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答案绝大部分形容这部片子,都穷极褒奖的言辞,看到
@為夢而生老师比较“孤单”,我只是来支持他的,当然,我也知道他才不会在乎这种“孤单”。
@為夢而生说这是个澳洲版的《杀破狼2》,我觉得还不如《杀破狼2》。
简而言之就是《疯狂的麦克斯4》过于炫酷的视觉冲击力和末日设定是完全脱离的。对于观影者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体验:一边想着地球怎么着就变成这个样子,一边又享受着大片大片黄色和蓝色造成的幻觉体验。这种结合本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参考案例可以看看《The Road》是怎么做的。
这只是片子的其中一个毛病。
更大的毛病是主角被“想当然耳”了。和前作完全不同的风格,本应该算是一个重启和自我翻牌的作品,却在主角背景交代方面犯了大毛病:麦克斯从哪里来?去哪里?为什么就被莫名其妙地追杀?莫名其妙的回忆闪回又是什么鬼?为什么叫《mad max》是因为麦克斯本身是个警察,老婆孩子被人给杀了,丫以暴制暴,如此得来,没看过前三部曲的观众哪个疯狂啥?更何况前三部曲至今已经有30年了,如今的观众早就不是当初的主流观影群体了,一个二流的三部曲重启,就该好好地把故事讲实了。
这才是最大的毛病。
另外,过分的视觉表现力,无异于一种视觉压迫,就好像耳边不停地有人在告诉你:我这个镜头是不是很牛逼啊!《杀破狼2》比《疯狂的麦克斯4》好就好在表现的节制,就监狱那段用了一个长镜头炫了炫技,其场面调度的牛逼程度马上就凸显了。《疯狂的麦克斯4》不懂得节制,就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猜测《疯狂的麦克斯4》意欲脱离原作的世界设定,毕竟:变态、金属、血腥的Cult风过于小众,做不到大众市场,这也是前作为什么是二流三部曲的很大原因。所以市场决定需要弱化这个末日设定。
这片酷毙了,燃爆了。
末世类科幻片一直很有吸引力,因为社会崩溃后的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邮差》、《人类之子》,或者《黑客帝国》。然而,没想到《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仅仅用仅仅用热血与烈火,青空与黄沙,各种奇形怪状道具和人物,颠覆常识的美术设定,还有若干美女就征服了我们。一言以蔽之,卓绝的想象力下的酷和燃。不仅票房走上了狂暴之路,也在奥斯卡上疯狂斩获六项技术大奖,成为了大赢家。
这是个毁灭之后的世界。先从布景开始,万千沙丘的金黄光泽,无垠沙漠里的黎明星空,沙尘暴席卷一切的狂暴无情,被污染的水源地的狰狞夜色,绝大多数都是实景。如何区分实景和绿幕?让你觉得审美疲劳的是绿幕,让你觉得美不胜收的是实景。
布景之外最重要的道具是车。本片的各种油罐车、越野车、坦克、老式肌肉轿车相互组合,插满各式武器、旗帜、铁链、羽毛以及任何炫酷帅霸的物体,在军乐队现场摇滚live的燃烧中(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在纳米比亚实景拍摄的沙尘暴中碰撞翻滚,越野摩托腾空而起投掷手雷,Warboys们在车载长杆子末端摇晃着,随时纵身一跃攫取猎物。这一切在大漠黄沙的映衬下那模糊的剪影,让人每一帧都有截屏的冲动,这动作桥段和画面会永远定格在我心里。相比之下《复仇者联盟》在绿幕前穿着盔甲拆房子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速度与激情》一辆辆砸天价跑车都有点娘娘腔了。
驾驭这狂暴世界和燃烧的酷车的是一个个光芒四射的人物。一头毛躁狂乱的金白发、盔甲覆盖着遍体鳞伤的躯体,再配上如腮一般的呼吸器,不死老乔一身诡异的造型令人不寒而栗。他的朋克造型固然抢镜,但本片更可贵在给每个角色,甚至配角都下足了功夫。麦克斯的小强生命力 ,弗瑞奥萨的干练短发和机械臂,还有满眼血丝的对老乔的最后宣言;侏儒军师长短不一的四肢,Live吉他手奇异包裹下模糊的五官,另两个寡头的子弹披风和臃肿巨脚,战争男孩们的烟熏妆和精致的纹身。那5个后宫更是色香味各异,有龙女无暇型,有海滩辣妈型,有中东异域风情型,有红发大方型,还有斯德哥尔摩症候型,绝非一般好莱坞电影里过目即忘的尖叫花瓶。后来加入的一干巾帼英雄更是老当益壮,在末世的沧桑里又显现出另一种耀眼的美感。
从中不难发现是本片对女性的重视,好人一方只有2个男性(1个还是倒戈过来的),却有10来个耀眼的女性。她们尽显独立坚强,以及追寻自由意志的决心与自尊。虽不至于说这是女权主义电影,但无疑令人耳目一新。
诚然,这一切人设背后有原著漫画撑腰,但你也要知道从虚描的漫画改成现实中的真人,还要结合演员本来的特征,这里面的智慧和想象力绝不比完全原创少。
