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这几年的警匪片令人眼前一亮,诸如《烈日灼心》《毒战》《解救吾先生》等片在我这个曾经的警察看来都颇为回味,原因无他,就是真实。从琐碎的细节中体现的真实。
《「大」人物》本来有潜力成为一部优质的警匪片的。
打斗爽快,剧情连贯,人物关系合理,背景设定真实,某些地方还蕴含着对当代中国的隐射。而且片中经典台词也不少。
是值得去电影院捧场的。
但可惜,有很多的细节没有处理好。
影片中第一个让人出戏的地方是,王千源饰演的「孙大圣」躲在造假币的车中潜藏,这种落后而又不方便的侦查方式让人以为自己活在古代,王千源扮演的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而是大明朝锦衣卫。
影片第二个让人出戏的地方是包贝尔饰演的「赵泰」的行为方式。精明和愚蠢在赵泰身上同时存在,赵泰能够以英文流利地与外国人洽谈商务合作,却又在毫无动机的情况下拔枪指向警察。这非常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仅仅用「吸毒」和「富二代」两个词汇就能够概括的。即使影片中给出了「赵泰是小妈生的」这种背景设定,也很难让人对赵泰的行为方式有所理解。
原版电影《老手》来自韩国,韩国是财阀控制的国家。但是,中国不是财阀控制的韩国,富二代对公务人员的态度,在现实中才不可能嚣张到拔枪相对的程度(即使是假枪)。
因此,影片在王千源和包贝尔第一次相聚的时候开始逐渐崩坏。这个场景是本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王千源唯唯诺诺地在酒桌上低头哈腰,像个小人物,满桌的牛鬼蛇神在他看来,都像是一位位大人物,影片也在此处点题。
这个场景本可以更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个场景中,包贝尔像一个疯子一样,拔出金色手枪/水枪指向王千源。一个富二代拔枪指向暴力机关的工作人员,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如果包贝尔的演技足够好,拔枪的这个场景做的更加内敛一些、更加举重若轻一些,「赵泰」是在调侃和玩笑中带有警告地拔出手枪,而不是目前如此具有攻击性地拔出手枪,这个场景下人物的行为方式也更能够说得通。
这个场景本可以更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真的是太可惜了。
这个场景过后,本片更像是一个热血漫画,而不是一个警匪电影。
无论是局长的言谈举止,还是王千源跑到包贝尔和外国人的会谈面前进行警告,还是最后抓捕赵泰的方式,都让本片离现实越来越远,离热血漫画越来越近了。但本片的人物关系和背景设定却又让人感觉这并不是一个热血漫画,而是切切实实的社会。
影片的最后,主角靠武术和强壮的身体制服了罪犯,而不是靠法律和智谋。智商不在线的反派并不能凸显正派的强大,反而使本片掉入了庸俗的套路之中,哎……
还记得电影院结束的时候,有观众感慨,认为嚣张才是包贝尔落网的理由,而不是他的犯罪行为。
影片中还有一些不是很贴合实际的情节,比如抓到洪铁军和两个东欧人时,应该分开关押,比如警察通常不太需要买学区房等等……但由于无伤大雅就不多赘述了。
我只想说,如果包贝尔这个角色,能够换乘年轻二十岁的孙红雷来演,此片恐怕会成为一部口碑相当不错的经典警匪片。
不过本片也很不错了,算是值得一看。毕竟这个电影中,可是有着这样一句颇有深意的台词,令人浮想联翩:
“我马上就会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2019.03.09update:
《大人物》这部电影有点像档期仍在上映的《来电狂响》。
评价怎么样,全看跟谁比。
单纯以国产类型片的角度来说,整体质量不俗,人物精彩,剧情紧凑,故事一波三折,也不乏批判性。
但你若看过韩国原版《老手》,自然又是另一番评价。
简而言之,就像你觉得包贝尔这次演反派真的还可以,声嘶力竭浮夸了点,但那种味道还是出来了。
可你要知道原版这个角色是刘亚仁演的,还能有什么想法?
