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十九日晚以更新
问问你们父辈团以上干部转业回地方十年以上的人都能背的滚瓜烂熟。
单纯说侧翼,感觉完全说不清楚。 我就跑个题。
桂林步校当年经典步兵理论就是以 三大战役为教科书式的讲解。
步兵师团级别的战术沙盘,黄金三原则:
第一,正面快速占领高地(有利地形),根据战役要求,依据夜晚有利地形马上以两个营突进强攻,一个营做后备。 若是成功,突进后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第二,正面突进遭敌军火力优势顽强抵抗,就安排一个加强连正面搞土工作业和火力侦察(佯攻)使其晚上疲惫不堪,其他的退下来,修整,搞个加强连大范围机动到地图标示侧翼袭扰。(这部分一般是让参谋长带着警卫连去搞,也有些是副团长带队的),然后根据战场态势,让休整后的一个营迂回到敌此时的空虚点集中火力继续强攻! 一般看准了,准打开个口子,继续一点带面,全面开花。
这个就是侧腹突破!一旦被突破,基本上整个师团级别的防御规划随之土崩瓦解,若无几个能抗的主力在关键位置死扛,基本上就是兵败如山倒。
第三,发现敌方龟缩在防御阵地,像乌龟一样,依据优势火力固守,变成啃不动又容易崩牙的石头时,在有条件情况下就团团围住, 围点打援。 你只要围住,剩下就让兄弟部队来干活就成了。
你们看文字感受不到,我上个图你们感受下,就懂了。
(上图是典型是面对面对线攻防,蓝色撤退时双侧翼暴露后被包围,随后围点打援顺带把饺子馅给吃了的经典图示)
最后彩蛋: 战场千万要做好沟通和侦察工作,不要天真以为是游戏里鼠标点一下,地图上能显示,部队就到了,尼玛地图也许和预计的部队行进路线差了十万八千里,也许你地图上标记的地方,就根本不对!
记得当时在沙盘上玩推演,用电话部署,结果尼玛老是推着推着就发现,为什么张涛这孙子的24师在008号高地了? 尼玛,赶紧一问,是最左边的李桃怕主力摩步师被吃,放弃了我们战役规划,担心突进过快在丘陵地区被对面埋伏,直接停下来等步兵师上来轮替,导致我们两边突进时左边一大片空了出来,简直坑爹,发现时主要高地和交通关键点被控,后路被切,按照兵棋的推法,没给养基本上就是跪了。 这就是一个好侧翼的重要。
最后补充一句当时的对话
我: “ 为什么没有派人查证左翼情况,你小子没告诉我?”
李飞: “我整个线性攻势被撕裂,兵败如山倒, 我赶紧部署撤退,留着青山在,还有周旋的余地。如果告诉你,我们的目的太明显,对方会全力突进,太划不来。 这兵棋是有兵才能下棋, 我玩不成了,就只能下场了”
我: “娘嬉皮,和历史一模一样”
(待更新)
因为题主注明了“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所以没有任何直观感受”,所以这个回答的风格就比较碎碎念,鉴于我本身只是个初级军事爱好者,写出来的东西在有经验的朋友看来是难免比较无聊的啦。
2015.08.20更新了一点内容在后面。话说你们因为这种逗比答案关注我真的没问题嘛?不担心我这种点赞狂魔污染你们的时间线?
