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客观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Low又很牛。

说Low,是因为它的确很土,土到把戏曲当成学习资料,用评书段子搭建政权。我之前吐槽过天国的官职设置:

上海文化在陈行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富人生活和穷人在空间上近乎完全隔离。鲁迅笔下的乡民和孔乙己,对几十里外的“举人老爷”已经敬如神明,完全想象不出更高层次的权贵会怎样生活。太平天国造反,最高级的官职不是丞相,而是“军师”;最荣耀的封号是“九千岁”,这显然是从街头评书学来的“贵族范”。看来“皇帝用金斧头砍柴”的笑话并没有过分夸大普通人和上层社会的隔膜。

同一篇文章也指出了为何太平天国这么土——没有传统士人加入,全靠底层工农的见闻和想象力去建立军政体系。

前面说太平天国以“军师”为最权威的官职,另一原因就在于中国大多数基层社区奇缺知识分子,普通儒生也没有搞平民教育的兴趣。只有半巫半医、见多识广的道士(或其他宗教人物)成了极少数能带来外界信息,掌握地理、历史知识(未必正确,但聊胜于无)的人。所以,乡民们相信这种呼风唤雨、料事如神的军师是“干大事”的必备条件。为了迎合普通人的想象,诸葛亮、刘伯温、吴用等形象一步步地被修正,最后变成了今天的儒道佛妖兼修的半神形象。

太平天国运动震动全国,内地有17个省份被太平军攻占过城市,鼎盛期控制了近一亿人口,数十万军队,而且不像少数民族武装那样根据地在边疆,而是占据了中国经济-文化的核心区。按照历代的“规矩”,至少在它的上升期会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和旧官僚投奔,不说封疆大吏,起码也得有一批翰林进士加盟才是。

然而,这么大的一个军政力量,即便面对清朝抢占了汉族“正统”身份,却依然没有一个举人主动加入(仅在鼎盛时期胁迫了几个举人),进士更不要提。政权内的旧知识分子只有寥寥几十个失意秀才,所以太平天国的官制、军制都和明清毫无继承关系,完全是自成一套;天国的税务、考核体系也杂乱无章,未能让江南财赋重地发挥应有的经济支持。从这个角度说,天国很Low。

然而,前面的事实反过来想,却指向另一个惊人的结论——在完全拒绝旧知识分子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搭建军政体系,颁布自成体系的典章制度,在内外敌人的打击下坚持十几年,距取天下只有一步之遥,这是真正的NB啊!你招募一群连乡长都没有当过的“低端人口”起事,就算不用打仗,有人把国家凭空交到你手里,有把握做的更好吗?

纵向比较,历朝历代的农民造反,要么因为没有旧知识分子加盟而迅速溃散,要么和儒-法官吏结合,迅速转化为自己曾经反对的体制。唯有太平天国两条路都没有选,硬是把第三条路走到接近胜利。所以我们的课本上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当然,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任何天才论,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并不是神仙转世,天国领袖的才能和武力也并不明显超出李自成、绿林军。但他们生在了古代社会的末尾,接触到了近代社会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技术;而太平天国的对手——儒-法官僚体系又恰好受到工业资本主义帝国的冲击,转型艰难,摇摇欲坠。此消彼长,太平天国借历史大势攀到了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马前卒: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多发达(特指鸦片战争前)?

清朝的外贸依赖更严重。贸易路线的改变就能制造失业,进而导致内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之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只是因为英国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打开了上海这个长江口要道,广州不再是准垄断的贸易港,国内贸易路线瞬间改变。尤其是长江流域的物资,过去要走秦始皇征岭南的路线,从湘江上源翻越分水岭,进入珠江流域,现在直接到长江口就能交换洋货。

