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那些事儿》,详尽记述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于瓦剌时,锦衣卫袁彬舍身相护,和他相依为命整整一年的故事。

然而,《明事》却有意略过了朱祁镇复位后,袁彬被奸臣陷害,下狱拷打,性命几乎不保,多亏一个和他素不相识的油漆工匠杨埙上书,激起天下公愤,才迫使朱祁镇将袁彬从轻发落,改为免职流放的后续故事。

“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为帝,改元天顺。为表示自己如何知恩图报,将袁彬从锦衣卫百户,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却也因此让袁彬成为了锦衣卫首领门达的眼中钉。

明英宗朱祁镇经历瓦剌囚俘、南宫岁月,他不信群臣,不信宗亲,而只信厂卫,大肆以特务统治来威慑百官。门达这个参与夺门之变的锦衣卫,便成他最信任的耳目和鹰犬。

门达势倾朝野,文武大吏、富家高门多向他进献妓乐货财,以求获免,连亲藩郡王也不例外。不肯行贿的人,门达就将他们严刑逼供成狱。

门达秉承朱祁镇意旨,广布旗校于四方,短短几年便制造多起冤案,按察使、参政、巡按这级地方大员被他罢免和下狱无数,竟已成当朝头号权臣。到最后,满朝文武就剩下袁彬和内阁首辅李贤两人,不肯对其顺从,因而被门达“深恨之”。

门达查访到,袁彬续娶的妻子的父亲,千户王钦涉嫌骗人财物,便奏请朱祁镇,将袁彬定为此案主使,下狱,然后判决袁彬徒刑,需花钱赎罪。

然而,其实王钦此人,本是朱祁镇的舅舅、国舅爷孙显宗的姻亲。他的女儿在家呆到26岁时,经朱祁镇介绍,赐银三百两为聘礼,嫁给袁彬做续弦。

所以,如果说王钦有罪,所以袁彬也有连带责任,那么主使人明明是皇帝朱祁镇自己,十足的黑色幽默。

这一投石问路后,门达认定袁彬自持的护驾旧恩已不足道,便再接再励,依次给袁彬加上了受贿请托收受逆党石亨曹钦等人贿赂,用官府木材建私宅向督工的宦官索要砖瓦夺人子女为妾等等莫须有罪名,严刑拷打,对袁彬严刑逼供,此时年近花甲的袁彬,被拷打得遍体鳞伤。

对此,朱祁镇只一句话,「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随便你怎么整袁彬,人别弄死,给我活的就好。)

【时门达恃帝宠,势倾朝野。廷臣多下之,彬独不为屈。达诬以罪,请逮治。帝欲法行,语之曰:“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达遂锻炼成狱。】

朱祁镇之前为表示自己如何知恩图报,将袁彬从百户提拔为锦衣卫主管缇帅时,把他护驾之功广而告之天下。因此袁彬在瓦剌之功,不止杨埙知,天下人人皆知。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袁彬是冤枉的,都在为皇帝当年的救命恩人落到如此下场而不平,可惜「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这时,一个和袁彬素不相识的油漆工匠杨埙,一个在帝国亿万生灵中犹如草芥的底层小人物,因此愤然不平,击登闻鼓冒死为袁彬诉冤。

其实,袁彬是什么样的人,他犯没犯门达定的那些罪状,难道朱祁镇心里还不清楚么?原本并不需要任何外人去上达天听,以诉其冤。

杨埙上书,与其说是诉冤的,不如说是代表当时敢怒不敢言的天下臣民去抗议的。

他词锋尖锐,质问朱祁镇,直斥大明天子本心:可还记得袁彬当日「保护圣躬,备尝艰苦」之功?「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更是诛心之论。

杨埙《上袁彬事疏》:【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

袁彬一命于国家政事本是一件小事,可一个忍心如此对待自己大恩人的君主,心性实在太过可怕,足以令天下所有人不寒而栗。

历朝历代在国都或陪都设有登闻鼓,由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必须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小民之冤,亦可因此上达天听。明太祖朱元璋沿袭此制。所以杨埙即使只是一个毫无背景的漆工,也能仗义击鼓鸣冤。

(直到清朝才特别规定,击鼓者不分是非,先廷杖三十,以防“无端刁民”的“无理取闹”。而且“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才能击鼓,否则重罪严惩,登闻鼓制从此形同虚设。)

朱祁镇不得已,却令门达审理此案。门达拷打杨埙,用尽酷刑,逼他自称是首辅李贤指使,欲借此案将李贤和袁彬定为一党,好将朝中异己一网打尽。

杨埙假意顺从,却在午门外众臣会审时翻供,当众揭发门达如何污蔑大臣,同时袁彬也历数门达纳贿情状。门达以为大势已去,气极无言,几乎垂头待死。

岂知正义终究还是没有伸张!

