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役伞兵,来自千岁军,上甘岭战役英雄部队,黄继光的晚辈。服役五年,退役九年,如今三十多岁了。
2008年5月12日,当天我们已经嗅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需要我们上了。没错,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样,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我们自发的写请战书,有人的请战书写的比较特别,确切的说是书写的方式比较特别——用刀割破手指,用血写的。
65伞刀上的回钩割手指真的很方便!
整支部队慷慨激昂,抽调人员,组建救援分队,我有幸入选,那架飞机上共有106名准备跳伞的伞兵(或者108,时间久了,记不清了)。
飞机飞临灾区上空,云层很厚,往地面看去,白茫茫,好像掉进一个大面缸。
终于,飞机找到一块云层缝隙,然后开始盘旋,救援分队开始准备。
机舱内,战友们表情凝重,没有人说话。四川籍战友焦虑的神情,我对自己说,这一天真的来了!
我当时想了很多:
我想到我才19岁;
我想到我交给指导员的那封遗书,以及压在内务柜里的另一封遗书;
我想到我学生时代的漂亮同桌;
很多很多……
军官们在机舱内走来走去,传达情况,我们个人检查装具。
分队指挥员不住的给我们打气,当时他说了一句话,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
那是感动的泪水,大灾大难面前,灾区的人民不相信我们还能相信谁?
那是骄傲的泪水,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对于一个19岁的男孩来说,还有更值得的吗?
那是激昂的泪水,看多了书本上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今天,看我的!!!
飞机盘旋,第一次经过云层缝隙。年近半百的李大校回身点点头,第一个跳出机舱,趴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字。共八人跳伞!
第二次经过,七人跳伞。
第三次经过,已经没有云层缝隙了,又是一片白茫茫,根本无法跳伞了。
8+7,15!
他们就是空降兵十五勇士!
好可惜,我年龄小,兵龄短,不在序列,随机返航。我为我不能成为十五分之一伤心了好久!
后来,我隨部队徒步进入灾区,当灾民们第一眼看到我们,大喊:
喊声带着哭腔,灾民们声口相传,此起彼伏。极端绝望,空降兵来了,我们就是希望!
最后一次修改回答于2021年5月12日,此回答,我献给19岁的我,也献给32岁的我。手机打字,泪水滴落于屏幕,多次模糊视线。
三十多岁,老了!
飞将军,威风凛凛从天降;
空降兵,豪气腾腾杀声响!
这是我们的战歌。
没有空降兵守不住的阵地,不信可以去问问美国佬。因为,空降兵的战绩是上甘岭!一场硬仗,一支二流部队扬名东方,力压万岁军接受改编,成为唯一一支空降兵军。
美国佬?不行,你过不去。
@星际领航员 你说的很中肯,那我就逐条反驳一下。尽量客观,不带感情色彩。
讨论前先说明一下,本人退伍军人,但军人也不是蛮横无理的,所以本人逐字逐句的和你讨论。我是211大学毕业,中国石油大学。表明学校并不是想显摆什么,而是部队里人才比比皆是,和这个社会一样,那230万(我的军旅时代是军改之前,所以我用230万这个数字)军人不比社会上的人差。
公众事件。
没错,汶川地震是公众事件,伞兵部队死亡人数也是公众事件。但事关伞兵部队死亡人数不是普通的公众事件,不是可以妄论的公众事件,毕竟在我国关于军队的事情相对于各种娱乐新闻之类的要敏感的多。
专业知识。
我当时就在那架飞机上,准备跳伞的有106名伞兵,包括我。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跳伞,每梯队7人,加上分队指挥员李大校,共15人,这就是空降兵15勇士。我年龄小,兵龄短,不在第一和第二梯队,没有跳。所以,我是当事人,而且这种事情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当事人献身说法还不够吗?
如果你非要让我拿出某种文件并加盖某种钢印,又或者详细表格和曲线图之类,我办不到。
悲情。
灾区人民的确悲情,那一群军人却不需要悲情,我们只有慷慨激壮和骄傲。
如果有战争,我们愿意冲上去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直到把血流干。没有战争,灾情就是命令。
黄继光,是我们部队的一员,我们那支部队的士兵以能够分配到“黄继光连”为荣。
黄继光受到多少的质疑,那些键盘侠们动动手指把黄继光贬的一无是处,可是黄继光牺牲了,他的牺牲不是为了那群键盘侠。
与众不同的话。
你所说的“与众不同的话”在当事人眼里就是造谣,造谣当然是犯法,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我的回答可以吗?
有理有利有节,李德胜和那支队伍教会我们的斗争信条,只不过大部分时间懒得搭理那群键盘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