于是上海兴起,珠江上游和湘江的物流业骤然消亡,连带配合的第三产业也衰落,制造了大量失业人口——这正是太平天国起家和壮大的路线。而太平天国的两广军官团最后选择南京为根据地,恰好是新的物流枢纽的上游,和他们在珠江上游的老家过去的地位有相似之处。
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杨秀清——世代烧炭,为广州这个外贸工业基地兼物流中心服务。十几岁的时候,杨秀清不甘心只当烧炭工,和朋友一起搭伴去做生意,跑的就是两广——湖南一线。把中国手工业品搬到广州,把洋货搬到湘江方向。1843年上海开埠,中国主要贸易路线转到上海——长江,20岁的杨秀清立刻失业,回家想继续烧炭发现也越来越难做,他和类似境遇的人,如炭工萧朝贵、炭工领袖冯云山、矿工秦日纲、船工罗大纲成了太平天国初期的骨干力量。1851年杨秀清28岁,太平军在金田聚会起事,不到30岁,杨秀清率军攻入南京。

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然结果。就算洋人的条约不包括传教,只要英国人开了上海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也能用其他理由集结起这些两广准失业人口,一路裹挟湘江赣江衰落的物流业运力,去长江流域讨生活。就在太平天国起兵的同时,天地会等势力也在两广造反,甚至还有一个和太平天国并列的“升平天国”,也想走广西——湖南——上海路线求生,只是在湖南遇上早期湘军,被拦下来而已。

说起太平天国的新思想和新技术,课本上已经讲了不少,比如改造过的基督教,比如李秀成的西洋步枪和欧美志愿军,比如洪仁玕的改革方案。我这里说一个新思想和新技术结合的代表——印刷厂。

论太平天国的印刷业

起兵就建印刷厂,历代农民造反可曾见过?要知道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宋朝连活字都出来了。但开局就要搞印刷,不要说农民武装,很多贵族军事集团也是想不到的。

太平军重视印刷厂。固然有读书人太少,抄写员不足的原因,但也反映出太平天国对近代宣传模式的重视——洪秀全从西方学到的可不止是基督教的形式。而且太平天国很清楚宣传机器(比喻和字面意思)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有先进传播模式和技术,他们绝不会放过:

南北战争如何影响太平天国?

在宣传员中,最富戏剧性的是罗孝全,他是美国传教士,当年洪秀全、洪秀仁曾跟随他学道,前后3个月,洪秀全多次提出想入教,但罗孝全对其入教动机没把握,因而拒绝了他。1853年,他收到太平天国的邀请,想到能成为一个新王朝的国师,罗孝全心潮澎湃,1860年,他终于到达天京。

让罗孝全失望的是,洪秀全并没和他攀谈,也不准备继续接受他的宗教教育,他被安排在洪仁玕的楼下住,从此成为他的笔杆子,让罗孝全吃惊的是,此时洪仁玕已纳了妾,公开违背了天主教一夫一妻的教规。

虽然如此,罗孝全还是留了下来,写了很多“匕首与投枪”式的文章,它们被太平天国唯一的新式印刷机印成各种传单、文件,而这台印刷机完全由洪仁玕掌握

从历史发展来看,太平天国之所以能脱离旧知识分子搭建军政体系,很重要的原因是印刷术(在儒家体系之外)普及了最基本的社会学知识,也给新政权提供了更先进的宣传手段。太平天国既是印刷术普及的结果,也是新型印刷技术的推广者:

太平天国前14年图书刻印及利用

太平天国镌刻、印行的图书利用率相当高,他们采取一切措施传播这些书籍。“贼到处必散伪书数种”(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布散伪书,令人诵读”。“初犹每馆一本,既则人各一本”。“所到必刻伪经示众”。在克武昌、南京等地后,散发《天父下凡诏书》、《太平诏书》、《颁行诏书》、《天条书》等,北伐途中曾送《幼学诗》等书。

太平军还设法将图书在清军中散发,以达到宣传瓦解清军之功效。1853年英国“何木斯号”舰长在访天京后说:“离开南京以前,他们赠给我们许多他们所印行的书籍,他们似乎储存极多,因为他们采用一切办法来传播这些书籍。‘何木斯号’的几个军官曾看见他们用小船装满书,从江上漂送到清军的小艇队中间去”。

