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人还需要学习一个!
最近研究“汉语欧化”这一问题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类似的问题。
首先回答一下,确实是受到英语影响的,但并非是当代使用者的锅,汉语的这种“欧化”现象,主要都是五四运动之后外来语言影响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拿很古的汉语样本肯定不足为惧,那么我们就来一些清中后叶的白话文本来看一下。
若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为样本,也会发现正常情况下名词前面并不会加数词,顶多加一个量词(如“个”)等。
比如——
大爷是最高明的人。《红楼梦》
人家原不是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红楼梦》
这邓九公虽是粗豪,却也是个久经大敌的老手。《儿女英雄传》
兄弟张乐天,是学里的秀才。《儿女英雄传》
嫂子是个利害人。《红楼梦》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红楼梦》
僧人这里是个苦地方,没甚么好吃的。《儿女英雄传》
最起码按照五四之前的白话文,如“一个”这种“数+量词”这样的情况几乎全部都是指代数量而已,我们很少在引导一个名词的时候,去使用“一个”这样的词汇。
按照语言学家王力的说法:“由于西文的影响,现代中国的书报,多数是不知不觉地运用着无定冠词。凡是西文里该用无定冠词的地方,一般人就用‘一个’、‘一种’之类”。
在当时充斥的大量英文、法文著作中,英语的a、an以及法语的un、une就被大量的翻译为“一个”、“一种”等等,如英语He is a student就被翻译为“他是一个学生”、His father is a teacher 就会被翻译为“他父亲是一位教师”,法语Il est un politicien就会被翻译为“他是一个政治家”等等。
其实在原本的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并非完全没有,如红楼梦那句著名的——“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但根据贺阳先生的统计,从清中后叶小说到现当代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如下倾向——
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到现代作品之后,只有量词的情况开始锐减,而“一+量词”的情况开始迅速增加,而在当代翻译作品中,“一+量词”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调查可以认为,汉语白话本身,并非没有“一个”、“一种”这样的“一+量词”来标记名词,但是总体来说并非常用现象,只表示区别、强调而已。而进入到五四运动之后,这种情况逐渐变得常用,除题主举的例子,也能看到如——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藤野先生》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半月谈》
但是按照王力先生的看法,“这一改变并非是“滥用”和生搬硬套,而是在汉语白话文运动中,使得名词在句子中的成分变得更为明确、清晰”,个人认为,某种程度,这也加强了句子的逻辑性,是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一个积极的现象。
你看,我又用“一个”了,还是得学习一个的。
其实不仅如此,如如今汉语文章中常见的“之一”,也经历了从单纯的“之一”演变为“最……之一”这样的含义,基本上都是脱胎于英语里的“one of”。除了数词之外,如大量的动词名词化、第三人称代词的分化、由“on”、“at”导致的“在”、“当”使用频率的增加、的和地和得的分化,往往都与汉语的欧化现象有关,但是限于篇幅以及我太累了,有空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