-----------------------------------------------------------------------------------------
假设你是个冷兵器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站在方阵中间,前后左右密密麻麻都是人,走路都很不方便。你很紧张,握着武器的手在发抖。在人堆中,你用眼角瞟了一下两边,但看不清楚究竟你的方阵旁边还有没有别的友军的方阵,倒是你很容易就能看见对面都是敌人的旗帜。
鼓点或者号角开始响起,你开始按照平时操练的步伐向前迈步。方阵非常密集,很容易就会踩到人或者被人踩到,所以你平时的训练很大部分都是在于如何前进、后退。你神经紧张,默念着耶稣或者关二哥的名号,死死抓着你的兵器。
突然前面的人开始大喊大叫,你也神经质地“啊啊啊啊啊”地大喊起来。你能感觉到方阵的前进速度在加快,你也加快了脚步,不然你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踩成山东大饼。然后过了一阵子,方阵停了下来,你在一片“啊啊啊啊啊”中还听见了些乒令乓啷的声音。隔了一阵某个哨声之类的想起,你开始按照平时的训练缓慢地向后退。整个方阵都在慢慢地后退。
突然间你发觉不对劲。你的旁边的战友试图往你这边挤。你一个踉跄没站稳(毕竟你本来是在看着前面往后退),还没恢复平衡前面的人已经压过来了。你开始慌张,不再是按照操练的时候那样眼盯着前面脚步往后移,而是转过身去想看清楚哪里有空隙好让你躲开这堵肉墙。结果你发现旁边已经乱了套了。你看见敌人的旗帜出现在了旁边,一侧的战友阵型已经完全乱掉,但前面依然在往后撤。很多人都在大喊大叫,你试图找到你们方阵的军官的哨子的声音,但你只听到乱七八糟的声响。你可能被人推倒,然后被踩成了印度抛饼,你也可能从别人身上踩了过去(而且还崴了脚)。你试图挥舞武器,但周围都是人,你的手臂根本无法施展。
PS:在使用密集步兵方阵的古代,方阵的转向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转换正面——比如一齐转向90度——也是非常困难的。在侧面遭到攻击之时,很容易会瓦解,然后被对方的方阵击破。
-----------------------------------------------------------------------------------------
假设你是个排队枪毙时代的普通的线列步兵。你们排着整齐的三列横队,肩抵肩直挺挺地迈步前进。大炮在呼啸,每砸一下你觉得你的脚都会麻一下。你看着对面也是同样整齐的三列横队,直挺挺地向你走过来。有时候一发炮弹砸中对面,会倒下好几个,但对面的线列依然在直挺挺地前进;不过通常来说炮弹要么打前面了要么打后面了,然后你就在心里咒骂你们的炮兵吃干饭不干活,但同时在祈祷不要被敌人的炮弹砸中。
你很清楚你手里的火枪的性能,那玩意儿在两百步之外命中你的目标的概率实在令人泪流满面,你是向着你最不爽的那个家伙开枪还是向着月亮开枪都没什么分别。但是你知道你们这么一大排人开枪,肯定能打中对面什么人,而对面一大排人开枪,也肯定能打中你们队伍里的什么人。但是你不能弯腰去找掩体;你的军官会毫不犹豫地给你一个鞋底,因为那意味着怯战。你的军官宣称你们都是无可救药的渣滓,软蛋,一旦任由你们自由行事你们一定会脚底抹油,所以你们都必须直挺挺地前进,以此表达出帝国军人的精气神。你在暗暗咒骂你的军官,或者祈祷,同时随时准备好脚底抹油。
走得差不多了,你已经能清楚看见对面的人是什么模样了。你的军官大喊,“立定”。你们全队站稳。“举枪!”你们所有人把枪从肩上拿下来举在手里。“瞄准!”你们把枪平放,开始瞄准你正对着的那个家伙——或者从他数起右边的第五个,反正都一样。“预备——”你把手指扣在扳机上。“放!”你扣了下去,然后迅速地蹲下,一边庆幸你还没挂,一边拿火药袋往枪筒里面倒火药(噢亲爱的你忘记把枪筒里的火药渣子倒出来了——不过没关系记得这么做的人不到一半。大部分人都神经过敏)。正在倒火药的时候,你瞟了一眼旁边:旗帜!
是敌人的重骑兵来了。他们的胸甲在阳光下亮得耀眼,他们手里的刀同样亮得刺眼。这时候你要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怎么办?是继续往里面塞火药、加子弹,还是立即把火药倒掉、把枪口插上刺刀?你愣了一两秒,却听见凌厉的马嘶叫声和喊杀声。敌人的骑兵杀向炮兵阵地,胆敢顽抗的炮兵们都已经被战刀砍倒。你看见有两个骑兵下马,拿出东西往大炮上敲,同时又有一个骑兵反手一刀,砍倒了一面军旗。
敌人的骑兵从左侧冲了过来,你身旁的战友有两个拔腿就跑。敌人的线列步兵往你们的右侧集火了两轮后,已经开始插上刺刀冲锋。你情急之下转身拿起枪,做出一个标准的刺击动作——然后——"Fxxk,忘了加刺刀了!"
