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夏王朝是怎样建立的? 第1页

  

user avatar   si-mu-79-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恰巧写过两篇关于这的文章,从禹到启,姑且贴在这里,当时写的时候挺认真的,查了不少史料,可以参考。

内容涵盖舜禅让禹、涂山之会、夏启家天下、武观之乱、夏启时代的终结

舜禅让禹,上古最后一次“体面”的禅让

禹的父亲是鲧,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后来舜代尧行天子政,巡视天下的时候,发现鲧治水九年而无功,于是就把鲧杀了。仅仅是因为治水不利,就把人杀了,是不是有点过分?

这一切,要从尧说起。当时四岳向尧推荐鲧治水时,尧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也就是说鲧这个人经常违背尧的命令,不团结自己的族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鲧和他的部落是不老实的。但是四岳依然坚持道:“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就让鲧试试吧。”于是尧就让鲧去治水了,可是当后来舜以鲧治水九年无功而把鲧杀的时候,“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觉得舜杀鲧杀的好,看来鲧平时没少得罪人,人缘不是一般的差。这时候,大概天下只有一个人是伤心的,那就是鲧的儿子,禹。

但是此时的禹除了伤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这时候的舜,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如日中天,禹想报仇简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但是历史总爱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虽然把鲧杀了,但是洪水还是得有人治啊,这时候尧也驾崩了,大权在握的舜召来四岳,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充满权谋的对话

舜问:“这天下谁可以完成尧没完成的事业(治水),我就让他做官。”

这时候四岳出于某种心思(据说四岳内心不服舜领天下),便说:“鲧的大儿子禹,可以完成尧未完成的事业”

舜这时候就不大高兴了,心想我刚杀了他爹,现在又让我任用禹治水,啥意思嘛!对此,舜只说了两个字:“嗟,然!”虽然舜心里不高兴,但是心里想,“我既然可以杀你爹,当然也可以杀你!”此时的舜根本没把禹放在眼里,在他心中最大的敌人是和他处处作对的四岳。

然后舜告诉禹:“你去治水吧!”然后加上了意味深长的四个字“维是勉之”,什么意思?和我们现在说的“好自为之”差不多的意思。

这时候的禹内心是崩溃的,父亲的下场就摆在那,尸骨未寒,现在自己又被迫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与父亲鲧的耿直死脑筋不同的是,禹的情商很高。他“拜稽首”,又“让于契、后稷、皋陶。”“拜稽首”,是跪拜的最高礼节,而且禹还推让了一下,说明此时的禹非常小心谨慎。

但是舜却说:“女其往视尔事矣。”意思就是,你去做你该做的事就行了!语气中已经有不耐烦的意思了,于是禹无奈就只能去治水了。

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禹在整个治水的过程中极其小心谨慎。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的三是虚数,意为多次。为什么?就是一点小辫子都不能被舜抓住!不然就会像父亲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在十三年的治水生涯里,禹走遍名山大川,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他还和契、后稷、皋陶等人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禹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禹因长年在外治水,所以和普通群众走的特别近,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治水成功了!在他成功后,威望日隆,“声教讫于四海”。

这下舜可慌了,可是一切已经晚了。俗话说,能力越大,野心越大,更何况在实现野心的同时,还可以顺便干掉自己的杀父仇人。但是再动手之前,禹和皋陶、伯夷去朝见舜帝的时候,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皋陶先说:“信其道德,谋明辅和!”遵循道德,就可以实行谋略,团结臣下。

禹说:“说的是啊!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皋陶说:“从自身做起,修身,团结族人,别人就会尽力辅佐你。”

禹说:“对!”

皋陶又说,“想要成就德业,就要有能力安抚民众!”

禹说:“要是像你这么说的话,恐怕尧也是很难做到的”

皋陶说,:“不难啊,只要一个人能做到宽厚而威严,有才能而谨慎,善良而刚毅,正直而和气,果断而又务实,就可以了”。昭然若揭啊,这说的分明就是治水成功后的禹啊!

这时候舜冷笑着说:“禹,说说你的意见吧。”

于是禹就把自己的功劳说了一遍。皋陶也附和禹,称赞禹。

舜很生气,但还是没有撕破脸皮。

而在这之后,禹以舜的名义,征三苗,巡天下。

《史记》里说舜最后死于苍梧,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苍梧自然环境恶劣,几乎还是原始森林,而年迈的舜几乎不可能在苍梧顺利活下来。对此,禹对外的解释是,舜帝南巡去了……

而在《竹书纪年》里,更是直言禹把舜流放去了苍梧,并夺了他的位子。总之,作为禹的杀父仇人,舜的下场很悲惨。

史书上的记载很和谐,人心所向,舜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做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然后禹在服丧三年后,把帝位传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是去朝拜禹。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当年舜夺尧的天下时,也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上古最后一次“体面”的禅让,在下一次的权力交接中,禹的儿子启,大胆地撕下了“禅让”的遮羞布。

夏启的家天下

禹在获得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涂山之会。

要讲涂山之会,就要免不了要说一个人——皋陶。

皋陶是禹的亲密战友,两个人的友谊是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后来在禹继承王权的过程中,皋陶也坚定地站在禹的一边。更重要的是,皋陶是个很有能力、家世显赫、威望隆盛的人,而且在禹与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被禹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因为假如缺少任何一项,他都不会做出后来那样大的牺牲来帮助禹。

可以这样说,把皋陶与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利益,而是理想,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万民安”。而在那个时候,皋陶认为只有禹有这个能力。

涂山之会前,禹已经向天下宣布,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皋陶这个人无论是从才能还是威望上来讲,做继承人是毫无争议的,但是问题出在皋陶的年纪上,皋陶很有可能比禹的年龄还大,就算年龄比禹小,身体也不如禹。总之,在诸侯的眼里,禹选皋陶做继承人,简直就是把天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所以当禹把立皋陶做继承人的消息放出来后,在天下人眼里,禹的人品就是两个字,虚伪!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禹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所以他召开了一次诸侯大会。

大会选在阳城,先是大禹祭祀,然后诸侯助祭,祭祀之后,禹告诉诸侯不要走,要开个会,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诸侯有的留在阳城郊外等待开会,有的根本不鸟大禹,各自散了。大禹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是这次大会也并不是毫无收获,大禹计算了一下,散去的诸侯一共有三十三家。虽然当时华夏大地诸侯国林立,但是三十三家绝对不会是个小数字。而这种情况,在尧舜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大禹很尴尬。不过尴尬归尴尬,事情还是要解决的。三十三家诸侯,用武力征服是不现实的,这也违背了大禹的初衷。大禹查了查,这三十三家诸侯大多是南方诸侯,所以大禹决定在南方的涂山,再举行一次诸侯大会。

涂山之会上,大禹对诸侯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意思是,只要一个人不骄傲,天下就没人可以和你争;只要一个人不肆意征伐,天下就没人可以和你争功劳。这句话传达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它的字面意思,在涂山之会那样的情景之下,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一、我不会骄傲,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大家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提出来嘛,我肯定会改正的。

二、我不会随意征伐,不信你们看,上次不服我的诸侯国有三十三个,我不也没打他们嘛,而是再召开个大会,大家一切商量着来。

三、我做到了这“天下莫与汝争”的两点,所以这天下现在是我的,假如有谁还能做到这两点,我会把天下传给他的。

这三层意思诸侯瞬间领会,《左传》上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次大会非常完美,诸侯该来的都来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大会谁要是再敢不来,那就是真的不给大禹面子了,毕竟这次是作为帝的大禹,首先对诸侯做出了让步。

而当涂山之会刚结束,大禹的亲密战友皋陶,就病重去世了。于是大禹就宣布让益来继承天下。这时候诸侯才觉得自己之前真的是误会大禹了,原来大禹还是坚持把帝位禅让给有才能的人的。

往下的事情发展就是老套路了。

大禹先让益参与执政,并且对益不断赞赏。在外人看来,大禹对益绝对是比自己的儿子要好的多,特别是在对益的培养上。当然,这只是在外人看来,实际上,在宣布益为继承人,到大禹东巡,死于会稽山这之间短短几年时间内,益并未有实质性的进步。也不知道是益自己真的不行,还是大禹故意使绊子,反正在大禹去世的时候,益既没有自己的人脉,也没有独挡一面的实权,更没有独步天下的威望。这一切都与舜继尧、禹继舜时候舜和禹,有着天壤之别。

而大禹死后,益效仿禅让故事,在为禹守丧三年之后,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箕山之阳。但是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剧本并有按照禅让故事走,《史记》上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这就像是小时候过年,亲戚给红包,作为小孩子的我们会推让一下,说:“我不要、我不要……”然后亲戚一般会硬塞给我们,我们即得到了红包又落得个听话谦虚的美名,但是今年却碰到一个耿直的亲戚,当我们推让说“不要不要”的时候,那个亲戚会坏笑着说:“不要啊,不要我就不给了啊,反正你今年考的也不好……”气不气?

但是《竹书纪年》上却有不同的记载,上面说“益干启政,启杀之”。我比较倾向于《竹书纪年》上的记载,为什么?假如你是益,自己客气一下,结果帝位就真的给让出去了,能不生气?而且破坏规矩的是启,益有绝佳的政治口号,足以号召诸侯为他一战。可能当时益真是这么想的,于是拉起队伍就和启干上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天下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天下,当他和启打仗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诸侯为他而战。

后来“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也就是说益其实并不算太孤单,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的行为极为不满,便发动战争,与启进行了“甘之战”,结果是启赢了,并且灭了有扈氏,贬其部众为牧奴。虽然对于甘之战,史料记载不多,但是我们可以从《甘誓》中看出,这场战争启赢的并不轻松。

《尚书•甘誓》中说:“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在此简单翻译一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启将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便召集诸部落誓师,有扈氏欺凌天下,触动上天,老天让我灭了他,现在我奉天命伐有扈氏,兵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熟悉用箭射杀敌人,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军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驾驶战车的士兵,不懂得驾驭战马的技术,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用命就重赏,不用命就杀!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启对军队的掌控力已经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于是启率领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与有扈氏大战于甘,灭了有扈氏,“天下咸朝”。

总之,禹和启,在奉行禅让的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终结了虚伪而血腥的禅让,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武观之乱和夏启时代的终结

夏启打败强大的有扈氏后,环顾自己的江山,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于是夏启和历任大帝一样,也去巡狩了,在他即位的第十年(一说第九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舞《九韶》于大穆之野,传说《九韶》是舜所作的,启在大穆之野舞《九韶》,大概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

在整个乐舞中,启表现出来他能歌善舞的一面,《山海经》里记载,启“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除了这次舞会,启还举行过很多舞会,而且场面都异常宏大,《墨子》中曾这样形容过夏启的舞会——“万舞翼翼,章闻于天”。

用东北话讲就是“有排面”!

当然,除了“有排面”,它还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这场舞会发生在启伐灭有扈氏之后,此时的夏启,击败了强大的对手,消灭了几乎大部分的反对者,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舞会,也彰显了当时的民心所向。简而言之,这次舞会,说明夏启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但是《九韶》音犹在耳,就发生了一起不和谐的事情。

《竹书纪年》上说,十年,夏启舞《九韶》,十一年,就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

事情是这样的,在启的晚年,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的名额,发生了一些冲突,具体怎么冲突的,已经无史可考,但是很明显,在启的五个儿子里,老五武观是跳的最欢的,对此,启很是反感,怎么着?老子还没死你们几个就都惦记上老子屁股底下的这个位子了?

所以启一怒之下,就把武观流放了到了西河这个地方。

按说被流放后,武观应该老实了,这其实也是启流放武观的目的。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武观的逆反心理……

被流放到西河的武观,心里极其郁闷。

按照辈分来讲,武观是最小的,书上也说他是季子,伯仲叔季,季就是最小的那个。再加上自己被流放到了西河,很明显老爹是讨厌自己了,再加上自己和兄弟们有矛盾,这样下去,别说帝位,今后想过的舒坦点都难。

武观越想越钻牛角尖,这时候可能武观的身边还有一群心怀不轨的人一撺掇,得!干吧!老爹启你不也是暴力夺位么!