太平军也常以典籍回赠进贡者,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旧遗诏圣书》中记载:“十月二十二日,刘悔庵等三十三人赴安徽进贡,翼王五千岁比给诰谕、训谕及旨准颁行共十三部”。江西“南、新二邑以豕鸡鹅鸭银米进贡者不知凡几,相见皆呼以兄弟,甚属亲热,即报以《太平诏书》、《天条书》、《幼学诗》、《三字经》数卷,执帖一张,物重者或报以棉花油盐衣服等物,乡民皆快焉”。
太平天国提倡文学改革,反对专门玩弄词藻而内容空洞的文章

“照得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是以前蒙我真圣主降诏,凡前代一切文契书籍不合天情者,概从删除,而‘六经’等书亦皆蒙御笔改正,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况当开国之际,一应奏章文谕,尤属政治所关,更当朴实明晓,不能稍有刺激、挑唆、反间,故令人惊奇危惧之笔

第十四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档案事业

这套深入基层,以我为主的宣传玩法,大清的军队不会做,历代农民军也不会做,甚至北洋军也不怎么明白,倒是后来的国民党北伐军发扬光大,土八路借此解放全国。所以太平军长期保持了二元体制,而杨秀清也并不急于一元化——没有洪秀全和印刷厂系统,太平军就有可能丧失重要的优势。从这个角度看,太平天国显然不能看做纯粹的贫民造反,也不同于历代的农民军,已经带上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所以被后人评价为“农民运动顶峰”。

100年后,另一个政权为太平天国发行纪念邮票,图案就选用了太平天国的印刷品:

诚然,顶峰的农民运动也还是农民运动,但有这么一场NB的运动给中国旧时代送葬,也预示着中国的内部力量将以更新的形式迸发出来。等到中国的农民军和西式知识分子结合,拿起共产主义这个武器,新时代就要来了。


马前卒的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ce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像那个骑士斩杀恶龙最后被恶龙宝藏诱惑的故事一样,怪不得骑士,相较于碌碌之众,人家当时至少反抗了。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这两个运动,在知乎这种地方注定不可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因为那些泥腿子不肯乖乖听话,也不肯乖乖饿死,还整天想着干死信基督教的一等洋大人,让自以为二等人(仅次于洋大人)的知乎小资很为难啊。


类似马前卒那种评价其中一个方面、一个技术细节的答案,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了。


user avatar   abdjzin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就是借机给辫子军发泄屠杀p民千千万的大好时机,就是自虐损国力,并且很多转祸与长毛,破坏后者经济恢复建设

本亮文专压制各种无脑黑和重度史盲
参考书 《太平天国史料汇编》《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目录

1.人间地狱

2.太平天国辖区

3.太平天国与城市建设

4.太平天国与技术思想革新

5.该对战争损失人口负责?

一,人间地狱

辫子军屠杀屠城p民千千万

二,太平天国辖区

那么太平天国辖区是如何的?
长毛低级小兵打仗不能和家属同行?

三,太平天国与城市建设

和长毛比治国能力?清廷恐怕不够格

四,太平天国与技术思想革新

武器技术革新,英法列强借师助剿前双方武器装备差距
思想革新

五,谁该对战争损失人口负责?

最后,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


user avatar   sunchao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天国之秋》的前言里有一句话我觉得挺中肯,也很有智慧:

The Taiping were indeed rebels, but to call the war the Taiping Rebellion is to cast the rebels forever in the wrong, and to lay all blame on them for defying their legitimate rulers and destroying what one might surmise was otherwise a peaceful and stable empire.

文笔渣渣,翻译一下将就看吧:)

太平军的确是造反者,但如果就此将整场战争描述为“太平天国之乱”的话,就会把造反者们永远归为错误的一方,并且还会把所有的过错归咎于他们的违法乱纪以及摧毁那个本来就远不和平稳定的帝国。

这几天看了中文版,把中文版的翻译贴过来,供参考:

太平天国的确是叛军 ,但把这整场战争称作太平叛乱 ,就是判定叛军永远站在不对的一方 ,就是责怪他们反抗其合法统治者 ,摧毁可能在某些人看来原本是承平稳定的帝国 。但回到当时 ,很难分辨哪一边的破坏较大 、比较暴力 ,尤以战争最后几年为然 。


6月3日补充:

最近看钟叔河的《走向世界》一书,里面介绍了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眼中的太平军是怎样的,以及它失败的原因,我觉得非常真实可信。20世纪初的人都能有对历史大势的如此见识,而我们今天动辄黑农民革命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却纠结于其表层的暴力,该羞愧何当啊?

