是随着施利芬计划的节拍起舞。

你们以为我要喷法国了?不,我TM吹爆法国!



就是在质量上和战略战术上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法军在数量上也不容乐观。


法军一个师的火炮只有32-36门,而且都是75毫米野战轻炮。德军一个师的火炮是72门,足足是法军的两倍,除了野战炮还拥有榴弹炮、重型火炮,在野战情况下,法军根本无法对抗德军的炮击火海。在那个时代,步兵相互进攻的情况下,法军炮兵往往未能到达射击阵地就被德军炮兵消灭。德军的炮火是十分恐怖的,这在一战前期尤为明显。想象一下吧,在平原上两军互相进攻,你前方集中了上千门火炮在向你和你的战友倾泻地狱之火,而你的火炮却完全不能支援你。这种情况下你会有多绝望。

在数量上,法军居然有三十个预备师(这个比例对于法军来说很大了,别忘了,这些人不是德国预备军队,他们就是农夫)。而德军在边境部署的军队在数量上也占优势。

开战后结果是不用幻想的,法军战略出错,战术漏洞,军队数量、质量都不如德军,被打的兵败如山倒,全线崩溃撤退,法国政府直接撤出巴黎。施利芬伯爵纵然有天才一般的算计能力,也出错了,他认为法军会士气低落,法军会被打败,他认为巴黎受威胁沦陷后,法国会失去最重要的工业区,法国必然会投降。但是他没有料想到,法军虽然战败,法国虽然即将失去巴黎,但法国政府没有屈服,施利芬伯爵万万没有料想到法国政府还有迁都再战的勇气。施利芬伯爵没想到,在普法战争时期懦弱的法国政客们,现在居然有这般勇气。居然真的迁都了,他们真的要把战争打到底了!巴黎是战区!巴黎不设防?不存在的!不设防那是二战!这是一战的法兰西男儿!誓死保卫这片土地!

此时情况有多严重,大家来看吧。法国第一二三四九军团已经被德军主力从北方砸了过来,无法逃离“施利芬回旋”,可以预测一定会被全歼。第五军团也伤亡惨重。一二三四五军团是法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法军主力所在,如果他们没了,整个法国就只能用女人去抗争了。此时法国的局面,接近亡国。此时德军的右翼锋线,已经擦过了巴黎。但法国人想过投降吗?没有!

这么危急的局面,法国想过要和谈吗?反击!在马恩河一决胜负吧!“宁肯战死而决不后退!”马恩河战役拯救了法军主力,也拯救了整个法国。


而贝当则是更有意思的一个人了。

在凡尔登之战最黑暗的时刻,在德军攻破凡尔登外围阵地即将攻入凡尔登活捉贝当的时刻,贝当依旧喊出必胜口号。此时的贝当,是说出那句著名的“孩子,整个法兰西的希望都在我们身上,我们无路可退,他们不准通过。”的贝当。

当德军向潮水一样涌入法军阵地,当德军以压倒性优势进攻凡尔登的防御工事时,法军可曾后退过一步?



即使战争到了1918年,德军皇帝会战、兰斯冲锋的行动实施,又让巴黎门户大开,一切暴露在德军枪口下,法军、英军都在溃败,但是法国人可曾认输?

至暗时刻?那就再打一次马恩河战役!没错,法军居然又打了一场马恩河战役!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再次将德军赶出巴黎门口,再次拯救了巴黎!


那就再让我们看看一战中的法国,为了保卫民族尊严和国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吧。

以三千九百万人口,动员出八百万大军!接近一半的男性被拉上了战场,除去那些45岁以上、18岁以下、身体不适合服役者、心理不适合服役者,几乎可以说是法国人将能拿枪的男人都派上战场了。这,就是一个民族的魄力。

而这些人,伤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六,几乎可以说,法国一半的青年男子,为了国家,非死即伤。


让我们试问,法国一战中,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可曾想过投降?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说,“如果巴黎沦陷,我们就在卢瓦尔河作战,如果卢瓦尔河沦陷,我们就去比利牛斯山抵抗,如果比利牛斯山也未能守住,我们就在海上继续这场战争!”

所以请各位理解,法国政客们,在大战期间考虑三次迁都,但未曾考虑一次投降,他们数次认为局势无望、法国要战败,但是他们选择了“我们就在海上继续这场战争!”。

二战中的法国总理雷诺,可曾有克里蒙梭一分气概?二战中坐拥百万大军、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兰西,可曾像一战一样决不投降,打出绝地反击?二战中的法兰西男儿,所有的牺牲加在一起,可曾有一场凡尔登战役惨烈?仅仅在凡尔登,法军就损失了六十二个师,而二战呢?损失了多少,六十二个连?

