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流浪地球》与好莱坞主流科幻电影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1页

           

user avatar   liu-xue-sheng-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起之前奥巴马看过大刘的《三体》后留下这样的评价:“看过《三体》后,我感觉当美国总统也不过是件小事。”

我想这就是大刘的科幻,或者说中国科幻作者独有的一种迷人的情怀。我们从来不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去书写去畅想整个人类物种的未来。





中国的科幻,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


我们也看腻了各种“不要最后一秒绝对不间断炸弹电线”的俗套剧情,


我们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救女主而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而中国科幻的《流浪地球》带来了一股清流






人们看完后会发现,


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


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爱情激情就可以办得到。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一种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国各民族说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甚至,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都并非发生在中国,而是远在东南亚的岛国。


那里,说着印尼语,日语,俄语,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救援队通力合作,才成就了奇迹。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中国的地位,可以说作者甚至在可以弱化中国人的身份,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撰写。


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


在一些俗套的好莱坞科幻剧情里,似乎某国人才是全人类全村的希望







这些年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好莱坞也不得不加入一些中国面孔来吸引票房,但效果都很令人尴尬。






而这次《流浪地球》则诠释一个最美好的科幻前景,那就是全人类放下自己的政治偏见,民族甚至国籍属性的区分,而集合成同一个名为“地球人类”的集体,来思考命运的问题,来争取物种的生存。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也是最期待的努力方向。


在中国人理解的未来世界,不应该是充满分歧和斗争的,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个,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不然,你以为天安门上挂的那句口号是随便喊喊的?


不,那是中国人们最终奋斗的方向:




人的境界赢在思想格局高低上

国家也一样








坚信人定胜天,这也是中国人一个传统品性。


当大的毁天灭地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中国人在想什么?


他们没有像犹太人那样想着远走他乡,或者祈求上天神仙的怜悯赐一艘诺亚方舟,


也没有去揣测灾难是否是上天对自己的罪行的惩罚,


而是努力去抗争。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去应对灾难,克服灾难。






《流浪地球》里也是这样的做的。


光是建造1万个大如山峰的行星发动机,就能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不服就干,一个发动机不行,就造一万个。










这是行星发动机的原画设定图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符合如今基建狂魔的民族属性。



笔者曾经去过东非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鳄鱼,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去河边打水的人死于鳄鱼口中。而这个村子就这样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每个月死一个人。


我跟当地人说,如果这个村子生活的是中国人,我们会挖一条水渠造一个蓄水池,绝对不会再死一个人。


而当地人说:造水渠,哎呀,那太麻烦了。


摊手┑( ̄Д  ̄)┍



于是,就是这种喜欢硬刚困难,不服就干的中国人。


为了解决南北运输不便的问题,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一个英国国土的长度。





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和灌溉问题,中国人造了都江堰,一用就是2000多年。





为了抵御外敌,少死平民,中国人建了长城。


一里长不够用,那就修一万里……





所以,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就不要惊讶了。常规操作,常规操作,坐下,都坐下。





有一个网络上的段子,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五百年前,我们和西班牙人一样游荡大洋;
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一较长短!


五千年了,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打着麻将,而另外几家已经换过好多轮了。






5000年了,依旧活得如此硬核的民族,怎么会让自己和地球一同灭亡?


拼了!








《流浪地球》表面上是一部科幻片,其实承载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


当冰封的上海和北京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镜头转而就是忙碌的人流,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


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怆







而当太空员视死如归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时候,

又是一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魄









地球从开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

2500年!



《流浪地球》的剧情里,地球从太阳系出发,到抵达最近的恒星新家园,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好莱坞科幻片中,都很少有这么长的时间设定,以至于像《星球大战》那样的经典片子也要用跃迁技术来克服或避免动辄数十光年的距离和上千年的航行时间。


2500年,这是一个难以想象长的时间。


2500年前,中国还在春秋战国。


但值得感叹的是,中国人依旧在学习贯彻且应用着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留下来的智慧。


只有拥有长达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才会去想象和设计一个长达2500年的计划。






不靠什么神仙指路,不靠什么第四维度外星人救援

也不靠什么“电脑病毒”瘫痪外星人

就靠自己的双手,和付出的汗水血水,

牺牲的人命……


同样是描绘人类对大洪水的记忆,西方人的版本是诺亚方舟,在神的帮助下幸存下来





而中国人的版本却是大禹治水,不服就是干!