进过一百五十四天的长途航行,容闳终于回到了他的贫穷老病的母亲的身边。……一八五五年的中国,清廷正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和各地的农民暴动。容闳在广州目击了两广总督叶名琛指挥的大屠杀,一个夏天竟杀了七万五千余人。……《西学东渐记》写道:
似此不分良莠之屠戮,不独今世纪中无事可与比拟,即古昔尼罗(指的是尼禄)王之残暴,及法国革命时代之残局,杀人亦无如是之多。……愤懑之极,乃深恶满人之无状,而许太平天国之举动为正当……几欲起而为之响应。……
一八六〇年,容闳真的到了太平天国的中心南京,对他许为正当的太平天国革命进行实地的考察。
……
他在从苏州到南京的途中,对太平军的印象主要是好的。他说:“太平军之于人民,皆甚和平,又能竭力保护,以收拾人心”;“而官军之残暴,实无以愈于太平军”。但是,到南京以后,他“每见太平军领袖人物,其行为品格与所筹画,实未敢信其必成”。
……
后来在西学东渐记第十一章中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分析,在当时来说是十分深刻的。他说:
予意当时即无洪秀全,中国亦必不能免于革命。……恶根实种于满洲政府执政之。最大之真因为行政机关之腐败,……于是所谓政府者,乃完全成一极大值欺诈机关矣
……
容闳将太平军革命比为埃及之石人,埃及石人首有二面,太平军中亦含有两种性质:一面是革命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一面是游民分子大量加入和原始宗教信仰造成的落后性和破坏性。因为太平天国后期,所招抚皆无业游民,为社会中最无知识之人。因此加入太平军,非独不能增加实力,且足为太平军之重累。……迨占据扬州、苏州、杭州等城,财产富而多美色,而太平军之道德乃每下而愈况。但尽管如此,太平军一役的良好结果,则是“天假此役以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参考资料:钟叔河《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p120-123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平昌冬奥会以前的文章《白人国家的政治玩具——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已经预示了俄罗斯会有这样的局面。

原文链接:

部分选文如下:

80年,苏联在自身实力达到最高点并举办莫斯科奥运会以后,美苏争霸进入新时期。美国自80年代冷战以守转攻以来,奥运会彻底沦为了以美国为首北约的政治工具,苏联再也没有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也预示着今后的奥运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会各种蹂躏、打压和不公正待遇苏联。

13、谁办谁获胜,毛熊你等着瞧,我就是这么斤斤计较。

第23届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内涵:美国一定要举办一届比苏联好的奥运会,要盛况空前,要更多国家参与,要不惜一切代价限制苏联!要美国必须获得金牌榜冠军,要不惜一切代价限制苏联!要不惜一切代价限制苏联!重要的事情要做三遍!结果苏联没有参加,美国自然金牌榜第一。美国与苏联这样的大国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在政治面前,奥运就是个玩意儿”的一般规律。——其实自从奥运创立之初就是为政治服务的,也是作为对大众进行“白人国家中心论”宣传、洗脑的一种工具。

14、美英白人国家势力范围主导的世界大party。

第23届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第24届1988韩国年汉城奥运会

第25届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第26届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第27届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


15、我再说一遍:“我的另一个小小弟也可以,你们也没份儿!你们听到了吗?!!!”

