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夸奖孩子,除了说「你真棒」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1页

  

user avatar   cecilia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问很用心,也很重要。

但题干本身是有问题的。

毕竟,夸孩子「你真棒」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何来「除了」一说?

「你真棒」,是典型的对孩子能力的肯定(Person Praise),尽管很多父母都习惯性使用,但近年来广泛的研究发现这种夸张会损害孩子的学习动机、心理弹性(抗压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他们的人生;相反,学界目前更为推崇的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Process Praise)。


夸能力 vs 夸努力

我们通常会认为直接表扬能让孩子建立自信,例如「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考得真好」、「你居然踢进了3个球,我太为你感到骄傲了」等等。

事实上,这类表扬只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因为他们很害怕失去这样的表扬。


有答主也提到了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撰写的《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书。Carol的研究对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88年,Carol曾进行过一个实验,将128名10~11岁的孩子分为两组,她给这两组孩子都进行了智力测试(IQ test),主要是一些智力游戏等。接下来,她一对一给予这些孩子反馈。

  • 夸奖A组孩子:「你做得太棒了!你真的很聪明!」
  • 夸奖B组孩子「你做得太棒了!看得出来你很努力!」


接下来,她问这两组孩子是否想要再做一些智力测试,结果:

  • 被夸聪明的A组孩子拒绝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贴上了「聪明」的标签——他们喜欢被人夸「聪明」,并且害怕接下来在测试中出错,就会失去这一标签;
  • 被夸努力的B组孩子却很乐意做更多的智力游戏,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被表扬来自于「努力」,所以越努力,就能获得越多的表扬。


接下来,她又给了这些孩子与之年龄所不匹配的、难度更大的挑战,结果:

  • 被夸聪明的A组孩子心态崩了,他们认为自己可能「并不聪明」;
  • 被夸努力的B组孩子则不断尝试,因为他们认为只是有的地方做得还不太对,但他们总会找到解决方法。


次日,她又给了这些孩子与第一天智力测试水平相近的题目,结果:

  • 被夸聪明的A组孩子,测试分数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因为他们在遭受打击后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因此在测试中未必能取得和之前一样的好成绩;
  • 被夸努力的B组孩子,测试分数则呈现大幅提升。


此后多年,Carol的研究还在继续。

她研究根据孩子在成长中被夸「聪明」(being intelligent)更多,还是被夸「努力」(product that they produce)更多,分成了两类具有不同心态/思维方式(mindset)的人。

  • 一类拥有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

他们害怕失败,不愿意去尝试太难的挑战,因为他们不想失去自己的「聪明」标签,害怕自己的挑战失败会让周围的人失望。

当他们寻找伴侣时,倾向于选择那些总是夸奖、从不批评他们的人。

当他们听到有建设性的批评时,会觉得自己被攻击了,而不是考虑这些建议的合理性。他们会认为这些批评者发现了自己「并不聪明」的真相,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从来都觉得自己并不聪明。

当他们被夸奖擅长某类工作时,通常会拒绝尝试其他类型的工作。他们也不愿意努力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天生就聪明的人不用太努力,相反,努力则意味着不够聪明。

当他们在一项考试中失败后,可能会选择通过「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而不是更努力地学习;或者找到那些比自己考得更差的同学,以此获得心理安慰。

  • 另一类则拥有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他们认为越努力就会越聪明。因为在他们看来智力并非固定的,也并非简单的「聪明」或者「不聪明」,而是取决于努力的。所以他们更愿意付出努力。

当他们寻找伴侣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和他们有所不同人。正因为彼此各有所长,所以能在这段关系中获得成长。

当他们听到有建设性的批评时,会将其视作「可藉此成长的机会」,而非对恶意的攻击。


2011年,Carol检测了这两类不同思维模式的人,面对错误时的大脑活动图像。

左侧固定型思维的人,大脑几乎没有活动,这也意味着他们面对错误会选择逃避;右侧成长型思维的人,大脑正在高速运转,包括剖析错误、从中学习和试图找到解决方案。来源:Carol的Ted演讲


Carol曾受邀参与TED演讲,链接如下,有字幕翻译,感兴趣的知友可以戳进去看完整版:


对孩子努力的肯定,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到底是聪明带来的成功,还是努力带来的成功;是不够聪明导致的失败,还是不够努力导致的失败。

显然,如果孩子认为聪明来自于先天遗传,不够聪明的话,一切都完蛋了;如果孩子认为聪明来自于后天努力,那么还可以通过继续努力来达成目标。


那么,我们还能夸奖孩子的「能力」或者「结果」吗?

