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曹丕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慢性病,也知道他早早就准备了遗令和坟墓。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至死也没有传位给曹丕。
《三国志陈矫传》: 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陈)矫曰:“王薨于外(指洛阳),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按理说曹操给自己后事准备的这么充分,不可能不事先准备好继承人的交接程序,但他就是没有。最后曹丕实在没有办法,只得用卞太后的诏令强行登基。他在一日之间走完所有称王程序,事情办的非常仓促。
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
会不会是曹操死前改变传位对象呢?
如果把时间倒回到220年一月份,会发现曹操还做了一件奇怪的事: 他火速派人召曹彰带兵来洛阳,用意不明。
《三国志任城威王传》: 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曹)彰,(曹彰)未至,太祖崩。
至于曹操为什么要驻兵洛阳,而不回曹丕政治影响力较强的邺城,也是一个奇怪的事。毕竟当时关羽死去数月,实在没有理由长驻外地。
种种迹象表明,220年的曹操根本不认为自己会速死。从曹操远离邺城,召还曹彰,以及把“爱子”留在身边的情况来看,曹操当时打算做一件对曹丕很不利的事。
《魏略》:彰至(洛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但不知为何,曹操在忙于以上事物时忽然去世。只留下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军政半成品,被曹丕以世子身份逐个打扫干净。
更有意思的是,在安阳曹操墓中,曹操的脑袋也不知羞耻地分成了四瓣。
盗墓者一般很少会戮尸到这种地步,毕竟脑袋里不会有什么金子。那么碎曹颅者会是谁呢?
综上,我怀疑曹操走的并不安详。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可能发现了曹丕什么秘密(比如藏有私兵,私通母婢,凌辱侄女等),并由此认定曹丕不适合当他的继承人。于是曹操令“爱子在侧”,准备扶他做新世子,并召曹彰带兵前来以防万一——毕竟曹丕独自经营邺城很久了,曹操需要考虑以洛阳为根据地,和曹丕的邺城进行武力对抗的可能。
不料曹丕闻得风讯,竟然铤而走险。他提前下手,把曹操的脑袋拍成碎西瓜,又急匆匆地申请到母后的诏令,在一天之内迅速走完所有称王程序,光速继承魏王之位。
可怜的曹操防了一辈子的汉臣,结果最后死在了魏帝手里,悲夫!
P.S.
在曹操死的同一年,群臣中最受曹操信赖的夏侯惇也神秘地病故了。他和曹操的死亡时间非常接近。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晋世语》: 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为什么夏侯惇必须死呢?因为夏侯惇是曹操的同辈和亲人,也是唯一有资格和曹丕叫板的老功臣。如果夏侯惇想再见老战友一眼,曹丕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
于是夏侯惇瞻仰了下曹操的遗容,结果看到了一滩拼装回圆形的碎西瓜,好像从来没被人动过。
夏侯惇瞬间凌乱了。仗着资格老,他不理会曹丕的各种暗示明示,开始像红楼梦里的焦大一样,公开传播曹操被凶杀的谣言。
(史书上的夏侯惇非常清廉,性子很直)
夏侯惇吵吵嚷嚷很久,终于惹毛了曹丕,于是把他安排在曹操下葬之后。
曹丕宣布夏侯惇之前的疯言疯语都是在“追恨前言”,其本人也是因为过度后悔而死。不仅如此,曹丕还抹掉了夏侯惇所有的历史功绩,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败仗明星的形象。
哀哉!
至于曹丕后来拒绝给曹操守孝,拆曹操坟头,淫辱庶母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