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进化的角度介绍一下意识的来源,也许可以帮助你理解,意识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基本的、逐步进化而来的生物功能,而这种功能还是有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基础的。
一句话:细胞的应激性→专门负责应激性的特化细胞(神经细胞)→专门负责应激性的特化细胞组合(神经组织)→专门负责应激性的器官(大脑)
这个进化过程,每一步你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生物存在。比如单细胞生物,比如无脑的生物,比如有脑的生物。
———————详细解读应激性到大脑的过程———————
首先,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也会发生变化,比如电子跃迁之类的。
然后元素构成分子之后,反应就会更加的多样化。
你会发现,分子并非单调的存在,他们会有各种反应。
无机反应:
比如氧化反应,铁变成了红色的铁矿。
有机反应
再进一步,更高级的分子具有了更好的性能,比如典型的就是酶。
酶可以催化分子发生反应,比如一个经典的分子结构就是ATP合酶,你看这个结构如此复杂,还可以旋转实现很多机能。
当然了,更高大上的酶就是可以实现自我复制,也就是传说中的复制子。
关于复制子,我举两个例子,这两者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源头,到底是哪一个,各位自己判断。
朊病毒并不是生命,是一种纯粹的蛋白,但是它可以让自己接触到的蛋白变成和它一模一样。
如果你看过黑客帝国,就知道黑客帝国里的一个病毒复制就是这么干的
RNA核酶(ribozyme)是另一种神奇的存在,颠覆了酶只是蛋白质的定义。尽管今天关于核酶研究不多,但是核酶只是RNA,而且可以起到催化作用。
当这些牛逼轰轰的分子和另一种分子相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就是:膜
有了膜,自然界的反应可以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从而避免了各种外来的干扰,也可以更加专注的进行维持系统。
于是,这一天起,生命正式诞生!
(病毒不是生命,是生物活性体)
而对于生命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应激性。热了到冷的地方,冷了到热的地方。饿了找吃的,渴了找水喝,这就是基本的化学驱动过程。
而这些反应进一步的加强,就是你说的意识。
意识的本质也是信号,通过神经元的化学反应来实现了信号传递。
大量研究证明,意识本身是人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信号。一个网络的每一个连接,就代表了一个意识,比如A连接代表眨眼,B连接代表喜欢,C连接代表看见(这里太夸张了,比这个细多了)
下图是一个脑卒中的人和正常人的一个连接,主要是脑卒中引发的偏盲现象[3]
左图为对照组脑网络均线分布图;右图为偏盲患者的脑网络均线分布图。点的大小是按实际比例标出的。患者明显提高的网络连接已着重标明,新形成的连接和原有加强的连接分别用绿色和蓝色标明。
事实上目前对于大脑神经信号的解读已经走向了很高的层次,比如日本科学家通过对神经信号解读,发现了人做梦过程的一些内容,从而解读梦境。
为了获取结果,研究小组先让三个实验参与者进入睡眠状态,几分钟后他们被弄醒,描述梦的内容。此时,研究人员将记录下的大脑活动模型和参与者的描述进行对比。试验已进行了超过200次。接着,参与者在清醒状态观看来自20个不同门类的图片,包括车和动物,之后对大脑活动进一步分析。再将这些数据和睡眠中的大脑活动对比,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预测部分梦境,准确超过70%。
目前关于大脑的研究还很粗浅,但是认为人的意识存在物质基础,也就是大脑不同的电信号代表了不同的想法,你意识动一下,大脑就要发生相应的反应,正因为如此,大脑才是人体最耗能的器官,占人体能量消耗的20%以上。
——————————
有人举例软件没有物质基础,are u kidding?你真觉得01变化不存在基本的物质基础吗?
我们目前对大脑的解读,也类似于这种很原始的解读。我们通过对大脑信号的解读和人的意识来进行对应,有点像把一个软件的运行和0/1变化直接对应,这种对应很耗时也很麻烦,但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现在各国纷纷开展了脑计划研究,比如美国,日本,欧洲,我国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是由中科院上海神经所蒲慕明院士领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详细的解读大脑的信号。
但是未来并不乐观,可能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而且耗时几十年。
但是,我坚决反对把意识当成玄学之类的东西。有人还举例情绪,我就想偷偷问他一句,听过神经类药物嘛?如果意识是玄学,那神经类药物怎么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