本片的故事不复杂,同时做到了和视听效果一样的酷、爽快、干脆。比如,并没有着力刻画不死老乔有多坏,但从warboy被他看一眼就激动的要慷慨赴死就能管中窥豹。老乔治下之外还有其他族群,峡谷里的劫掠者,荒沼里的乌鸦人,都没多少笔墨,却音乐描绘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主角勇士们向梦中的庇护所挺进,却不知梦中的目的地并不存在。地球已然是一片废土,他们的救赎就在出发的地方。男女主角并肩浴血奋战惺惺相惜,却到最后也没有婆婆妈妈的爱情戏,结尾泯然一笑消失在人海,也是令人拍案称爽,唯可惜没给影院观众留下尿点。
正如豆瓣网友的评论——背井离乡七千天,无一日不惦念。不论眼下多苦,相信只要回头就有希望,因为那里是丰饶的绿洲。但这终究只是个幻觉。离开家乡越久,幻觉越严重。你以为逃离能解决一切,但真正的胜者不是寻找Green Land的人,而是改变Waste Land的人。
本片唯一的一点缺憾大概是结局,和2年前马特·达蒙演的那部《Elysium》的结局一样,你把原来压迫者独享的资源无序地开放给穷苦大众,这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享受不到资源。当然左翼编剧们不是这么想问题的。当然我来看这片也不是来探讨人类社会关系的。
一部好电影,并不一定要反映多么沉重的社会现实,或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就是一场大追车,但它把这场追车的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那就足以名垂影史。
微信公众号 - 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简直就是《无主之地》大电影!有木有
<原来大家都那么爱喷火吉他手,那我就更一下吉他手咯,在文章最后,你使劲儿往后翻>
如果你对沼泽里出现的高跷怪感兴趣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中,出现在夜晚沼泽地里的人是什么样的背景,有相关的介绍吗? - 吕瑞洋的回答如果大家对madmax4的改装车有兴趣,请看这里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中那些改装车的名字都叫什么?改装原型车都是什么? - 吕瑞洋的回答炒鸡多图预个警
罪恶之城导演,昆汀的最大死党走出影院说不出话来,回过神来问:“这电影他妈是怎么拍出来的?”
今天什么都不说,就说说疯狂的麦克斯4里的现实特效是多么的屌
说实话,这二年被一些美剧,诸如GOT和walking dead的cg唬的虚头巴脑后,看到麦克斯中使用了如此多的现实特技效果简直能看到硬!
贴一些图,大家看看原片和成片的区别
爆炸,道具,翻车,我粗都是玩真的
麦克斯是个大型项目,需要至少1700位工作人员同时就位才能开机,包括150位特技演员、特技车手、摄影师,甚至还需要弄蛇人来清理片场上足以致命的荒漠大蛇。
在拍摄过程中,特技团队所有人的工作时长加起来至少有15000天,相当于一个人超过40年的工作量。其中大部分场景都是足以让世人吓破胆的高危场景。
而这还不包括片场外的幕后制作,比如特效、设计和市场宣传。即便米勒的预期是90%的特技要由真人完成,但依旧需要若干额外的团队为电影制作大约1500个特效。
与第一部[疯狂的麦克斯]结尾类似,[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标志性特技之一就是使用高竿将攻击者从一辆高速运行的车上弹到另一辆车上。其实电影中车速大概在50KM/H
塞巴斯蒂安·迪金斯是一个拥有三十年的杂技与体操经验的特技演员,在他的描述中,这些撑杆特技体验就像“荡秋千,只不过不是脚朝下荡,而是倒挂着荡。”
撑杆使用特殊材质的钢做成,兼具强韧与富有弹性的特性。有一些杆固定在液压轴承上,通过其他人操纵对重装置来完成摆动,以达到更加自然的动作效果。
其中一个疯狂的角色,摇滚战士,站在一辆由喇叭与音箱堆砌而成的卡车上,上面还附着几个传统日本太鼓。摇滚战士使用电吉他即兴弹奏能量乐节,能够生成可投掷的火焰。
而且,乔治·米勒真的为电影制作了一把完全可以使用、可以投掷火焰的电吉他。尽管这把会喷火的电吉他极可能成为全球热门周边,但还没听说要量产的消息,出了请告诉我怎么购买
最后,上个大花絮,看看幕后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超长幕后拍摄花絮—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2MjU5MDY4.html超长幕后拍摄花絮
两个老头子,在应该乐享天伦的年龄,用这些庞大的机器和一群图腾为我们整了这么一出血脉喷张的大戏,好了,我不看毛片了。
最后,请那些五毛钱特效们自重
——————分割线——————
我又滚回来给大家看看片中的改装车实物
Gigahorse在《疯狂的麦克斯4》中是大反派Immortan Joe的座驾。也许乔治·米勒导演太喜欢尖刺元素,他为Immortan Joe设计了带有尖牙的面具,而配车则第一时间想到了带有尖锐火箭尾翼的1959款凯迪拉克。Gigahorse有着一副大脚车底盘,和两台叠加起来的1959款凯迪拉克的车身。没错,两台!!