于是在夏启十五年,也就是武观被流放到西河的第四年,脑子一热的武观,拉开了武观之乱的序幕。

不过很明显,武观虽然有老爹启夺位的胆量,但是没有老爹启夺位的本事。启夺的是人家的位子,武观夺的是自己家的位子。启夺位时,自己家的嫡系部落全都竭尽全力,毕竟一荣俱荣;武观叛乱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嫡系部落的首领们看了看脑子一热的武观,又看了看盛怒中威严的启,决定还是别犯傻了。


战争的具体进程也一样是无史可考,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得知,武观叛乱后,启并没有亲自讨伐,而是派遣了彭伯寿带兵讨伐。那么彭伯寿是谁呢?

彭,是指大彭国;伯,是大彭国诸部落之长,也就是大彭国君;寿,就是这个人的名字了。

所以就是,大彭国国君寿这个人,带兵平定了武观之乱,并且杀掉了武观。

武观之乱虽然给夏朝带来的一些影响,但是在那个时候,启还有更大的麻烦,那就是夏与东部夷之间为了争夺方国部落统治权之间的争斗。

在夏启统治的第三十九年,七十八岁的启去世了。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在此画上了句号。

虽然关于启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启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少年时期,父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没有父亲保护的启,形成了坚毅独立的性格,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

中年时期的启,见识到如日中天的父亲,见识到王位争夺的残酷,他继承了父亲隐忍谨慎的天赋,在暗处不断学习手段,结交盟友,终于在父亲死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晚年时期的启,傲视四方,却又遭逢儿子叛变,并且冷酷而又果断地平定了叛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

作为一个儿子,启是可怜的;

作为一个父亲,启是冷酷的;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启却是完全合格的!

启可能配不上儒家的“仁德”二字,但却足以享用史家的“贤能”二字。

在启之后,他的后代和他的王朝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直到他的重孙子少康登上历史舞台,才挽狂澜于既倒,把夏朝推上了另一个高峰。



注:这段史料记载有矛盾

启舞《九韶》的时间,按《太平御览》、《帝王世纪》为准

启的在位时间与年龄,按古本《竹书纪年》为准

武观是不是被杀,《竹书纪年》说“武观来归”,《韩非子 说疑》说“五王所诛”,按《韩非子》为准

彭伯寿按《路史 后纪》为准






既然大家愿意看,我就把所有20篇文章发上来看了,免得费劲再去主页看,从黄帝到牧野之战,当时写的时候查了很多史料,但是自己水平有限,只能说这些文章比地摊史学靠谱,比专业论文有趣,另外祝自己考研成功 哈哈哈




一、黄帝崛起代神农

关于五帝的故事,我们还没有文字记载,但是留下了大量的传说。传说似乎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其实当我们扒去传说的神秘外衣,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很多可信度超高的故事的。


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就先从黄帝说起吧。


那么黄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史记》是这样描述他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说黄帝这个人啊,是少典氏(当时的一个大部落首领)的儿子,姓公孙,叫轩辕,黄帝是他取代神农氏之后的称号。他生下来就很灵异(大概像后代帝王们似的,出生的时候有各种灵异事件,大多都是瞎编的),小的时候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懂礼,长大后诚实勤劳,成年后见闻广博。看到没,这是妥妥的男主配置啊!


黄帝所在的时代,是被神农氏统治的时代。神农氏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传说神农氏因善于耕作和精通草药而著名。因为善于耕作,所以被称为神农氏,而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也能看出神农氏精通草药。在人类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那个时代,耕作和草药,可以让神农氏的部族比其他部族更强大,经过神农氏首领一代接一代的努力,神农氏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威望,成为整个华夏的统治者,当时的各部落间,还只是通过相对松散的联盟维持团结,大家公推神农氏的首领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类似于后来的周天子,但不同的是,这些部落只是松散的联盟,联盟首领的执行力全靠自己部落的实力和首领的威望,远不及周天子。


而就算是周天子,后来也出现了王权衰落的局面。因此,当神农氏传到十七世(一说七十氏,可信度基本为零),也就是黄帝所在的时候,就出现了“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的局面,而这时候的黄帝,则潜心训练自己的军队,帮助大哥神农氏去揍那些不老实的小弟。本来小弟们看到大哥神农氏有点不大行了,都想出来跳一下,结果没想到大哥手下有个巨能打的打手黄帝。当几个带头挑事的小弟被黄帝狠狠揍了一顿后,剩下的几个小弟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也扛不住轩辕几下,于是就都老实了,于是“诸侯咸来宾从”,这个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黄帝这样做,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保全了神农氏的面子。而大哥神农氏也乐得自在,不用出去打打杀杀就可以稳坐大哥宝座,何乐而不为?


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九黎部落的蚩尤,山海经里说蚩尤“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本领非凡,能征善战。剔除传说夸张的成分,我们可以分析推测,蚩尤的九黎部落善于制造武器,所谓的“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大概是因为蚩尤佩戴盔甲,而他那八十一个兄弟,乃是他臣属的诸多部落。总之,蚩尤的部落能征善战,武器装备精良,人数众多,这是大家公认的。


而在蚩尤的北边,还有一个牛逼的人物,就是炎帝,在这里,有个争议,有史家认为炎帝和神农氏是一个人,有人认为神农氏的首领叫做炎帝,也有人认为炎帝是当时神农氏统治的众多部落中的一个强大部落,在这里就采取第三种看法。


在黄帝内修德政,外事征讨,获得“诸侯咸来宾从”的局面以后,炎帝却不服气,《史记》上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由此可见,炎帝的实力一开始是比黄帝强的,而黄帝是经过修德振兵等一系列猥琐发育之后,才决定讨伐炎帝,就算这样,也是“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的三战指的是虚数,意为多次。而且黄帝最后并没有杀掉炎帝,而仅仅是“得其志”。大概因为大家虽然打,但毕竟是兄弟,黄帝也没有下狠手,打服就可以。


后来炎帝和蚩尤又开打了,但是蚩尤太能打,所以炎帝多次战败,炎帝且战且退,最后退到了黄帝的地盘上,并且像黄帝求救。而黄帝和炎帝都是少典氏的孩子,说起来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且蚩尤太生猛,如果灭了炎帝,下一个就是入侵黄帝了。出于各种考量,黄帝决定帮助炎帝对抗蚩尤。


关于这场战争,传说描述的特别精彩:一开始作战,是雨季,适合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的作战习惯,因此,炎黄联军节节败退。蚩尤制作大雾三天三夜,黄帝则命令大臣风后制作指南车,然后依靠指南车冲出浓雾。黄帝又命令大将应龙蓄水,想用此来淹没蚩尤的军队,但是蚩尤也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风雨大作,这样一来黄帝的军队陷入困境,行动不便,应龙也无法进行蓄水。这时候天女女魃来帮忙,停下大风雨,终于黄帝击破了蚩尤,并且杀掉了蚩尤。


剥去传说中的层层面纱,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开始于雨季,而终结于旱季。蚩尤的军队善于在雨季作战,所以战争初期黄帝被打的节节败退,在战争期间,双方均绞尽脑汁,利用自然因素以获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在整个雨季,黄帝并没有占得上风;直到旱季到来,黄帝才转败为胜,并且最终击败蚩尤。


击败蚩尤后,轩辕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诸侯便尊轩辕为天子,号黄帝,到这时,轩辕才正式取代了神农氏,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的时代。

二、勤勉的黄帝

涿鹿之战后,黄帝彻底击溃了蚩尤的九黎部落,在战争过程中,蚩尤给黄帝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战争结束后,黄帝并没有对蚩尤部落大肆屠戮,相反,黄帝不但把蚩尤的部众吸收到自己的部落中,而且还与少昊、太昊部落修好(少昊、太昊曾经是蚩尤的盟友),这一举措令战败的九黎部落和太昊、少昊两大部族喜出望外——他们担心的报复并没有发生。


通过对九黎部落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出,黄帝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的人。他的这一举措,不但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自己的威望,而且还收买了九黎部落的人心。大家都知道,征服一个部族,武力征服的效果,远没有精神征服的效果来的持久稳定。就这样,黄帝通过自己的征伐,将越来越多的部落纳入到自己的部落联盟中来,华夏族的雏形已现。


取代神农氏后的黄帝做了什么呢?


《史记》里是这样说的:“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这说明取代神农氏后的黄帝,并没有高枕无忧,反而是四处征战,以至于“未尝宁居”,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黄帝的勤勉。


黄帝率领着他的军队,往东到达东海,往西到达空桐(今甘肃平凉西北),并且登上了鸡头山(今宁夏泾源),往南到达长江,登上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并且在河北的釜山(不是韩国的……)与诸侯核验了符节,然后又回到涿鹿,把都城定在了涿鹿。不仅要感叹黄帝的身体素质真好,来来回回跑了这么远,当时要不是四周都是原始丛林,估计能把亚欧大陆跑个遍,反正那时候跑到哪,哪就是我们的领土,又没人抢,哈哈,开个玩笑。


定都在涿鹿的黄帝,并没有住在都城。他四处巡视,没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他走到哪,都用兵营来防卫,而且黄帝的军队有一个特别酷的名字——云师,因为黄帝所封的官职都又云来命名。


可能那个时候,黄帝还是对众多小弟不大放心,带着军队到处巡视,一来为了展示实力,威慑一下不听话的小部落;二来假如真出了什么问题,直接就干了,相信以黄帝击败炎帝、蚩尤时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收拾一下小部落,应该易如反掌。但是就算是这样,黄帝还是对各小弟不放心,于是他又设置了左右大监(不是太监)来监视各部落。


看来黄帝对自己打下来的江山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最终,黄帝还是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然后他做了几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第一件,制鼎,史书上说,鼎这个东西,是上天赐给黄帝的,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所以这鼎肯定黄帝自己制作出来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告诉大家鼎是上天赐给的,效果远比说是自己制作的好,就类似于我们现代人写一篇文章没人看,但是假如说是某个大作家写的,销量肯定噌噌往上涨。


第二件,观测太阳,推算历法。这个意义就比较大了,有了历法,就可以预知节气时日,这样民众在耕作时可以顺应天时,来保障丰收,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推算历法肯定比制鼎实用。


第三件,设立官职,现在我们通过有限的史料,只能知道,黄帝当时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大臣治理民众。


做了这些事后的黄帝,心力交瘁,不久就病逝了。当然,这么牛逼的人物是不可能平凡地离开的,传说在他得到第一个鼎的时候,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金龙,金光笼罩四野,那条龙告诉黄帝,因为黄帝的丰功伟绩惊动了天帝,天帝很赞赏他,就派金龙带他去见天帝。当黄帝跨上龙背的时候,大臣们都很不舍,也想追随黄帝而去,但是金龙扭动了几下身躯,所有的大臣就都掉下来了。然后金龙就带着黄帝消失在天空中。


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也在侧面说明了黄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黄帝的事迹与贤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就算是数千年后今天的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黄帝。


首先,黄帝能打败炎帝、蚩尤,征服许多部落,就足以说明他的军事才能绝非等闲;


其次,在打下天下后,他也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遍观历史,能打江山,却在做江山时把江山治理的一塌糊涂的皇帝有的是。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黄帝。

三、五帝的关系及关于争帝位的几点疑惑

关于五帝,史家有三种看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在这里采用第三种说法。


在说他们之前,我们要先捋清他们的关系。少昊,是黄帝的儿子,黄帝驾崩后即位;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也就是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少昊的侄子,少昊驾崩后,颛顼即位;帝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少昊,少昊的父亲是黄帝,也就是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少昊的孙子,颛顼的侄子;尧是帝喾的儿子;舜的父亲是瞽叟,瞽叟的父亲是桥牛,桥牛的父亲是句望,句望的父亲是敬康,敬康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虽然有点远,但毕竟还是黄帝的血脉(可信度不高)。


是不是有点眼花?没关系,我们来看看简洁版的:黄帝崩,子少昊立;少昊崩,侄颛顼立;颛顼崩,侄帝喾立;帝喾崩,子尧立;尧禅让给舜,而舜是黄帝的后代。也就是说五帝都是黄帝的血脉。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中大有蹊跷。首先,从少昊到帝喾,三代都是传给侄子,而没有传给儿子,说明当时的帝位争夺激烈,应该没少发生流血斗争。有的人可能会说,传给侄子可能是因为侄子比儿子贤能呢?但是假如说儿子不够贤能,为什么非得找侄子呢?难道天下除了侄子就没有贤能的人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黄帝的巨大影响力,导致非黄帝的嫡亲血脉不能涉足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去。一来血统不纯正,大家不信服;二来非黄帝嫡亲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政治资源来争夺帝位。可能又有人说,那个时代血统不重要,而才能重要,那么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靠才能获得帝位的舜,绞尽脑汁地往上数七世,也要证明自己的血统呢?稍微一分析就可以看出,舜的身上并没有黄帝的血统,史记上说,“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假如真的是禅让,为何还要摄政八年?有人曾猜测这时候的舜把尧架空囚禁,自己行天子政,我是比较赞同的。而后来的“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的行为,也说明舜对自己的王权是否稳固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而假装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来看看天下人的反应,结果“天下归舜”,才让舜渐渐放下心来。

四、舜禅让禹,上古最后一次“体面”的禅让

禹的父亲是鲧,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后来舜代尧行天子政,巡视天下的时候,发现鲧治水九年而无功,于是就把鲧杀了。仅仅是因为治水不利,就把人杀了,是不是有点过分?


