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论文、书籍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 第1页

  

user avatar   hsing-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本科的四年读了你大部分你知道名字的经济学专著,读graduate school之后我就觉得功夫有很多白费了,我把我的观点写下来,希望对后来者有所裨益:


注释1:第一次回答时,写的极其粗糙,有笔误,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看,因为一个粉丝都没有。同时,我此前觉得知乎会很浮躁,觉得大家都沉不住气,因此在很久都不来,如果大家真的感兴趣,点赞、关注、收藏、评论,私信任何一种形式让我知道对任何人有价值,我会有时间来写。

注释2:有不少人私信我读论文的一些事情,这里面门道太多,可以写好多个文章,其中一部分参考我的高效阅读经济学文献的回答,强烈推荐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立刻开始吧!【文末有链接: 屠龙的小星星:如何梳理经济学文献脉络,了解领域发展情况?

注释3:在私信中,有人问我经济学本科如何度过,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将来更加了解同学们想干什么,可以写点文章。事实上,你也不该听我回答。引用D.N. McCloskey在复旦曾说的一段话共勉:“在过去的几周内,不可能教会大家很多东西。事实上,你应该早就知道,没有人可以教会你,除了你自己。大学里的老师只能引导你教会你自己。”更何况是别人呢?


以下是正文: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第一,首先要集中火力,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学好。要掌握到炉火纯青。以我的标准,就是让你不拿教材,你可以给别人上课。在国内的课程设置里面,不错的学校都会给本科生选修课,能让你达到一个中级以上的水平。


  • 宏观经济学,我推荐Blanchard的最新版教材。我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工作,把这本书读了6遍,烂熟于心。在市场上做宏观分析,有很多卖方研究员没有任何经济基础,跟着师傅学习了一些高频数据的解读就开始哔哔,经常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做学术的话,基础就更重要的了,陆铭老师每次都强调基础是多么的重要,经济学研究各种花哨的题材,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就体现在里面。我在法国的导师,研究贸易理论非常厉害,也强调基础理论。


  • 微观经济学,我推荐Varian的黄皮书。围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在于无套利均衡,几乎体现在每一个理论当中。但是,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的选择要多一些,比如 @王瑞恩 回答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里面的部分内容。


  • 计量经济学,我推荐《无害的计量经济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容易理解,重视操作。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时候,不要把中心放在记忆公式上,要集中在理解其中的思想。我听过太多博士生,在报告论文的时候把各种技术用一堆,放一些低级错误,原因在于对核心思想理解不够清楚。


a)计量经济学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一定要看论文。比如,北大的陈玉宇、颜色教授,清华的李宏斌、交大的陆铭教授、复旦的陈硕教授等,这些学者,发表过很厉害的中文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值得细细揣摩,注意常规的内生性、样本残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得出可靠的估计结果。


b)计量经济学我还推荐一些北大的谢宇老师的《定量社会科学》里面对基本原理有深入的解读,比如分组理论,casual inference的注意事项。经济学的同学都觉得数学应用较高,看不起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研究方法,其实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非常发达,从一些基础的原理出发,能让你在应用经济中的复杂计量时,不会调入陷阱。


2.阅读经典论文。在上述基础打牢之后,就要看一些经典文章,就要看一些主流的英文文献,比如像制度经济学一些最新发展,至少你应该知道国内的顶级的一拨人,现在研究什么东西。如果你要走学术研究的路,那就要从看积极看paper,找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点真的至关重要。

3.最后才是经济学原著。就像 @sleepsoft 回答的列表一样,你就可以自行选取了,如果你找准了你喜欢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去选择那些原著可以读,你最后可能发现,你就是一本不读,不会有任何损失。关于读原著的问题,我多说两句;

  • 为什么原著可以不那么重视?经济学从1776年《国富论》开始,已经发展超过200年,知识迭代非常快,一本书最有用的思想可能早就融化在现在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中国流入的国外教材,基本上在国外早就开始流行了,一般都是教授在自己的用了很久的讲义上整理的,如果漏掉了很多东西,那就说明真的不重要。


