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宗几点历史问题的怀疑与商榷
一、武宗是否喜欢入室抢百姓家的女人?
相关史料:正德十二年,幸宣府,彬为建镇国府第,悉輦豹房珍玩、女御实其中。彬从帝,数夜入人家,索母女。帝大乐之,忘归,称曰家里。
质疑:
《戒庵老人漫笔》:一日入暮,密聞欲幸霖家,霖與近侍謀:“夜深不能治具,奈何?”眾曰:“汝書生,獻茶可矣。"⋯⋯帝曰:“已有果,但少酒耳。”於是出酒命霖歌。一一一徐霖家这么有钱的大户,招待皇帝就是茶果而已,了解皇帝的众近侍也是这么建议,正德连酒都是自己带。
再看杨一清笔录百姓口述:词色甚和,遂烹茗以献。顾从者收果饼,自食二枚,取二枚赐老人。一一一普通百姓对皇帝也只是献茶招待,正德自带干粮,接受了茶还回赠主人两个饼。
问题来了,正德在江南是有礼貌的正常人,吃杯茶都要还两个饼,从未开口向百姓要过什么,到了宣府就变身强盗,他为什么专跟宣府人民过不去?逻辑呢?而且宣府人似乎对他还挺有好感,秉承了他的爱好。如果是白昼闭户一片萧条,还怎么受他熏陶?
《宣化府志》:武宗在宣府日,盘游无度,常聚乐伎数百人,骑从歌舞道路间,常以丝竹为新声,如所制《玉娥郎》是也。宣人土风淳朴,然民间杂兴娱神,虽靡费不惜,或以为康陵遗风在焉。
正德在宣府期间,文臣连京城都出不去,对皇帝在宣府的行为却写得真真的,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
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内阁大臣及九卿至居庸关请 驾有禁不得出关而还"。正德十二年闰十二月,"有旨戒谕京城九门守门官勿放朝官出城"。
道听途说的谣言也不是没有,朝鲜人都给辟过谣。
《李朝实录》:初闻皇帝纳张指挥之女,遂留其家,而军士乱掠人家。及其出来时见之,则皇帝留通州之馆,仪仗尚在,而又无乱掠之事矣。
皇帝到武官家里,纳人家女儿,军士到处抢老百姓,眼熟不?跟在宣府一毛一样。可是朝鲜使臣实地考察说这就是个谣言,全是假的,所以我有理由质疑宣府那段记载也是把流言当真事。
二、武宗东巡时,是否因为刘士元不让他抢女人而贬他的官?
相关史料:
丁巳执御史陈士元于行在军门杖之仍系锦衣卫狱初上之幸河西务也指挥黄勋以供应为名因而科扰侵盗士元按之勋逃至行在因嬖幸譛【士元闻驾至,令民间尽嫁其女藏匿妇人。遂命裸缚面讯之。时野次无杖,取柳干杖四十,几死,囚系于车驰入京】并执知县曹俊等十余人下锦衣狱于是左都御史王璟六科十三道交章论救之皆不报
刘士元让百姓尽嫁其女什么意思?摆明了向百姓宣扬皇帝是个恶棍,据《名山藏》等记载还折辱了皇帝的使臣,正德不该处罚他?正德亲自审了他,注意细节,是在野外,正德出巡驻扎野外,连县城都没进,你们说他骚扰百姓?史官好笑了,皇帝审问,审了什么?定了什么罪?一个字都没有。用了什么刑,却连刑具都写得一清二楚,是树干,还是柳树的树干!史书把刘士元令百姓嫁女和皇帝震怒联系起来,误导人们以为是刘士元阻碍皇帝抢女人才被罚,中间细节就不告诉你。《明史》还移花接木,说江彬掠数十车女人,实际是把西巡的记载挪到了东巡,明人纪录里东巡并没有抢女人的记录,反倒明确记载了是民间讹言。
《名山藏》:密云民讹言欲括女子财物进奉。
三、正德西巡是否抢女人?
过偏头关,纳刘良女,看似一路抢女人有没有?可事实上他是去的路上遇见刘良女,还是太监从晋王府借来的乐伎,之后回来的路上才纳的刘良女。可见是遇见之后实在喜欢,才在回来的路上拐道去接她,如果是冲着抢女人去的,怎么没一开始就一波带走?