而中国人的的灾难起源还脑洞更大——天漏了……

这比起神降下大雨引发洪水,硬核多了也直白多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认过命?


所以中国硬核科幻就只问这一句话: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



user avatar   WanPlusS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莱坞主流:政府都是傻子民众只会被骗,只有英雄才能拯救我们

《流浪地球》:强有力的地球联合政府才是成功保证地球逃离的关键,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保证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才能拯救世界!

最后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

好莱坞主流电影里美国人都是救世主。

而在《流浪地球》里几乎没有出现一个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英国人、俄罗斯人和法国人(最后播报是法语)都出现了镜头和对白,然而没有美国人说话……

很骚。

这次你们除了你们美国人,大家都拯救世界了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刘慈欣本人应该很看不起这个问题和下边的答案,以下是他的原话:

我没有刻意去彰显“中国特色”,同时认为民族特色对科幻而言不是太重要,至少不是必须的。科幻文学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把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如果说有读者从我的小说中感觉所谓中国特色,可能是因为我长期生活在国内基层社会的原因,但中国特色是层次丰富的,除了基层的工厂和农村,校园和大都市也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80后”作者描写的学生生活和城市作者笔下的白领、小资,同样反映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看到一个科幻小说创作的奇特事实:具有中国特色并不难,相反地,写出一篇抛弃了作者的本土色彩,以超然视角俯瞰人类文明的作品倒是不容易,《2001:太空漫游》和《基地》都是这样的经典。记得潘海天的关于科幻民族性的一句话:火星上没有琉璃瓦。




流浪地球原著以及三体真的和好莱坞不一样。
这个电影可惜就可惜在完全按好莱坞那一套来,等于打了刘慈欣的脸。
可惜。


稍微说一下。这个电影内核和刘慈欣原著没啥关系,主要灵感是罗兰艾默里奇的那些灾难片。空间站那里显然来自2001太空漫游。

很多人说对政府的定位不同,其实电影里政府也是不同意这个计划,后来进行了有限的帮助。这个我们在后天,2012这些电影里都可以看到。2012的联合政府不也是一开始放弃了那些人,后来良心发现吗?
那个联合政府的讲话,是不是2012里总统的演讲很像?地球要完蛋了,请你们回家团聚,拥抱你的爱人等等。

最后说一句,这个片子联合政府的阴谋和负面没有那么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也是其中一部分,黑得太厉害等于黑xx,所以过审的时候给改了,你仔细看吴京和联合政府对话的时候,口型都对不上,是为了过审给改了。我好尴尬。


还有人说好莱坞是美国拯救世界,这个片是全世界拯救世界,这是又把2012忘了吧?就连他们批判的独立日,不也是全世界一起行动?美国总统的发言感动了全世界,和中国小女孩感动全世界有啥本质区别呢。。。

很多人说美国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有比流浪地球电影更不个人英雄主义的吗。。。。


这里联合政府准备了plan a和plan b,最后选择保存受精卵。这不就是星际穿越嘛。
顺便说一句,以前有个问题是为啥很多人说流浪地球抄袭星际穿越,我没看过电影还以为是那些人没见识。没想到这个电影人物关系太像星际穿越了。
有姥爷,母亲死了,父亲必须上天,造成和孩子关系紧张,最后二人都在拯救地球上分别发挥作用,达成和解。如果你说这个设定很常见,你再给我找一个。。。