PS1:和游戏里不同,青铜铸造的大炮非常皮实,骑兵不可能“砍坏”大炮,连炮车;而且异常沉重,光凭一两匹马不可能迅速拖走。但是前膛装药的火炮有个致命的弱点,炮尾的火门一旦被堵上,这门大炮就被废了,除非回炉重造去。因此骑兵冲击驱散炮兵后用铁钉钉火门,是那个时代的标准做法。
PS2:另,线列步兵在横列状态下面对重骑兵非常脆弱;要抵御重骑兵只能用环形阵或者方阵;前者几乎不具有机动力,而后者在炮火之下就是经验大礼包。而且两者都有的问题就是正面的火力远逊于线列横阵。
-----------------------------------------------------------------------------------------
假设你是个一战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蹲在壕沟里,抱着枪蜷成一团,偶然弓起身子往前面瞄一下。你知道防线沿着左右展开,你能够看见在你面前的铁丝网,留心点的话还能看见我方的前进壕沟和零星几个前进火力点。你很无聊地左右张望,你知道在你的两侧不远处有机枪堡垒,我方的机枪手随时准备着以交叉火力扫射前面的无人区。
你还知道你身后不远有一条交通壕,交通壕后面不远就是预备部队的步兵,和步兵的弹药存放处,以及天堂——包括一个脏兮兮的水槽可以给你洗澡、洗脸、喝水、剪发、刮胡子,还有一条摇摇晃晃的板凳可以让你坐着吃口热饭,最重要的是你终于可以把穿了一个星期的靴子连带袜子给脱掉了。你幻想着天堂里的生活,吧砸着嘴,然后你恼火地想起来你的水壶空了。其实你脚下就有水,但是那是混合了火药渣、弹壳、尿液和粪便的泥浆水,而且很有可能——这并不罕见——是泡过尸体的水,不管是老鼠还是你的战友。你在暗暗骂着送补给的士兵,又吧砸了一下嘴。
在天堂的再后面一点点就是炮兵们,他们整天拨弄着各种各样的大炮。对面每天准时打几发过来,然后你身后的大炮又准时打几发过去。你听着天空中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每一下你都会缩一下脖子,祈祷上帝、真主或者别的什么能保佑你,不会有炮弹砸中你蹲着的地方。然后突然间,你觉得声音不对劲。过了一会儿,你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觉得不对了。你听不到大炮的声音了,不管是来自后面的还是来自前面的。你只能听到远处的炮声。
突然狂暴的连长冲过来大喊着,然后你咒骂着拿着枪沿着交通壕往后面跑。你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你的上级——排长或者连长——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惊慌失措,跑出壕沟、上到地面一看,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四周处都是机枪的声音,但是很明显我方的机枪本来不应该在这个地方出现——还在前线呢。你趴在地上,对着可疑的地方胡乱开枪。在混乱之中你被另一个低级军官揪住,和另几个人一起往某个方向冲锋。你连滚带爬,同时祈祷子弹不要打中你。
PS:实际上一战的时候西线在堑壕战形成后,基本没出现过这种溃退的情况,更可能的是突破口附近的守军撤退到第二道防线,重新组织进攻。而进攻方会因为他们的弹药补给都必须穿越无人区而很快弹尽粮绝,无力扩大战线。双方厮杀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所谓的侧面被突破往往只是意味着进攻方爬过了几公里的烂泥地而已。
-----------------------------------------------------------------------------------------
假设你是个二战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们团连夜挖了一条壕沟,每隔一段距离就搭出一个火力点,用门板、砖块加固,再覆盖上一层土。你们又在后面一点挖了些炮座工事,放上大炮,覆盖上树枝。大炮都已经处于展开状态,机枪都已经架设好。你们在前面埋了点反步兵雷。
第二天敌人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有两辆轻型坦克和少量步兵。你们的反坦克炮发挥了作用,击毁了一辆坦克。趁着夜里你们又赶紧把大炮挪了一点位置,重新进入另一个炮位,原来的地方就放上树枝和木板,伪装成火炮的样子。你们知道敌人有坦克,于是又趁夜色偷偷在阵地前埋了一些反坦克地雷。
第三天敌人又来了,似乎还是试探性的力量。你们一顿猛打,敌人又退了回去。你很高兴。看来今天又安全度过了,你还能有时间再加强一下阵地。结果你发觉不对,敌人不是退回去了么,怎么引擎声音越来越大?