朱祁镇和朝廷法司最后的裁定,是袁彬叛处绞刑,输财赎死,贬去南京,之前朱祁镇特命修建的居所也被拆毁;杨埙诬告门达,本应处斩,从轻改禁锢。

【拷掠埙,教以引贤,埙即谬曰:“此李学士导我也。”达大喜,立奏闻,请法司会鞫埙午门外。帝遣中官裴当监视。达欲执贤并讯,当曰:“大臣不可辱。”乃止。及讯,埙曰:“吾小人,何由见李学士,此门锦衣教我。”达色沮不能言,彬亦历数达纳贿状,法司畏达不敢闻,坐彬绞输赎,埙斩。帝命彬赎毕调南京锦衣,而禁锢埙。】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读史至此,竟有荒诞之感,实不知当年在瓦剌和朱祁镇相依为命的,究竟是袁彬,还是门达了。

仅仅是因为朱祁镇天性凉薄、忘恩负义么?怕不仅如此。

朱祁镇复位后,一开始给了袁彬很多厚待,正是期望袁彬能和瓦剌时一样,和逯杲和门达这些人渣败类一样,做自己最得力的鹰犬爪牙,来控制朝政和整个帝国,而袁彬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年大军兵败,舍身忘死相护沦为囚虏的君主,已足可证明他的为人正直、品行无私。

因此,对复辟后的明英宗而言,从前相依为命的生死之交,已经远不如门达这等毫无下限的小人有用。

直到朱祁镇死后,明宪宗朱见深即位。门达失去靠山,被众臣群起弹劾,被罢职流放,而袁彬得以平反昭雪,官复原职,掌管锦衣卫。

为人厚道的袁彬,特意去给门达送行,对这位差点致自己于死地的老同事,赠送大笔程仪。 门达既愧且悔,此后生平再无下文。

最终盖棺定论,两人同为锦衣卫缇帅,写在斑斑青史上,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

杨埙这个小人物,也在袁彬冤案平反的当年被释放,成为天下知名、士人尊敬的义士。

朝廷想破格授予他官职,表彰他的义行,让他摆脱底层民众的境地,却竟然被他拒绝了,视官职名利如粪土,宁可以自己的漆工手艺糊口。

杨埙家族世袭漆工之业,他的父亲曾遣人去日本习得该国的泥金画漆法,而天资敏悟的杨埙则潜心对其加以改进,创制了五色金钿并施法,所做漆器之物色,让日本人也自叹不及,被当时称赞为“其艺绝出古今”。

杨埙:五色金钿并施法
陈霆《两山墨谈》卷十八载:【近世泥金画漆之法本出于倭国。宣德间尝遣漆工杨某至倭国,传其法以归。杨之子埙遂习之,又能出新意,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循其旧法。于是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来中国见之,亦齿乍指称叹,以为虽其国创法,然不能臻其妙也。】

遂有士人特别为杨埙撰写传记,称颂他「于袁彬无恩,于门达无隙,又非御史言官职责所在,却能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仗义维护国家栋梁、指斥权奸」,也因此得以流芳青史,传于后世。在大明王朝官方史书《明实录》的《英宗实录》一卷,记下了“义士杨埙”这个名字。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变幻莫测的历史进程将这个小人物推上了大舞台,他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成为后世记述这段历史时,不可缺少的一份暖色。


user avatar   zhang-yu-48-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刘豫的回答

作者:刘豫链接:《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刘豫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部明朝那些事,号称是轻松讲解明朝的历史读物,却从大明王朝最最早的朱元璋参加革命开始就张冠李戴乱七八糟,真不知再翻几页还写了多少荒唐事情?你既然不按照史实,大可以老实说自己是在写有艺术加工的小说。号称是让人们轻松学历史,却提供了无尽的史实谬误让人学,误导全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中最让人细思恐极不寒而栗的事情!


即便论据是真实的,与论点之间也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一个黑点就全盘否定。

如果作者的逻辑成立的话,世界上不存在伟人,因为是人就有缺点,比如马克思和他的女佣。

这个世界也是应该被舍弃的,因为世界的黑点太多了。

如何评价《明朝那些事儿》的客观性? - 张雨的回答 - 知乎

如何评价《明朝那些事儿》的客观性? - 张雨的回答


===============================原答案================================

1、嘉靖差点在床上被宫女勒死。


2、正在极其腐败的元王朝的统治下,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认为在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们甚至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都杀掉,然后把土地用来放牧(元史)。


3、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到来了,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首先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的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一定要修,另一种认为不能修。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去修,难道要任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


