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宰相合肥天下瘦 ”出自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xing-zhi-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野史大观》,卷八清人逸事,“翁同龢、吴大澂与李鸿章”条:

翁同龢善书法,喜豢鹤。有鹤飞去不返,翁曾自书赏格,招人代觅,大书“访鹤”二字,榜示于正阳门瓮洞。时人善其书,揭之去,三易而三揭之。吴大澂者,喜于纸上言兵事。甲午中东失睦,吴正抚皖,上书万余言,历陈战之利,且自荐焉。上任之,至旅顺大败而归。时人曾戏拟联语以讥之云:“翁同龢三次访鹤,吴大澂一味吹牛。”又李鸿章入枢府时,翁同龢领水曹,亦有人戏以联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小民荒。”盖李合肥人,翁常熟人也。

《清稗类钞》,诙谐类,“宰相合肥司农常熟”条:

翁叔平相国同龢长户部时,某年,适田谷不登,而李文忠公鸿章方以直督遥领文华殿大学士,为节相。有人撰联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盖李籍合肥,翁藉常熟也。

《异辞录》卷三:

德宗入继,愙斋中丞上疏请崇所生。上以醇邸原奏昭示天下,其中晓谕之词曰:“吴大澂果有此奏。"迨中丞兵溃于田庄台,奉谕议处,其中诘责之辞曰:“徒托空言。"都中集为联云:“果有此奏,徒托空言。”是役都中诗词联语甚多,兹录五联。一曰:“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覆没,割地求和。”二日:“台奉二百兆,一分薄礼;翁孙十八子,三代同堂。”谓常熟、济宁、合肥也。三曰:“送台湾,翁孙双定计;使日本,父子两全权。“四曰:“相国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五曰:“卫达三呼冤赴菜市;刘坤一挣命出榆关。"又有诗曰:“军书旁午正仓皇,又见尚书访鹤忙。从此儒林传雅话,风流犹胜半闲堂。"甲午冬,东单牌楼二条胡同翁常熟尚书宅逸出一鹤,尚书自书"访鹤"二字于门外,故有是诗。

三条记载都不尽相同,流传最广泛的应该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个版本。

从时间上来看,《清朝野史大观》最早出版于1916年,《清稗类钞》是1917年,《异辞录》出版较晚,但是据点校者所言述,此书“创始于1920年前后”。

从作者来看,《清朝野史大观》作者“小横香室主人”,不知道是什么身份。《清稗类钞》作者徐珂,是光绪十五年举人,曾短暂担任袁世凯幕僚,1901年起在上海当报纸编辑。《异辞录》作者刘体智,是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李鸿章、翁同龢的世谊晚辈,孙家鼐的女婿,在李鸿章家的私塾读过书。

从内容上来看,《异辞录》的记载也较为全面具体,而且总不至于无端编排自己的岳父(翁孙十八子,就是把翁同龢孙家鼐李鸿章连起来骂),因此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相关话题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起义。朝廷都放权地方练兵剿之,结果东汉亡,清朝重建中央权威为什么? 
  晚清时期汉人已经掌握相当一部分兵权和地方大权,为什么迟迟不推翻满清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 
  据说咸丰皇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不是很怕割地赔款,反倒是最怕洋人给自己面呈国书,是真的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不是宋词,是谁写的? 
  你最喜欢聂鲁达的哪首诗或者诗中的哪句话? 
  清末九总督,赵尔巽、赵尔丰占了两位,清廷不怕他们结党营私吗?为何允许这种情况存在? 
  孙行者为什么对胡适之? 
  为什么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不选纳兰容若的词? 
  为什么在知乎说李鸿章误国误民,总有一些人有不同意见? 
  有哪些你看第一眼就惊艳你的诗词句? 

前一个讨论
是不是中国人对国外了解很深,但是外国人普遍不了解中国?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看了那些机械劝退的,不止想哭,还有点觉得未来无望?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