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冷兵器对冲啊……皇帝陛下的骑兵们凉定了。
如果只用冷兵器的话,文艺复兴铁罐头们的装甲优势已经大到足以压倒近代骑兵的战术优势的地步了。无论是胸甲骑兵的骑兵剑还是枪骑兵们的轻骑枪,都是针对无甲目标设计的,拿来捅铁罐头…………画面不要太美……而反观铁罐头们,连那玩意都捂得严严实实,手里捏着的都是些手半剑、重型骑枪、狼牙棒、钉锤………哪怕是对面是铁罐头都要掂量掂量(除了手半剑,手半剑不破甲)换了皇帝陛下的骑兵们…………胸甲骑兵放到铁罐头们的那个时期,也就是个轻装骑兵,至于枪骑兵……在东欧草原上浪的鞑靼轻骑兵怕都要比他们多副皮甲……
当然,要说让皇帝的骑兵们用自带的手枪卡宾枪对冲的时候来一轮什么的……来完估计还是得跪……毕竟除了火器以外没有什么太有效的攻击方式了。。。。。。。
如果要说冲完之后的肉搏中皇帝的骑兵们掏出手枪什么的打算占便宜……我不觉得他们在一轮对冲之后能有多少人活到肉搏…………
对了,再补充两点:
1:铁罐头们的战马也是披了重甲的(大部分还是板甲),防护先不说,更大的重量也带来了更大的动能,这在对冲时相当重要。
2:铁罐头们的冲锋不是像网上大多数人对古典骑兵的错误认识一样一盘散沙地冲过去,其实铁罐头们在冲锋的时候也是保持了队形的严整的
所以说,如果(指存在于脑洞里的如果……)皇帝陛下的骑兵们真的遇上了铁罐头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让列兵的排枪和火炮发射的实心弹/霰弹来教骑士老爷们做人吧……
ps:大晚上的手懒,就懒得上网去找图了,就拿我之前做的铁罐头、波兰近卫枪骑兵和法国胸甲骑兵的模型的照片放来了……做模型的技术比较烂……求轻喷……
说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考古学事实:甲骨文里面的商王武丁征服东亚(当然有点偏题了,决定性的战役,这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系列的征服战争)使得东亚(华夏)人种扩散到整个东亚大陆。在这之前东亚(华夏)人种只是蜗居在太行山区的可怜虫而已(现在研究发现东亚华夏人种和东亚地区的其他遗传学族群差距相当大,和非洲黑人差距是最远的,有强烈的遗传漂变)殷墟殉葬坑里面的人种博物馆就是证据。像东亚这种常染色体极纯粹(比如不算封闭的西北人群受到外部的影响仅仅只有3%,南北汉人其实差距极小,两广汉人差距稍大一点,但是跟其他族群的距离还是很远,虽父系母系很多样,决定体质人类学的常染色体却非常单一)并且规模庞大的族群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分子生物学意义上东亚(华夏)内部分化度是所有亚人种里面最低的却是人口极多的。连一些边疆的小民族都不如(日本人韩国人都是华北汉人的小分支)东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显然不是个最佳解释
杨希牧先生曾对近400具祭祀坑头骨进行了测量,划分出五种形态
Ⅰ 北亚人种类型,类似现代布里亚特和楚科奇人,80具,占35.6%
Ⅱ 太平洋尼格罗人种(亚洲昆仑奴)类型,与现代巴布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头骨类似,38具,占16.9%
Ⅲ 欧洲人种类型,与现代英国人头骨类似,只有两具,占0.9%
Ⅳ 爱斯基摩人类型(极北)55具,占24.4%
Ⅴ 小头人骨,50具,占22.2%
添加资料:世界上常染色体纯粹的人群只有东亚,巴布亚,西非,科伊桑。而不是大家认为隔离于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东亚人常染由纯粹的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其内部的差距也极其微小。巴布亚人常染由纯粹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巴布亚是个研究人种进化的天然博物馆,Y染很多样(而且大多都是接近根部的类型),常染很单一,体质很多样。西非人和布须曼人也是两种不同的纯粹非洲常染人群。
而世界上其他人群的常染构成都较为复杂,欧洲人由西欧亚狩猎采集者WHG,古北欧亚人ANE,Basal Eurasiam这三种差异很大的成分组成。中东人由WHG和Basal Eurasian两种成分组成,部分还有非洲常染。印度除了有欧洲人的三种成分,还有很高比例的西欧亚与南部东欧亚混合形成的印度土著成分。半岛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和一部分印度土著成分组成,岛屿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成分和部分巴布亚成分组成。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原住民由北东欧亚成分和部分ANE成分组成。中非,东非人由西非成分和部分科伊桑成分和不同比例的西欧亚成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