4、另一个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对于元政府来说,这个比较简单一点,反正饿死病死了就没麻烦了,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5、在元代这个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的朝代里,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南人,唯一的惩罚是赔偿一头驴,碰到个闲散民工之类的人,可能连驴都省了。


5、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愿意打仗?在活不下去时,那些农民被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它的灭亡。

这是他们的宿命。


6、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

灾荒之后,没有粮食吃,就是饥荒。

没有粮食吃,就吃人。

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话。

据说当时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处乱跑的,如果没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没了。

注意,不是失踪,是没了。

失踪的意思,是被拐卖了,没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据说,当时还有人肉市场,具体干什么买卖,看名字就知道。

据说这么多,只想告诉你,这并不是童话,也不是神话,而是真话


7、也是迫不得已,当初被围的时候,实在太过突然,按照明朝规定,军事部队执行任务时,身边只带三天干粮,现在都三十天了,吃什么?

吃人。

  大凌河城里,除了一万多军队外,还有两万多民工,几千匹马。

  还好,没有粮食,吃马也能活,过了几十天,马吃完了。

  没办法,只能吃人了。

  当兵的开始吃民工,而且很有组织性,今天吃几个,就杀几个,挑好人,组织起来杀掉,分吃。

  杀掉的人除了肉吃完外,连骨头都没剩,收起来当柴禾烧,用人骨烤人肉,真正是物尽其用。

  就是这样,也没有投降。


8、朱祁钰百般阻挠朱祁镇回来,回来后又形同软禁。

吴思 血酬定律
最后还要注意,掏钱赎票者并不是人质本人,而是他的亲属、代理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人质的性命的估价,对人质生死与自身利害关系的预测,直接决定着掏不掏钱,掏多少钱。这道弯子可以绕出无数离奇故事。

美国记者阿列霍·利利乌斯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多次与中国海盗出航,亲眼看着海盗绑票勒赎。在《我与中国海匪同航》 一文中,作者写道:

海盗说,一般一条性命值几百元。有时有些亲属不在乎人质的安危,还希望海匪杀掉他算了,这样亲属们还能早日继承遗产呢。但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

作者转述的一个“狗人”故事,算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

在重庆附近是一个村庄中,住着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名叫高良泰。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富足的中国人迟早都会列入被绑架者的名册之中,所以他们总要另外准备一些钱作为被绑后的赎金之用。土匪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后来高良泰最终落入了土匪之手。这位商人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担虑,只是马上派出一名土匪送一封信给他的弟弟,要他把土匪提出的赎金带来。他认为这件事定会毫不迟疑地得到解决。

但情况恰恰相反。他的弟弟说他很有兴趣看到高良泰仍被监禁着,这样他就可以分享这位不幸者的所有财产了。于是他写了封信给土匪,要求他们把他的哥哥当作一名囚犯,并许诺每月付给他们一定的看管费用。这样,高良泰被土匪装入了一只仅能容下他身子的竹笼内。

整整十四年中,这个不幸的商人一直呆在这个竹笼之中。在此期间他的身体都快变形了。丑陋得令人毛骨悚然。在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中,他得以获得自由,然而他却再也无法站立行走了,只能像狗一样,用四肢在地上爬行。

后来,作者果然见到了这个狗人,果然不能行走,需要人架着。他已经当了海盗头领,追踪他的迁居澳门的弟弟,寻机报复。

user avatar   ma-shi-yin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完美的知乎体)

我们来看看明朝那些事里面关于朱元璋参加革命时情况的描述:

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

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幼年时候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

——————————

天啊,有关这件事的史料,明实录里面的记载是: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曰,今四方兵乱,人无宁居,非田野间所能自保之时也,盍从我以自全?

第一,寄信的一方,只是说有故人,绝没有说是汤和,第二,人家说的是兵荒马乱的,在田野中无法自保,可能会丢了性命,还不如从军更有保障,结果当年明月写成“共图富贵”?而且汤和直接成了幼年的朋友,史书上是说“同里闬”,但是他们幼年时到底认识不认识可没说,而且按情理来说应该不认识,否则史书会大书一笔。

另外汤和和朱元璋都是壬辰年投军的,朱元璋投军是在闰三月,汤和还不一定比朱元璋更早了。至于说汤和当时是千户更是无稽之谈。汤和当上千户是在攻定远之后,而且他当时是跟着朱元璋去打的定远╮(╯▽╰)╭

事见: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都督左柱国议军国事信国公追谥襄武封东瓯王神道碑铭

壬辰岁,闻滁阳王据濠兵势强,率所厚壮士十余人仗剑从之,滁阳王奇王骁勇,置之麾下,使从诸将略地,每在前行,命为百户,取九湾,攻濠之定远,得兵千五旦人,握为千户

很明显,升为千户是在攻定远之后,攻定远又是什么时候呢?是癸巳年七月。。。。

再来看看明朝那些事:

