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然后一帮人讨论为啥外资企业撤出中国?
现在这个时候了,还有人讲国民性,带节奏
中国在不断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类型
在中国人洗发水刚刚开始用的时候,宝洁在中国能赚大钱
在洗发水市场饱和以后,中国人开始买汽车以后,特斯拉在中国能赚大钱。
经济发展、产业提升,收入提升,和经济环境适应的企业也会有变化,不管内资的,还是外资的。
30年前做方便面、火腿肠最赚钱,市场机会对双汇如此,对康师傅也是如此。
30年后做汽车赚钱,市场机会对吉利长城如此,对特斯拉丰田也是如此。
在汽车市场大发展的时代,做火腿肠方便面的企业转产、退出、撤离中国很正常。
在任何一个整体进步的现代社会里,都不可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大规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同时,方便面市场蓬勃发展也大规模进入百姓家庭。除非方便面刚刚出现,是新事物,就行自嗨锅一样;或者这个社会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务必巨大,无法跨越,一部分的富人买汽车,一部分的穷人买方便面。
外企撤出中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环境变了,钱不好挣了。
钱好赚的时候,你赶他都赶不走的。
为啥钱不好挣了?
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企转移到中国的,依靠中国低要素成本(劳动力、水电气资源、土地)等赚钱的企业,中国的要素成本上去了,他们撤了。比如台湾的鞋厂、服装厂、全世界逐水草而居,和游牧民族一样,寻找最低成本要素成本的地方。
2、在中国的市场塌了,干不下去了,然后撤了。比如家乐福被大润发、永辉干死了;谷歌玩不下去了;三星中国没人买了;佳能干不下去了,自己的原因干不下去的,和中国没关系。
4、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外资企业,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机会没有这么多了,企业出去寻找别的机会。比如康师傅,方便面不好卖了;比如麦当劳,竞争不过肯德基,而且洋快餐不好卖了。
3、中国老百姓聪明了,不上当了,也就没有市场了。或者说新时代的玩法变了,传统的方式玩不转了。比如雅芳、安利,以前人对人直销,现在都在玩微商了。
宝成走了,为什么优衣库大举投资中国?因为中国从劳动密集型血汗工厂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
为什么各类家电企业撤了,特斯拉进来了?因为中国的消费重心从一般电器转向了汽车这样的高档消费。
这些企业撤出对中国有影响吗?
有,但非常小。
三星走了,小米华为起来了;家乐福卖掉了,苏宁接手了;雅芳不干了,美业公司一个接着一个赚钱;宝成走了;鸿星尔克卖疯了;
外资裁掉了就业岗位,会被别的企业重新吸纳的。
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投资,绝大多数是可以外包的,相对自己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产业。这些企业撤出很正常,没有任何大惊小怪的。
如果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是大飞机工厂、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工厂、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工厂,这些企业会撤出吗?坐着数钱还来不及呢。
可惜,外企的高尖端技术,不会投资中国
~~~~~~~~~~~~~~~~~~~~~
记错了一个灵活就业的概念,搞的有些人好不容易抓住个纰漏,不谈整体对错,只看小的瑕疵,真显得出来逼乎水平之低,不少人胸无点墨,脑无哲思,抓小放大,胡搅蛮缠。
最近几天,我安排了公司年会;员工发了年终福利;算好了年终奖报董事会;谈妥了明年一个股东退出;请人喝了两顿酒;拿到了一个关系到公司的法院裁定;准备好了22年所有者权益增长四千万的准备工作;送完了年终礼物几十个礼盒,调高了部分员工薪水;办公会决定了开掉两人的(又有人说我坏了,他们因为收好处被开的,没让纪委处理是够给他留余地了);出台了新一年度的员工福利制度;分解了22年的公司绩效、并把责任书签了下去;然后昨天早上五点起床,开车八百公里,三点钟到谈项目,晚上陪客人吃饭,然后接家人回家,十二点睡觉,今天早上六点钟起来,看到了逼乎一堆人找我,纷纷感觉好不容易抓住打脸的感觉。
我要说的是,我最近真忙,不是不回应这些事。我不像有些人闲着蛋疼,学生放假无聊抬杠的时候,家长们还忙着工作赚钱养这些专业抬杠选手呢。
灵活就业的概念是我记错了,我当成了没就业人口了,记得事情太多,难免搞混了。
我说了外企撤出的原因,旺仔牛奶糖说,灵活就业两个亿,我胡扯。我理解成了没就业的两个亿,因为没就业的这么多,所以外企撤出有影响,这才能谈到我是否胡扯的问题。
如果灵活就业是餐饮配送、家政服务、共享交通、物流仓储、数字营销、直播/短视频这一类就业,哪个外企从事这些行业了?
因为外企撤出中国人没就业去被迫做了灵活就业?
还是灵活就业太多了,让外企招不到人了,所以外企撤出中国了?