——以上是白头鹰内心的呐喊。

第24届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

内涵:这次苏联参加了,并获得了金牌榜第一,让自己的小弟民主德国获得了第二,并把美国挤到了第三。韩国获得有史以来奥运的最好成绩,但是小弟不能超过大哥,这是做人的一般规矩。等于奥运是苏联带了一个小弟获得了第一第二名,美国带了个小弟获得第三第四名。

此时的美国已经在冷战政治上稳操胜券,当已经预知自己获胜的结果后,人们通常不会因为小小的游戏而斤斤计较。4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还在斤斤计较,因为胜利的曙光还不明朗。这次奥运是苏联弥留前的回光返照,在3年零2个月后,苏联解体。

16、帝国的颜面,独联体金牌榜首位。

第25届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内涵:死而不僵,我们要挽回苏联最后的颜面,虽然苏联永久的从历史中抹去,我们叫独联体。

17、毛熊你没有机会,只要我白头鹰还在。

第26届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内涵:不能给毛熊脸,不管他叫苏联,独联体还是俄罗斯。


18、轮回,你的政治价值在衰落。

第28届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内涵:这是对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一次轮回,预示着今后的世界正在起变化。奥运会的政治价值在衰落这一事实无可避免。

19、打破僵局,新的世界。

第29届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

内涵:2008年,虽然中国仍然沿用西方奥运会的规则系统。但这是奥运会史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非欧洲白人国家、非北约、非西方文明、非美国势力范围、且完全主权国家组织的奥运会。日韩作为美国的附属小弟,有美国的驻军在日韩,其不是完全主权国家。

北京奥运会预示着中国对于西方思维的补课告一段落,中国成为唯一具备人类两大思维的体系的国家,这两大思维体系一个是古希腊文明思维一脉相承的还原论分析思维;一个是中华文明思维一脉相承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今后世界将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兼具人类两大思维体系,一定会进化出崭新的人类。


20、后奥运时代,会沦为国际政治的弃儿

从第30届奥运会开始,进入后奥运时代。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奥运会仍然会是北约的一面旗帜,除非世界政治格局改变,北约解散;否则给非北约国家的运动队“穿小鞋”是奥运的政治正确,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什么样的政治格局诞生什么样的比赛系统,什么样思维形式诞生什么样规则系统,奥运会是古希腊式还原论分析思维的产物,其比赛系统是基于欧洲国家与欧洲人建立国家的政治环境建立的,宣传白人国家至上论是奥运的一种先天需要和不可改变之基因。如果未来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比赛系统必然发生变化;具有人类两大思维体系、符合现代人与未来人体能竞技系统的新型比赛项目一定会成为主流,奥运会必将成为历史的话题。


user avatar   zhi-she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chi-fei-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半岛从南到北被千山山脉分割,靠关内的一带是海边的沼泽地,如果不在千山山脉建立堡垒群,给后金如鲠在喉的打击,反而退缩到山海关一线,虽然省钱精简人数,但也更难与后金军较量。

右边是千山山脉,竖着截断了整个辽东,度过山脉后是水系纵横的沼泽地,在往西的锦州、葫芦岛、建昌等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并且地形比较平缓。如果清兵全部占领辽东,与明朝隔山海关对峙,京师的守军基本上就可以枕戈达旦,不用睡觉了。

辽东人口在天启年间的战乱向关内大规模迁移,根据明史的说法多达上百万人。崇祯初年清军攻旅顺,从水陆逃难到登莱的辽人也有十余万人。

这些人口心向明朝,反对后金的统治,是优良的士兵来源,比如毛文龙就是在兵败后经过朝鲜的援助,吸取辽东难民在海岛上扎根形成了武装集团。

后金攻打辽东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量的汉人逃亡关内,寻求庇护,后金为了弥补工农业劳动力缺口,不得不多次进入关内掳掠生人。孙承宗等人在辽东建立的一系列堡垒,比如宁远,就通过煮盐、海运、采煤等产业扎稳脚跟,“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样的局面作为明朝皇帝,放弃辽东,放弃数十万子民,拱手将城池、器械、人民全部让给清朝,固然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更像资敌。如果一城一池的拉锯战,明朝受不了,清朝更受不了,有人说关外军队时明朝的出血口子,但放弃了关外,大同、密云等重镇不就成了新的出血口了么?