另外这片子为了和所谓普世价值靠拢。疯狂打刘慈欣的脸。
吴京一句台词,说我们这样做文明还有啥意义,不是打脸“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的价值观?
原著里没人研究文学艺术,都去搞理工科,电影里唯一的课堂讲的是朱自清散文。
原著里家庭观念已经瓦解,你老婆爱上别人,就跟人家生活,等跟人家玩腻了,再回来,大家都觉得很正常。电影里反复强调家庭,亲情。。。。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没有任何变化。
原著里已经没有国家概念,主角娶了日本人,他们的孩子娶了金发碧眼的。。。。。

还有人说这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人民的胜利?原著里讲的是人类是无知的庸众,把精英冤枉了逼死了好不好。打得就是你们这些人民的脸。


为啥不能这么拍?因为这些才是不好莱坞的,但是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的呀!

我见的最多的说法是这个地球流浪的设定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出来。摆脱,类似的设定,日漫,半个世纪前美国科幻都有,最像的是飞城,纽约等城市变成飞船。

你非要说城市飞了和地球飞了不一样,美国人只能想城市飞了,只有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才会带地球飞,我也没办法。

但是我要说,这种说法作为贺岁档的宣传,把一个科幻电影和春节联系在一起,是天才性的。但非要较真,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从创作的角度,这个创意出现是因为刘慈欣没有做过飞机,不知道地球有多大。

从动机上看,这个点子完全是美学上的。(见刘慈欣自己)

从剧情合理性上,这个计划出现完全是因为实用主义的,因为飞船无法维持自循环的生态系统。

最重要的,这种特别人文的说法不符合刘慈欣的价值观,他是完全实用主义的。

在电影定这个档期之前,没见过人用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谈这个创意。。。。


导演是这么说的:“我们在剧本创作的阶段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尝试,用编剧软件协同工作,并且严格按照悉德·菲尔德的编剧理论,完成了三幕七个情节点的设置。”

另外他最崇拜的是卡梅隆。。。


回答完了刷了一下想法:


user avatar   zhang-zheng-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剧透预警------------------------------------2.8修改

俄罗斯

好莱坞:俄国人一般是反派或者被救援的对象,俄国的地方会是某些战斗的战场,或者是那种被摧毁的地标,对俄罗斯的描写一般是贫瘠的土地庞大的军队以及以叶利钦为原型的大腹便便在金碧辉煌的克宫中的总统。套用陀爷著作名《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大概可以描绘俄罗斯在好莱坞作品中的形象。

流浪地球:主角的亲密战友,可靠的搭档,为了拯救人类甘愿牺牲自己推吴京一把,最后私藏的酒成为了破局关键物品,加加林,俄罗斯发明空间站这两个梗也可能暗示了俄罗斯文学对大刘的影响。总之,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其他各国人民

好莱坞:一般是背景板出现在片头介绍灾难场景的新闻里,表明世界已经乱了,剩下的时间里各国人民一般会在每个剧情节点出现下画面已表示我们这是个世界性危机你们严肃一下。最后问题由美国人主要解决,全球人民一地一个镜头欢呼雀跃一波。

流浪地球:全世界人民都用尽全力来拯救地球,尤其最后全球救援力量驰援苏拉威西,包括推针时的报名字,以及“其他两道光束”,“有人也到主控站了”,可以让观众明白这不是主角团队孤立的救世之路,而是世界全体人民的自救行动,贯彻一个思想: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颇具讽刺意味地是,片中美国人对着国旗颓然而坐,日本人也自杀了,而韩国人却第一个(此处记忆可能有误)开着车支援主角队

套路

好莱坞:一般来讲主角所做的行为都是有效的,有正反馈的,主角及其队伍一步一步的向着拯救世界的目标前进。

流浪地球:主角团很多行为并没有作效,比如刚子在死前救了韩子昂,但韩子昂也就多活了几分钟,千辛万苦运送火石到杭州,结果杭州没了,按照一般套路杭州肯定能抻到救援队来,救援队面对越来越大的危机逐个解决的过程。最后到苏拉威西发现发动机已经被启动。这些比较反套路,但是却更给人以符合逻辑的感觉,即拯救世界并不全是主角团的功劳,在世界别处也有人这样做下去,主角团的行动只是所有救援队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也提高了立意。

