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效就是十分糟糕啊十分糟……
空心装药的一大好处,就是让轻型舰艇也有击穿大型主力舰装甲的机会,这对于缺乏大型火炮舰艇的后发国家和穷国当然是很有诱惑力啊。
于是谁搞了空心装药呢?当然是苏东体系国家尤其是苏联和中国咯……
但是时间呢……当然是战后咯,为毛?因为“缺乏大型火炮舰艇的后发国家和穷国“在二战时期都在忙着打陆战啊……谁有工夫去搞反舰炮弹……
那我们继续看看战后早期的情况罢:
为了对抗北约仍然大量存在的重巡洋舰和战列舰,苏系反舰弹当然不能用像后来那样穿深才几十毫米结构钢的半穿设计,而依赖速度的纯穿甲弹在亚音速反舰弹上的话,穿深不够,重量效率也太低,所以思路自然转到新兴的聚能装药效应上来:
不过那时候的反舰聚能装药,跟反坦克导弹用的聚能破甲设计是不同的,采用的是小锥度设计,破甲深度比较小,但是开洞可以达到0.6D,远大于0.2甚至0.1D左右的破甲战斗部,爆轰波侵入效果和放水效果比较好。至于破甲深度的问题麽~堆弹径就结咯~=3=+
实战效果呢?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一拉~跳到两伊战争著名的“袭船战“:
伊拉克深感飞鱼啊啥的小玩意儿对油轮的效果十分不靠谱,特地进口了一批轰6D和C-601重型反舰弹,希望其重达半吨的聚能爆破战斗部能一发入魂。
轰6D和C-601的组合,至少完成过6次成功的攻击,包括著名的一次攻击美国巡洋舰结果误爆了超级油轮……
但是怎么说呢,效果要说不好罢……毕竟非沉即毁,算是全废了,总比经常需要补刀的飞鱼靠谱一些;但是说效果好罢……一般都是几十小时甚至好几天时间慢慢进水慢慢烧才沉的,这是毫无损管的薄皮大馅油轮诶……也就是说
半吨的聚能装药战斗部,基本不会对脆得一B的民船目标造成多少结构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