辽东军将制度到后期发展为兵将结合,放权养兵的态度,等于说你在辽东爱干嘛干嘛,地给你,子女财产都给你,你当土皇帝都可以,只要帮我守土就好。从明成祖在辽东总兵改制到正统年间收权,大抵的思路都是如此,后期天启、崇祯用督抚架空总兵,但总兵仍然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自主权力,放弃辽东,这些人你也要放弃么?把他们带入关内,他们就会把边境重镇继续变成辽东那样的地方。

当然后来明朝也真的遂题主的意思放弃了辽东,结局就是满汉八旗十几万军队扑入山海关。

明代朝廷的思路有问题,朝廷斗争导致朝令夕改,不能彻底贯彻一种作战方案,放弃辽东和放弃北京是一个级别的计划案。这个朝代已经完全腐化了,辽东什么样,关内就什么样,他无论如何都要对后金布防,布防就要起码十几万士兵,腐朽了的、高度兼并高度瘫痪的明朝财政系统养不起这十几万士兵,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在山海关。失去了辽东的纵深防御和群山沼泽,到山海关只能是更被打的更疼。

辽东这个突出部是扳手腕的地方,你不在这里扳,就要在其他地方扳,挪个地方就能扳的过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对这段历史有各种说法,野史地摊充斥,数据真假难辨,所以关评论了。)


user avatar   ling-yun-fei-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半岛从南到北被千山山脉分割,靠关内的一带是海边的沼泽地,如果不在千山山脉建立堡垒群,给后金如鲠在喉的打击,反而退缩到山海关一线,虽然省钱精简人数,但也更难与后金军较量。

右边是千山山脉,竖着截断了整个辽东,度过山脉后是水系纵横的沼泽地,在往西的锦州、葫芦岛、建昌等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并且地形比较平缓。如果清兵全部占领辽东,与明朝隔山海关对峙,京师的守军基本上就可以枕戈达旦,不用睡觉了。

辽东人口在天启年间的战乱向关内大规模迁移,根据明史的说法多达上百万人。崇祯初年清军攻旅顺,从水陆逃难到登莱的辽人也有十余万人。

这些人口心向明朝,反对后金的统治,是优良的士兵来源,比如毛文龙就是在兵败后经过朝鲜的援助,吸取辽东难民在海岛上扎根形成了武装集团。

后金攻打辽东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量的汉人逃亡关内,寻求庇护,后金为了弥补工农业劳动力缺口,不得不多次进入关内掳掠生人。孙承宗等人在辽东建立的一系列堡垒,比如宁远,就通过煮盐、海运、采煤等产业扎稳脚跟,“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样的局面作为明朝皇帝,放弃辽东,放弃数十万子民,拱手将城池、器械、人民全部让给清朝,固然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更像资敌。如果一城一池的拉锯战,明朝受不了,清朝更受不了,有人说关外军队时明朝的出血口子,但放弃了关外,大同、密云等重镇不就成了新的出血口了么?

辽东军将制度到后期发展为兵将结合,放权养兵的态度,等于说你在辽东爱干嘛干嘛,地给你,子女财产都给你,你当土皇帝都可以,只要帮我守土就好。从明成祖在辽东总兵改制到正统年间收权,大抵的思路都是如此,后期天启、崇祯用督抚架空总兵,但总兵仍然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自主权力,放弃辽东,这些人你也要放弃么?把他们带入关内,他们就会把边境重镇继续变成辽东那样的地方。

当然后来明朝也真的遂题主的意思放弃了辽东,结局就是满汉八旗十几万军队扑入山海关。

明代朝廷的思路有问题,朝廷斗争导致朝令夕改,不能彻底贯彻一种作战方案,放弃辽东和放弃北京是一个级别的计划案。这个朝代已经完全腐化了,辽东什么样,关内就什么样,他无论如何都要对后金布防,布防就要起码十几万士兵,腐朽了的、高度兼并高度瘫痪的明朝财政系统养不起这十几万士兵,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在山海关。失去了辽东的纵深防御和群山沼泽,到山海关只能是更被打的更疼。