外企撤出中国,和两亿灵活就业,没一毛钱关系,所以我说错了,旺仔牛奶糖,不是撒谎不打草稿,而且胡扯不打草稿。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扯在一起胡扯。不都号称大学生么,有点逻辑好不好。
还有一个仓仓仓的私信十几条骚扰我,我第一眼还看成仓鼠了,行为作风确实像。我记错了一个对我的回答无关紧要,没有逻辑关系的概念,就搞的你十几条消息骚扰我,我要真再像旺仔牛奶糖一样把两个没什么逻辑的概念抓到一起胡搅蛮缠的话,被你抓住了,你还不上门打我啊?
追求真知灼见,小心求证分析,永远是我们追求对于一个问题深度思考的正确选择。但分清主次,理清逻辑,这才有助于思考,而不是纠着一些和问题没有逻辑关系的细枝末节,想着搞个大新闻,把别人批判一番。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这么做,只能说明你胸无点墨不能谈深刻问题,胡搅蛮缠只可鼓动是非。
因为,我回手百度一下就知道灵活就业的准确定义了,错误不影响我思考。你沾沾自喜于好不容易抓人把柄挑事,回头还是逻辑不清,没理解外企为什么撤出中国。那你这篇回答白看了,知乎也白下载了。
好了,不说了,小孩起床了。下楼开车,准备带他们去一百多公里外的扬州吃早茶了。
读诗一首,分享一下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6日早上七点
续,挂一下那只仓鼠 @仓仓仓,私信,在我所有回答下面找事,我第一眼看成仓鼠了,真是高看一眼了,这种东西,值得我回应,可笑。
这个取决于公知和高华需要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说高赞的,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而且是想要给大家看到的结果。
至于真伪,不重要,数据的准确性,不重要。
因为躺着赚钱的日子没了,新技术竞争不过本土企业所以撤了。
说外企待遇好的不是蠢就是坏。外企待遇好的基础是什么?是超额利润!是用国外早就过时的技术也能在中国躺着数钱的背景,难道他们是雷锋吗?一家外企躺着数钱的代价就是全中国每个人都在付出超额成本。
美好生活靠外国人是没戏的。
扯那么多没用的干嘛。
资本撤离不就是两个原因么:没钱赚或风险高。
在商言商,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唯一理由就是不赚钱了,没啥可看的。有钱不赚的人是当不了外资企业的。
几年前我和同事做过FDI相关研究,后来同事走了,我也没再关注这块。简单说,FDI就和国内的影视公司一样,它就是看政策,今天张三给的政策好,它就找张三,过几天李四给的政策好,它又跑去找李四了。一言概之,就是资本逐利。很多企业离开中国,原因就是成本,东南亚有三个人口大国,菲律宾、越南、印尼,为什么资本青睐越南和印尼,而不是菲律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南和印尼电便宜。商用都是0.078美元一千瓦时,中国是0.099美元千瓦时。而菲律宾是0.114美元千瓦时。对于利润不高的基础制造业,一度电便宜0.021美元,是没理由不搬迁的。只不过越南总人口只有9734万,它吃不下中国的转移。印尼人口够,但交通又比越南贵。本质就这么简单。
《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0》显示,2019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12.3亿美元。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100.2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29万亿美元。2016至2019年吸收外资总量达5496亿美元,年均增长1%,2017至2019年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二大引资国。
《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1》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20.4 万家,实际使用外资 6989 亿美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 61.8%和 10.4%。截至2020年底,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 104 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 2.4 万亿美元。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0.6%、29.8%和69.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717.5亿美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29.4%,占比从 2015年的12.2%提高至2020年的28.6%。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 2015年的6.7%提升至 2020年的15%,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
国务院新闻办2021年7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今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长12.7%。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2.3万家,增长47.9%,累计设立超过106万家。
有些企业因为人工利润问题搬走这很正常,但是这个问题用知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资企业怎么是越撤数量越多了?谁来解释一下?
要说数据,肯定得对比着说。
关键的是什么数据?就是外资投资占比。
这个权威报告是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
简单说来,十三五比十二五总量在增加,外资投资占比在逐年下降。税收占比也逐年下降。
(别被图误导了,其实是从6300->7000亿,也就10%增加,大约是国内投资1年的)
对于打工人来说:
2000年外资投资占比10%,2010年外资投资占比3%,2020年大约1.3%。
打工人收入上,一直是外资 > 国企 > 民营。
也就是,你能找到外资企业就业机会在逐年下降。
add:看税收上,外资占比在2020年是17.3%。说明外企利润还是不错的。给高点工资可以理解。
民企老板也不赚钱,低点工资能理解吗?
赞同高赞。
很对人说了内因说了东南亚。还有一点没说:美国。
就从华为事件看,对于美国的“硬”手段,中国毫无还手之力。国内说得再好,中国中高端产业,什么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还是美国说了算。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