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在北京歧视本地人的现象越来越漏骨,也越来越多,只不过北京人没人敢说出去,因为一说就会被什么“北京人欺负外地人”“北京人都是王八蛋”“400分清华北大”淹没,尤其是知乎和微博只要涉及北京,北漂的话题就是一个劲儿酸北京人,骂北京人
毛病真多,歧视来歧视去,现在一家在北京开店的公司,连北京人都歧视了(评论里一些人阅读理解真有问题「在北京开的店,歧视北京人」,看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吧????),还有各种各样的歧视(不只针对盒马,是很多公司),河南人,黄泛区,东北人,已婚未育,年龄,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歧视。只想说,以你(指这个事情里盒马的当事人)的智商、情商、处理事情的能力、见识,别歧视别人了,照镜子看看自己,被开除就傻了吧?看看自己斤两,别觉得自己倒霉,如果论歧视,你这也到了被歧视的地步。
这样下去,每个人都会有个被歧视的标签。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看这个人怎么样,如果觉得不够吃苦耐劳,不够积极等等,那通不过面试是正常的。错误的做法,是不看这个人具体如何,直接以非工作的理由,拒绝给他/她公平的机会。这不仅仅违反法律,也违反道德。
作为北京人,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心里挺有触动的。
把“不招北京人”放在心里的HR,有。真面试的时候仅因为北京人的身份被Pass的,不多。只是像他那样直接说出口的,应该是头一个吧。
因为这一件事就说北京人被歧视,有点过头。但是北京人受到的另一层面的“歧视”,恐怕大家不太了解。
那就是对于我们生活状态的歧视。
我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都在北京。大学的时候,宿舍的外地同学就问过我:“你是北京的,干嘛还天天刷夜看书?你们不是租房就行了吗?”
我没法跟他解释为什么北京人也会刷夜。
毕业后,我的第一家公司是北汽福田,每周回家一次,平时住宿舍。没错,和其他制造业应届生一样,我和一起入职的绝大部分外地员工们一起,在生产一线苦哈哈做装配工,熬了六个月,瘦了十几斤。
宿舍里另外三位老同事都是外地。第一次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就惊了:“你是北京人,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干活?”那六个月,好几次我穿着满身油星的工服回宿舍瘫在床上时,他们半开玩笑对我说:
“辞了吧,在家收房租不就行了,受这个苦……”
很多次我都想说:“其实我确实能靠收房租凑合活下去……”但我没法解释,我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本不需要吃苦,却依然出来拼。
我也是个人啊。我不想一辈子提笼遛鸟儿,一件跨栏背心,一天到晚西瓜麻将侃大山。我也有自己的追求,我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确实,我身边不少北京人诚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大钱赚不到,小钱不愁花,没啥正经事儿,见人笑哈哈。这样的人也真的不适合高强度工作,吃不了那个苦。但我要说的是,哪里没有这种人呢?哪里没有靠吃瓦片儿(收租)、吃父母苟活着的人呢?
为什么大家可以对外地的懒汉视而不见,却将这种生活方式视作北京人的标配。
换到第二家公司之后,工作体面多了,我挣得不多,却特能攒钱,就是为了买自己大学时心仪的一款车。两年前瞅准优惠38万全款落地开到手。
然后问题又来了:所有人都觉得我是靠父母才买的车。可能你会觉得这有什么,但我吃心。没人知道我是从大三便开始攒钱,没人知道做工人那半年瘦十几斤是因为中午饭都要省着吃,因为挣得少不敢贷款,就这么一点一点攒。后来工资涨上来了,钱攒得差不多,才敢进4S店里找销售谈。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却被人说父母给买的车,你不介意才怪。但仅仅因为我是北京人,大家都觉得你买个贵点的车就该靠父母。
《北京女子图鉴》里面,第一任把女主拖进婚姻坟墓的就是个北京人。编剧真是厉害,把他能想到的所有适合挂在北京人头上的标签贴了个遍——懒惰,无耻,吃软饭,打牌,吊儿郎当,父母鸡贼……
真好。
既然叫《北京女子图鉴》,那理当把北京人拉出来鞭一鞭,否则哪来的戏剧冲突,哪来的话题性?