哇擦,坦克从旁边冲过来了!慌乱之中你们试图用人手来转动炮位上的反坦克炮,但大口径的你们搬不动,小口径的打在人家正面就像在敲饭盒,“我们未能击穿敌人的装甲!”你们的机枪火力点的工事也完全没派上用场,只能把机枪扛出来迎向敌人的方向。自然的,就地架设的机枪手是敌人的重点扶持单位,坦克炮、机枪各种招呼,机枪手死伤惨重。
你们只能往后撤;各种火炮在匆忙中无法拖走,只能丢弃在原地;各种弹药来不及拆箱,就这么扔在那里;有人试图发动汽车,结果被敌人的坦克一炮招呼过去废了。敌人的步兵躲在坦克背后,坦克就成了移动城墙;你们有些英勇的战士抄起集束手榴弹冲过去,却被躲在后面的步兵扫成了纱窗。你们仓皇后撤,直到你们的坦克来到,或者是友军的大炮对着大致的方向胡乱打了两发炮弹。敌人的坦克畏惧,停止了进攻,而是寻找了个土堆隐蔽。你们也终于歇口气,并且试图重新组织一道新的防线。
PS:这里写的是小规模的步坦协同,顶多也就是团一级的规模。当然二战里的机械化部队还有另一个用法,就是在猛烈而短促的炮火准备后实施突击,突破防线后由装甲单位继续前进包抄,为求速度甚至可以不要汽车单位的跟随。而后续的步兵则从装甲部队撕开的缺口中涌入,扩大战果。
-----------------------------------------------------------------------------------------
假设你是个20世纪6、70年代的普通士兵。你的团就驻扎在国境不远处。你知道你的祖国和邻国这段时间关系非常糟糕——嘛,大家都懂,这只是个外交词汇,真实含义就是“搞不好会要打仗”。但是从各种渠道看起来,暂时双方还是打不起来。
前一阵子邻国突然派驻了3个师到边境附近。这是个大新闻,一时间所有部队取消休假,现役部队全部做好要随时出动的准备,预备役人员也要立即到指定的联络点报道。那阵子你们很紧张,不但是因为各种传言满天飞,也因为军官们也都个个神经过敏。他们好像是每天都被拉去开会,要么是团长,要么是副团长;回来的时候他们铁定没好脸色——但实际上他们在营地的时候也没好脸色,因为他们要随时守着电话而个个都是熊猫眼(你们的洗澡时间新的例行笑话之一就是你们的长官在蹲厕所的时候电话该放哪)。每天晚上你们都要进行思想教育,在操练之余学习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营地里军官们的女眷也被撤离了,这让你们很不爽,因为营地里本来就难得见几个女人。你们都很愤怒,要狠狠地揍一顿你们的敌人,因为这见不到女人的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神经紧张了一两个月,终于传来消息,邻国只是进行了军事演习,然后又把部队拉回去了。随之而来的是邻国原来的总参谋长被撤职,换上了个新人。电视里的新闻评论员分析认为,这应该是邻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已。你的生活逐渐平静,警戒级别也逐渐放松。
在这之后邻国又搞了两次演习。你们都习惯了这种节奏。于是在第三次演习过后,你提出申请要周末休假。上级同意了,因为据说卫星照片显示,邻国的人已经撤走了,只剩下边防军而已。于是你很高兴地回家了。
你上街散步去。街上五颜六色的裙子和白白嫩嫩的大腿让你心情舒畅。你正在漫不经心地走着,边琢磨着下午到哪里去打发时间,突然凄厉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你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卧倒在路上,同时用眼角瞄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飞奔的人群。很快远处就传来了爆炸声,你知道那个方向正是机场。远处一道火光从地面窜起,迅速飞向远方,留下了后面的一长条烟雾轨迹。“不好,空袭!”你蒙了。过了大概半分钟,你从地上一跃而起,飞奔回家,拿起你的行囊立即发疯地冲出家门。
你在路上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我是国防军军人!立即载我到XX基地!”出租车司机是位中年人,本来正急着回家。你一时说不出话来——可能人家想要接小孩呢——但情况紧急,国家已经遭到空袭,你要立即赶赴基地。司机犹豫了一下,还是做了个上车的手势。你立即滚进车里,还没坐稳,司机就一脚油门踩到底,在空空如也的街道上狂飙了。
PS1:冷战时期,小规模的地面战争其实本质上和二战差不太多,就不再赘述。二战那段没写空军,一来是因为规模太小,被一排轰炸机犁地基本就没得玩了,二来那种规模的地面阵地对于空军来说,其实完全不存在侧面和正面的区分的。
PS2:熟悉的军迷应该立即能看出来这段的原型是赎罪日战争