辽东这个突出部是扳手腕的地方,你不在这里扳,就要在其他地方扳,挪个地方就能扳的过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对这段历史有各种说法,野史地摊充斥,数据真假难辨,所以关评论了。)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潘粤明没有当兵的粗糙感,如果换成张涵予化妆成《集结号》中的年轻版谷子地,味道就对了。但张涵予的嗓音太磁性,开京腔儿难免出戏。目前来看,《鬼吹灯》系列改编中,潘粤明的饰演最让人入戏,较为符合我对胡八一这一角色的形象。另外,潘粤明的演技真没话说;

2,李大嘴饰演的王凯旋同志,肥胖有余,痞劲儿不足,那种跟皇帝称老子的混不吝的劲儿,没演出来。但整体还算不错,编剧相对弱化了胖子的感性,加强了胖子的理性;

3,大金牙比夏雨版就弱了太多,油滑、市侩又重情义的感觉没表现出来,表演痕迹较重。我评价《寻龙诀》时说过,夏雨饰演的大金牙最为经典,光芒盖住了厂花和黄渤;

4,陈瞎子特别特别特别超出我的预期,王奎荣老爷子的演技,在整个剧组来讲妥妥的第一。占卜时那种昂扬顿错的台词,别有一番味道。我们都知道,占卜、算卦,如果想让别人信,就得自己先信。因此,大师们给人占卜时,语气一定是坚定的,如果再加上点说书、打板的遣词造句,几近完美。王奎荣老爷子就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的忽悠能力,接下来就看他能否诠释陈瞎子的搞笑能力了;

5,雪莉杨这次由张雨绮饰演,还是比较意外的。演技没问题,但目前看不出什么浪花,留待后来观察,我还是蛮期待她对这个角色的诠释,除了原音刺耳外;

6,孙教授也是一名老演员了,演员在演,本人也在演,可谓不分你我的狠角儿。目前信息不多;

7,那个唱着《你到底爱不爱我》的光头周晓鸥,经过这么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这次亮相的演技实在惊人,能明显看到跟其他次要角色演技的一条黑河——腾冲线;

8,其他次要角色演技基本在线,李春来的演员是《让子弹飞》凉粉老板孙守义的扮演者胡明,演技没话说,将李春来的懦弱、狡黠和无能刻画了出来。给胡八一等人提供饭食的NPC陕西老爷子,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9,这部剧改编自《龙岭迷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主要是霸唱将大金牙刻画的惟妙惟肖,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大金牙。在原著小说中,大金牙充当的是解说型角色,专门用来解决读者疑惑的。而且,原著小说对迷窟中的人脸蜘蛛、墓穴重叠描写的临场感十足。可惜,目前6集,大场面只有黄河水怪,其他场景三人都在跑。如果只保留跑的声音,关掉画面,不失为一部优秀的gay片;

10,仅就目前6集的表现来看,我给剧组所有演员10分,特效7分,剧情6分,服化道10分,均分8.5分。如果后续能展现原著中波云诡谲的窟中景象,哪怕仅仅展现十分之三,我就知足了,可以再给点分。反之,就算了。毕竟前作《怒晴湘西》我都没看完,实在受不了那种稀烂的剧情;

11,如果腾讯等资本在后续几部著作中,能继续加大力度给钱,让剧组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盈利之外,该系列就有望成为中国目前最成功的探险系列剧,说是扛把子一点不为过。但是,从目前来看,火候还差得远。跟奈飞等海外网剧动辄一个小时的片长来看,中国网剧依然在采取传统思路制作,钱依然舍不得多给。像AppleTV+那种,单集剧作投资一千万美元,何愁《鬼吹灯》系列不火?




  

相关话题

  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 
  1979年,越南为什么要入侵中国,有什么深度背景原因? 
  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差一步的事儿? 
  如何评价曾国藩南京屠城的责任? 
  为什么说秦昭襄王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之后六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到底是张献忠屠川还是清军屠川? 
  有据可查的历史上,人类是否经历过由于明显的地质变动而导致的迁徙? 
  听到有人说元朝灭亡是由于大规模的瘟疫爆发?是这样吗?请问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纵观蓝星古今上下,战争禀赋最高的民族是哪个? 
  1840年的英国政府哪来的把握和信心能战胜当时的大清帝国?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关于陕西的冷知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意大利北部的主要城市并不位于波河下游沿岸?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