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上乘客的“冷漠”是由于缺乏组织,司机本人也有责任。
公交车是一个典型的“陌生人社会”。
劫车的匪徒虽然只有2个人,但也是有组织有配合的。而车上的乘客则是一盘散沙,大部分人摄于组织的威力不敢出头,而就算有个别见义勇为者也容易陷入以一对二的困境。
这是因为:只有组织才能对抗组织。
对于无组织的个人来说,面对有组织的暴力,沉默是很自然的选择。在“公交车”这个特定环境里,有权力也有义务组织乘客抵抗的恰恰是司机本人。而片中的司机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还劝不愿交钱的乘客交钱,这一行为进一步削弱了乘客的反抗意愿。因此,最后乘客们面对司机被侮辱时无动于衷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司机选择拉乘客陪葬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造成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司机没有在乘客有反抗意愿时组织反抗,又不敢在被侮辱后报复施害者(她完全可以报警,甚至可以开车去追撞劫匪),而是把自己的受害归咎于乘客的冷漠。
弱者的报复目标往往是更弱者。
对于司机来说,这些乘客就是更弱者(司机掌握着车辆)。把自己的受害归咎于他们,会使得自己的报复更容易实现。
三:对观众的启示
1:在公交车上恢复乘务员制度
公交车上应当恢复乘务员制度。乘务员平时可以服务乘客,关键时刻又可以与司机构成一个小型组织,避免司机一人孤立无援。辟如近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如果有一位乘务员在场,可能就不会发生悲剧。
2:司机和乘务员应具备应急组织能力,乘客应明确知晓其接受应急组织的义务。
光有司机和乘务员有时候仍然不够,这时就需要以司机和乘务员为核心形成一个临时组织。司机和乘务员在必要时应当有权力以乘客的安全为理由要求乘客听从其指挥。
3:舆论压力应指向施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在电影所述的事件中。劫匪是第一施害者,女司机是第二施害者,乘客才是完全的受害者。舆论不去指责劫匪的残暴,不去指责女司机对乘客的加害,反而指责乘客的所谓“冷漠”,这就是被别有用心的导演带了节奏。导演故意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作为主角,就是为了强化司机的受害者身份,使观众忽略了她不仅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