对于北京人来说,你不努力,凑合活着,外地人瞧不起你;你努力,升职加薪,外地人觉得你是吃饱了撑的,跟他们抢资源。
合着,北京人活着就是个错误?
不光要面对别人的租房玩笑、买车玩笑,平时北京人说话都是战战兢兢。北京人跟别人聊天,生怕话里话外被人解读出“歧视外地人”的意思。我跟外地人聊天,一个巨大的敏感词便是“外地人”这三个字,该到说“外地人”的时候,我都用“来京务工”代替。你会说至于这样吗?至于,我吃过这亏。这本来是中性词,但从北京人嘴里说出来,难免被听者解读出不待见的意味。就连开在北京的公司都能说出“不招北京人”这种话,还有什么反讽的事情不会发生呢?譬如这个回答,如果我不明确表示“外地人”无贬义,评论区里八成会有拿这三个字说我歧视的。
历史进程摆在这里,北京就是一块宝地,一块改变人命运的宝地。北京人一直在接纳,谁来我们都欢迎。没有外地人我现在可能真的在吃瓜打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北京也已经不是我们的故乡了。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头发都白了,好歹乡音无改。
可我们呢,我们连乡音都没有了。将来我们的下一代可能连仅剩的几句京片子话都不说了。
我是北京人,但我首先是个人,我只想在这个破碎的故乡,认认真真活下去。
某公司在会上讲人才选用经验分享,提出北京本地人不要的言论。
很遗憾我就是北京人。
至于如何评价盒马此次招聘,已经很多人说过了。我只想说,一个北京人的亲身经历,在招聘行业中存在歧视北京人的现象,已经6/7年了。面试时我遇到过酸溜溜说北京人福利好不干活的hr,也遇到过确实因为招进来懒散的本地员工而苦恼的hr,无论是否是决定原因,北京户口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减分项。
理性来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地域矛盾。确实有很多安于现状的北京人。就好比,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安稳不用拼是其中一。其它城市来北京奋斗的,无疑不是付出加倍努力,都是家乡中有上进心,同时优秀的人才。但是家乡中安稳不用拼的人,却并不都会来到北京,在自己家乡安稳幸福。
北京人也是一样,一部分人在自己家乡安稳不拼,但偏偏这个家乡是北京,所以更加无法选择。这时候,岗位供给不平衡又给了公司选拔人才的机会,公司为自身发展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必然也理应挑选人才,在初次面试能力未完全展示的时候,很自然会害怕招到清闲懒惰的人,户口成了考虑因素之一。
改变这种状况,其中一点要靠我们北京人自己,同是不好的现象,例如早退,北京人更容易被贴上懒惰的标签。所以我们能不能更加努力,不和其他人一样推卸责任,在职场中干净利落敢拼搏,活出一个无关地域的自己。
最后悄悄感谢一下我现在的公司,没有地域歧视,公司里也有很多北京同事,在这里没有人关心你是哪里来的,全凭成绩说话。一样的工作强度,一样的加班时间,没有人有优越感,也没有人混日子。
愿所有进取型公司都如此和谐美好呀(//∇//)
你确定是歧视北京人?
很多北上广的创业型公司基本上都不爱招本地人,原因非常简单。
本地人大概率有车有房家里几套房子收租都比干一年挣得多,来工作往往是体验生活。
这就决定了大部分本地人是不会像外地来沪来京来妖打工者一样迫于生计,忍受996的工作加班。
本质上还是社会资源太集中导致的,工作分散到全国各地市,谁会忍受半个月工资的房租在北京受罪?
