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按照现有对历史强震数据的统计研究,现在似乎是一个超强震活跃期的尾声。
自人类在18世纪记录下第一份地震监测数据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下200多年的全球地震数据。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近现代化的地震数据监测在全世界快速普及。如果我们将Ms8.3和Ms8.0级地震分别作为地震时间序列和应变能时间序列的观察门槛,会发现最近一个多世纪来的强震数据存在非常明显的周期变化,如下图所示:
它们分别是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和最近15年,即针对8.3级以上强震,存在一个大致50-60年的活跃周期。与此同时,每一个活跃周期都由一个相对活跃阶段和相对平静阶段组成,前者的持续时间大约为10-14年,后者约为39-41年。要知道,整个20世纪至今,一共只发生了五次9级以上地震,50年代一次,60年代两次,还有两次就是04年和11年。
在国内的地震研究界,普遍将2004年引起印度洋大海啸的9.2级超强震作为最近一次强震周期的起点。利用USGS的全球地震数据库,搜索1980年以来的8.3级地震,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一共有12起,其中有11起发生在2000年以后。算上2003年那个,则有10起发生在2004印尼海啸大地震前后。
整个80年代,全世界没有发生过8.3级以上地震。
如果进一步搜索80年代以来的7.5级以上地震,一共有170起(强震后的余震不列入计算),其中80年代发生了20起,90年代发生42起,00年代发生58起,最近8年发生50起(可以使用USGS自行搜索)。显然,即便以7.5级作为强震起点,00年代至10年代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时期——这也说明最近十多年来,全球已经进入了一个地震活跃期。
如果说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地震是这一轮强震周期的起点,那么2011年日本本州9.1级地震就是这一轮活跃期的高潮。夹在两次强震高潮之间的,有我们熟知的2008年汶川7.9级地震。
强震之间存在关联,这一点也是地震研究界公认的现象。尽管人们对强震之间如何关联、具体的机制、关联范围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但某处板块边界发生的超强地震势必会影响板块内部的能量分布,需要对一些内部地震负起一定的责任。
按照以上的数据和统计规律,我们还发现,这一轮地震活跃期或许将迎来尾声:2004年距今已有14年,而前两次强震周期的活跃阶段,也恰好介于10-14年之间。
如果以上统计规律符合自然规律,在未来十年我们会观察到强震数量的缓慢下降,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则会显著减少。至本世纪中叶,全球范围的8.3级以上强震或许可能变得罕见,上世纪80年代时的状况可能会重现,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数量同样可能会出现显著下降。
如果以上统计规律和预测被自然打脸,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人类掌握的地震监测数据样本量还是太小,总共只观察到两个有效周期。万一真正的周期远比这要复杂多变的话,关于未来的预测也完全有可能失效。
但比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至少现在我们有了两个周期的观测数据,能够做出更加合理的预测。
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至于7级以下的地震,它们发生的频率也会受到强震周期的影响。但是,这类地震本身就非常多发,每年都会发生若干起。从监测数据来看,除了在发生超强震的年份显得较多外,总体上数量波动并不是特别剧烈。
还是应该理性对待。
参考资料:
尹继尧, 宋治平, 薛艳,等. 全球巨大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学报, 2012, 34(2):191-201.
尹继尧, 宋治平. 全球巨大地震50年尺度周期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C]//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大会. 2012.
地震数据来源:
USGS地震数据库: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browse/stats.php (最后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