Yom Kippur War,掺杂了些六日战争
Six-Day War的东西。
PS3:随着空军的发展,战机拥有着远超二战时代的航程、巡航速度、导航能力,因此战争从迂回打击敌方战术阵地的侧面,升级到了迂回打击敌方后方城市的程度了。空军正是执行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弹道导弹另论……)
-----------------------------------------------------------------------------------------
假设你是个20世纪90年代的普通士兵。你的连队正在开赴战场。你们坐在装甲车里,心情很好,因为你们的对手据说在你们军队的立体攻势下一触即溃。你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场大题小作的入城式,战争不出一个月就能结束,圣诞节前你们就能回家了。
突然车子一个急刹。驾驶员大吼,“下车!伏击!”你立即用最快速度滚出车外;因为车门一打开你就听到了各种枪炮的声音,你于是猫着腰躲到旁边街道的墙边。这时候你才有空观察情况,只见车队前方浓烟滚滚,整个车队都被堵住了。到处都是枪声,远处楼房鬼影憧憧,你感觉大事不妙了。
你扭头寻找你的上级和战友,费了些功夫你们的小队才集合起来。车队的形势非常危险,你们只能沿着街道展开,但是每一条巷子后面都有可能射出子弹;所以每过一个街口你们都要一鼓作气地飞奔而过。但你正准备冲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不知道谁大喊一声“趴下”,神经紧张的你茫然地扭头想看看什么回事,结果只看到路口一团火焰飞过来。"Fxxk you!"你顺势卧倒,双手抱住了脑袋,几秒钟后旁边不远处轰的一声,震得你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作响,感觉脑袋要被震碎了。你感觉你要死了。
你依然瘫在地上,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迷迷糊糊中你觉得有人在你很近的地方开枪,“哒哒哒哒”地扫射,跟着你好像被人拽着一段路。“嘿,我不是死了么”,你还在想着的时候“好痛!”好像有人锤了你一下,但你好歹回过神来,混乱中你见到刚才路口卡住的一辆装甲车在冒着黑烟,有人在旁边大喊“卫生兵”。你茫然地左右看了看,好像旁边有个浑身是血的家伙躺在地上,你觉得好像不认识他,而且他身上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但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找到你的枪,你勉强坐了起来。
头疼之中,你听到了直升机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你精神为之一振,虽然依然有点踉跄,但你还是连爬带滚地挪到了街角。结果你正好看到一道浓烟从地面快速升起,然后一架己方的武装直升机冒着黑烟摔了下来。你心都凉了。
PS1:和一般人的印象相反,其实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在城市巷战里是强力的武器,这些铁疙瘩的装甲让他们本身就成为巷战中的移动堡垒。一门无后座力炮可以轻易地轰碎建筑物墙壁,但是基本上奈何不了坦克。一般而言,一辆坦克就足够封锁一条街道,而一条大马路通常两辆并行的坦克就足够了。
PS2: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的重大失误之一就是过于轻敌,装甲部队进入城区的时候没有展开步兵,因此被车臣叛军轻易包了饺子。同时苏式战车为了应付核大战背景下的量产型炮灰的设计特色,也使得其殉爆率极高。而车臣军队本身就有着大量苏式武装,战斗意志也相当高昂。作为对比,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装甲部队在巴格达如入无人之境,原因之一彼时的伊拉克军队斗志已经几乎为零了。
PS3:关于对空中力量的伏击,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大量损失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原因之一是俄军还按照着对正规军队的打法低空突袭。正规军各种型号的防空武器一应俱全,在战区的中高空发动空袭纯粹是找死;而游击队往往只有肩扛式单兵防空导弹,射程不远,制导方式有限,但是躲在树林里打在低空慢速盘旋的飞机还是有可能的。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侧面攻击了。
