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嘲讽题主,这其实是一个好问题。
题主的问题其实可以引申并概括为:
公司在上班时间对自己员工提出着装要求,是否合法?哪些着装要求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
Nike要求员工上班时间不能穿阿迪达斯,合法吗?
企业要求女员工上班时间必须穿不低于3厘米的高跟鞋,合法吗?
企业要求男员工必须将胡子刮干净来上班,合法吗?
问题是不是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
那么法律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很遗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还停留在立法规划阶段。对于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歧视行为,目前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这同样意味着,雇主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
================================
题主的问题其实是一次对被雇佣者在工作环境中有哪些权利的自我审视,这是值得鼓励的。任何国家的立法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起点,通常就是某些人觉得,这不对!
在nike工作有很多种,在办公室叫工作,在门店当售货员也是工作。如果是在门店当售货员,不让穿竞品上班很正常,如果在办公室工作,想必也不会来知乎问这种问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某C品牌(已经属于Nike旗下)的执行公司。虽然只是执行公司,也都会提醒运动休闲类鞋款尽量只穿C和Nike系(即Nike或它的旗下品牌)。
而在一些特别领域,比如C品牌当时主推的滑板系列,穿直接竞品是大忌。有一次我穿了双V家的鞋子就被说了。
一开始我也和题主一样,认为这真是强权。作为员工除了偶尔装备福利和员工价格外,太霸道了。即便照做也觉得这真是狗屎潜规定。
后来工作久了慢慢发现,不管哪个行业,但凡很强调品牌的公司企业,全都有相似的规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会直接开除喝对方产品的员工、微软当年开会直接砸iPhone、京东的肯定不让天猫包裹出现……以及越是成功的、价值高的(尤其是美系企业),类似星巴克、耐克、可口可乐、苹果、麦当劳们,他们的员工对自家品牌越是有认同感,也会极力去维护。
印象特别深耐克和苹果,有几个在它们上班的朋友,偶尔也会抱怨工作,但提到自家品牌依然是两眼放光滔滔不绝,我总是揶揄他们“被洗脑了”“品牌狗”“无脑护主”。
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成功的品牌们,也往往拥有最认可自家品牌的员工,这样的品牌/团队,在一些具体执行上越是高效,员工的负能量更少,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也越大。
即,员工的认同感往往是和品牌的成功呈现正相关。
反过来讲,如果只为工作,对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并无那么强烈的认同(这种认同也包括直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无法接受类似的潜规定,在该公司的职业生涯怕很难发展,即便发展了自己也未必会那么开心。
如果太讲究个人个性,非单一品牌的工作会更合适。
这可能是很现实的一个职业生涯选择的问题。
平时接触运动品牌比较多,那些半死不活、工作交差式的品牌员工,这个品牌往往产品、活动、营销也都差点意思。做的好的,似乎他们的员工普遍都“更热爱”一些。
最受不了有几次和nike狗(不是贬义啊)们去国外,他们到达的第一件事是要去当地nike店逛逛,然后开开心心的买东西…… 每次我都一头黑人问号脸。
其实我有个很邪恶的想法。
老年人敢于闹事、犯罪,更多是有恃无恐,因为国家有政策老人犯罪从轻一类的。
同时罚老人的款他们也很可能不交。
但是大部分老人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养老保险啊,治病考什么?医保啊。
罚款不交,停养老金,停医保啊。
老人犯罪处罚从轻是可以啊,折现啊。
有老人犯罪,从轻处罚,但一年刑期按照一万人民币标准来抵。
什么时候交清罚金什么时候恢复社保医保。
违法行为不够入刑的也没问题啊,一样罚款。每次500、1000块的,不交清罚款就不发养老金、停医保。
不配合警察执法?无所谓啊,警察不需要他们配合,直接通知社保中心就行。他们下个月发现养老金被停了的时候会主动来找警察结案的。
让你拿钱出来难,毕竟不能去抄家;不给你打钱还难吗?老人胆子再大难道还敢去抢银行吗?
去闹社保中心?可以啊,数罪并罚,叠加罚款呗,有什么难的。
什么时候交清什么时候恢复。
要相信这帮大爷大妈的信息扩散能力,只要圈子里有一个人被停了半年一年的养老金,整个圈子很快就知道了,很快也就没人敢闹了。
这就叫攻其所必救,他们在乎什么就拿什么开刀。
一般这种坏老人都挺在乎钱的吧?
解决了坏老人问题,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保短缺。
一举两得。
ps:不用你们告诉我可行不可行,执行有多大困难。就是个突然冒出来的没仔细论证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