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这次大赛的机会,今天早上知乎和阿里在杭州一起做了一个「跨界对谈」,和张益唐教授一起聊了聊数学之美,以及数学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首先感谢知乎的邀请,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和张教授以及几位知友 @子乾 @青格乐 @focout 坐到一起来谈论这些话题。
如果问数学是不是科学,这个在哲学上可能有一些不同流派的意见。不过不管怎样,各个学科一旦需要涉及到定量研究,肯定离不开数学。传统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等——就不用多说了, @focout 提到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日益数字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也是必然。因为数学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语言,它严谨、准确、通用,能够成为各学科表达数与量之间关系的通用语言。 @青格乐 类比了语言学习中的「关键期」。学语言有语感,学数学也有本身对数字的敏锐程度——张教授就是那种对数字有很好的直觉的人。我个人是觉得不管语言还是数学,如果说小时候接触得多了,它可能确实会有更好的感觉。在外人看来这好像就是天赋异禀,但实际上可能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说到数学在各学科中的运用。化学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运算就是建立在无穷维的希尔伯特空间之上,这便是它数学上的结构。你不通过数学的工具,就很难很好地描述这些体系。
研究分子对称性和晶体结构的,又和群论有很大的关系——譬如准晶的发现,之前谁也没想到还可能有这种奇怪的结构存在,但它也是给数学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宏观上,譬如化学动力学的研究里面,全部都是微分方程组,那也是可以借助数学的工具和手段来进行研究的。
我们还谈到有哪些瞬间数学让你觉得数学很美。张教授举了微分几何的例子。我自己以前也是在粗浅地看陈省身的微分几何讲义的时候,了解到外微分可以将高斯定理、斯托克斯定理等等都统一成广义斯托克斯定理的形式:
这说的是什么呢?这说的是空间中的一个物体(微分几何里叫「流形」),不管它是肥皂泡还是甜甜圈,不管它是二维的三维的还是多少维的,它在边界上的积分,就等于它自身的外微分在它包裹的体积内的积分。看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但也觉得这真的是一种非常简洁且深刻的描述。它仿佛道出了空间中,物体和其边界之间的某种基本的、普适的关系。
在说道中学数学教育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应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更高级数学的机会。他们不应该被中学数学竞赛中训练的那些初等的奇技淫巧局限住(虽然一些初等技巧也有用处),而是应该能接触到更高级、更普适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我想,各个阶段数学的教育还是应该能够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和经验。从与学习者的背景相结合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学习,应该会比死记硬背的强行训练要好得多。
对阿里这个比赛呢,我简单看了一下三道试题,觉得都挺有趣的。思路应该来说都不是特别难,但实际要动笔去做计算可能会遇到一些知识和技巧。只有2天时间,这里也欢迎各位高水平的知友,尤其是数学话题下很活跃的一些知友,有兴趣的话可以踊跃参赛拿奖金。我自己毕竟只学到大学数学的一点皮毛,也很多年不碰了,即使能把题做出来,两天怕也是来不及。也许比赛结束之后会试试写个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