-----------------------------------------------------------------------------------------
假设你是个近未来的太空海军的普通船员。你们舰队集结了一支可观的兵力驻屯在某颗行星的重力井内。上头的命令,你们要等待兵力集结,同时防备敌人的袭击。
警报响起。在星球表面的天文台监测到跃迁信号,大约20来艘舰艇的样子。你们所有人进入战斗岗位;大副开始设定主引擎为热机怠速模式。你兴奋地等待了几分钟,舰艇监测到重力波异常,敌人抵达了。舰队立即将雷达扫描到的信息发送给各舰。各舰开始一齐转向,同时启动主引擎迎战。
敌人只是一支小型分队,在遭受攻击后立即撤退了,丢下了10来艘战舰的残骸在太空中漂浮。敌人刚逃走,舰队司令就发送广播,“各位,刚才无疑是敌人的武装侦察。我们的集结情况已经被敌人知晓。兵贵神速,我们不再等待剩下的舰艇了。各舰,跃迁目标为XX星系Y行星,1500后同时跃迁。”
你们立即和其他舰艇一样开往指定的地点,把主机关闭,各外表设备、武器关闭,亚光速引擎开始填充。结果填充到一半的时候——嗯,看了这么久了你也知道喜闻乐见了对吧——行星的电台开始发疯地通信,“呼叫舰队,呼叫舰队,跃迁!是跃迁!”
轮机长只好立即停止亚光速引擎,同时启动主引擎和转向引擎。你们的船是一艘小型护卫舰,转向相对灵活,比较快地完成了转向。而笨重的主力舰则在原地慢吞吞地转向。别无他法,你们必须顶上去。所幸敌人也是相同的处境。快,一定要快!
雷达上杂乱地显示着敌我双方的分布。双方的护卫舰迅速地厮杀扭打在一起,整个天空都是各种各样的喷射口吐出的火焰,和偶然爆炸的闪光。
敌人的主力舰开始转向90度了。“我们的主力舰呢?”舰长大声责问到。你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快!快啊!敌人就快完成转向了!不然就出大事了!
好吧,恭喜你立flag成功。你看到了藏在敌人舰队后方的鱼雷舰队露出了狰狞的目光。“侦测到导弹发射!”电信员绝望地大喊。
PS1:作为科che幻dan环节,没什么“现实”的战例可以参考的,所以我就按照《太阳帝国的原罪》来写了。顺便安利一下这个老游戏,虽然是08年的了。St.
@Necromanov老爷也写过相关的评论(不过这篇好像还没搬运到知乎来的样子)。
PS2:一个有趣而现实的问题是,按照近未来的科技水平,在同一个行星的重力井范围内,其实任何漂浮物都是逃不过双方的监测的;而远处的星系由于光速的限制,实际上是被战争迷雾覆盖的。这也基本是原罪里的侦察机制。当然游戏毕竟是游戏,比如为啥同一个太阳系内的不同星球也是互相被迷雾覆盖的,而自己的不同星球间又是如何通信的……这些背景上的bug我们就假装不知道好了。
PS3:我其实是故意逃掉了现实世界中蓝星的海战,而是糊弄了个太空版来充数。知乎里擅长海军的答主不少,我就不献丑了,被打脸后整容费是很贵的。但地球上的海战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侧面对敌才是求之不得的情况,海战史上战列舰队的各种机动大多是和抢占T字横头有关。这个可以看知乎相关问答。如果说真要有什么是侧面攻击的战例的话,我能想起的就是特拉法加战役了。
你先得搞懂啥玩意儿叫做“侧翼”。部队防守时候的阵地布置,进攻的时候攻击方向,都是有朝向的,根据地形来集中力量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叫做“正面”。那么其它方向就叫做侧翼,屁股后面就叫做“后方”,跟你打架是一个道理,最能打的还是正面,侧面就弱一些,屁股后面就最危险。
目前所以答案都没有讲什么叫“侧翼”,很多人单纯的理解为“侧面”,这是不对的。
先给大家看个东西,这玩意儿叫做“战斗分界线”。
分界线里面是我们负责的地盘,外面是友军负责的地盘,线上各点都是有明确分工的,也都处于险要位置。一般来说友军没有崩,我军是不存在“侧翼”这个问题的。我们的指挥员会把最有利的防守或者进攻方向调整到面对地方那一面去,比如这样:
你看我们就把主要的防守方向放在了左边,搞了几个阵地,搞了个铁丝网,还搞了个雷场,大炮也是朝着这个方向的。敌人来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阵子绵密的火力,远的有大炮,近的有机枪,脚下有地雷,还得突破铁丝网。
可是敌人没那么傻啊,友军也不一定就靠谱啊,万一敌军不走这个方向呢?万一友军拉胯丢下你跑了呢?咱蒋委员长就老干这个事儿,所以咱们叫他运输大队长,适合搞后勤工作(为敌军)。
这个就叫“侧翼遭受袭击”。
红军指挥员这时候除了大喊一声:“卧槽卧槽卧槽!委员长娘希匹!”还能干点啥呢?