这一切,要从尧说起。当时四岳向尧推荐鲧治水时,尧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也就是说鲧这个人经常违背尧的命令,不团结自己的族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鲧和他的部落是不老实的。但是四岳依然坚持道:“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就让鲧试试吧。”于是尧就让鲧去治水了,可是当后来舜以鲧治水九年无功而把鲧杀的时候,“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觉得舜杀鲧杀的好,看来鲧平时没少得罪人,人缘不是一般的差。这时候,大概天下只有一个人是伤心的,那就是鲧的儿子,禹。


但是此时的禹除了伤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这时候的舜,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如日中天,禹想报仇简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但是历史总爱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虽然把鲧杀了,但是洪水还是得有人治啊,这时候尧也驾崩了,大权在握的舜召来四岳,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充满权谋的对话


舜问:“这天下谁可以完成尧没完成的事业(治水),我就让他做官。”


这时候四岳出于某种心思(据说四岳内心不服舜领天下),便说:“鲧的大儿子禹,可以完成尧未完成的事业”


舜这时候就不大高兴了,心想我刚杀了他爹,现在又让我任用禹治水,啥意思嘛!对此,舜只说了两个字:“嗟,然!”虽然舜心里不高兴,但是心里想,“我既然可以杀你爹,当然也可以杀你!”此时的舜根本没把禹放在眼里,在他心中最大的敌人是和他处处作对的四岳。


然后舜告诉禹:“你去治水吧!”然后加上了意味深长的四个字“维是勉之”,什么意思?和我们现在说的“好自为之”差不多的意思。


这时候的禹内心是崩溃的,父亲的下场就摆在那,尸骨未寒,现在自己又被迫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与父亲鲧的耿直死脑筋不同的是,禹的情商很高。他“拜稽首”,又“让于契、后稷、皋陶。”“拜稽首”,是跪拜的最高礼节,而且禹还推让了一下,说明此时的禹非常小心谨慎。


但是舜却说:“女其往视尔事矣。”意思就是,你去做你该做的事就行了!语气中已经有不耐烦的意思了,于是禹无奈就只能去治水了。


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禹在整个治水的过程中极其小心谨慎。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的三是虚数,意为多次。为什么?就是一点小辫子都不能被舜抓住!不然就会像父亲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在十三年的治水生涯里,禹走遍名山大川,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他还和契、后稷、皋陶等人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禹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禹因长年在外治水,所以和普通群众走的特别近,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治水成功了!在他成功后,威望日隆,“声教讫于四海”。


这下舜可慌了,可是一切已经晚了。俗话说,能力越大,野心越大,更何况在实现野心的同时,还可以顺便干掉自己的杀父仇人。但是再动手之前,禹和皋陶、伯夷去朝见舜帝的时候,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皋陶先说:“信其道德,谋明辅和!”遵循道德,就可以实行谋略,团结臣下。


禹说:“说的是啊!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皋陶说:“从自身做起,修身,团结族人,别人就会尽力辅佐你。”


禹说:“对!”


皋陶又说,“想要成就德业,就要有能力安抚民众!”


禹说:“要是像你这么说的话,恐怕尧也是很难做到的”


皋陶说,:“不难啊,只要一个人能做到宽厚而威严,有才能而谨慎,善良而刚毅,正直而和气,果断而又务实,就可以了”。昭然若揭啊,这说的分明就是治水成功后的禹啊!


这时候舜冷笑着说:“禹,说说你的意见吧。”


于是禹就把自己的功劳说了一遍。皋陶也附和禹,称赞禹。


舜很生气,但还是没有撕破脸皮。


而在这之后,禹以舜的名义,征三苗,巡天下。


《史记》里说舜最后死于苍梧,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苍梧自然环境恶劣,几乎还是原始森林,而年迈的舜几乎不可能在苍梧顺利活下来。对此,禹对外的解释是,舜帝南巡去了……


而在《竹书纪年》里,更是直言禹把舜流放去了苍梧,并夺了他的位子。总之,作为禹的杀父仇人,舜的下场很悲惨。


史书上的记载很和谐,人心所向,舜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做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然后禹在服丧三年后,把帝位传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是去朝拜禹。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当年舜夺尧的天下时,也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上古最后一次“体面”的禅让,在下一次的权力交接中,禹的儿子启,大胆地撕下了“禅让”的遮羞布。


五、大禹和启的家天下,撕碎禅让的遮羞布

禹在获得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涂山之会。


要讲涂山之会,就要免不了要说一个人——皋陶。


皋陶是禹的亲密战友,两个人的友谊是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后来在禹继承王权的过程中,皋陶也坚定地站在禹的一边。更重要的是,皋陶是个很有能力、家世显赫、威望隆盛的人,而且在禹与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被禹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因为假如缺少任何一项,他都不会做出后来那样大的牺牲来帮助禹。


可以这样说,把皋陶与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利益,而是理想,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万民安”。而在那个时候,皋陶认为只有禹有这个能力。


涂山之会前,禹已经向天下宣布,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皋陶这个人无论是从才能还是威望上来讲,做继承人是毫无争议的,但是问题出在皋陶的年纪上,皋陶很有可能比禹的年龄还大,就算年龄比禹小,身体也不如禹。总之,在诸侯的眼里,禹选皋陶做继承人,简直就是把天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所以当禹把立皋陶做继承人的消息放出来后,在天下人眼里,禹的人品就是两个字,虚伪!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禹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所以他召开了一次诸侯大会。


大会选在阳城,先是大禹祭祀,然后诸侯助祭,祭祀之后,禹告诉诸侯不要走,要开个会,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诸侯有的留在阳城郊外等待开会,有的根本不鸟大禹,各自散了。大禹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是这次大会也并不是毫无收获,大禹计算了一下,散去的诸侯一共有三十三家。虽然当时华夏大地诸侯国林立,但是三十三家绝对不会是个小数字。而这种情况,在尧舜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大禹很尴尬。不过尴尬归尴尬,事情还是要解决的。三十三家诸侯,用武力征服是不现实的,这也违背了大禹的初衷。大禹查了查,这三十三家诸侯大多是南方诸侯,所以大禹决定在南方的涂山,再举行一次诸侯大会。


涂山之会上,大禹对诸侯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意思是,只要一个人不骄傲,天下就没人可以和你争;只要一个人不肆意征伐,天下就没人可以和你争功劳。这句话传达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它的字面意思,在涂山之会那样的情景之下,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一、我不会骄傲,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大家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提出来嘛,我肯定会改正的。


二、我不会随意征伐,不信你们看,上次不服我的诸侯国有三十三个,我不也没打他们嘛,而是再召开个大会,大家一切商量着来。


三、我做到了这“天下莫与汝争”的两点,所以这天下现在是我的,假如有谁还能做到这两点,我会把天下传给他的。


这三层意思诸侯瞬间领会,《左传》上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次大会非常完美,诸侯该来的都来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大会谁要是再敢不来,那就是真的不给大禹面子了,毕竟这次是作为帝的大禹,首先对诸侯做出了让步。


而当涂山之会刚结束,大禹的亲密战友皋陶,就病重去世了。于是大禹就宣布让益来继承天下。这时候诸侯才觉得自己之前真的是误会大禹了,原来大禹还是坚持把帝位禅让给有才能的人的。


往下的事情发展就是老套路了。


大禹先让益参与执政,并且对益不断赞赏。在外人看来,大禹对益绝对是比自己的儿子要好的多,特别是在对益的培养上。当然,这只是在外人看来,实际上,在宣布益为继承人,到大禹东巡,死于会稽山这之间短短几年时间内,益并未有实质性的进步。也不知道是益自己真的不行,还是大禹故意使绊子,反正在大禹去世的时候,益既没有自己的人脉,也没有独挡一面的实权,更没有独步天下的威望。这一切都与舜继尧、禹继舜时候舜和禹,有着天壤之别。


而大禹死后,益效仿禅让故事,在为禹守丧三年之后,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箕山之阳。但是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剧本并有按照禅让故事走,《史记》上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这就像是小时候过年,亲戚给红包,作为小孩子的我们会推让一下,说:“我不要、我不要……”然后亲戚一般会硬塞给我们,我们即得到了红包又落得个听话谦虚的美名,但是今年却碰到一个耿直的亲戚,当我们推让说“不要不要”的时候,那个亲戚会坏笑着说:“不要啊,不要我就不给了啊,反正你今年考的也不好……”气不气?


但是《竹书纪年》上却有不同的记载,上面说“益干启政,启杀之”。我比较倾向于《竹书纪年》上的记载,为什么?假如你是益,自己客气一下,结果帝位就真的给让出去了,能不生气?而且破坏规矩的是启,益有绝佳的政治口号,足以号召诸侯为他一战。可能当时益真是这么想的,于是拉起队伍就和启干上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天下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天下,当他和启打仗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诸侯为他而战。


后来“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也就是说益其实并不算太孤单,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的行为极为不满,便发动战争,与启进行了“甘之战”,结果是启赢了,并且灭了有扈氏,贬其部众为牧奴。虽然对于甘之战,史料记载不多,但是我们可以从《甘誓》中看出,这场战争启赢的并不轻松。


《尚书·甘誓》中说:“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这段文字中需要涉及考据学的一些东西,讲起来挺复杂,在此简单翻译一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启将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便召集诸部落誓师,有扈氏欺凌天下,触动上天,老天让我灭了他,现在我奉天命伐有扈氏,兵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熟悉用箭射杀敌人,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军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驾驶战车的士兵,不懂得驾驭战马的技术,便是不具备完成命令的本领。用命就重赏,不用命就杀!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启对军队的掌控力已经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于是启率领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与有扈氏大战于甘,灭了有扈氏,“天下咸朝”。


总之,禹和启,在奉行禅让的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终结了虚伪而血腥的禅让,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六、武观之乱和夏启时代的终结

夏启打败强大的有扈氏后,环顾自己的江山,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于是夏启和历任大帝一样,也去巡狩了,在他即位的第十年(一说第九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舞《九韶》于大穆之野,传说《九韶》是舜所作的,启在大穆之野舞《九韶》,大概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


在整个乐舞中,启表现出来他能歌善舞的一面,《山海经》里记载,启“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除了这次舞会,启还举行过很多舞会,而且场面都异常宏大,《墨子》中曾这样形容过夏启的舞会——“万舞翼翼,章闻于天”。


用东北话讲就是“有排面”!


当然,除了“有排面”,它还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这场舞会发生在启伐灭有扈氏之后,此时的夏启,击败了强大的对手,消灭了几乎大部分的反对者,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舞会,也彰显了当时的民心所向。简而言之,这次舞会,说明夏启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但是《九韶》音犹在耳,就发生了一起不和谐的事情。


《竹书纪年》上说,十年,夏启舞《九韶》,十一年,就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


事情是这样的,在启的晚年,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的名额,发生了一些冲突,具体怎么冲突的,已经无史可考,但是很明显,在启的五个儿子里,老五武观是跳的最欢的,对此,启很是反感,怎么着?老子还没死你们几个就都惦记上老子屁股底下的这个位子了?


所以启一怒之下,就把武观流放了到了西河这个地方。


按说被流放后,武观应该老实了,这其实也是启流放武观的目的。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武观的逆反心理……


被流放到西河的武观,心里极其郁闷。


按照辈分来讲,武观是最小的,书上也说他是季子,伯仲叔季,季就是最小的那个。再加上自己被流放到了西河,很明显老爹是讨厌自己了,再加上自己和兄弟们有矛盾,这样下去,别说帝位,今后想过的舒坦点都难。


武观越想越钻牛角尖,这时候可能武观的身边还有一群心怀不轨的人一撺掇,得!干吧!老爹启你不也是暴力夺位么!