西巡的数十车女人,是陕西廖鹏抢来献给皇帝,因为正德在西巡途中,他就送到大同等待,并不是正德带人去抢来的。《李朝实录》里也有"陕西采女"的记载,可见这件事在当时是很公开的,连外国人都知道,但实录里却记载含糊,仿佛是武宗一路走一路抢。选宫女的事情每个皇帝都有,封建帝王的通恶,因为正德不按规矩办事,就成了内色外禽?
这些女人的命运,就是被武宗放在浣衣局,之后由于南巡离京,这些女人中的大多数正德几乎见都没见过。正德死后朝廷就把他们放回了家。其中有个小细节,张太后原本还想留几十个放身边当宫女,是否可以猜测这些女人原本就有一部分是要进宫作宫女的?
四、正德南巡是否喜欢去民间抢女人?
正德欣赏的是有才艺的美女,不是随便什么民间女人,所以他要的都是教坊司伎,就是乐伎也不是什么人都带走。
王宝奴,号眉山。当武宗南征驻驆金陵,选教坊司乐妓十人备供奉,宝奴为首,姿容瑰丽出众,数得侍巾栉,近至尊。武宗驾旋,各有赉赐,俾无从。宝奴既还旧籍,咸以贵人呼之。
南京教坊司精心挑选的十个名妓正德都没带走,你说他内色外禽喜欢去民间抢女人?正德南巡一年多,所记载的他到百姓家都是客客气气的。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吴经,吴经提前为他物色美女,趁机发财,因为知府蒋瑶的阻止才有所收敛。你可以说武宗驭下不严,但是把他本人形容为强盗,可以反驳的史料就太多了。
五、明实录是否会故意贬低武宗,扬恶掩善?
答案是肯定的。实录里记载的武宗在豹房,在宣府的行为,比野史记载的还不堪,而他的宽大之处却经常被故意抹去。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张钦闭关的故事,实录里只记载了张钦的奏疏,而关于张钦抗旨,武宗大怒却没有为难张钦,武宗躲避了张钦才成功出关等细节,实录里却完全没有体现。而这件事,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无数文人写文写诗赞颂,虽然主要是赞美张钦,但也顺便称赞了武宗“主圣臣直”。这件彰显武宗“圣德”的著名事件,实录里没有写明,其它一些荒诞不经矛盾重重的怪谈,却记载详细,这是为什么呢?
六、〈明史〉是否吹捧了武宗?
最近听说一些奇谈怪论,说清修明史吹捧明朝皇帝,说得跟真的似的,就着这个例子再说一说吧。我们现在知道张钦的故事,来自明史《张钦传》,而不是《明实录》。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明史吹捧武宗,把他写得比明实录里还好。别扯了,事实上明史关于张钦的记载全部抄袭自明人笔记《西关志》,只是为了编写《张钦传〉才抄,不是为了捧武宗。还有著名的评语“后岁犯边,不敢大入”,也有人说是出自明史,说明史捧武宗,其实明史这整篇〈鞑靼传〉的相关内容都是抄自明人笔记《名山藏》,那句评价也是。所以大家看清楚了,明史即使有说两句武宗的好话,也是抄袭自明人的记载,千万别自作多情认为明史捧明朝皇帝。明史这种抄袭大作,不仅好的抄,坏的、错误的部分也全部照抄。
明史《云南土司三》记载:初,孟密宝井,朝廷每以中官出镇,司采办,武宗朝钱能最横,至嘉靖、隆庆时犹然。
钱能是成化四年二月由宪宗派遣出镇云南,成化十六年就召回南京,显然明史搞错了,把成化朝“最横”的云南镇守太监当成了正德朝的。但这不是明史故意的,因为明史自己也是抄的,《云南土司三》的相关内容,全部抄袭自明人作品《续文献通考》。明史错的东西也照抄不误,这种修了一百年还错漏百出的抄袭作品,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它会系统地为明朝皇帝掩过?
明史对武宗本人的态度,就是在本纪里用尽春秋笔法,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回答。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否是一个被史书所抹黑的皇帝? - 秋日传奇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23548/answer/132184555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