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文的「天」为什么一横长二横短? 第1页

  

user avatar   hei-l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用一句话简单总结:这是因为天字在现代日文的宋体字(明朝体)中沿用了从我们大陆来看属于旧字形的构形。

天字的传承字形显然是上横略短或两横基本等长,而当雕版印刷得到发展普及之后由欧体字经程式化后形成的印刷字体——宋体中却多有与传承字形不合之处,这是因为明清的刻工往往会根据《说文解字》中小篆的字形为字「正形」(当然,说文小篆亦有讹误,有时反而未必比传承字形「正」)。

中日韩现代汉字字形规范的共同基础是明清以后逐渐形成并经《康熙字典》整理后的刻本宋体,具体到这个天字,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要把第一画拉长,我推测有两种可能性:有可能纯粹是为了张开字面(底部撇捺分别张开到字面的左下角和右下角,那么拉长首横分别使其两端及于字面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就能让整个字看起来方正);也有可能是为了强调构字部件为「一+大」(按:《说文》解天字: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他前切)(另按:此类调整在《康熙》有许多例子,例如为了强调寒字部首为冫(仌,冰古字),将传承写法的末笔点改作提),抑或是为了突显作为「人颠顶」的「天」之广大(注意小篆结字中「大」是被「天」横覆盖于其下),总之呢《康熙》对这个字的宋体构型进行了首横拉长的调整(但是可以注意到康熙字典中从天的「忝」「添」等字仍为首横短的构形),此字形也经《康熙》作为「正字」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之后广为传播,由于《康熙》具有历代字书集大成之作的重要意义,因而《康熙》中规定的字形也就成了近代东亚印刷字形的事实规范。

二战后中日两国在其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改革调整,其中日本方面对汉字进行了字数限制,并对部分常用汉字的形体进行简化和调整,整理后的字形称新字体,相应称康熙字典体为旧字体;而中国大陆方面首先进行了异体字的整理以及汉字的简化,之后又对宋体进行了调整,削弱其部分印刷体的特征,使其与楷体字形趋于一致,调整后的字形称新字形,因而康熙字典字头的字体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就是「旧字形宋体繁体字」。至于韩国,由于汉字逐渐式微等各种因素,仍沿用康熙字形,在此按下不表。

天字在宋体层面上,在现代日文中未作调整,仍沿用《康熙》字形;在现代简体中文经《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整理后的新字形被调整为上横短于下横,故有异。在楷书层面上,皆可沿用传承字形,但日文如应对规范化考试仍建议按上横长的宋体写法书写(有些老师可能会抠这个东西)。

日本《常用漢字表》中有如下说明:

意即「虽然字表规范示例仅用宋体字(明朝体)一种字形来表现,但并非要按照印刷的宋体字形来改变楷书字形的手写习惯」,并举出了若干类例子,其中有一条为「关于笔画长短的例子」:

虽然此处未举天字,但是显然天字符合字表所提倡的「不以宋变楷」之原则。所以在现代日文中按照传承字形书写实际上仍是符合其规范的(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可能会被死脑筋的人误解为必须写《康熙》写法)。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日本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教科书体」中「天」是首横长的字形,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规范化考试中仍建议使用此字形书写的原因。

当然,现在日本韩国有些字手书楷体按老宋体写是手写体被刻本印刷字体反噬了;而中国大陆由于消灭了老宋体,也同样没有在字形上把印刷体和手写体分的很开的意识。

至于有回答说是为了跟中国区分开的……(抱歉改了一下措辞,「跟汉字区分开」这种讲法属实槽点太多),你先搞清楚是谁改了谁没改好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去维基百科检索「康熙字典」「旧字形」「日本新字体」等词条。(完)




  

相关话题

  如何激怒一位语言学/音韵学爱好者? 
  てしまう/ ちゃう该怎么翻译? 
  生活在赤道上的民族语言中有「雪」一词吗? 
  为什么现代汉语很少使用敬语、敬称? 
  既然西班牙语 b 和 v 发音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分成两个不一样的字母啊? 
  人们普遍认为江南地区说着吴侬软语,那么这个江南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城市或地区? 
  对于汉语汉字难学,为何很多中国人还觉得很自豪? 
  中国日语高考生数量快速增长,2021 年全国高考日语考生人数约达 20 万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为什么 Unicode 中会存在「凉」和「凉」这样两个极其相像的字符? 
  学习日语给你带来了哪些机会?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把「允许」念成「rún 许」?
下一个讨论
字母表第一个字母是A,这是巧合还是必然?第一个字母不是A的表音文字有哪些?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