于是在夏启十五年,也就是武观被流放到西河的第四年,脑子一热的武观,拉开了武观之乱的序幕。


不过很明显,武观虽然有老爹启夺位的胆量,但是没有老爹启夺位的本事。启夺的是人家的位子,武观夺的是自己家的位子。启夺位时,自己家的嫡系部落全都竭尽全力,毕竟一荣俱荣;武观叛乱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嫡系部落的首领们看了看脑子一热的武观,又看了看盛怒中威严的启,决定还是别犯傻了。


战争的具体进程也一样是无史可考,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得知,武观叛乱后,启并没有亲自讨伐,而是派遣了彭伯寿带兵讨伐。那么彭伯寿是谁呢?


彭,是指大彭国;伯,是大彭国诸部落之长,也就是大彭国君;寿,就是这个人的名字了。


所以就是,大彭国国君寿这个人,带兵平定了武观之乱,并且杀掉了武观。


武观之乱虽然给夏朝带来的一些影响,但是在那个时候,启还有更大的麻烦,那就是夏与东部夷之间为了争夺方国部落统治权之间的争斗。


在夏启统治的第三十九年,七十八岁的启去世了。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在此画上了句号。


虽然关于启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启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少年时期,父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没有父亲保护的启,形成了坚毅独立的性格,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


中年时期的启,见识到如日中天的父亲,见识到王位争夺的残酷,他继承了父亲隐忍谨慎的天赋,在暗处不断学习手段,结交盟友,终于在父亲死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晚年时期的启,傲视四方,却又遭逢儿子叛变,并且冷酷而又果断地平定了叛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


作为一个儿子,启是可怜的;


作为一个父亲,启是冷酷的;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启却是完全合格的!


启可能配不上儒家的“仁德”二字,但却足以享用史家的“贤能”二字。


在启之后,他的后代和他的王朝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直到他的重孙子少康登上历史舞台,才挽狂澜于既倒,把夏朝推上了另一个高峰。


注:这段史料记载有矛盾


启舞《九韶》的时间,按《太平御览》、《帝王世纪》为准


启的在位时间与年龄,按古本《竹书纪年》为准


武观是不是被杀,《竹书纪年》说“武观来归”,《韩非子 说疑》说“五王所诛”,按《韩非子》为准


彭伯寿按《路史 后纪》为准


七、太康失国——昏君、强盗与小人粉墨登场

讲太康失国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经过大禹与启软硬兼施的征伐与征服,华夏诸部落都承认夏的统治地位,但是在这种臣服之下,却依然埋藏着许多隐患。


一、虽然大部分都臣服夏,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方国、部落,对夏的统治不满;


二、在那些臣服夏的方国部落中,有许多是明面臣服,而心下不满的,也就是说很多是被打服的,并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好了,有了这两个前提,下边的故事就好理解了。


夏启去世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继位后,大概觉得自己没老爹那么有能耐,而且左看看,右瞧瞧,发现没啥重要事做了,就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猎。史书上说他继位后“田猎游玩,不恤民事”,这可是历代昏君的标配。


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某一天,太康觉着天气不错,决定出去打打猎,舒展舒展筋骨。到了晚上太康满载猎物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回不了宫了。


原来是东夷部落的首领羿,带兵东进攻占了夏都。这里的羿不是后羿,而是太昊、少昊的后代,也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这个时候自称“有穷氏”。东夷部落从蚩尤的时候,就和华夏族有矛盾,当华夏族强盛的时候,东夷就人畜无害地在东边蹲着;当华夏族衰落的时候,东夷就跳出来折腾一下。


现如今太康当国,华夏族实力稍弱了点,东夷集团就跳出来了。关于羿夺取政权的过程,有人说是羿带兵攻进夏都,也有人说羿当时担任夏后的侍卫官,是趁太康不在而发动的政变,不管怎么样,羿把太康驱逐出了夏都。但是羿并没有直接称王,他选择了一个特别聪明的做法,扶持了太康的弟弟中康继位,但是大小政事一切取决于羿。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东汉末年董卓和曹操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羿显然不是曹操,甚至比董卓还差点,如果太康是个爱玩的昏君的话,那么羿则是一个妥妥的强盗。


当时虽然诸方国对夏朝的统治并不是百分百心悦诚服,但是眼睁睁看着东夷部落执掌了大全,怎么想怎么别扭,本来是我们华夏族内部的事,我们自己怎么闹都无所谓,现在你东夷集团的人来掺和一把,关键还成功了,这怎么行!但是当时矛盾还没有激化,大家都是一副“先看看形势”的态度。


这时候,有两个部落勇敢地站了出来。历来就主持天时历象的羲氏、和氏公开反对羿,羿一听,这还了得,不把这俩摁下去,那以后反对者不更多!于是派遣一个叫做胤的人,带兵去讨伐羲氏、和氏。


这时候中康去世了,羿依然没有称王,而是又把中康的儿子相扶上王位,。相不想当傀儡,于是就三十六计走为上,一溜烟跑了,去投奔了斟寻氏和斟灌氏,请记住这俩部落,在接下来的少康复国的过程中,斟寻氏和斟灌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羿看相跑了,自己便独揽夏的大权。


要不说,这人啊,一有点小成就便飘飘然了。东夷部落自从蚩尤败给黄帝,就一直受华夏族的气,这下羿颠覆了夏的统治,自觉给东夷部落长了脸、报了仇,逐渐也变的不可一世起来。


他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巧的是,他的爱好和太康的爱好一样,也是打猎,可能在那个时代,也没有太多娱乐项目。羿不光沉湎于打猎,还开始“远贤臣,亲小人”。他废弃武罗、伯困等贤臣,却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要说这个寒浞也是一个典型的心机婊,他也有着小人的标配,他“谄媚于上,施贿于外”,看到羿就夸:“您老这么英明神武,射箭功夫又好,今儿咋没出去打猎去?”于是在寒浞的怂恿与跪舔下,羿渐渐迷失了自我,把大小政事都交给寒浞处理,自己则去猎场“英明神武”去了。


而寒浞却抓住机会网络党羽,积蓄力量。于是历史再一次重演,在羿出去打猎的时候,寒浞把羿给杀了,并且杀掉了羿的全家老小,占据了羿的妻妾(不是嫦娥……),估计这时候羿在黄泉之下肠子都悔青了。


寒浞独揽大权,袭有穷氏之国号,把儿子浇分封于过。


至此,太康失国的历史剧,就告一段落了。


在这场历史剧中,太康和羿用生命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的正确性。


太康昏庸,羿虽然是篡,但也绝不是个小人,姑且叫他强盗,毕竟这江山是自己明打明抢的。但是寒浞,则完全是个无耻小人了,不仅背叛了羿,还占有了羿的妻室。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还是擦亮眼睛,远离小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小人太会讨人欢心了……

八、少康复国——坎坷少年的励志故事


在寒浞取代羿执掌大权之后,开始腾出手来处理相的问题了。在羿当政的时候,扶中康的儿子相,登上了帝位,相可是眼睁睁看着老爹当了多年傀儡,那难受劲别提了,思前想后,决定开溜,正赶上当时寒浞篡权,大家倒是把他给忘了,相一路往东,跑到斟寻氏那里,估计是安稳了几天,并且在这里让自己的妻子后缗(min二声)怀了孕。


斟寻氏和斟灌氏都姓姒,和夏宗族同姓,因此是绝对忠诚于夏宗室的。得到消息的寒浞命令自己的儿子浇去处理这件事。浇这个人可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打仗有一套的,他先灭掉斟灌氏,又灭掉斟寻氏,并且杀掉了躲在那里的相。这时候的缗为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在慌乱中翻墙而逃,去投奔有仍氏(今山东济宁)。大家可以看看地图,斟寻氏距离有仍氏有多远,在交通并不发达的那个时代,怀着身孕的缗从河南登封跑到山东济宁,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一路上还要躲避浇的追杀。


可是缗为什么要跑这么远逃往有仍氏呢?原因很简单,有仍氏是他娘家,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大概也只能信任娘家了。


缗到了有仍氏,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就是少康。历史告诉我们,从来成大事者,少年多经磨难,不过少康确实有点惨,自己还没出生,爹爹就死了,史家无情,只写四个字“未诞先孤”。


少康的童年时代是在有仍氏的庇护下度过的,应该说,他的童年并不快乐。从记事起,母亲就每天教育他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复国报仇!而在姥姥家,虽然受不了什么大苦,但是寄人篱下的感觉却时常伴随着这个小男孩。


好不容易长大了,少康做了有仍氏的牧正。牧正是个什么官呢?说白了就是放牧的,和孙悟空在天庭的弼马温一个级别。少康还没正经过一过官瘾,浇就得到消息了,浇派人前来追杀少康,无奈的少康只能继续奔逃,这次他往南逃到了有虞氏这里。


有虞氏是舜的后代,没错,就是当年把位子禅让给禹的那个舜,在禹和启的时候,没少迫害有虞氏,但是有虞氏以孝贤著称,更何况过了那么多年了,恩怨也淡了,所以当少康投奔有虞氏的时候,有虞氏首领虞思不但没有拒绝他,反而把二女许配给少康,并且给少康“田一成,旅一众”,并且把纶邑交给少康管理。


不得不说这个虞思这把投资做的漂亮,要知道,在当时,少康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收留了他吧,害怕被东夷的寒浞打,他的儿子浇异常勇猛,天下难有敌手;拒绝他的话,又会落下个不忠的骂名。但是有虞氏的首领虞思却非常聪明的处理了这个问题:


第一、你来了,我不但收留你,还把女儿许配给你,并且给你一座纶邑,天下人不能再说我什么了吧,我比你姥爷对你都好!


第二、反正给了你地方了,您老自己折腾去吧,万一浇再派人杀你,那可和我没关系。


这样一来,虞思不但落了个好名声,而且也摆脱了杀身之祸。但是他也许不会想到,他这样做不但没有杀身之祸,最终却捡了个天大的好处。


有了一邑之地、一旅之众的少康再也不用逃跑了。安稳下来的少康,心中又燃起了复国的熊熊火焰,不过这火焰很快就熄灭了,现实摆在面前,依靠这一旅之众,想要击败强大的寒浞并且复国,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当时天下人都觉得这是个笑话,就连寒浞也笑了,但是历史选择的少康,少康也创造了历史。


为了复国,少康可谓是处心积虑:


一、在纶邑内推行宣扬祖先大禹的仁德,开始积蓄力量。


二、偷偷联系逃往有鬲氏的夏遗臣伯靡。伯靡又网罗当年被浇灭掉的斟寻氏、斟灌氏遗民。


三、派遣一个叫艾的女人,偷偷潜往寒浞统治的中心地带搜集情报,这也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间谍,长得漂亮不漂亮不知道,但是却很有用。


四、让自己的儿子季抒训练军队,季抒是一个很有军事能力的人,在后来的战争中他屡立战功。


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传说寒浞的儿子浇“能陆荡舟”,也就说能在陆地上推着船走,和楚霸王项羽的“力能扛鼎”有一拼,所以要想复国,就必须先杀掉浇。于是少康派女间谍艾去刺杀浇,没有成功,后来又趁浇田猎的时候,袭击了浇,并且砍下了浇的首级。


看到这里,有没有眼熟?太康田猎,羿取其国;羿田猎,寒浞趁机杀掉羿;浇田猎,少康趁机杀了浇……看来没啥事还是不要出去田猎了……


杀掉了浇,少康开始和伯靡,两路进攻寒浞,几战之后,支持少康的诸侯越来越多,寒浞见大势已去,想自杀,但是没有成功,被人绑着带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的罪状,一刀一刀把寒浞的肉割下来,凌迟至死。少康更是对寒浞恨的牙痒痒,下令把寒浞的肉做成肉酱。


到这里,少康完成了复国,根据历史书上的说法,就是少康复国说明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夷夏矛盾,还是有不少方国部落支持少康的。


我觉得这种说法听听就好了,方国部落们支持少康,也是在看到少康有能力复国之后才支持的,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是真理啊!


少康未诞先孤,童年寄人篱下,但是胸怀大志,成年后善于借助外力,凭借高超的谋略完成了不可完成的历史任务,令人叹服啊!