总结

大刘的作品本就有点黄金时代三巨头的意思,本片不仅仅是给科幻片带来了中国式的宏大叙事,实际上也打通了和黄金时代巨头们的联系,在这部改编的流浪地球身上你仍能看到那种进取向上,坚持到底,讴歌人类高贵精神的影子,这对于近年来看了许多“以小见大”模式科幻片的观众来说自然是耳目一新。


user avatar   gao-xiang-25-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还在纳闷,全球那么多发动机都坏了,你主角修一个能顶多大用?难道是每个发动机都有啥关联的东西?修一个,好一片的那种? 看到后面我才发现我错了,我的思维还是美国式的科幻电影套路,只有主角在四处奔波,其余的人都集体下线。导演的思路却是所有人都在为了拯救地球集体努力,这也许就是《流浪地球》和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吧。


user avatar   zhang-zi-qia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饱和式救援

这个词出现第一瞬间,我的反应是饱和式打击。然后瞬间就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然而细思进去,发现这个词不仅仅是传神。

所谓饱和式,就是指动员了远超过需求的资源量去完成任务,且不计代价。

这是我们从积贫积弱的清末走到新中国的常态。面对远强于我们的对手,我们既不束手待毙,也不盲目狂热。而是理性的确定目标,然后不计代价的执行。

这也是我们的世界观里拯救世界的方法,不是依靠一两个人奇迹般的行动。而是无数人为了一个目标的奋力一击。

哪怕最后的孤注一掷,也不是某个天才的灵光一闪,而是近乎于残酷的抉择:是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还是将它投入到眼前的危机?我脑中突然就闪现出了几个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尽人事听天命。

我想这是片中最中国味的内容了。不是舞狮,不是麻将,不是烤串,这些肤浅的表皮并不能完整的代表我们的文化。团结,进取,永不言弃,这些才是我们文化真正的内核。


user avatar   tao-yu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大学时候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查了半年资料,看了半年论文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科幻电影和好莱坞科幻电影最大的差距既不是特效,也不是观众,而是在于——

工业设计

早在《2001太空漫游》和《星球大战》时代,好莱坞就已经有一支专门的团队,负责科幻的工业设计。

这些人师徒相承、父子相传,一代一代思考怎么才能设计出更具备科幻感的飞船、武器、零件。

就像是香港武指一代一代思考怎样才能打的更漂亮,最后成为世界动作设计的标杆一样,好莱坞的这支工业设计团队,在好莱坞几十年的科幻电影创作过程中,也早就磨练出了地球上最强的科幻设计技巧。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有“动漫机械设计师”这样的职位,大河原邦男以《机动战士高达》的机体设计闻名天下,日本机器人动画的鼎盛时代建立在这些机设师扎实的机械美感之上。

而中国,在工业设计上,是一片空白。

中国之前拍摄的很多科幻片,拿出来就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

三个字,不对味。

为什么?就在于中国根本没有一支可靠的工业设计团队,中国优秀的电影美术设计,全都把技能点点在了古装和仙侠、魔幻上。

而《流浪地球》和过去中国所有的科幻电影,以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有一个最本质的不同:

流浪地球的工业设计,是成体系的,甚至自成风格的。

我们在看外国的科幻电影的时候经常性会忽略一个事实:

好莱坞科幻电影之所以牛逼,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象力丰富,更是因为他们设定详实。

而郭帆导演为了拍摄《流浪地球》,写了100年的编年史,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

他组建了一支完全的工业化团队,一件一件的把剧情中的道具都设计出来,一点一点的把场景都搭建起来。

为了这些他花光了自己的最后一分钱,逼到万达撤资,险些坠入深渊。

为什么现在大家吹吴京,因为在这种死地,吴京敢去投这笔钱。

吴京,牛逼!

