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的白拉姆汗有点像……不过仔细想了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比,他都不如诸葛亮。但他有两个比诸葛亮更强的客观因素是:敌人不强、辅佐的小孩不是阿斗。
白拉姆汗,是一个土库曼人。年轻时以土库曼游牧人的身份参加了波斯帝国的军队。波斯帝国的伊斯玛仪大帝率军援助帖木儿帝国版的“刘备”巴布尔进攻乌兹别克汗国。
当时,乌兹别克汗国的绝世猛男昔班尼死于波斯大军之手,所以波斯人和巴布尔都以为能战胜乌兹别克汗国,波斯人妄图夺回丢失千年的“图兰”之地,巴布尔妄图复辟中兴帖木儿帝国。
但没想到的是,昔班尼虽死,但乌兹别克汗国依然猛将强兵如云,波斯帝国和巴布尔相继战败。巴布尔只得逃回阿富汗,白拉姆汗这个波斯来的土库曼小军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波斯军队离散,投靠了巴布尔(估计是被巴布尔屡败屡战绝不放弃的刘备之气折服了)。
最终,帖木儿帝国的亡国之君巴布尔选择放弃中亚争霸,征服了北印度做了印度皇帝。然而北印度又兴起了一个阿富汗人舍尔沙建立的“苏尔王朝”。巴布尔的继承人胡马雍和苏尔王朝激战,白拉姆汗被俘,舍尔沙爱才心切,企图劝降白拉姆汗,并告诉白拉姆汗说胡马雍已经被自己打得裤衩不剩,逃去波斯了,结果被白拉姆汗以“忠臣不仕二主”而拒绝。
这里俺就想啊,巴布尔还真是有人格魅力,巴布尔的儿子胡马雍裤衩不剩了白拉姆汗都不背叛,还说“忠臣不事二主(原话大概是真正的忠诚是永不改变的)”估计白拉姆汗是不认可伊斯玛仪大帝这个旧主了……
白拉姆汗逃出后,跟随胡马雍一起流亡波斯,由于白拉姆汗曾经就是波斯的小军官,所以对波斯非常熟悉,能帮助胡马雍结交更多的波斯贵族。而胡马雍此时已是丧家之犬,毛都没了,白拉姆汗就更受到了胡马雍的器重。
在白拉姆汗的斡旋下,胡马雍受到了波斯贵族的欢迎和波斯皇帝的厚待,不但和波斯贵族联姻,还获得了波斯人帮他复国的许诺。
最终,胡马雍向波斯借兵,和白拉姆汗杀回印度,复辟了莫卧儿帝国,但此时莫卧儿帝国依然根基不稳风雨飘摇。胡马雍在复辟后第二年就过世,死前把十四岁的儿子阿克巴托孤给了白拉姆汗,宣布白拉姆汗为阿克巴大帝的“保护人”,实际就跟“尚父”“相父”“仲父”一样。
自此之后,白拉姆汗就成了莫卧儿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他的领导下,复辟的莫卧儿帝国开始向宿敌苏尔王朝发动了决战。
当时,失败情绪弥漫于莫卧儿帝国之中。有个叫塔尔提的老臣,认为应该避免和苏尔王朝决战,并以察合台人(帖木儿帝国的主体民族)老臣的身份倚老卖老,结果白拉姆汗当众将其处死,有效震慑了其余的察合台人老臣。白拉姆汗亲自来到军中发动演讲,鼓舞士气,告诉大家太祖爷巴布尔能以少胜多,决战的地方还是太祖爷巴布尔以少胜多的帕尼帕特,难道我们就不能重复太祖爷的辉煌嘛?
1556年,在帕尼帕特,莫卧儿大军和苏尔王朝大军再次对决,史称第二次帕尼帕特之战。还是老套路,莫卧儿依然兵力不如敌人,莫卧儿只有兵力一万,苏尔王朝有兵力五万、大象一千、火炮五十门。白拉姆汗告诉大家,太祖爷当时也就一万人,战胜了德里苏丹国的十万大军。现在我们还是一万,敌人只有五万,我们比太祖爷的压力还小,印度人都是战五渣,大伙好好表现吧!