我事先就看旁边的友军不对劲,咱刚才不是说了吗,战斗分界线线上各点都是险要地方,我早早的就在这些点上门布置好要点阵地,然后再组织一支预备队,敌人要是不从预想的方向来,或者友军拍拍屁股跑了,这些要点就能拖一点时间,预备队就冲上去堵住,然后我再把主阵地的人撤回来,调整防守方向,或者组织梯次撤退。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这个预备队。
大炮好办,调整大炮朝向很快的,但是步兵就没那么快调整方向,这里需要时间。这时候我手里就必须要有预备队用,他们是一支最精干的力量,是随时准备堵口子用的。主阵地被打崩了去堵主阵地,侧翼崩了堵侧翼,后方突然遭到袭击就堵后方。反正哪儿不对劲就去哪里,给大部队调整争取时间。
因此你看哈题主,这个“侧翼遭受袭击”要看你是怎么一回事。
比如是小股敌人袭扰,侧翼要点阵地就顶住了,预备队都不用动;
是中等规模包抄攻击,侧翼要点顶不住,预备队冲上去顶住,主阵地还是不动;
是大规模主攻,预备队上去也是顶不住,但是至少可以拖住敌军争取时间,我把主阵地撤下来一起顶住;
两边都顶不住,那就是灭顶之灾了,收拾细软跑路吧。
没有什么“一般有多严重”,没有一般,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这是军事的最重要根本性原则,搞懂这个才算是入了门。
你是一个部队的小兵,你的部队遭到了侧翼攻击,这也得看你具体是在哪个位置。你要是侧翼要点的人,那你就玩儿命去吧;你要是阵地里的混子,你估计啥都不知道;你要是预备队的,你就得堵口子去;你要是主阵地的,你就准备调整防守方向;你要是炮阵地的,你就赶紧把驻锄从驻锄坑里拔出来,换方向挖驻锄坑去。你要是指挥部的,你就得一边狂喊“卧槽卧槽卧槽!”一边拼命的下各种命令忙得一团糟。
你要是指挥官,你根本都没工夫琢磨别的,赶紧搞清楚情况,打仗要紧。
这里面没有哪一样事情不累得你半死不活的。
另外,有一种阵地是没有“侧翼”的,一般营连排一级的小型阵地,并不存在什么“侧翼”,所有阵地的火力都能覆盖到另外的阵地,这时候什么侧翼都是浮云。
比如这种,一个排守一个山头,山头与山头之间距离也就百十米,机枪可以打超越射击的距离之内,啥侧翼都是浮云,大活儿一块儿干就是了。
这个图是简化的图,一般连级阵地配置要复杂一些,会有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是单独放在有利位置的,机枪和迫击炮提供支援火力,哪个阵地吃紧了就支援哪个。这种谈不上什么侧翼不侧翼的,主要还是看旁边阵地的友军。友军还在,那就没啥说的,友军不在了的话……
要么固守要点,要么细软跑。
所以题主,你这个问题确实没办法回答,你得看具体情况。有些侧翼受袭其实没啥事儿,有些就大条了,有些甚至是灭顶之灾。你觉得看到什么场景,主要还是得看你遇到的是什么情况。
至于为什么,龙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我举一个例子吧
税警总团知道吧?
德械师知道吧?
《 历史档案》1985 年第 2 期,第 59 页,提到1937 年 10 月 12 日戴笠发给蒋介石的电报,
电报内容是啥呢?
