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材料的时候老板很严谨,都要先表征确认形貌符合预期才测性能,性能要重复三次以上,画error bar,且每次遇到反常的信号必然要求我们把液相气相副产物测个遍,或者想办法表征是不是材料in situ发生了变化……这一切的代价就是课题周期巨幅拉长,一项工作基本需要三到六年才能发出来。虽然最后发出来一般可以上子刊主刊,但是期间基金考核和评职称是相当煎熬的。
我也曾做出了很多神奇材料,比如有次合成某氧化物的纳米片,烧出来颜色不对,TEM一看居然是立方纳米晶,测了OER性能极好。然而样品量只剩下几毫克,这之后再也没有重复出来,也许是那一批试剂有污染或者我操作有失误。这样的东西我当然是不会发出来的,即使我知道就算发了也大概率不会被锤还能多赚几个引用——因为我良心过不去。
但大部分组并不是这样严谨,基本是一通胡搞炒菜,完了先测性能,测出漂亮数字(即使是噪音或者杂质)就开始扯一些批话,比如synergy,然后配上常规表征和xjb算的机理投去10来分的材料中档期刊。杂志社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能收钱钱还涨引用。长此以往就是 中下层劣币驱逐良币,上层疯狂马太效应,而领域内充斥着大量不靠谱的垃圾工作。
此乃我quit材料的理由其中之1。另外114513 个理由,我择日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