郭子兴不敢小看这个人了,很明显,这是一个吓不倒的人。于是他认真的询问了朱重八的名字,来历,当朱重八说出是千户长汤和介绍他来时,郭子兴这才明白,这个人真的是来投军的。

朱重八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于是他没有将朱重八编入汤和的部队,而是将他放在自己身边,当自己的亲兵(警卫员)。

————————

汤和这时候还不是千户就不说了。。。。再看

————————

【汤和】

在军队中,汤和算是个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刚参军时,已经是千户,但他却很尊敬朱元璋,在军营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没有推托过。

我们不得不佩服汤和的远见,他知道朱元璋远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说,他很识实务。相信也正是这个优点,使得他能够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

——————————

明史纪事本末有载:

以闰三月朔入濠州,抵门,门者疑为谍,执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与语,大悦之,取为亲兵。凡有攻伐,命之往,辄胜。子兴故抚宿州马公女为己女,遂妻焉,即高后也。军中咸呼为朱公子。

九月,元丞相脱脱既破徐州,芝麻李遁去,赵均用、彭早住帅余党奔濠,脱脱命贾鲁追围之。

朱元璋被郭子兴收用之后,很显然功勋卓著,在九月之前,就已经和高皇后马氏结婚了,而汤和要明年九月才能升千户,你跟我说汤和官位比朱元璋高很多?

再看明朝那些事:

朱元璋奉命带兵攻击郭子兴的老家,定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岳父实在存心不良,当时的定远有重兵看守,估计郭子兴让他去就是不想再看到活着的朱元璋,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找到了元军的一个缝隙,攻克了定远,然后在元军回援前撤出,此后,连续攻击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战四胜,锐不可当!

在召集(也可能是抢)了壮丁后,朱元璋来到了钟离(今安徽凤阳东面),这是他的家乡,在这里他遇到了二十四个来朱元璋队伍里找工作的人。

朱元璋经理招收的二十四个人素质是相当高的,这其中有为他算过命的周德兴,还有堪称天下第一名将的徐达。

————————

更可笑的定远之战来了。当年明月在这里不知所谓的说什么朱元璋收了二十四个找工作的人可是翻一翻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是这样的:

十四年秋七月,徇定远,下滁阳。时彭、赵御下无道,太祖乃以七百人属他将,而独与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铨、周德兴等二十四人,南略定远。

意思是跑来抢夺了指挥权的彭早住赵均用很不靠谱,朱元璋以前带的七百人都不要了,带了二十四个人去另起炉灶,汤和就是他带着的人之一,结果当年明月觉得这是二十四个新来找工作的?

当年明月说的什么:“”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我大约知道他的灵感来自何处,明史汤和传有一句话:”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当年明月大约只看到了“”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而把“”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给吃掉了。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太祖既总和阳兵,诸将多子兴故部曲,未尽心服,惟汤和听命惟谨,李善长委曲调护之。“”

是郭子兴部下的老将不服朱元璋,汤和作为朱元璋心腹谨慎的侍奉朱元璋。

一部明朝那些事,号称是轻松讲解明朝的历史读物,却从大明王朝最最早的朱元璋参加革命开始就张冠李戴乱七八糟,真不知再翻几页还写了多少荒唐事情?你既然不按照史实,大可以老实说自己是在写有艺术加工的小说。号称是让人们轻松学历史,却提供了无尽的史实谬误让人学,误导全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中最让人细思恐极不寒而栗的事情!

——————————

评论区里一堆人说明朝那些事儿只是一本小说,可惜当年明月自己不这么认为。当年明月自己的说法如下:

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为了文章的流畅,出处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在我看来,体裁似乎并不重要。

——————

人家自己都说了是写正史的,不是小说,从这一点洗地的就省省吧。如果他承认自己写的是小说,没人会揪住他不放,他既然说是描写正史,就要做好被批评的准备。




  

相关话题

  《诡秘之主》表达的思想或情感主题是什么? 
  你见过最鸡汤的鸡汤文是什么? 
  明朝有哪些退步? 
  如何理解看多村上春树的书会让人变得孤独? 
  永历皇帝逃亡时为什么不入川?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倪匡、蔡澜、金庸)真实水平如何? 
  北京的哪些地理优势促成明成祖定都于此? 
  如何看待莫言在北师大文学院开学典礼上讲关于“汉语还需不需要学呢”? 
  词汇不太好,如何提升文笔? 
  文艺作品中要描写上层社会生活,可自己没亲身经历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你们身边有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的例子吗?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百元内的儿童玩具非常值得入手?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