“10 月 11 日,日军 200 余人在蕴藻洪南岸冲入第十九师防线,随即造成“ 该师士兵即自动退却,税警团见状 亦纷纷后退。 于是布防于新马路旁之税警团炮兵营及炮二团炮兵营亦邃卸炮退却,甚至仅携带炮 问零件弃炮而逃。 我左右翼之 31 军 6 师、87 师亦同受影响,一时真( 如) 大( 场) 路上秩序大乱”
区区200个日军突入防线,被果粉吹到天上的税警团和德械师也都扛不住!
感谢
@sxc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今天不是愚人节,但胜似愚人节。
因为就在刚刚——戴森,发布了一款耳机。
这款耳机,是「头戴式耳机 + 空气净化器」的结合。
不仅支持主动降噪,解决噪音污染;还支持空气净化,解决空气污染。
一箭双雕。
你没看错,戴森首款「空气净化耳机」真来了——
这款耳机名为「Dyson Zone」。
初看上去,它的造型充满金属感,就像耳机和口罩的结合体。
主角刚从 2032 年的空气污染重灾区穿越回来,告诉我们音乐和新鲜空气可以一起进入大脑。
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第一次觉得戴森能有一个产品和它的名字如此契合。
戴森在这款耳机上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
也就是说,让你不仅在家,走进各个城市的雾霾里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Dyson Zone 这里用到了两种净化系统。
首先是移动净化技术。
两侧的耳机腔体内,塞入了「双重净化系统」,内含马达,可以主动吸入外界空气,接着过滤污染和有害气体。
戴森研发出了一种「静电式过滤媒介」。
它能够主动吸引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这样就能把摩托车头套一样的大滤网,变成小尺寸、纤细的滤网,放进耳罩里。
经由过滤之后,外界空气就会传递到前面的面罩里。
然后,就是创新呼吸气流技术。
戴森新创了一种无接触式的面罩。
空气将从耳机两侧进入口鼻中间,然后再从中间呼出,持续输送洁净的气流,整个过程都是无接触的。
等于直接在你的嘴部打造一个洁净空气的呼吸区。
耳机造型都来了,不能放歌说不过去了。
戴森把移动净化的概念,和声学系统结合,然后 Dyson Zone 就变成了一个能空气净化的耳机了。
这个耳机的耳罩能够完全包裹耳朵,还搭载了主动降噪技术,外部能捕捉外界噪音。
同时,内部配备了一种算法,在噪音接近耳机时进行降噪。
为了保持好的音频质量,戴森还设计了很大的音腔,扬声器驱动器,以及配合宽音域的频率响应。
但具体听感如何,等爱范儿后续来评测吧。
戴森没做过耳机,但空气净化戴森可是老行家了。
一直以来,戴森每一件产品都在持续创新和颠覆,产品也非常多元,比如无叶无噪音的吹风机、不伤发的卷发棒、能用一辈子的自然光照明灯……
但戴森的核心技术,依然是空气净化。
从一开始的无线无尘袋吸尘器,到能加湿空气、净化空气、取暖和凉风的各类无叶电风扇。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戴森也表示是经过了 30 年的过滤技术积累,研发了 6 年,进行了 500 多个模型的迭代。
2016 年,戴森内部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接着就开始了全球城市的空气调研。
两年后,他们开始测试产品,发现将过滤网放在耳机内,能达到最好的空间净化效果。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耳机要和口罩连在一起。
2019 年开始,产品开始根据不同人脸设计不同模型,继续打造产品内部零件的适用性,还有净化技术和降噪技术的融合。
毕竟将一大堆复杂的净化系统,放进两个小小的耳机腔体里,的确不是什么简单事。
最后,才有了这款未来感满满的移动净化设备。
在全球空气污染一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实现了便捷的户外空气净化,倒也是一个很符合当下的应景产品。
而且戴森首席执行官 Jim Rowan 之前就在采访中提过,(中国消费者) 喜欢拥抱新技术,对于颠覆性产品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疫情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呼吸这件事。
不过,它是个空气净化耳机,没有防护等级,不能当防疫口罩用。
无论如何,我们很高兴看到,可穿戴设备的未来,至此出现一个新的可能。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