于是在白拉姆汗的指挥下莫卧儿帝国取得了全胜,活捉了苏尔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权臣喜穆。
白拉姆汗请阿克巴大帝下令处决喜穆,但是阿克巴大帝年少叛逆,不想事事听从,拒绝了白拉姆汗。结果白拉姆汗在没有请示的前提下,一刀砍了喜穆的脑袋。
白拉姆汗就这么一直统治莫卧儿帝国到了1560年,由于苏尔王朝这个宿敌已被打败,白拉姆汗这个“外人”越来越遭到察合台贵族的嫉恨,尤其是他什叶派的信仰,处处被人刁难。由于外无强敌,白拉姆汗也没有机会再树权威,而阿克巴也逐渐成长了起来。1560年,阿克巴告诉白拉姆汗说,朕想亲政,你该去朝圣了。
察合台人和蒙兀儿人宫廷里,让老臣去加朝圣,就是让他去见真主……
跛豪帖木儿的旧主忽辛,在惨败给帖木儿后就是自己要求这种结局的,但帖木儿却觉得他不配,直接借刀杀人让札剌亦儿人杀了忽辛。
东察合台汗国的再造功臣、辅佐过六个可汗的忽歹达就是这样死的。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察合台人、蒙兀儿人政权里的枭雄,最终被迫选择朝圣,那么就是体面地放弃权力去死罢了。
白拉姆汗虽然是个土库曼人,但深知这种察合台宫廷潜规则,他交出了权力让阿克巴亲政了,但他不想去死,于是一直拖延不肯去“朝圣”。阿克巴派人逼迫,于是白拉姆汗率领自己的亲兵抵抗,最终被俘,只得同意去“朝圣”。
果不其然,白拉姆汗的“朝圣”路途中,在古吉拉特,一个阿富汗人将其刺杀。
印度十五世纪名臣,巴赫曼尼苏丹国三朝元老——马哈茂德·加万。
马哈茂德·加万本名叫做Khwaja Mahmud Geelani,因为来自波斯加万,所以也被称为马哈茂德·加万。精通伊斯兰神学和数学,还是一名优秀的诗人。
文武双全的马哈茂德在奥斯曼攻克君士坦丁堡的1453年从波斯来到印度效力于德干巴赫曼尼王朝的苏丹艾哈迈德沙二世,而苏丹正是看中了马哈茂德的军事才能。苏丹任命他为皇家骑兵大队的首领,随后他平定了纳尔贡达的一场叛乱。
1458年,新苏丹胡马雍赐给他金色的帽子和腰带,赐予他“商人王公”的称号,马哈茂德成为了巴赫曼尼王朝的首相。苏丹死时托孤马哈茂德,成为八岁即位的小苏丹尼扎姆·沙的首相,可是小苏丹在位两年便去世,马哈茂德继续辅佐尼扎姆·沙的弟弟,九岁的穆罕默德·沙。马哈茂德可以全权掌管巴赫曼尼王朝的所有行省,还担任皇太后的突厥卫队统领。
马哈茂德的头衔包括:帝国臣民的主人、皇室的秘书、埃米尔中的埃米尔、帝国领土代理人。在辅佐幼主的过程中,马哈茂德并没有韬光养晦,而是不停地开疆拓土,尤其是多次战胜南印度的毗阇耶纳加尔帝国,夺取了大片的土地,其中以果阿港为代表。通过夺取港口,马哈茂德保障了德干战马的贸易线(他本人也是马商出身),战马是维系苏丹国战力的重要支柱。在他的任期内,巴赫曼尼苏丹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文治方面则是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大学,遗址现在还保留在印度中部。还处理了国内因饥荒而导致农民大量逃荒的问题。而且作为受波斯文化熏陶的学者,他仍然跟波斯语世界的诗人、学者们保持着交流。并且跟奥斯曼穆罕默德二世以及埃及、伊拉克的统治者保持了通信,互派使节。
这位名臣的下场却并不好,作为一名“外来派”,且不断减少贵族封地面积以巩固王权。他遭到了“德干派”的诬陷,逐渐长大的穆罕默德·沙也对这位老臣有了戒心。一次,在苏丹醉酒之后,德干派的马利克·纳伊布向苏丹呈上了伪造的文件,诬陷马哈茂德勾结“象王”奥里萨王公里应外合颠覆巴赫曼尼。神志不清的苏丹不顾马哈茂德的辩解,下令处死了这位七十岁的老臣。马哈茂德说道:“死亡对我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来说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对陛下您来说,这将是帝国的损失,也有损您的英明。”之后他面朝麦加,跪地背诵经文,直到被砍下脑袋。
马哈茂德死后,巴赫曼尼苏丹的权威一落千丈,懊悔不已的穆罕默德·沙自暴自弃,自我放逐,也很快去世。德干派的马利克·纳伊布和外来派的尤素福·阿迪尔(由马哈茂德·加万从伊朗带至印度,后成为比贾布尔苏丹)展开了斗争,最终导致称霸整个中印度的巴赫曼尼苏丹国分裂为数个独立的苏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