幸运的是,韩国版《老手》虽是2015年韩国票房冠军,但电影本身也不算完美。
电影灵感很明显师承自黄金时期的香港电影。
人物无论过火疯癫但气势十足,剧情大开大合但有笑有泪情绪饱满。
《大人物》也把这些特质继承了下来,并做了适合国情的改编。
改编谈不上好,但毕竟让这个故事过了审,在本土语境里落了地。
这是部严重依赖人物的电影,角色光芒远远盖过故事本身。
所以演员选好了,电影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人物》选角,还是花了功夫用了心思的。
王千源对位黄政民,王迅对位柳海真,王砚辉对位吴达洙(此君已凉凉),都是非常匹配的,从演技看完全不输阵。
王千源是全片的定海神针,他立住了,整部电影也就立住了。
以孙悟空暗喻人物也是挺有想法的创新,人物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正义感、爆脾气加好身手的搭配,真有几分猴王的意思。
王千源的戏路亦正亦邪,气质形象跟剧中人物高度贴合。表演层次很丰富,演绎这种带点脾气又一根筋的角色却能不失刻板。
很多戏都可以反复品味。比如初会赵泰时,遭遇无礼挑衅,拼命压抑怒火,面带笑容又咬牙切齿的狠劲,细节满满,值得反复欣赏。
包贝尔跟自己比也算有进步,整个人物在电影中还是成立的,情绪也够了。
但“变态”得比较表面,关键是颜值和气质也跟不上,像街头混混多过富二代。
还要跟原版一样设置海归背景,那一口英文,真的太可怕了。导演故意埋汰他么?
其实比起包贝尔,两边真正的差距反映在一个不起眼的点——小演员上。
有心的观众可以留意一下两版小孩的表演,特别是修理工(卡车司机)的孩子。
差距太大了。
韩国小演员演技妖简直“自古以来”,但国内版导演显然没好好调教,空洞无神。
这锅应该是导演的,压根没重视这个戏份不多但又很关键的角色。不重视小演员和群众演员是多数华语电影的通病。
又比如电影的环境明显设置在华南,却非常突兀地搞了一个满口京片子的地头蛇,以及一个大舌头的东北大哥。
这算幽默感呢还是地图炮呢?
大集团的安保没有西装领带,全部黑西装白体恤小平头,整得跟收账公司一样,就差大金链子和手串了。
原版还有很多配角们虚化焦外的细节表演,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生趣。
《大人物》基本都省略了。
也都是无伤大雅的问题,但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堆积起来,就比原版差了不少。
动作场面原本应该是我们的主场,却也在与原作的对比中失了下风。
我们在《老手》中看到早期成龙电影的影子,却又看见《大人物》里的韩式风格,比如把身体整个扔出去的那种韩式飞踢。
现在国内很多现代动作戏里都出现了韩国动作团队,日本有谷垣建治(“浪客剑心”真人版),印尼的伊科乌艾斯(“突袭”系列),泰国的托尼贾和他的后辈们(“盗佛线”系列),以及成就了“谍影重重”系列的菲律宾格斗术,他们都曾从香港电影和武术中汲取过营养,如今也都形成了独特的影响力。
几十年了,成龙与甄子丹还在前台拼,张晋仍未有自己的风格,吴樾还在等出头的机会,吴京早跑去另一个极端。希望中美合拍能有新的突破。
幽默感依然保持得很好,也颇有几个感人之处。
原作中的高光场面都一一再现,主角太太的“看到包和钱我差点动心了”,一直克制的局长“居然敢动警察”……都是非常提气的点。
整个故事讲得有头有尾,节奏上更比原作轻盈紧凑了几分。
“大人物”有自己的国情特色,强拆、学区房、警民联欢,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代入。
电影在原版基础上做了很多减法,说抽空了一条叙事线也不为过。
因为现实题材的缘故,审查方面肯定要考虑更多,所以来自体制的邪恶力量基本消失了。
原作中有渎职不作为的警察(韩国),有被收买的高官(韩国)与为虎作伥的检察官(韩国),有官商勾结对警察办案的压迫和干扰(中国肯定没有)。
电影后期的压力主要就来自于体制内部,所以主角才不能名正言顺查案。
而这些矛盾在《大人物》里几乎不存在了,至少是模棱两可的。好像孙大圣被隔绝于案件之外的逻辑居然是分管和权责问题。
警察更不能遮住摄像头随便揍人了。气急了,最多踩一下脚。
既然没坏人,最后偏偏又要画蛇添足来打什么“大老虎”,也是此地无银。
作为被财阀控制的国家,韩国拍摄《老手》有非常强的针对和影射。
赵泰这种乖张暴虐的富二代有夸张但不算臆造,经常能在新闻里看到这些财团少爷千金们的跋扈行为。
不仅有为富不仁的冷血资本家,有官商勾结沆瀣一气,也有民众的围观和冷漠,是对整个病态社会发出的叩问。
但国产版再这么暴打有钱人就很无奈了。
很多问题在“大”人物的环境里是无法被叙述的,所以最后只能向娱乐化倾斜,电影转变为一个英雄打败了有权有势的坏人们的故事。
天上掉下个大英雄,于是一切问题解决了。
而那个坏人,基本无法再给定义出更多的社会背景,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神经质的,莫名其妙的,犯了罪的,等着被收拾的人。
每个角色都要嗓音宏亮地喊几句主旋律口号,最后还要来一版打黑除恶宣传字幕,这跟电影也不怎么挨着啊?
既然如此,打谁不是打,又何必奢求一个刘亚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