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扒掉苏轼的文学外衣,如何评价作为宋朝公务员的苏轼? 第1页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为官,苏轼绝对是大宋的易学习好不好!

有些人似乎看到某些历史人物一方面的成就,就想借此质疑他们其他的成就。就有点像我们在学校时候嫉妒成绩好的学生就很想给他们扣上个高分低能的帽子。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发现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比你有能耐。

孔子有学问,也是剑术高手。张飞打仗厉害,还会画美女。李白诗好,打架也是一把好手。岳飞能打仗,诗也写得不赖。王阳明学问高,带兵打仗也照样精通。鲁迅文学好,史学美术也是一代宗师。

这种例子多去了。


user avatar   great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扒掉”二字,以及公务员后面的四个感叹号,似乎以为苏轼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我们稍微看一看。

我的结论:苏轼可能不是个成熟优秀的政治家,但绝对是个优秀的公务员。

先看宋史评价

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看到没有,除去文章雄隽之外,还是器识闳伟,议论卓绝,政事精明,苏东坡的才能使公认的,可不只是文学。言论足以表达智谋,行为足以有为。而且非常有节气,古代士大夫,节气是非常重要的,趋炎附势,贪赃枉法,官职再高,也不能说是合格的公务员。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苏轼兄弟,在仁宗朝登第,皇帝说为子孙得两宰相,后来苏辙确实做到了宰相,而苏轼没有,评论认为是个人命运,不过苏轼之所以屡遭贬谪,主要因为不肯隐晦,喜欢直言所致,变法之初,他认为变法会伤害百姓,坚持反对,得罪了王安石;后来王安石免职,旧党重新执政,要把新法全部废除,他认为他过于激烈,新法也有可取之处,又出来反对,得罪了保守派。很多现代人说苏东坡是杠精,但是他所坚持的都是从百姓利益出发的,并不是预设党派立场,这是一种客观的态度。这样的公务员不才是百姓需要的公务员吗?但是在政治斗争中,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你首先要站队,所以东坡自嘲“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我们看看具体苏东坡是怎么做公务员的,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作为侍从,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合格否?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新政下,苏轼每因法便民,民安。

定州军政坏驰,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前守不敢谁何。轼取贪污者配隶远恶,缮修营房,禁止饮博,军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战法,众皆畏伏。

定州,惩罚贪污者,整肃军政。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徐州治水安民,阻止富人逃跑,亲临一线,筑堤堵水,保全城池。如此地方长官,以为如何?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湖州任上,发现一些政策不利于百姓,但是已经不敢直说,写诗讽喻,被人借机告黑状,差点弄死,还是皇帝心疼他,贬到黄州。只因他为民考虑。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杭州赈灾,救活人甚众,此等公务员如何?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清理西湖,杜绝水患,又筑长堤通行。种菱角清除杂草,菱角收入再用于修湖,今天西湖天下闻名,苏轼之功不可没。不知道的人,不会以为苏堤是为了游玩才修的吧?

杭僧净源,旧居海滨,与舶客交通,舶至高丽,交誉之。元丰末,其王子义天来朝,因往拜焉。至是,净源死,其徒窃持其像,附舶往告。义天亦使其徒来祭,因持其国母二金塔,云祝两宫寿。轼不纳,奏之曰:“高丽久不入贡,失赐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测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寿之礼。若受而不答,将生怨心;受而厚赐之,正堕其计。今宜勿与知,从州郡自以理却之。彼庸僧猾商,为国生事,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朝廷皆从之。未几,贡使果至,旧例,使所至吴越七州,费二万四千余缗。轼乃令诸州量事裁损,民获交易之利,无复侵挠之害矣。

裁减费用,便利百姓贸易,免侵扰之害。

浙江潮自海门东来,势如雷霆,而浮山峙于江中,与渔浦诸山犬牙相错,洄洑激射,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轼议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东,凿为漕河,引浙江及溪谷诸水二十余里以达于江。又并山为岸,不能十里以达龙山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岭,凿岭六十五丈以达岭东古河,浚古河数里达于龙山漕河,以避浮山之险,人以为便。奏闻,有恶轼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
轼复言:“三吴之水,潴为太湖,太湖之水,溢为松江以入海。海日两潮,潮浊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驶,随辄涤去,海口常通,则吴中少水患。昔苏州以东,公私船皆以篙行,无陆挽者。自庆历以来,松江大筑挽路,建长桥以阨塞江路,故今三吴多水,欲凿挽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果用,人皆以为恨。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苏轼先后提出疏通河道,治理淤道的措施,大家都说很好,但有憎恨他的人从中阻挠,没有做成。大家都很遗憾。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做官,有德于百姓,家家挂有画像,又为他建造生祠报答他,这样的待遇,什么样的官员?这可不是靠诗文换来的。

累了,以上仅是一角,但足以证明苏东坡是个优秀的公务员。




  

相关话题

  最近看一本书 书中经常提到高昌语 想问哪位大神可把这个高昌语的来龙去脉给我解答一下 难道就等于回鹘语? 
  古诗真的是完美到无法提出批评意见吗? 
  元明清为何取消了比部? 
  包法利夫人两次出轨,欺骗丈夫,对家庭不负责任,可是为什么我在读完之后却没有对这个人物感到厌恶? 
  梁山到底是聚义还是聚匪的地方? 
  南宋明明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 
  为什么李华不会英语还要交那么多外国朋友?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哪些说服人的表达技巧值得学习? 
  小僧写的一篇恐怖小说《一封家书》结局是什么意思? 
  “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这句话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下一个讨论
「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