一战中的法兰西男儿,那是伤亡了一半。整整损失了一代人。而二战呢?又有多少人为了法兰西献出生命?不要告诉我一战把法国打怕了,一战把法国拼光了,二战开始时,法国可是有上百万雄狮的!但是二战中的法兰西可曾有一战中法兰西一分一毫的模样?

对面的波兰军队装备落后、食不果腹,被苏德两大国夹击,法国宣战后就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看着,你看什么呢?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独立地位被威胁时,你不动手。开战后,德军主力在波兰,你不动手。波兰被灭了,德法边境开始大批集结德国部队,你不动手。你是真的打不过德国人还是怎么的?你的装备比德军差?你的士兵质量比德军低?你可是堂堂正正的世界第一陆军!你比德三那个快速扩军动员出来的怪胎强多了!最好的时候,在最该出击的时候,你不动手,你寄希望于德国人会冲马奇诺防线,给你送人头。德国人傻啊还是怎么的?你不动手终结邪恶,邪恶会来找你的。你不动手,纳粹动你。

你在开战后有无数次机会打败德国人,你有无数次机会直捣柏林,你有无数次机会把希特勒和他的狗党徒们给抓起来拉上靶场。你可曾把握?你只想着祸水东引,让苏联人和德国人去拼个你死我活。如果你在最好的时刻,负担起大国的责任,派遣你的百万大军跨过莱茵兰、强渡莱茵河,德三的历史就会在1939年终结,再也不会有什么奥斯维辛了,再也不会有无辜死去的平民了,苏联那些红军战士也不用牺牲了。换句话来说,如果二战时期的法国领导人还是克里蒙梭和普恩加莱,希特勒怕是1939年就得吞枪自裁。

是的,如你所愿,德国和苏联的确去拼了个你死我活。但是在这之前,你先被收拾掉了。德国人打进来了,你顶不住了,你政府就去流亡啊,你别和德国人签订和约啊,合法政府和高层人士选择了投降,不作抵抗,反而戴高乐这些小角色选择了战斗到底,你让法国人怎么抬起头来?这个政府投降后,维希政府建立,又是抓捕犹太人又是迫害其他民族,还不断镇压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抵抗军的战斗,还不断搜刮人民的资源去给纳粹的战争机器充能。更有意思的是,还有脸判戴高乐死刑,人家爱国抵抗外来入侵者居然被判死刑?

高层政客做出了愚蠢的判断,下达了愚蠢的命令。整个法国的人民则会受苦。

更不要说贝当了,他还是当年死守凡尔登、宁可殉国也不被俘的那个英雄吗?

“如果你不站起来反抗,这场噩梦永远不会结束。”


为何乳法?二战中法国的表现不值得侮辱?难道伤亡惨重就可以不战斗了吗?难道英军逃跑那法军就可以不保卫自己的国家了吗?

你们不喜欢别人乳二战的法国,但你们有脸把一战的法国搬出来挡枪?拉倒吧,一战的法兰西根本和二战的法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拿着一战的法兰西挡枪,你二战的渣渣法国也配?

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老子英雄儿混蛋。

法兰西的那些士兵们,他们只是普通平民,他们也有家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该是伤亡报告上的数字。但他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们守卫了自己的国土。他们让德皇威廉和他那手下的精悍战将们明白了————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国跪下去了,但是他不会永远跪着,他会记住耻辱,他会站起来,向你们这些德国鬼子复仇。

可悲可叹的是,仅仅二十多年之后,德国人又回来了,而这一次,法兰西主动选择了跪下去。但是,在英吉利海峡彼岸、在法兰西的海外领土,戴高乐将军和自由法国军队在集结、在等待复仇。在巴黎街头、在诺曼底的森林,法国共产党率领的地下抵抗军在黑暗中奋勇抗争。总有人会面对时局屈服,但也总有法兰西的儿女会不惜艰难,为她而战。这些人保卫了法兰西最后的一丝尊严。


在骂完了二战的法国后,我还想再歌颂一些人。戴高乐将军和自由法国军队,以及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抵抗军。

戴高乐将军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他无法坐看法兰西亡国,他选择了出逃英国,并向世界人民宣告“法兰西只是失去了一场战斗,她并没有失去正义的战争。”他组建起不愿当亡国奴的法国军队,以求来日反攻。这样的一个爱国者,居然被当时的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判处死刑。他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失去了资源和财政收入,他的军队主要依靠英美盟友的资助,我们无法想象他受到了多么大的漠视与白眼。在敦刻尔克撤退不久,就有法军的士兵来找他报到。在日后,这支被人嘲笑的军队会成长为解放法兰西的力量。总有人还在为法兰西而战!