然后,奇迹出现了。

贫穷的导演跑去美国问特效团队怎么做特效,工业光魔的报价吓得他当场回国,找了中国团队。

按照我们原本的想法,中国的特效团队出来的特效一定比不上美国,但是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被世界当成三流货色的中国特效团队呈现出来的,这整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工业风格,已经和好莱坞风格大相庭径,充满了中国式的土味。

当主角来到地面,第一次看到卡车的时候,我就被那充满了苏式傻大黑粗风格的美学风格惊呆了。

高科技和粗暴的机械传动交错辉映,覆盖车身的寒霜,车身内部随处可见的凸起,直线条的边缘和粗粝的外表……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寒霜朋克!

我们平时看到的好莱坞式科幻电影里,其实一直有一个欧美设计上的习惯,那就是光滑的外壳,流线型的线条,这是从很多年前就流传下来的设计风格。

在很多年前的游戏红色警戒里,其实对于资本主义美学和社会主义美学有过一次对比。

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正是双方工业设计思路上的差异。

一方面是抛光的表面、流畅的线条、充满科技感的零件、激光打蚊子的高科技未来幻想。

一方面是粗粝的外表、刚直的线条、仿佛从旧车上拆下来的零件、大就是正义多就是美的炮身。

而在现在欧美全面把毛子当成一个反派形象来看待,钢铁侠2里的毛子科学家只能拿着骨架来和钢铁侠开片的情况下,想要让好莱坞再现当年红色帝国那傻大黑粗的暴力美学,那拖拉机底盘加上炮就是坦克的设计理念,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但是,但是啊,谁特娘的能想到,在中国,这种美学风格竟然有复活的一天!

如果这是一个好莱坞主流特效团队制作的电影,我保证,最后成片里的机械不会看起来这样饱经风霜。

只有用工装布来蒙电磁炮的国家,才能继承这种粗暴的实用主义的美学。

当最后,男主角暴力的用脚蹬开了卡住世界上最尖端的行星推进器点火装置的时候,机械传动的美妙连锁,带动大地上那些看起来一点也不高精尖的机械臂翻转,我就知道,这部电影已经为中国科幻,培养出了一支最牛逼的,中国科幻工业设计团队!

当吴京投了钱,而别人问吴京这电影失败了怎么办的时候,吴京说:

"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

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

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

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现在我很确定,《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培养的不仅仅是种子

而是一株必将洒下无数果实的参天大树。


user avatar   FlashingFu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我觉得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在此之前,包括好莱坞在内,全世界没有任何一部商业大片,能够展现出如此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类英雄赞歌!如果今天以后还有人说这部片是民族主义绑架或太空战狼,可以直接把这篇答案拍他脸上。

二刷归来,在看过点映的基础上发掘出一些新的细节,终于可以写下这篇评论了。

2019.2.7更新:一觉起来已经近千赞了,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小破球的电影设定非常严谨,而且细节众多,这里我进一步丰富了答案内容,大家再刷的时候加油挑战自己的眼力吧!

以下答案涉及剧透:





==========分割线==========


全片主线虽然是围绕刘启祖孙三代和王磊小队的救援任务展开,但影片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观众,主角团绝非拯救地球的核心,在他们执行任务的同时,也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无名英雄,和他们一样在努力拯救地球。这些人有的在影片中有直接描述,有的可以通过影片细节推导出他们的存在。


1.影片一开始,旁白就说明面对太阳毁灭的威胁,各国政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联合建设了行星发动机和国际空间站,奠定了全片基调;

2.发动机救援任务开始后,韩子昂载着一家人在车流中逆行,其他车辆和救援人员是应联合政府的饱和式救援要求,前往任务对应的发动机;

3.王磊征用韩的车辆后去解救的位于悬崖边载有火石的挂车,司机为了保住火石牺牲了车头和自己的命;

4.主角团前往杭州的路上遇到清理路障的人,是要前往南京发动机的救援队,他们决定让主角团优先通过,理由是运送火石到发动机为第一要务;

