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国情比较特殊。马来西亚华人之所以能很好地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其实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因素的,总结如下:
1)在当地有一定的华族人口:
晚清时期,马来半岛有着繁荣的马六甲及新加坡港口,被英国看中,殖民马来半岛,并从中国跟印度引进大量华人印度人在马来半岛做劳役。
一直到马来西亚独立之前,马来半岛的华族跟印度族的人口加起来已经差不多等于马来人口,其中华族人口又占绝大多数。因此华族在马来西亚已经形成势力。
2)掌握当地的公民权及政治:
马来西亚向英国谈判争取独立之时,为了表示当地政党获得绝多数的人民支持,马来族政党(巫统)选择跟当地华族政党(马华政党)及印度族政党(国大党)合作形成联盟,获得了绝大多数议席,从此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华人在此独立运动中获得公民权待遇,在朝在野都有维护当地华人利益的政党。
3)掌握当地的经济情况:
当时马来西亚独立期间,百废待兴。华人从商的天性比起马来人来得更会利用国家资源从事对外贸易,马来族因此不得不依赖华族以快速发展国力。
4)马来族的温和民族性:
马来族性格比起印尼族,较为温和文明,遇到跟其他民族的矛盾,比较愿意用谈判跟协商方式解决,追求共赢。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东南亚棕色人种而言,马来族比较像汉族那样温和婉转狡猾重视长期利益,印尼族比较像蒙古族粗鲁直接冲动只看短期利益。
5)马来西亚华人的教育水平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强大意愿:
马来半岛的良好环境大量吸引华人南下淘金,成功发达后的南洋华人衣食足而知荣辱,开始从晚清时期引进教育程度高的中国人南下开办私塾建学校给当地华族下一代教课,所引进的中国清末年间的老师首先教育的就是儒家的忠孝之道,在马来西亚华人普及的教育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忘根。
在以上五大条件下,其发展的结果就是,马来西亚华人跟当地马来族协商,成功说服马来政府将各民族的基本母语教育权益写进国家宪法。在马来西亚,国家政府开办国家华文小学,国家印度语(淡米尔)小学,让马来西亚华族印度族下一代入读学习基本的母语教育。马来西亚国家并且容许华语淡米尔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电视台发展,为当地母语提供了应用环境。
然而作为不写在黑子白纸上的交换条件是,华族印度族承认马来族在大学教育,就业,股票及房产购买享有特权优先权。例如国立大学国企按照民族人口比例接受各族学生员工,公司股票也要让马来族掌握一定的股份,房产购买也要让土族获得更高优惠。
这就是马来西亚独特的社会契约。再放眼看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以亲西方的海峡华人政党掌政,以各民族平等为由,所有教育英语为主,母语只是一个科目),都没能满足达到上述五大条件,所以就很难照搬马来西亚华社中华教育的模式了。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中文已经是公认极具经济效益的一种语言,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可以将汉语中文从外语专修开始,参考借鉴马来西亚华社融合当地的中华教育模式
我一直都相信,语言及教育是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一环。而马来西亚是除两岸三地外,唯一拥有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这也致使大马得以保留最传统的中华文化。
甚至不讳言地说,在某些方面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比台湾保留得还要好(如传统节日),也胜过中国大陆(如庙宇,当然这也和目前中国的国情有关)。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学院,马来西亚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族魂”林连玉先生功不可没。
来自福建永春的林连玉毕业于厦门的集美师范学校,接受纯中文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继续留在母校执教。1927年因时局动乱,他乘船南下,到马来亚展开新生活,在当地的中文学校担任教师,并在1951年正式成为马来亚联邦公民。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都是在林连玉的推动下成立的,而这两个组织直到现在,依然是推动大马华文教育最主要的组织。
1951年起,林连玉担任教总第一任主席,直到1961年他被褫夺公民权为止。在这期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多次面临存亡危机,包括《1952年教育法令》宣布以英文及马来文为媒介的国民学校将取代华文和印度文学校、《1954年教育白皮书》建议在华校开设英文班,企图逐渐以英文班取代华文班,达到消灭华校的目的、不以华文学校做为儿童入学登记站、鼓励华文中学接受津贴金并改制为国民型中学(也意味着不改制的华文中学将得不到分毫来自政府的津贴费,学校全部开销都得自力更生。不接受改制的就成为如今的独立中学)。
面对来自政府施加的压力,林连玉多次代表或带领华人社会(简称华社)积极抗争与争取,成功抵制《1952年教育法令》与《1954年教育白皮书》,粉碎政府消灭华校的阴谋。
林连玉的理念为1.各民族教育以母语为媒介 2.各民族教育一律平等。
1961年,林连玉抵制华文中学改制的政策,言明:“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同年,他被内政部以“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的教育政策”为由,褫夺公民权。他之后接受访问时坦言,“我的个人利益早已置之度外,为华文教育牺牲永不后悔。”
林连玉其后隐居吉隆坡20年,双眼患上隐疾严重影响视力、生活困顿,但他从未因此屈服。生前访客稀疏的他于1985年逝世,上万人送葬,场面空前。他死后被董教总尊称为“族魂”(取自马来谚语“语言是民族之灵魂),也被称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之父”和“华教第一斗士”。
林连玉生前曾表示:“成为马来亚的国民,是以尽义务、效忠诚为条件,不是以弃母语、毁文化为条件的”、“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
虽然截止现在,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仍面对重重危机,包括华文独立中学的文凭不被政府接受、1956年《拉萨报告书》中的最终目标——“本国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将各个种族的儿童聚集于同一国民教育制度下之下,以本国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
但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能保存至今,除了林连玉,还有许多华教斗士的功劳,包括沈慕羽、陆庭谕、黄润岳等人。更有许多愿意捐款赞助华教发展的社会人士、愿意低薪去执教的老师、愿意将孩子送往独立中学的父母,都是让华教能蓬勃发展的伟人。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