所以诸位看客,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困难,一定要多想法子,保持一颗坚毅的内心,一定能扛过去,毕竟咱们比少康的处境好多了。


注: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在少康复国的时候,寒浞已经死了。


九、姒杼——一个把夏朝带到顶峰的男人

少康复国之后,采取了许多稳固统治的政策,历史上叫作“少康中兴”。

在少康去世之后,他的后代们一个接一个登场,从启开始,夏朝一共传了13世,16王,共471年,他们中有的留下了令后人惊叹不已的丰功伟绩,有的则留下了千古的骂名。今天先看杼、槐、忙三代夏后。


杼是少康的儿子,在少康去世之后,杼继位成为夏后,在夏朝,最高统治者叫“后”,后去世之后,才称之为“帝”。


杼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按中国历代的评价标准,杼毫无疑问是个明君。


早在少康复国的时候,杼就掌管军队,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杼继位之后,他对军队的重视便彰显的酣畅淋漓。古书上也有“杼作甲”、“杼作矛”等记载,说明杼在位的时候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因此在杼的时候,也是整个夏朝武力最强盛的时候。

当年东夷部落的人,西进夺取了夏的政权,虽然少康杀了寒浞,但是东夷部落的残存势力仍在,鬼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脑子一抽抽就又闹腾起来了……所以杼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杼做了一手准备。


抒先把都城从原(今河南济源)迁到老丘(今河南开封),并且精心经营老丘,作为东进的第一个根据地。


在时机成熟之后,杼开始进攻东夷,但是一开始并进攻并不顺利。大家都知道,东夷部落善于射箭,他们的首领羿便是其中的代表,杼所率领的军队,根本无法对抗着超远射程弓箭的东夷军队,因此在最初的几场战斗中,杼的夏军损失惨重。


大家都知道,对抗弓箭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骑兵快速冲锋,近身之后进行攻击;另一种就是同样使用弓箭对射。但是骑兵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而夏军又没有东夷部落制作精良弓箭的技艺,一时间夏军似乎陷入了困境。


这个时候,杼又站了出来,发明了“甲”,不愧是当王的男人!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甲是用兽皮做成的皮甲,穿在身上,可以很有效地抵挡当时东夷部落的弓箭攻击,因为当时东夷部落所使用箭头的主要是石箭头。有了皮甲的夏军战斗力瞬间爆表,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东海边上。


东夷诸部落本来挺团结,估计战前也喊了不少类似“不灭夏后,誓不为人”之类的口号,结果没想到杼这小子这么生猛,一口气把东夷大地打了个贯穿,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来事到如今,为了东夷的生存与延续,只能用最后一招了——投降!嘿嘿,反正祖先也不是没干过这事!然后东夷诸部落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就这样,杼基本平定了东夷诸部落。相传杼还在东海获得了作为祥瑞的九尾狐,也有人猜测,可能是杼顺带灭掉了以狐为图腾的九个部落。


平定了东夷部落的杼,人生达到了顶峰,也把夏朝的带到了顶峰。夏人对杼很尊敬,《国语》中就曾说“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可以继承大禹的事业,而且去世之后,夏人用隆重的“报”祭来祭祀他。这荣耀就连启和少康都没能享受到啊!


杼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槐继位,大概是怕槐和他老爹一样生猛,所以槐没继位多久,居住在淮河流域和泗水流域的于夷、黄夷、风夷、白夷、赤夷、阳夷等九个东夷部落都来纳贡祝贺。毕竟现在搞好关系最重要!


《太平御览》和《帝王世纪》都记载槐继位了四十四年。


槐死后,儿子忙继位,关于忙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曾说忙“东狩于海,获大鱼”,由此可见,经过杼与槐的努力,夏对东夷的掌控已经非常成熟,都可以去巡狩了。夏与夷的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


根据史书上的零星记载,我们可以得知,从杼到槐再到忙,三代人都在经营东方,从一开始杼的征伐,到槐的时候“九夷来宾”,再到忙的时候可以“东狩于海”,夏朝已经完全掌控了东方,夏君夷民的观念与体系也逐渐形成。


没有了东方的后顾之忧,接下来的几代夏后们,则把眼光,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西方……

十、夏桀亡夏

历史是一个著名导演,他导演与制作了许多经典的影片。


代表作《涿鹿之战》、《大禹治水》《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等影片,都以宏大的制作、写实的场景、曲折的情节等优势横扫各大院线。可是在电影《少康中兴》上映之后,著名导演“历史”先生,就陷入了沉默。


最近,著名导演“历史”先生放出话来,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对电影事业的发展,他直言自己手里还有许多优秀的剧本,只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演。


终于有一天,著名导演“历史”先生找到了一个无比适合自己剧本的主演,他就是夏桀。并且很快便拍完上映了。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加昏君,夏桀与其他齐名的君王的形象似乎有所不同。在我们的印象中,昏君应该是整日沉迷于酒色,脸色苍白,身体素质也不大好,但是夏桀的身体却非常棒,相传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在我这种连村里的中华田园犬都打不过的人的眼里,可以徒手与豺狼搏斗的夏桀,简直不可想象。


但是俗话说的好,淹死会水的,一般有点小能耐的人,都比较自负,所以勇武的夏桀不愿意再继续维持先祖们怀柔与征伐相结合的政策,在他的眼里,不听话,干就完事了。所以继位后的夏桀,面对许多方国不来朝贺的局面,选择了大肆征伐。


在我们读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表述:某某是一个将才,某某是一个帅才……这种评判不是没有道理的,治国和打架区别太大了,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目的并不是杀伐,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所以夏桀只是个将才,顶天也有一点帅才,却坐上了帝王的位置,这也算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剧吧。


夏桀去讨伐喜姓之国有施氏,大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有施氏一看这架势,马上就慌了,马上派使臣去见夏桀,“您看您,这么大阵仗来打我,我们也没惹您老人家是不是?这样吧,我们送您一个美女,您就退兵吧。”于是“有施氏以妹喜女焉”,估计这妹喜长得挺好看,夏桀一看就给迷上了,于是就怀抱美女退兵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夏桀有多昏了,大军出征,兴师动众,不知耗费多少钱粮,结果让人家一个美女就给满足了……


后来夏桀又去征伐岷山氏,岷山氏也知道夏桀的勇武,自估是肯定打不过的,也慌了,于是也学有施氏用美女退兵,为了提高成功率,岷山氏一下送给夏桀俩美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夏桀喜欢的不得了,把这两个美女的名字刻在玉珏上,随身带着。


可是夏桀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又得打仗、又得修玉门瑶台、身边又有三个美女,哪里顾得过来啊!于是就逐渐冷落了妹喜。


这个时候,妹喜对这个负心汉已经失望了,于是暗中和伊尹相交,帮助伊尹做间谍,这是继少康时代的女艾之后的又一个女间谍了。古本《纪年》记载夏桀“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除了这些,夏桀还与其他的一些重要方国关系破裂,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商族关系的破裂,他曾经将商族的首领,商汤囚禁在夏台,更错误的是最后又把商汤给放了,而后来灭夏的就是商汤。


夏桀不但征伐其他的方国,对自己的夏民也很苛刻,他建玉门、修瑶台,竭尽民力。


有人引荐伊尹给夏桀,伊尹是一个有能力的贤臣,也是后来商汤灭夏的大功臣。伊尹就曾经劝说过夏桀,夏桀则非常自负地对伊尹说:“人民跟我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听到这话,伊尹便知道夏桀无可救药了,于是离开了夏桀。后来伊尹把夏桀的这句话告诉了商汤,商汤为了试探夏民对夏桀的态度,就把这句话告诉了夏民,结果夏民们却说:“是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看来人们对夏桀是已经恨的牙痒痒了,不惜与他同归于尽。此时商汤便筹划灭夏的具体事宜了。


夏桀的大臣关龙逢也曾劝谏过,结果夏桀把他杀了。


此时的夏桀,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距离灭亡只差一把火了,这把火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汤。

十一、商汤灭夏

商汤我们都不陌生,后世一提起贤君来就是“尧舜禹汤”,说明在中国人的眼里,这四位都是君王的典范。


商汤统领商族的时候,正赶上夏桀把夏朝搞的一塌糊涂,也许一开始商汤仅仅只是想做好商族的首领,像他之前的历代商族首领一样,让商族在诸方国中有一席之地,但是历史选择了他。


商族的始祖是契,契大约和禹是同时代的人物,不过最初的契比禹的地位要显赫,因为契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


在契以后,商族一直居住在北方地区,一直到了相土当首领的时候,商族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别的不足不同的是,商似乎自从建立开始,就不断迁徙。相传相土训练马作为运输工具,因此商族的活动区域不断扩大。


到成汤时候,商族已经非常强大了。因为商族的产业主要是畜牧业,有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意思,所以,为了商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商汤带领着商族人民向南迁徙。


商汤和他的族众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亳(今河南郑州一带)。


这里距离夏都很近,有人说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才来,也有人说商汤是别有用心,为了方便进攻夏才来这的。


我觉的这就是历史的巧合。要知道,从契到汤,商已经迁都了八次了,所以说商族一直就有迁都的传统;其次,这时候的商族虽然已经相当强大,但却仍然不能与夏正面对抗;最后,亳的附近有韦、顾、昆吾三国,这三个国家那可是夏的铁杆属国,整日对新来的外来户商族心怀不满,自告奋勇监视商族的一举一动。


商汤经过了一番周折才得以在亳筑城立足,《吕氏春秋》记载“汤尝约于鄣亳”的说法,这里的“约”是约束的意思,表明商汤曾在亳陷入过困境。


后来商汤最终还是取得了亳地,并且在亳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时,也开始了灭夏的计划。


灭夏第一步:人才


商汤在亳稳定下来以后,觉得自己智商虽然够高,但还没有达到足够灭夏的地步,于是,他开始网罗人才,为自己所用。


伊尹,原来居住在伊水流域,后来可能因为家里比较穷,入赘于有莘氏部落。伊尹在有莘氏并不得志,《墨子》上说“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说明伊尹在有莘氏只是一个厨子,成汤发现了他的才能,为了得到伊尹,便与有莘氏结为婚姻,伊尹便以有莘氏随嫁的奴仆的名义来到了成汤的身边。《史记》中说是伊尹主动求见成汤的,无论如何,成汤与伊尹,明君贤臣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伊尹不仅帮助成汤处理各种军政要务,而且还“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总结历史经验,帮助成汤筹划灭夏方略。


灭夏第二步: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在商汤与夏直接冲突之前,商汤已经四处征伐了,与夏桀的征伐不一样,商汤的征伐却受到大家的拥护。后来的一位牛人孟子曾这样描述商汤的征伐:“东面征而西夷怨,南面征而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意思就是,商汤往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商汤往南征伐,北狄就埋怨,说:为什么要最后征伐我呢?我们的人民盼望您,就像大旱季节盼望大雨一样啊!


虽然孟子说的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


这也显示出,此时的商汤威望与影响力已经非常高了,以至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为了联系更多的部落来反抗夏,商汤在景亳这个地方召开了诸侯会盟,相传在会盟期间,商汤在野外打猎的时候,命人撤去三面网,只留一面,并且说:“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其实,商汤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诸位诸侯:


第一,你们想干嘛干嘛,我是非常民主滴,我不像夏一样强迫你们


第二,你们可以站在我这边,也可以不站在我这边,都没关系,但是你们不能站在夏的那一边,不然我可就不客气了……


其实就是标榜了那个时候的原始民主平等的原则。


灭夏第三步:剪除夏的羽翼


当时的夏虽然已经众叛亲离,但是还是有几个不识时务的诸侯,对夏忠心耿耿。最典型的,就是韦、顾、昆吾之国。要想灭夏,首先就是先除掉这三个国家。


这三个国家中,实力最弱,距离商汤最近,最好打的就是韦国,所以商汤决定灭夏第一战,就是先把韦国灭了。伊尹和仲虺为商汤制定了堪称完美的作战计划,可是还没行动,商汤就接到了夏桀的诏书。


原来夏桀听说商汤最近不大老实,就下诏让商汤去夏都面见自己。


接到诏书后的商汤,赶紧召集伊尹与仲虺商量。


对话如下:


商汤:“夏桀召集我去面见他,你们觉的怎么样?”


伊尹:“去,有生命危险;不去,就会让夏桀对我们产生怀疑。”


仲虺:“对,假如夏桀对我们产生了怀疑,联合韦、顾、昆吾三国发兵讨伐我们,您觉的我们能打得过吗?”