5.主角团抵达上海的峡谷时,周倩说前方已有几个救援队正在穿越峡谷前往杭州,于是王磊决定立即跟上。不过结合后来遇到的峡谷塌方,杭州发动机与地下城熔毁等事件,不难推断出之前的救援队无论有没有抵达杭州,结局肯定都非常惨烈;

6.空间站方面,刘培强的具体工作没有过多说明,只知道他和马卡洛夫都是负责反应堆安全的技术人员,于是其他工作自然是由背景中世界各国的航天员来承担;

7.刘培强和马卡洛夫在空间站外部前往主控室的同时,也有其他航天员发现了莫斯叛逃的状况,炸开了连接桥的闸门想要突围,但是生死未卜;

8.回到地面,主角团前往苏拉威西,途中全球广播接连播报了其他发动机成功重启的消息,分别来自大阪、喀什、索契等,甚至因为饱和式救援的缘故,他们还未到达的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就已经被其他救援队修好了;

9.执行点燃木星气旋的最后任务时,韩朵朵发出救援广播后,各国的救援队纷纷掉头前往控制中心援助,最后出现帮助王磊三人推动撞针的有日本救援队、英国救援队、印尼救援队甚至于其他来自中国的救援队(部分为背景音识别出来的);

10.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在最后点火之前,靠近它的另外两座发动机就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点火,可见莫斯共享了点燃木星气旋的方案以后,至少有两个地方的救援队进行了响应并为拯救地球完成了最后一搏;

11.联合政府最终同意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引爆最后五千公里距离后,他先将休眠仓进行了剥离再开始加速。其实到了这种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按照好莱坞类似电影的发展套路,就算带着全空间站的人以牺牲小我的方式拯救人类这个大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就不可避免的会让影片陷入道德伦理的非议中。这个细节处理的非常好;

PS:因为这一条评论提的较多,我补充一下自己的理解。一是刘培强强制离开冷冻仓时,有个镜头显示空间站的位置已经在木星引力范围以外,不存在休眠仓剥离后被木星吸引的情况;二是莫斯说过,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性不过是一种奢求,这种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刘培强能在牺牲自己前保证尽量多的人活命,已经算是做到了最优解。至于休眠仓里的人之后怎么办,既然刘启头盔碎了都能在零下几十度的户外存活下来,休眠仓里满载的各国精英肯定也能让自己活下来吧~

12.结局里,即使拯救了地球,刘启也不过成为了一个新的载重卡车驾驶员,主角团成员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和千千万万其他人一样,继续为地球的流浪之旅服务。


正是这些英雄们的精神,展示《流浪地球》和其他科幻片以及灾难片最大的不同:

能够拯救人类的

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不是地外高级生物

不是机械降神

只有全人类一起才能拯救人类自己!



==========分割线==========

彩蛋环节:

1.影片里埋下了各国文化内涵的彩蛋,足见设定之严谨(或者说黑的深沉):

美国救援队车上有一口被国旗盖住的棺材,这是他们接回阵亡战友的传统,

日本救援队在收到莫斯全球广播后,面对绝望,车内最后活着的一个人选择了自杀,

韩国人比较有血性,接收到求救广播后第一个调转车头,

与之相对的是印度人第一次听到主角团的求救后说地球都要玩完了管他呢,

俄国人嗜酒如命,

其他还有一晃而过的其他国家救援队,不过没有上面这几位让人印象深刻;

2.”我觉得心里不踏实”在影片中出现过两次,每次都是立flag,堪称流浪地球版“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

第一次是刘培强最后一天服役,对马卡洛夫说的,

第二次是穿越峡谷前王磊小队说的;

3.宁浩客串的北京三号地下城的一个厨子,全篇有两个镜头,客串时长之最,不愧是借给剧组戏服和道具的人;

4.大刘和郭京飞在刘启房间电视上播放的空间站第一批返回地球航天员名单里,郭导是刘启第一次开卡车时差点撞上的那个叉车司机;

5.刘启的妈是秋雅;