继临时工、实习生后,第三方也被划入背锅侠清单
Ps:道歉申明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766 62895/answer/389666745
这种事很多的,北京的公司不招北京人不是个例
我原来干过的一家北京公司研发部门招人的时候默认不要北京人,当然不会明说,只是过滤简历的时候会自动过滤掉。不要北京人的原因是老总认为优秀的北京码农基本不可能来或者用不起,一般的北京人干研发性价比太低,其实北京挺多中小科技公司是这种想法的。当然仅限研发,市场等部门还有点偏向招北京人。
诚然北京土著中会出现混日子的爷,如果企业不要这种给钱不干活的混子,我手脚并用点赞。
但是如果我只是更多关心了一下自己的合法权益,就被冠以事儿多、懒惰的帽子,这帽子我不背。拿假期和相关假期薪酬举例,人都叫法定假期、年假了,调休可以接受,但我为什么要放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上层规章制度中白纸黑字赋予我的个人权利?
用人单位无视各类制度在前,受害者要维护个人利益,却被反咬一口说,受害者事儿多,也忒没规矩了。
咱们劳动者应得的东西,远比每个月固定打到银行卡里的那几位数字多得多啊。
让规章制度能正确的实施,而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几个人成不了大事儿,希望土著和北漂兄弟们共同努力,该特么治治这帮没心没肺的本土资本家了。作为国企、私企、外企干过一圈的人,虽然工龄不长,但是好像能给劳动者最多权益的,恰恰是来自于万恶资本主义的公司?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市面上很多企业不愿意要北京人,是因为北京人“不能吃苦、懒惰”,说具体点儿,不能接受诸如无偿加班、放弃假期等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劳动合约。那换句话说,就是非北京人更愿意接受这些对劳动者不利的条件,非北京人更加能接受诸如无偿加班、放弃假期等不平等条约。
那么问题来了,从用人单位角度,公司到底在歧视谁???对于北京人是采用不录用你的方式歧视你,对于非北京人采用压榨你的方式歧视你???
再说直白点,这些公司的意思就是北京人我们管不住,非北京人更听话更容易使唤。
各位北漂的大兄弟,可长点心吧,别被卖了还帮人数钱,这些公司真不值得把你的健康搭进去啊!!!
什么是就业歧视?什么是就业要求?什么又是就业资格?
这几个概念,在今天的中国职场是模糊的。很多人,不管是用工单位还是求职者,都不清不楚。我看还有人大言不惭的把“不招北京人”和“不招高中生”等同起来,认为都是降低招工成本,这种混淆简直就是助纣为虐,他要不是资本家的儿子,真是委屈了他这颠倒黑白的能耐。
一般来说,就业要求和就业资格必须要和职业挂钩,和business有关,否则就是就业歧视。今天有一个办公室的打杂工作,用工单位要求大学本科毕业是就业要求;只要男不要女就是就业歧视。为什么?因为大学毕业代表了一定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都是职位所需要的,这是可以讲得通的。而不要女人就和职位无关,谁也无法讲通在办公室里打杂,有什么是男人可以做到的而女人做不到的。而相似的,某些重体力劳动,只要男不要女就是就业资格而不是就业歧视,因为重体力劳动比如说工地搬砖,所要求完成的平均工作量和一般女性的平均体力是无法匹配的,这个条件和职业相关,所以并不歧视。
还有一个比较隐性的区别,就业要求和就业资格所指定的条件,是任何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而就业歧视是无法达到或者说无理由达到的。“是北京人就不要”,这个条件北京人无法达到,我们就生在北京了,如何努力才能改变这个现实呢?所以这是妥妥的就业歧视。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抬杠的地方,这就引出了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国的法律是如何界定就业歧视的?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大家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很遗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还停留在立法规划阶段,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对于就业歧视属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对于就业歧视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是不够明确,过于抽象,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当前中国各种就业歧视越发明目张胆,有恃无恐。
盒马鲜生此次风波,是毫无疑问的就业歧视,法律既然管不了,我就只能从自身做起,用脚投票,号召我的亲戚朋友不去消费,反正这几天我的朋友圈已经被这条新闻刷屏,相信还是能有些效果的。
目前在boss直聘上昆山力伟劳务公司任然在为盒马鲜生招聘
此前该公司就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而被上述
关于招聘当中的地域歧视问题,近来一个接一个,5月份爆出爱奇艺招聘歧视河南人,如今才过两月就出现盒马鲜生招聘歧视北京人,何时才能还求职者一个公平的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