驱动这么一台庞然大物,需要两台V8机械增压发动机,每台都可爆发出502马力。让两台发动机协同运作的传动系统耗费了道具制作师更多的脑细胞,上面的图是Gigahorse的动力控制装置。
完成后的Gigahorse高度达4米(还不包括上面的旗杆),后轮的直径达到70英寸。
呼,这也许是影史上能排入前十的电影道具了吧
——————分割,为了吉他手——————
不好意思,之前不太会用直呼,刚学会引用
人家吉他手大名叫迷幻节奏战士(Coma-Doof Warrior)
,饰演此角的演员为澳洲音乐人、演员尚恩哈普(Sean Hape),或称之 iOTA(不是dota)
当他的经纪人问他要不要演出一个融合稻草人以及滚石乐团经典乐手基斯李查斯(Keith Richards)的角色时,他就知道他一定要演出这个节奏战士。恩,澳洲小孩从小就粉疯狂的麦克斯
在这个角色获得了巨大的讨论甚至有人认为值得推出属于他的独立电影之前,iOTA 和导演乔治·米勒就针对了节奏战士刻画了一个背景故事:他是一名音乐神童,但是在年幼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身首异处,而被《疯狂的麦克斯4》的反派不死老乔发现,将他扶养长大并且持续让他玩著音乐而成为车队吉他手。
在片中你也许看不太清楚这名角色所穿戴的面具,不过也许这是好事,因为根据 iOTA 的说法,节奏战士的面具来自于从他身亡母亲头颅所割下来的脸皮,在乔治打造的疯狂世界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成人、婴孩的头颅出现在车体、方向盘甚至服装上,脸皮当做面具这也许算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了。
国外有哥们爆款了……要链接的找我,我也找不到……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
借用一下德国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合理。
我记得一个德国UP主关于纳粹暴行的言论,让我觉得德国部分民众是对历史有敬畏之心的。
1.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应当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罪责,因为他们不支持纳粹。如果将来纳粹复辟,他们也拒绝成为纳粹的帮凶,他们出生在战后也没有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那么谁来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的罪责呢?新纳粹应该承受,那些叫嚣这纳粹无罪的人应该承受,那些试图将法西斯在德国复辟的人应该承受,他们是纳粹的后继者。
二战的德国民众有罪责么,有的,他们有的真心诚意帮助纳粹,有的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2.德国人民即使不支持纳粹,也应当承担传递历史真相的使命。
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会去给也不需要给奥斯维辛,屠杀等行径洗地或者否认,因为他们本身不是罪人,但是他们理应告诉后代,在1939-1945年发生了什么,德国做了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分子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龌龊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德国人才有如此资格挺起腰来对历史的受害者正视,我不支持纳粹,我也没支持过纳粹,纳粹干的坏事赖不到我头上,但是我仍然告诉你们当年纳粹丧尽天良的事。
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肩负历史,这是德国人的优良品质。
回到日本法西斯这边。
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小约翰可汗最新一期的日本变态“鸟”,其实这就是日本战后的写照。
战犯一个劲地说不是我,我没有,文化差异,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似乎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还在满脸狰狞的虐待战俘营里的战俘。
民众们有的不能接受自杀殉道,有的遮遮掩掩地说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与我无关。
是的,这群人要么畏畏缩缩地求原谅,要么装的楚楚可怜,要么假惺惺的说自己是被上级逼迫的。
施加暴行的时候笑得比谁的猖狂,接受惩罚的时候哭的比谁都可怜。
在19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似乎那个战败国日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开始让军国主义和右翼抬头,因为自己是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己有权说不。
那些躲起来的军国主义者们又威风地穿着军服走上了街头,带着军刀的老不死们走过街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忘了十几年前自己如何装成一个可怜的良民丑态。
他们堂而皇之的把战犯放在神社里面供奉。他们小人得志地嘲笑那些被侵略的国家。
他们求饶只是因为弱小。
他们凌虐只是因为强大。
他们支持右翼,却说自己并无罪责。
他们声称自己并无罪责,却不敢承认犯下的战争暴行。
相比之下我甚至还觉得德国的新纳粹也算好东西,至少他们从不遮掩,他们极端排外,他们也不洗地,直接说杀的好。
坏,坏到了极致也至少敢作敢当。
而某些民族,明明是自己犯下了战争暴行,明明是自己侵略其他国家,却支支吾吾不敢承认,却明里暗里洗地,却一个劲的支持右翼,还对中国的dislike率直飙90%以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日本被中国侵略了。
也不是说这是劣根性,人民从来没有什么劣根性支撑,只是麦跑跑当初的清算似乎并不彻底,让大正时期的龌龊国风传递到了现在还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