可以,但是有限制条件。


  • 如何夸奖「能力」

如果孩子刚开始做某件事时,我们可以夸奖他的能力,这会让孩子在初期建立自信并愿意尝试。但要注意两点:

一是夸完他们的能力后,不要立刻让他们进行难度太大的挑战,而是要帮助他们将一项工作分解成若干个难度较小的步骤;

二是在他们完成这些难度较小的步骤时,需要尽快将对能力的肯定转化为对努力的肯定,而不是一直夸孩子「真棒」、「聪明」。


  • 如何夸奖「结果」

如果我们要夸奖结果,那一定要将其和努力联系起来。例如,「你今天的足球比赛居然踢进了2个球,这和你平时坚持训练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你很努力练习,所以体能才会更好,才能跑过那些防守队员,成功射门!」


  • 最后,回到如何夸「努力」

我们可以:

  1. 夸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2. 详细地谈论孩子的做法和策略;
  3. 积极关注孩子做得好的的地方,并能具体描述出来;
  4. 将孩子的努力和与其有逻辑关系的结果相联系起来;
  5. 讨论哪些做法有用,哪些用处不大;
  6. 让孩子解释他的作品或做法等。

当然,即使是夸奖孩子「努力」,也需要避免一些不太适合的做法,比如:

  • 不要对微小的成就或努力给予频繁表扬;
  • 不要夸大其词的表扬,尤其对自尊心不强的孩子;
  • 不要用「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好每件事」来安慰失败的孩子。


具体到夸奖的方式,其实不仅有语言表达,还可以用表情、动作、姿态、拥抱等肢体语言来表达。


回到题目本身,我们应该如何来夸孩子「有一些踢球动作在题主示范一、两次后就能学个大概」的行为呢?

我试着(通过脑补)举几个例子:


  • 将结果和努力联系起来:

「你这么快就学会了传球了呀!看来爸爸刚才教你的时候,你一定听得很认真,才会这么快get到传球的要点!」

「你这么快就学会了传球了呀!果然还是之前咱们练得多,基础打得牢,所以学习新动作才会变得简单!」

「你这么快就学会了传球了呀!是不是爸爸平时传球的时候你都仔细观察了,才会掌握得这么快!」

「你这么快就学会传球了呀!爸爸刚刚就看到你听得非常专心,每次练习也都很用心地揣摩传球的要点!」


  • 详细地谈论孩子的做法和策略

「没错,传球就是这样,要用脚的内侧中间的位置去碰球!」

「是的!用前脚背去铲球的下端,确实能让球飞得很高!」

「对的,这就是地滚球!因为你刚刚用心控制了脚和球的触点,所以球才不会乱跑出去!」


  • 积极关注孩子做得好的的地方,并能具体描述出来

「是的,球冲你来的时候不要慌,一定要冷静!刚刚你就很冷静,才会有准确的判断!」

「太好了!你能自己从球场上爬起来!踢球难免有摔倒的时候,但重要的是能继续站起来!」


最后,我想说,题主养娃真的非常用心。

不仅「周末带孩子比较多」,而且能带孩子去户外运动,甚至还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夸娃!

愿更多的父母能从这一答案中有所收获,愿更多的孩子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


参考文献

Dweck C S.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 41(10):1040-1048.

Dweck C S, Leggett E L.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2):256-273.

Elliott E S, Dweck C S. Goals: 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4(1):5-12.

Yeager D S, Dweck C S. Mindset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When Students Believe Tha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veloped[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12, 47(4):302-314.




  

相关话题

  五年级孩子做什么课后练习题比较好,有没有好的推荐下? 
  我真的是坏孩子吗? 
  你是如何原谅父母的? 
  如何与孩子做朋友? 
  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长见识,为什么发现孩子的格局还是打不开,像没见过世面? 
  花费了大量时间打坐,这是在浪费时间吗? 
  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教给孩子,真的是好的教育方法吗? 
  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线上教授吗?有哪些儿童线上教育的「智商税」? 
  青少年超前消费我们作为长辈应该怎样去教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 
  发现老公吸食冰毒该怎么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知名博主行尸走肥肉打人?有无可能洗白?
下一个讨论
华为的加班真的很变态么?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华为工作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