商汤:“打不过。”


伊尹:“那就去吧。”


商汤:“不是兄弟我怂,万一我这一去回不来咋办?”


仲虺:“您放心,这有我们呢!您作为一国之君,夏桀不会贸然杀你,顶多就是囚禁您,到时候我们再想办法把您弄出来……”


这样的难题,数千年后同样是伟人的毛爷爷也遇到过,不得不说,能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弥天大勇。


在权衡利弊之后,商汤做出了和毛爷爷一样的决定,去!不但要去,而且还一个随从都不带,光杆司令地去!


于是商汤就独身一人去夏都面见夏桀了。


夏桀一看,商汤自己来的,连个随从都没带,心想:“呦,看来商汤还是忠心的,不过为了万无一失,你就别走了,去夏台享福去吧。”


就这样,商汤被夏桀囚禁在夏台。


得到消息的伊尹与仲虺,立马着手营救,进贡大量美女财宝给夏桀以表忠心。贪财好色的夏桀瞬间就被美女财宝晃花了眼,乐呵呵的把商汤放了。


后来夫差和勾践的故事,就抄袭了这一情节。


被释放回来的商汤,尝尽了监禁之苦,灭夏之心也更坚定了。


夏桀囚禁商汤,不但是对商汤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商族君臣们的一次考验,假如君臣之间有一点间隙,可能商汤就回不来了,所幸这些人都不是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聚集在一起的。


类似的故事,后来发生过许多次:周文王、夫差与勾践、重庆谈判……


回来后的商汤,直接出兵灭韦,一夜之间,大军兵临韦国城下,韦国甚至都没来得及求援就被灭了。灭韦之后,商汤顺势把顾和昆吾也灭掉了。


这时,伊尹建议让商汤停止对夏的进贡,来试探一下夏桀的底牌。


结果夏桀一听不来进贡了,大怒,命令九夷之兵前来讨伐商汤。商汤一看,我滴乖乖,夏桀还能调动九夷的兵啊,赶忙恢复进贡,继续猥琐发育。


夏桀的祖宗们经营数代的九夷,成为了夏桀的最后一张底牌,可是夏桀不珍惜,随随便便就打出来了,商汤于是运用外交手段去摆平九夷,经过伊尹的筹划与仲虺的行动,九夷最终也看出了夏桀可能长久不了了,得,还是你们中原人自己去折腾吧,我们不趟这趟浑水了。


于是成汤和伊尹率军在鸣条与夏桀决战,号称实行“天罚”,大败夏桀,夏桀逃窜,商汤追击,最终将夏桀放逐到历山。


《淮南子》上说:“汤伐桀,放之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读到这里,令人唏嘘。曾经夏桀得到琬、琰之后,冷落妹喜,妹喜才与伊尹相交,“间于夏”,等这些“帝王将相江山事”尘埃落定之后,伊尹却没有收留妹喜,不可一世的夏桀,也丧失了所有荣光,和妹喜泛舟浮江。最苦的恐怕还是妹喜,接连遇到两个负心的男人。


不知道在南巢山的夏桀,对妹喜是愧意还是怨恨?


不知道在亳都已封相的伊尹,对妹喜是遗忘还是惭愧?


更不知陪着夏桀的妹喜,是怎样的一个尴尬境地了……

十二、伊尹究竟是贤相还是篡臣?

伊尹是商汤灭夏的主要功臣,也是商建立初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在历史记载中,伊尹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在传统的历史记载中,伊尹是一个贤相。在商汤去世之前,汤所指定的法定继承人太丁便已经去世了,于是就立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伊尹辅政;外丙在位三年,其弟中壬继位,中壬在位四年,伊尹便立太丁之子太甲继位。也就是说,在商汤去世之后的七年之内,商就换了三任商王。


太甲是商汤的孙子,继位之后,伊尹辅政。但是太甲昏暗暴虐,不尊成汤之法,所以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去面壁思过,后来太甲悔过自新,伊尹便又迎回太甲,还政于王,自己继续辅政。





但是在古本《纪年》中,却赫然写着:“中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伊尹继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这里的大甲指的就是太甲。


古本《纪年》认为,伊尹放逐了太甲,自立为王,后来太甲偷偷跑回来,杀掉了伊尹,夺回了王位。





两段截然不同的史料,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


私以为古本《纪年》的记载可信度较低。


一、假如真像古本《纪年》中所说的,伊尹自立,那他的罪过足以灭族了,太甲夺回王位后,应该对伊尹赶尽杀绝,为什么又让伊尹的儿子们继承伊尹的田产呢?


二、在现代考古的过程中,破解了许多商代的甲骨文,发现在整个商代,伊尹一直都是享受和成汤及先王一个规格的祭祀。假如《纪年》所载属实,那么伊尹很难享受此等规格祭祀。


三、根据现在破译的甲骨文显示,伊尹是在太甲的儿子沃丁时去世的,那么《纪年》记载太甲杀伊尹便不可信。


四、唐《尚书正义》中也有“纪年之书,晋太康八年,汲郡民发魏安僖王冢得之。盖当时流俗,有此妄说,故其书因记之耳”的说法。


那么假如否定了《竹书纪年》的记载,是不是就说明伊尹是个贤相了?


应该这样说,伊尹“几乎”是一个贤相。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


在助商汤灭夏的过程中,伊尹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与政治才能。可以这样说,灭夏是商汤与伊尹共同的事业。


只有在“灭夏”这一崇高理想之下,商汤与伊尹的友谊和信任才成立。


所以,在商汤陷入困境的时候,伊尹才会不遗余力地去营救商汤;所以在商汤去世后,伊尹才不能容忍太甲不尊成汤之法的行为;所以,伊尹才会放逐太甲,摄政七年。


所以说,伊尹放逐太甲七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是自己想做这个王位,而是不忍自己和汤奋斗一生的理想毁于一旦。这便是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在伊尹的眼里,谁做商王无所谓,但是有所谓的是,商王必须遵循汤的理想,而汤的理想,便也是伊尹的理想。假如说有人威胁到他和商汤的已成事业,他会毫不犹豫地动手除掉这个威胁。


伊尹在商,执掌军政大权,又素有威望,所以,当太甲出现问题的时候,伊尹轻松的放逐了太甲,并告诫太甲:“等你悔过了就释放你。”


囚禁太甲,是伊尹对太甲的考验,而非图谋篡位。


伊尹其实就是想告诉太甲:


一、你不继承汤的事业,你就不能继承王位,而我可以轻松废掉你


二、假如你能悔过自新,便让你回来继续做商王;假如不能悔过自新,后果自负。


三、我不会篡位,也没必要的篡位,我的目的就是要找个继承商汤事业的人,至于这个人是不是你,就看你表现了。


而太甲在桐宫悔过的时候,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一、伊尹做这些的目的只是想让我继承我爷爷的事业


二、假如我听他的话,改过自新,就可以回去做商王


三、反之,假如我不听他的话,他的选择很多,要么自立;要么立别的人做商王,甚至还可能杀了我


想到这里,太甲忽然感觉后颈发凉,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服从伊尹的意愿。


这个结果可谓双赢,太甲得以继承王位,而伊尹,也成为了历代贤相的典范,世代享受商王规格的祭祀。





至于历代史籍记载为何会有不同,还有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给历史人物翻案,清朝人赵翼在他的《廿二史劄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表述:


“观各史艺文志所载各朝文士著述,有关史事者何啻数十百种。当修史时,自必尽取之,彼此校核,然后审定去取。其所不取者,必其记事本不确实,故弃之。而其书或间有流传,好奇之士往往转据以驳正史,此妄人之见也。”


大意就是:可以作为史料的书籍众多,在修史的时候,史家会全部拿来,然后审核校对,对于一些不合理、不确切的史料直接弃掉。但是这些书籍还是会在后世流传,一些“好奇之士”便拿来作为史料,来否定正史,才有了这诸多“妄人之见”。


所以对于现在流行的为历史人物翻案的行为,完全是哗众取宠,为了博眼球而浪费精力,实在是够傻。

十三、从早商时期的频繁迁都,一窥早商的王位之争


在史学界,我们把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之前的这段时间,叫做早商时期。


早商时期共经历了19个商王。这数字一看挺多挺吓人,但是其实就只是八代人而已。


那么为什么八代人能产生19个商王呢?其实这和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有关系。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相结合。也就是说当上一任商王去世的时候,继位的是他的弟弟,等他的弟弟去世之后,继位的是他弟弟的弟弟,当他弟弟的弟弟去世后,基本上他这一代人也都挂个差不多了,然后,再从这几个当过商王的人的孩子们当中,选一个继承商王。


是不是看着挺乱的?乱就对了,就是因为这种不科学的王位继承制,才导致了早商时期频繁的宫廷政变。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晚商时期,晚商时期的商王们仔细想了想,觉得这种继承制弊端太大,就决定基本坚持“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


纵观早商时期,商朝一共经历了八代人、十九个商王、共有五个都城,这五个分别为:


亳,今河南郑州,历成汤至雍己九王;


嚣,约在亳以东,历两王;


相,历一王;


庇,今山东费县,历四王;


奄,今山东曲阜,历三王。


可见早商时期,八代五都,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不可以随意迁都,那么为什么早商时期会有如此独特的事情发生呢?


现在史学界流行的有很多说法,比方说地力耗竭、躲避水患、政治斗争、利于扩张等……


今天,我们就从早商频繁迁都这件事,来一窥早商的王位斗争


早商时期的王位继承制的问题出在兄终弟及上。


你想啊,一般情况下,兄弟之间的年龄相差不会太大,这就会出现哥哥在位的时候,弟弟也年轻力壮。


所以当作为商王的哥哥执政出现问题时,等着继位的弟弟就巴不得哥哥出现点问题。


中丁迁都于嚣,是为了征伐蓝夷,这次迁都应该和王位争斗关系不大;


河亶甲迁都于相,而他的王位是继承于他的哥哥外壬的;


祖乙迁都于庇,而他的王位是继承于他的叔叔河亶甲的。


从上边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中丁迁都于嚣与征伐蓝夷有关之外,其他的几次迁都的商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王位不是继承自自己的父亲,而是叔叔或者兄长。


联想到明成祖朱棣篡位之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我们不难想到:这几位商王通过政治斗争继位后,不免面临着忠于上一代商王的旧贵族的牵制。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首都从上一代商王根基深厚的旧都,迁往一个新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统治中心。


但是迁都会对商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商民们的反对,商王便以地力耗竭、躲避水患等理由来向商民解释。


这一点,从盘庚迁殷之后,商的都城不再频繁更迁也可以看得出来。


盘庚迁殷后,随着父死子继制度逐渐成为定制,随着商王王权的逐渐集中,关于王位的政治斗争也大量减少,而商朝的都城,便也不再频繁更迁。

十四、盘庚迁殷:铁头娃的胜利与愣头青的不朽


盘庚迁殷,是商朝的一个分水岭。以盘庚迁殷为标志,在这之前的商朝称为早商,在这之后的商朝称为晚商。


关于盘庚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比较特殊的。每当我们评价一个君王的时候,都给他冠以一个头衔:贤君、昏君或者暴君。但是盘庚这个人不同,因为他有一种铁头娃、楞头青的精神。


盘庚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迁都。众所周知,都城,是一个政权的根本所在,假如连都城都不够稳固的话,那么这个政权也难以长久和安稳,而商朝就是一个都城屡迁的王朝。


正因为出于种种原因而频繁迁都,所以早商时期,商王朝并没有显示出像夏朝那样君临天下的统治力。商王朝对于众方国仅仅只是保持着微弱的控制,而众方国之所以还对商俯首称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对商汤之政的怀念与期待。


因为商朝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导致商王朝频繁内乱,自中丁以后,商王朝为了争夺继承权互相争斗,史称“九世之乱”。


到了盘庚继位的时候,他所继承的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诸侯不来朝拜;王室贵族骄奢淫逸;百姓生活困苦。完全不复商汤时候的鼎盛。


面对这种情况,盘庚急的后脑勺都抓破了。他左思右想,最终想到了一个并不算创新的办法——迁都。


为了试探大家对迁都的态度,盘庚故意放出风去,结果却遭到几乎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贵族们反对,是因为觉的自己过的挺舒服啊,樽中有美酒,怀里有佳人,过得舒服又自在,瞎折腾什么啊!


