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而和,常有之事。英雄豪杰,是很实际的,尤忌务虚名而处实祸。仗打赢了,荆州稳稳吞到肚子里,也没有攻入益州扩大战果的可能,不言和难道分兵对峙等着曹丕坐收渔利么?
孙权想和,集合兵力抗击曹魏;刘备也想和,重整士伍以待将来;你有情我有意,然后就和了。只不过曹魏大军南下孙权形势更紧迫,也就更主动。至于言和原因双方各执一词,矫饰自夸而已。
孙权大败刘备又主动言和,正如诸葛亮尽忠汉朝却祝贺吴帝登基,正是大政治家取本舍末的智慧之处。倘如后世键人持“谁先张口谁怂比”的小儿之见,乱世第一集就被灭了,哪里还熬得到鼎足之势?
谢各位邀。
很简单,夷陵之战闰六月结束,冬十月曹丕便发动三路伐吴,这一战役绵延近半年。
捎带,南征之初,东吴连战连败,长江防线险象环生。东线,吕范大败于江中,曹休率军突入江南。中线,一头是朱桓杀得曹仁“死者千余”,一头是曹仁据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按照我大魏战功以一当十的传统爱好计算,双方大致是个互相伤害。西线是魏军主攻方向,吴军更为不济。诸葛瑾还了赤壁的债,被夏侯尚一把火烧得大败亏输,江陵遭团团围困。
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卻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而围不解。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再分析一下史料,此时的陆逊有何作为?
《建康实录》:
拜陆逊为辅国大将军……渡江拒魏
易言之,东吴西线的主将正是陆逊本人,末了被魏军刷了一连串战绩,其部下宣城侯蒋壹战死,综合起来成为《曹真碑》的一句评语:施严霜于陆议(逊)。
这就是刘备写恐吓信的大背景。陆逊固然倒驴不倒架,嘴炮回敬,但于形势有何帮助?彼时的孙权又没开上帝视角,能料到朱然可以凭借疫病流行的数千人马死守江陵不失。诸葛瑾援军已败,若江陵有个短长,东吴的荆州防线便有土崩瓦解之势,倘若刘备率军再来趁火打劫,真是阿弥陀佛。且不说和曹丕合伙,一旦再度东征,三峡地区的宜都诸郡孙权还要不要?
如此形势,听闻刘备放风要动手动脚,孙权能不惧?简直是笑话嘛。
因此,《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
完全符合情理。这应当是事实,但并非全部的事实,而仅仅是于蜀汉有利的部分。
再看看东吴方面的记载:
《江表传》:
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很显然,十二月孙权遣使之前,刘备先写了书信,而这封书信据孙权说姿态很低。
再看东吴国史《吴书》:
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
一副正气凛然,怼得大耳朵无言以对。
然而,认为蜀汉方面的记载是专美之词的同时,却对东吴方面的记载照单全收,这是什么脑回路?
哪怕扒出这两段东吴立场的史料,立马能发现问题:既然刘备书信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孙权为何不答信?这么提气的书信,倒是引两段留诸青史,涨涨大吴国威啊?
一目了然,刘备在书信中非但没有放低姿态,显然还把汉帝架势摆了个十足十,瞅瞅同时期刘备写给陆逊书信的格调,这封信必然是软硬兼施,没几句好言语。孙权既不能认这笔账,又不想踢开递来的梯子怼回去,于是乎只能沉默是金,该派使者照样派使者。
因此,东吴一方的记载同样只是片面的事实。
结合一下两家的事实,事件脉络大致便可清晰:
曹丕南征之后,陆逊率军抵抗不利,东吴防线险象环生。刘备乘机向东吴发出书信,软硬兼施,试探应手。孙权鉴于战局不利,又恐怕刘备趁火打劫,派遣使者求和。刘备正中下怀,就坡下驴,两家复通。
一言以蔽之,都是千年的狐狸,说的哪门子聊斋?孙权主动求和是鉴于曹魏大兵压境,以及其后持续的军事压力,在此局势下必须修好蜀汉。这是国家利益,在利益面前,其他统统都要让步。面子这种东西,通过对内宣传的话术,通过修撰国史能找回来就成了。丢开利益去纠结谁先向谁认怂这么点面子?太年轻,脑回路太简单,咋看还有点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