  • 中国有很多媒体人读过几本书,就开始指手画脚,觉得经济学太数学了,不能解释世界云云。我对此只能说,无知者无畏。从学术进步的角度,知识是逐步更替的,演进非常缓慢,有些人读了几本书就动不动革新经济学,大肆批判,对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认识是零。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就问一个问题:这些牛逼论文的作者都是顶级学校的顶级学生,非常努力的做研究,你现在有的想法,他们可能在比你更小的时候,就行到了,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选择研究经济学?是他们看到了你没有看到的事情?还是你觉得他们都不如你聪明?你自己选一个答案吧,不要告诉我你选了什么。


  • 国内批判主流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代表是张五常教授,我读过他所有著作,论文和书籍。给我的感觉是,a)在他做学生的年代,他的学术水平确实比较牛逼。b)很遗憾,他过时了50年了。他批判的很多东西,在现代经济中都有所体现,他几十年不读书,没有看到。他最以为傲的“租值消散”,始于佃农理论,蜜蜂的神话中有所体现。体现在现代经济学中,就是无套利均衡,没有任何其他的心意可言。他推论的方法论基本上时波普的证伪理论,和目前计量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一模一样,在方法论没有更胜一筹。他的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和他最讨厌的计量经济学基础一样,可怕吧。


总之,如果你在达到GPA4.0之后,还有时间,强烈建议学习英语,以及其他觉有竞争力的事情上,不要浪费时间在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事情上。


文中所有问题,写作比较简略,如果觉得任何不妥,或者不同意,可以讨论。如果我觉得你收的有道理,我会回复。



我的其他回答: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二):如何高效阅读经济学文献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三):手把手教你读经济学英文论文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四):经济学学习如何避免误入歧途


投资研究系列:

屠龙的小星星:投资研究系列(一):证券市场中的宏观研究简述

屠龙的小星星:投资研究系列(二):股神的简单与复杂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写在教材里面:

约翰·纳什的博弈论

梭罗模型

阿克洛夫的信息不对称

斯蒂格利茨的信号甄别理论。


你以为这些都是什么人物?都是诺贝尔奖啊。

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所以它的教材里面都是诺贝尔奖。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反应是: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作品,本来就是广泛采用的经济学专业教科书啊。

书的名字非常简单,而且越简单越显出霸气,就叫《经济学》(Economics)。

我在上学的时候,经济学基础课(也就是大家说的Econ 101)指定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推荐使用的第二教材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钱颖一老师的评价(忘记原话了)大概意思是:其实两本都想让大家用做教材,曼昆的书用一些小故事把道理讲得比较生动,萨缪尔森的书有更多纯数学的东西。

结果,我们上课时还是走了曼昆的段子路线,而且钱老师还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处理,比如用李逵张顺去打鱼和砍柴的故事,讲比较优势原理。

后来我发现,真正到了做题的时候,萨缪尔森《经济学》里面的推理方法则更加严谨,可以作为段子之余的补充。(也可能是老师为了考察我们有没有看推荐书目,故意把萨缪尔森书中的讲解过程做成了题目,都不一定的事。)

真的,几十块买上一本,远比看那些书店畅销柜台里所谓“经济学”入门读物管用得多。以后也可以出去跟人吹牛,我的经济学功底是看诺奖得主作品打下的。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关话题

  理科生最好不要学经济学吗? 
  如何看待2019年经济走向?可否从房地产、公司裁员、人民币几个方面谈谈? 
  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李自成? 
  长相好看的演员收入更高,这种趋利式的不公人们该接受吗? 
  中国 GDP 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古代有没有炒作? 
  即将出国留学,软件工程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不知道哪一个就业前景好,未来打算创业,给些建议学什么专业? 
  每一代都清零父辈的遗产和地位,只给予初始资金来实现无阶级的公平社会,可行吗? 
  资本要素应不应该获得回报?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 Airbnb 和专车服务等产品的出现,未来「个人所有权」的概念会不会越来越不重要了? 

前一个讨论
中国年轻人的居住状态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陕西再现「反杀案」,男子与人争执持酒瓶打对方反被杀。本案与「龙哥」事件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