贵族们反对可以理解,可是受压迫的商族民众为什么反对?仔细分析,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安土重迁。百姓们心想:我们在这个地方也安稳了那么多年了,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的家产都在这,祖坟也在这,而且您说让我们迁都,长途跋涉不说,新迁到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比这好。关键是在这里,百姓受贵族压迫,到了新的地方,还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受新的压迫?所以还是别瞎折腾了!


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可能盘庚有点小慌。但是牛人生来就是倔,盘庚以铁头娃、愣头青的精神激励自己,决定不管怎样,这个都是必须要迁滴!


贵族们其实第一次听到盘庚想迁都的消息,是一点都不慌的。新上位的君王嘛,保不齐有那么几分钟的热度,等他缓一缓,知道享受了,就没这么多雄心壮志了。所以贵族们适当向盘庚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反对态度,就继续怀抱美女喝美酒去了。


就算是当盘庚决定要做铁头娃、愣头青的时候,这些贵族其实一样是不慌的,只是有点小烦。烦归烦,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于是大家就推举了一个代表去劝说盘庚。


贵族代表就对盘庚说:“大王啊,您说您有啥想不开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迁都干嘛啊?”


盘庚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我不管,我就是要迁都!”


代表继续说:“大王啊,要知道,这个王可是不好当的,您要是不迁都,咱就舒舒服服当个王,多好啊!”


盘庚继续面无表情:“我不管,我就是要迁都!”


代表终于火了,把杯子一摔,说:“咋了么?是美酒不好喝,还是美女不好看啊?”


于是一些反对迁都的贵族,就煽动民众起来反叛。


老话说的好:“少年天子不受欺”啊!


面对反叛,我们的铁头娃盘庚二话不说就硬刚,三下五除二就把叛乱给平息了。


叛乱是平息了,但是反对迁都的势力还在。与低水平的铁头娃、愣头青不同,高水平的铁头娃盘庚知道,要想成功迁都,不能只靠武力。于是他开始采取攻心政策。


这时候,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的铁头娃盘庚头一点都不铁,甚至还有很高的演讲天赋。


盘庚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下,进行了三次内容不同却效果奇佳的演讲。


第一讲,迁都前,对反对迁都的大臣们的讲话


(PS:知道你们不会看,但我还是要把原文贴出来……没兴趣的直接跳过看分析)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联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 所讼。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安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 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 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 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 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 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民非予有咎。”


这是盘庚对大臣们的训话,所以语言柔中带刚,大致是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教训:你们最近太傲慢了,太放肆了,太安逸了,以至于都不思进取了


二、扯旧情:我的先祖商汤,和你们的先祖一起创下了这基业,你们都是旧臣,先王看重你们的祖先,我也是很看重你们滴……


三、话锋陡转:我这么看重你们,你们却不理解我的苦心啊,我之所以迁都,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却散布谣言,来中伤我


四、威逼利诱:你们散布谣言中伤我,自己又懒惰安逸不思进取,已经犯了错了,现在,假如你们听我的训诫,这些错我就原谅你们;假如你们不听我的训诫,后果自负吧。哦对了,不要忘了,生杀大权可在我手里哦(矧予制乃短长之命)……


第二讲,迁都前,对不愿意迁都的百姓


“呜呼!今子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骨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这是作为商王的盘庚对百姓们说的,与对大臣们的语气不同,这里的语气强硬不可置疑。盘庚在这次演讲里告诉了民众以下几层意思:


一、迁都这事是不会更改的了,大家收拾收拾吧。


二、迁都长途跋涉,大家一定要团结互助,互相照顾。


三、假如有不老实的,我就让你断子绝孙


四、新都城很好,大家快去啊……


第三讲,迁都后,公布自己的施政方针


  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 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易震动万民以迁?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子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一、官员要节俭勤政,不要贪图安逸,更不能贪财敛财


二、百姓们要辛勤耕作,赶快让自己安定下来


三、我盘庚将来呢,就是要实行“汤政”,让大家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从这三次演讲来看,盘庚绝对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有勇气、有智慧的君主。


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盘庚发挥铁头娃的精神,坚定决心;而且,盘庚知道,征服人心是最重要也是最长久的,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对大臣民众进行劝说;最后,在这场迁都事件中,盘庚把“狮子的大胆”与“狐狸的狡猾”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手腕之强硬,政治技巧之高超,在历代商王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就算盘庚有这么多优点,但是,我还是喜欢叫他铁头娃、愣头青,因为,面对阻力与困难,可能办法能想出来很多,但是难得的,是有铁头娃、愣头青一般勇往直前的精神。

十五、励精图治的武丁为什么继位之后“三年不言”


盘庚迁殷后,实行汤政,商朝逐渐强盛。而整个商朝,则在武丁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武丁是盘庚的侄子,商王小乙的儿子。


据历史记载,武丁在少年时期,就谨遵父命,到民间去生活。


在民间,他和百姓们一起辛勤劳作,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一般情况下,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君王,大都不会太坏。


武丁继位之后,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样复兴商朝,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力的大臣来辅佐。所以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很多翻译说武丁三年不说话,简直太扯了,武丁又不是个哑巴,三年不说话还不得憋死啊。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在武丁继位之后,因为没有得力的助手,所以不怎么插手政务,而是把政务都交给冢宰,自己在一旁观察国家的形势。


关于武丁为什么“三年不言”,我觉得绝对不是为了观察国风那么简单,“三年不言”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


第一


刚继位的武丁,自己的权力还没有稳固,所以并没有着急插手国政,而是努力巩固自己的权力。


第二


武丁的少年时期,是在民间度过的,《尚书 无逸》上说他“旧劳于外,爰及小人”。所以他对下面的大臣并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的。相应的,下面的许多大臣,也有可能对从小生活在民间的武丁并不感冒,所以武丁的话语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第三


尚书上还说武丁“其惟不言,言乃雍”,意思是武丁一般不说话,一说话就很恰当和善。从这里可以看出,武丁在这三年里是谨慎而又小心的,不然一个初继位的君王,很难做到“言乃雍”。


那么武丁为什么这么小心谨慎呢?还是因为他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够稳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这一点,从他后来破格提拔傅说,和他权力稳固之后所进行的管制改革就能看出来。


所以,武丁继位之后之所以“三年不言”,还是因为武丁的王权不够稳固。

十六、武丁中兴


在(十五)里,先是小篇幅讲了一下为什么武丁继位之后“三年不言”,关于这个问题,早就有许多专家考证出N条理由了,而我只是选出其中的一条理由“武丁的王权不够稳固”来说事,原因无他,而是因为依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更有趣的看待武丁中兴。


武丁继位之后,就以复兴殷商为己任,但是却苦于没有得力的人辅佐,再加上即位之初,手中的权力不够稳固,所以也不能贸然任用有才能但是出身低贱的人才,因为这样会引起贵族们的反感。


终于有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做了一个梦,梦里说有一个贤才,名叫“说”,他可以帮我实现复兴的理想。于是大家就去找,结果发现了在傅险筑城的说,武丁与说交谈,发现他果然是个有大才的人,便拜为相,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这是《史记》里的说法,这个说法太传奇了,以至于让人难以相信,那么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要知道,武丁年少时候生长于民间,而傅说也来源于底层,《墨子》上说傅说“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可见当时的傅说还在带着锁链,应该是罪犯之身。可能是二人之前就认识,也可能是有人偷偷给武丁举荐过傅说,总之,武丁在找到傅说之前,肯定就知道傅说的才华,才会让人去找,那么武丁为什么要编一个梦境呢?


这源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尚书•说命中》:“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可见,除旧有的官僚体系外,武丁既有可托政事的冢宰,又有可以师事之的甘盘,并不缺乏治国的人才。但是人才谁都不嫌多,而且在武丁的眼里,冢宰和甘盘的才能不足以让他实现复兴殷室的理想,可是贸然把一个出身卑贱的建筑工人拉到三公的位置上,又恐怕引起冢宰和甘盘的不满,更重要的是会让傅说以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因此武丁利用大家迷信上天的心理,编造了这么一个梦境,瞬间就让傅说从一个出身低贱的人变成了有上天光环围绕的贤臣。


把傅说破格提拔之后,武丁语重心长地对傅说说:“兄弟啊,我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么一个招把你弄过来,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可能当时的傅说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知道,这种知遇之恩,只能用行动来报答。


敢破格提拔傅说,表明武丁确有卓识;而傅说,也竭尽全力,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武丁夸赞傅说“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可见对傅说是极其重视,而傅说也没有让武丁失望。


《史记》中说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商朝,祭祀和打仗,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商朝是一个神权政治色彩浓厚的国家,但是在武丁之前,祭祀权并不完全掌握在王的手里。到了武丁的时期,武丁把祭祀权紧紧握在了商王的手里,而祭祀的对象,也从天神变成了自己祖宗,并延续至今。


除了祭祀权,武丁还大肆征伐。


他多次亲征土方、羌方、鬼方、马方等周边蛮夷,并且取得了很多胜利。


武丁在位时期,破格提拔贤才,对内实行仁政,对外征伐威慑,商朝一度达到顶峰,诸侯咸宾,百姓称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丁波澜壮阔的一生之中,有一个女人,对他极其重要,她就是妇好。


十七、奇女子妇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妇好是武丁的妻子,武丁在位59年,一共有60位妻子,妇好是武丁的原配,也是雄才大略的武丁一生最爱的人。


关于妇好的容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妇好应该是个不丑的女人,毕竟是王后嘛!就算妇好真的不好看,我们也不妨把她想象成一个美丽的女子,人生总该多一些美好。


妇好深受武丁宠幸,这不仅因为妇好的容貌,还因为妇好的能力。


妇好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女将,在伴随武丁的短暂的时光里,妇好不仅帮助武丁打理政事、主持祭祀,而且还多次代表武丁外出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年夏天,北方有强敌入侵,武丁派出的大将都不能击败强敌,双方在今河套地区相持不下。正在武丁因战事而焦头烂额之际,妇好自告奋勇,想要带兵北上,击败强敌。武丁犹豫不决,这也不怪武丁,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考虑,作为女人的妇好,都不是出征的最佳人选,但是妇好坚持出战,武丁无法决定,便占卜上天,最后占卜的结果是妇好可以出征。


妇好提兵北上,大获全胜,从此武丁对妇好刮目相看。在这之后,妇好代替武丁作为军队统帅,四处征战,先后打败了二十几个方国。这种战功,就算是当时武丁手下的猛将禽和羽,都望尘莫及。


妇好最多的时候,曾指挥一万三千人的军队,讨伐羌方,这是武丁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





在后来讨伐巴方的时候,还和丈夫武丁一起合谋设伏,击败了巴方的主力,平定了巴方。这也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伏击战。


可以这样说,作为商朝武功最盛的武丁时期,武丁把疆域扩大了数倍,这其中作为妻子的妇好功不可没。


在战争结束后,武丁并没有觉得妇好为他出征是理所当然,而是把妇好看做一个战功累累的大将,给了她独立的封地和嫡系三千军队的特权。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武丁对妇好的重视。


除却这些功绩,最令人感动的是武丁与妇好的爱情。


假如抛却商王和王后的头衔,武丁和妇好只是一个普通的夫妻,他们也有着普通夫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根据历史记载,在妇好有了独立封地之后,作为王后的妇好,便住在自己的封地,但是,她思念丈夫,经常去国都见武丁,并且为武丁生育了许多儿女。也许在妇好的眼里,威严的商王,只是一个需要自己照顾的丈夫吧。


妇好为武丁征战、处理政事、生儿育女,不仅尽到了一个妻子和王后该尽的责任,还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那么武丁对妇好的爱是怎么样的呢?


