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的意义不在于登陆本身,在于打乱了德军的节奏。以前德军可以把法国作为东线被打残部队休整的后方,为了防御诺曼底不得不将大量装甲部队调往西线。这些装甲部队在东线至少可以保持巴格拉基昂时中线南线装甲部队充足,这样苏军其实就不好打出后期那种卷击千里的打法,伤亡必然增加/速度必然减慢。
西线可以说是为东线服务的。前面的Big week不也是为巴格拉基昂打下基础吗?
另外允许我推销一下自己的答案:
放宽心,无论是在大众观念还是学界公认里,大家都没有贬低三大转折点的意思。
之所以认为D日也是关键转折,一部分是公众要素,这个就不用说了:美军正式介入欧洲主要战区,不再只是在地中海或者太平洋参战。从公众情绪上,D日经过反复宣传,本身极为重要。
另一部分也是因为第二战场的开辟确实重要。
转折点不只有三次,或者说不只有一个时期:
战争毫无疑问的转折点在1942年左右的三次关键战役间:中途岛战役摧毁了IJN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规模发起战役级别进攻的决心,给美军充裕的集结时间,阿拉曼阻止了德意军队从西部威胁印度洋和苏伊士的可能性,而中途岛和东方舰队的大规模增援终结了IJN从东部威胁印度洋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英军继续作战的能力,斯大林格勒则阻止了德军在大陆上进行的大规模进攻,保护了高加索地区的资源,确保了苏联继续战斗的可能。
之所以把三次转折点战役叫做转折点,是因为三次战役标志着1941-42年间轴心国高歌猛进的进攻势头被遏制了,在短期内,战争不再有崩溃的可能性。失去苏联将再也没有人能在欧陆抵挡德军铁蹄,德军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让盟军无法返回西欧;失去英国这意味着失去英帝国遍布全球的资源,前哨基地和人力并丢失整个盟军半数海军力量和相当一部分陆军。这些会直接威胁战争胜利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这是“转败为胜”的转折点。
但是实际上,在战争之后还有几次时间高度相近的转折点:
43年间,西西里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7-8月),几乎同时发生,标志着北非盟军开始向欧陆反攻和西线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这是盟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事件。
而44-45年一系列峰会和D日和之后苏联对日宣战则标志着随着英美如约开始发起反击,盟军各参战国和日本德国的单独和平协议失去了可能。无论英军多么不希望在欧陆继续伤亡,无论红军是否有决心和能力收复国土后继续向西进攻——在第二战场开辟后一个基本事实是:同盟国将以联合的军事手段,坚决地解放所有法西斯占领地区。
将D日称为“turning point”毫无问题,D日确实是“One of the turning points”,只是媒体他往往少说半句话··· ···这也很常见··· ···
借用魔法连的一句trailer: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ur allied forces will win over the axis in the only proper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