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抵抗军,也让人肃然起敬。他们隐藏在沦陷区的黑暗之中。纳粹德国也许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但是在搜捕犹太人和抵抗军方面却是极为擅长。更可悲的是,当时的法国政府也加入了搜捕他们的行列。不知道多少爱国的抵抗军战士被奸细出卖。在断绝一切支援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跪下去,他们的膝盖实在是太直了、太硬了,他们跪不下去。

纳粹可怕吗?可怕。纳粹可以吞噬生命,掠夺资源。纳粹可以烧毁房屋,入侵国土。纳粹可以蛊惑人心,收买叛徒。但是纳粹永远毁灭不了真正爱国者的希望。

敢在最黑暗的环境下向你发起挑战的人,你永远不要指望你可以征服他。


有人表示出了对比利时的兴趣,我正好讲一下一战的比利时。

比利时是个绝对中立的国家,他的中立地位是受《伦敦条约》的保护的,欧洲五强英法普奥俄都对比利时的中立地位作出了承诺,保证不会侵犯他们的中立。

但是时间到了一战前,一切都不一样了。施利芬计划要求比利时必须允许德军借道进攻法国,德国人知道比利时是中立国,但德国人根本就没想过比利时敢拒绝,一个常备军只有四个师的小国,没钱没资源,没有天险没有军备,怎么敢于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陆军?况且,德皇威廉保证“德军只是借道,绝不侵犯比利时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绝不要求比利时人民做出什么,绝不威胁比利时的独立地位”。面对如此的强敌和宽大的条件,比利时又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没想到比利时人还真不答应。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表示“我们感谢德国人的好意,但是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是由各大国认可的,当年普鲁士也承认我们的中立,我们不能让你们借道,我们不能危害法国的利益。”“如果万不得已,比利时不惜一战来保卫自己的中立地位。”

(讲道理,保卫中立地位,我头次听说。也许这就是道义。)

德军和比利时军队都开始了动员,德军准备投入160万大军、五千多门大炮进攻比利时。而比利时呢?

仅仅十几万的野战军,三百多门大炮。


比利时军队以弱小之躯去挑战神一般的德国陆军,如此弱小的军队,居然在列日要塞阻挡德军主力十天以上。如此弱小的军队,居然差点让施利芬计划破产!比利时向法国求援,法国认为这不会是德国的主攻方向,并未及时派出援军。比利时向英国求援,但英国远征军并未完成集结准备,当精锐的英国远征军到达欧洲大陆时,已经太晚了!永远的太晚了!

比利时以凡人之躯,挑战神明。他们失败了,他们也知道自己打不赢,他们也知道自己疯了才会和德国人打仗。比利时全境沦陷后,政府并没有投降,而是流亡国外,继续抵抗。

比利时首相说,“如果我们注定要化为粉末,那就让我们光荣地化为粉末吧!”


以上资料出自

李德哈特著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霍震 杨慧萍主编 《世界军事后勤资料选编.近代部分.下》

苏联国防部历史研究所 罗斯图诺夫博士著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卡尔.埃里希.博恩等 著 《德意志史.第三卷.下册》


user avatar   srhideyo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的是那个诞生了布朗基与蒲鲁东的人类灯塔法国,

而他们看到的则是那个靠国家主义与奴性堆积起的战争机器德国。

视野界限都不一样还能怎么和这类人谈。


user avatar   bei-lin-ken-tui-xia-chuang-hu-de-sha-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乳法就是一些人闲的没事自嗨流行起来的段子 无聊时图一乐也是可以

但不要认为法国人真如那些段子了写的那么不堪 人家好歹是西欧几百年霸主

千万不要向下面这几位不分地点的无端生事



在马克龙悼念突尼斯总统的时候乳法 就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了 除了抹黑自己国家外也没什么作用






另外送几张反击的图片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B站P社游戏视频大量下架? 
  法国自路易十四起的梦想的天然边疆是哪一范围? 
  如何看待有人威胁「会针对法国巴黎大区的中国人发动袭击」?目前当地治安状况如何? 
  如何评价夏尔•贝特兰? 
  法国向阿联酋出售 80 架「阵风」战机与 12 架军用直升机,释放了什么信号? 
  浪漫的童话故事加入了P社游戏的元素会是怎样的? 
  拿破仑战争时轻, 重骑兵如何区分? 
  哪个国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 
  有什么事是你来到法国之后才知道的? 
  拿破仑和希特勒对俄发动进攻并招致失败。 是战略眼光出现问题 还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原因? 

前一个讨论
达斯珊娜算西斯吗?
下一个讨论
中国为什么一定要不断改善同日本的关系?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