6.刘启最后出现的时候,胸前佩戴勋章,脸上有冻伤后的痕迹;

7.大刘曾说自己最喜欢吃的是火锅。

暂时想到这些,如果有疏漏欢迎提出~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同点:

1、没有黑人搞笑队友或者苦大仇深的上司;

2、俄罗斯不仅不是反派,还是队友;

3、消灭了资本主义却还没有出现末日场景;

4、政府不是反派,也没被“将军”劫持;

5、各讲本国语言,而不是各中口音的中文;

6、团队里没有泛着地痞流氓气息的成员或者囚犯;

7、印度人出镜不是穿着纱丽、拖鞋;

8、众所周知,法语是用来说话的;

9、技术宅来自体制内而不是某个地下车库;

10、地面没有出现一支反对流浪地球计划的武装。

11、一个积极大圆满而不是惊悚的结尾;

相同点:

1、一个插科打诨、一个武力担当、一个亚裔技术宅;

2、还有一个雄性激素爆棚的配角;

3、总有人吃泡泡糖;

4、老人家必然有两把刷子;

5、虐虐(炫耀)自己家的地标建筑;

6、日本人都领便当了。。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慈欣和别的科幻作家有什么不同?

刘慈欣曾是现代大工业的一颗螺丝钉。

而且是大工业中厚重与细腻,残酷与严谨并存的电力事业。(电力事业的安全事故惨烈程度是工业中拔尖的。)

看到“饱和式救援”我就乐了。我想起小时候去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电厂参观。总控室里副厂长和副总工在值班。但其实,所有操作都是远在百公里外的省会总控中心操作的。他们两人,和其他值班人员都是备份。有人说刘慈欣工作摸鱼写小说。现在知道原因了么?

当时遥控车都是不得了的高级玩具。

这个电站,是整合了美国、苏联(电站开工的时候苏联还没解体)技术的产物。

大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其实是很客观的。美国同样也是这样组织。

刘慈欣比好莱坞的美国电影人,更加了解人类的工业文明。

好莱坞的人不管去NASA参观了多少遍。他们都决定无视没有后备计划就没有计划的原则。因为这样看起来似乎没有戏剧性。

《流浪地球》找到了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另外,刘慈欣其实是个典型的傲娇。

他不断摆出冷酷的理性面孔,甚至和别人讨论末世吃人的问题。

其实他自己不断流露出对生命的细微体察和热爱。比如《带上她的眼睛》,这种作品不是钢铁直男写得出来的。给每朵小花取名字更加不是。

他其实也是非常感性的人,不感性成不了作家。

所以他一边嘲讽“希望是最珍贵的钻石”这种表述,转眼又……

美国科幻团队的问题在于,他们最喜欢谈希望,但是他们其实不太明白什么是希望。

他们的科幻天才是小时候就在家里用模型和摄影机拍故事的类型。

成长于美国黄金时代的他们,其实什么也不缺。

他们志向远大,但是他们并没有体会过多少悲凉和绝望,所以相对的。他们并不是很了解所谓希望。

而太过悲惨的人,同样也看不到希望。

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很特殊。开放初始那几年,我们看世界不吝于地球看三体。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吝于穿越。

有悲凉,也有希望。有的希望得到了实现也有的落于失望。




           

相关话题

  哪些国内科幻小说适合改编成电影? 
  你曾经迷恋过哪些虚拟人物? 
  如何评价日本同性题材动画电影《同级生》? 
  假如你是《蜘蛛侠·英雄无归》里的彼得·帕克,在真名暴露后你会怎么做? 
  郭帆导演的电影《流浪地球》有哪些彩蛋? 
  在剧组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三体文明,有个问题没想明白? 
  有什么图片是只有星战粉丝才能看出「啊这是星球大战」? 
  如何评价电影《鸟人》(Birdman)?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光荣与梦想》? 

前一个讨论
《流浪地球》为什么特别鸣谢吴京?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18-19年美国政府停摆结束?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