武丁对妇好的爱是很深的,这从妇好去世之后武丁的卜辞中就可以看出。


妇好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去世,妇好去世之后,武丁对妇好无比怀念,但是按照国家制度,武丁不得不又立了一个王后。武丁对新王后并不宠爱,后来,新王后因此忧郁而死,武丁便又立了一个新王后,但是武丁依然对妇好念念不忘。


当妇好分娩的时候,武丁向上天占卜吉凶,言辞切切;


当妇好生病的时候,武丁向上天占卜,祈求无恙;


甚至在妇好去世多年后,武丁每次出征都会祭祀妇好。


最能体现武丁对妇好的深爱的是,在妇好去世之后,武丁为妇好主持了多次冥婚,把妇好许配给贤能的先王,大概在武丁的眼里,妇好的功绩可以和先王们媲美,又或者仅仅只是希望自己的先王们能在阴间保护妇好吧。





我想,对于武丁来说,能得到妇好这样贤良的妻子,是他的幸运,也是他一生的心结。


幸运,是因为妇好不但对武丁爱意深切,还能帮武丁处理政事,外出征伐;


心结是,在遇到妇好之后漫长的岁月里,武丁便再难对别的女人动心,这大概就是诗里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


对于妇好来说,遇到武丁,也算不负此生了。每当她看到丈夫眼中,复兴殷商的理想之火熊熊燃烧的时候,她多么希望自己能为丈夫的伟业出一份力,而在她为丈夫的事业鞠躬尽瘁,与世长辞之后,又能得到丈夫一生的怀恋与思念,这恐怕就是每个女人心中所向往的幸福了吧。

十八、 初论商纣王:纵有雄才大略,也难力挽狂澜

商纣王是继商朝武丁之后,又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也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


数千年来,商纣王一直被盖以“昏君”“暴君”的帽子,遭受的口诛笔伐数不胜数;但是数千年来,也有许多人不遗余力地为商纣王翻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子的大弟子子贡、顾炎武、郭沫若等人。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逐条分析,一层一层揭开被历史的尘埃掩盖住的真相。


一、商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也就是说,纣王的资质是很好的,天生聪敏,力气大,可以徒手与猛兽格斗。


优秀的先天条件,造就了商纣王心高气傲的性格,也造就了其强硬的执政风格。


商纣王在位期间,发动了多次战争,其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是与东夷的战争,纣王与东夷的战争前后进行了十余年,并且最终击败了东夷部落。


二、商纣王时期的国家形势如何?


严格来说,整个商朝,除了商汤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之外,大多数时候商内部是混乱的。早商时期,围绕着对王位继承权的争夺而爆发的“九世之乱”,严重耗费了商的实力;虽然后来经过盘庚迁殷,这种紧张的局面有所改善,但是从盘庚执政时“多用旧臣”这一点来看,盘庚时期大臣贵族们的势力已经开始壮大,但是还没壮大到可以威胁王权的地步;在武丁时期,武丁“托梦”选用傅说及其他一些出身低贱的人做官,从侧面反映出商王对大臣贵族势力的忌惮与打压,但是强大如武丁,也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导致到了商纣的时代,商纣王面临的对手要比祖先们强大得多。


三、商纣王内部的障碍与压力主要来自于两大集团:


一个是势力强大的旧贵族集团。


纣王的父亲是帝乙,当时的王位继承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庶长子微子启,一个是嫡子受德(商纣王),而帝乙最终把帝位传给了商纣,这就导致了长子微子启的极度不满,朝廷内部随即也分为两派,微子启与其支持者不断造谣重伤商纣,甚至还发生过行刺纣王的事情。


另一个内部敌人,则来源于神职人员。


商朝是一个神权政治色彩即为浓重的王朝,在商朝初期,参与立国的伊尹就是一个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的代表人物,甚至商汤死后,伊尹的神权是高于王权的。但是经过历代商王的奋斗,到了商纣的时候,王权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但是失败的神职人员们并不甘心,他们利用大众们对神的迷信,造谣重伤商纣王。


其实这两大集团,单独来说都无法与商纣王对抗,也许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现实问题,于是,他们联合了。


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势力,商纣王则以强硬回击。


纣王为了打击微子启在朝廷中的势力,重用外来人才费仲,并且把军队交给同样是外来人才的飞廉、恶来统领,微子启抵挡不住纣王强硬的打压与排挤,最后决定出卖自己的祖国,投靠了周国。


而对于一众神职人员,商纣王的做法则干净利落——杀。


也许最后,商纣王为了打压敌对集团做的有点过了,同为旧贵族的比干去摘星楼向商纣王劝谏,商纣王则在盛怒之下,杀掉了比干。


虽然后来的历史上,对微子启、胶鬲等人的记载都是弃暗投明的赞誉,但是在竹书纪年中,却写着“微子启,胶鬲与周盟”,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身为商王之兄、先王之子的微子启在帝国最危急的时候选择了投靠敌人,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也足见商纣王手段之强硬。相比于“圣人微子启”投靠周人,纣王自焚与鹿台,则显得有尊严的多了。

十九、周灭商:周武王的以小博大


当一个王朝走到尽头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副疲弱不堪的形象,但是商不是,商纣王是商朝继武丁之后,武功最盛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外频繁征伐,将国土扩大到今山东、江淮一代;对内强硬施政,使王权真正实现了至高无上。


因此,灭亡时候的商朝并不疲弱,相反,当时的商纣王刚刚攻灭了东夷,获得了大量的俘虏与财富,毛主席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由此可见,灭亡时的商,恰如一个刚吃饱饭的摔跤手,腹中食物还没转化为身体上的力量,就比一个比自己弱小的摔跤手打败了。


要想完整地了解商灭亡的过程,最好的视角是站在周族人的角度上,因为当时的商纣王面临许多问题,周的威胁只是其中一个;而当时的周武王面临的问题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灭商。


在周武王之前,他的父亲文王姬昌,就已经完成了灭商的战略布置。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


公元前1054年,姬昌出兵伐密须。


犬戎和密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周的后方,一旦周师远征,这两个国家对周后方的威胁不言而喻。因此,伐灭了两国,就解决了周师伐商的后顾之忧。


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


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沁阳市)。


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


这三国,是商都朝歌西边的三个大国,灭了这三个国,就等于切断了商同西部属国的联系。


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


而此时的商纣王并不是看不到周的用意与威胁。但是此时商的精锐都在征讨向西扩展的东部诸夷,无力震慑周国。


商纣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快结束东夷的战争,腾出手来收拾不老实的周国。


但是姬昌是个聪明人,在姬昌四处征伐的同时,他也很小心的侍奉商纣王,甚至在自家祠堂祭祀商朝的先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麻痹了商纣王。


后来商纣王伐东夷胜利,俘虏了大批夷人,纣王也被誉为“百克”。于是志得意满的纣王开始对周动手了。


商纣王囚禁了姬昌,并且,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商纣王并没有释放姬昌,而是杀掉了姬昌。


纣王以为杀掉了姬昌,就解除了周的威胁,可是没想到姬昌的儿子姬发,比他老爹更有出息。


公元前1048年,姬昌率领军队伐商,当军队开到孟津的时候,诸侯来相会的有800多个,但是姬昌却决定撤军,并且对诸侯说:“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那么为什么进军到孟津的周武王会撤军呢?原因就是心里没底。


在周武王进军之前,就已经派人联络各国在孟津会师,前来相会的诸侯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江汉地区的小国,恐怕并没有达到史书中所写的八百多个。


而且此时的周武王摸不清商纣王的战斗力,刚伐东夷归来的商朝军队虽然疲惫,但同样的,这些军队也都是富有作战经验的精锐,而且数量不在周师之下,所以周武王没有着急出兵是对的,他决定再等两年。


接下来的两年,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被平定的东方诸夷叛乱又起,为了平定叛乱,纣王又派大军东征;与此同时,商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纣王杀掉了重臣比干,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也出逃投奔了周。


微子启的叛逃对于周来说,意义重大,从他的口中,周武王得知此时的朝歌精兵尽出,守备空虚。事不宜迟,周武王立马制定作战计划,准备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师东进伐商,大军抵达孟津,与前来支持的诸侯会师,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会师后的伐商联军有4.5万人。


商纣王得知大军来袭,仓促组织手下俘虏七十余万人应战,但是俘虏奴隶,怎么能敌得过准备充分的周师,商军不堪一击,朝歌沦陷。


商纣王带着自己的财宝自焚于鹿台,商朝至此灭亡。

二十、牧野之战,商纣王遭受了希特勒式的“闪电战”打击

牧野之战,商纣王遭受了希特勒式的“闪电战”打击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率兵东征,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统治华夏大地六百多年的商的都城——朝歌。


自从得知商军精锐外出,朝歌内守备空虚之后,周武王姬发就激动的睡不着觉了,这个机会,父亲至死死都没有等到,而他却在继位的第四年就等到了。


根据早就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周武王先是派人去联络各国,然后倾全国之兵力而出,到达孟津,等待会师。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数据,周武王此次出征,共率战车三百乘,虎贲军三百人,步军数万。


2月21日,周师到达孟津,与前来伐商的诸部落会师。


大军在雨中列阵,三百乘战车与三百虎贲军组成最精锐的先头部队,进行第一梯次的进攻;


经过严格训练的数万步军,作为第二梯队的进攻;


而前来会师的诸方国的军队,作为第三梯队,掩护后方。


这一刻,周武王的内心是激动而忐忑的。


此时的商军主力远在东方,当他们得知国都朝歌受到攻击,肯定迅速回防,周师必须在商军主力到来之前,拿下朝歌。


假如拖到商军主力赶来,内外夹击,倾国而出的周师必将全军覆没,数代周人的经营将毁于一旦。


所以,此时周武王的战略就是快攻,而商纣王的战略就是坚守。


在站前紧张的气氛之下,周武王做了激动人心的站前演讲,这就是《尚书》记载的《牧誓》: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


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


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


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


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翻译过来就是:


排列好你们的武器和阵型,我要发布誓词:


……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女人的话,不祭祀他们的祖先,不任用他们的兄弟……我要实行“天罚”。


今天的决战,进攻的时候保持完整的阵型,每六七步,就停下来调整阵型,保持整齐!将士们,奋力向前!


交战的过程中,每四五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奋力向前,将士们!


希望你们个个儿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


在战斗中,不要攻击来投降的人,要让他们为我们而战!奋勇前进啊,将士们!


你们如果不奋力向前,你们自身就会被杀。


由此可见,周师军容整齐、军令严明,士气高涨。


得知周师来袭,商纣王仓促调动奴隶七十余万应战。看到商军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周师刚提起的士气瞬间就被压下去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奴隶本来就是商军的俘虏,平时遭受非人的待遇,根本不可能为商而战,反而是临阵倒戈,掉过头来帮着周师一起进攻商都。


商都顷刻被破,纣王逃往鹿台自焚而死。


从牧野之战的全过程来看,周是凭借“闪电战”的军事方针以小博大而取得胜利的。


要知道,当时的形势,虽然纣王穷兵黩武,人心大失,但是商的实力是远远大于周国的。


一方面,商有大批精锐远征东方,这些精锐足以打败周的军队;另一方面,当时依然有大部分的方国是效忠于商的,而且有更大一部分的方国是持观望态度的;最后,商都内有七十余万的俘虏,如果对这些俘虏进行训练与培养,他们不仅可以劳作间接补充商的国力,而且还可以直接作为军队对外作战。


因此,周武王的胜利关键点在一下三点:


第一,准


周知道自己正面和商硬碰硬不是对手,所以果断抓住商军主力外出,商都守备空虚的时机,放手一搏,倾全国之力与商决战。


第二,快


周武王1月26日,从都城镐京出发,2月21日便抵达孟津,2月27日进行了牧野决战,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军事到外交到战斗等一系列复杂的行动。而且真正的战斗仅仅进行了一天一夜,作为一个灭国级的战役,不可谓不快。


第三,狠


周军进入朝歌后,大肆屠杀,据《逸周书》记载,周在商都屠杀了商民十八万之多,而且俘虏了大量贵族大臣,这对仍然持观望态度的方国,和远征在外的商军主力都是一种巨大威慑。也有利于后来周对商残余势力的剿灭。


周武王对商快准狠的“闪电式”打击,以小博大,将庞大的商王朝拖入早就挖好的坟墓中,实现了王朝的历史更迭,但是,这种以小博大的胜利方式,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后来差一点就颠覆了周的统治。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宣传夏商周是奴隶制? 
  三星堆的出现是不是佐证了夏朝的存在。? 
  夏朝存在吗? 
  为什么古埃及的王表可以作为信史,夏朝的却不能呢? 
  如何评价刊登于《科学》的关于公元前 1920 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文章,它怎样支持了夏朝的存在? 
  除了二里头还有没有能代表夏朝的遗址? 
  夏朝之前是什么情况? 
  如何评价刊登于《科学》的关于公元前 1920 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文章,它怎样支持了夏朝的存在? 
  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话,商朝怎么来的? 
  现在还有可能找到证据证明夏朝存在,并被广泛接受吗? 

前一个讨论
在城市上下班高峰自行车3分钟3km什么水平?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06年因电话门事件尤文图斯降入乙级联赛,很多当时的顶级球员都选择离开,如今过去多年依然很强势?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