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没那么高大上,《三百六十五天 一天一个好故事》。该书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识字只有三百左右的时候读完上下册两本比语文书还略厚的书让我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从此读完一本厚书不再视为畏途。
还有人记得《少年科学画报》吗?
不可复制的童年回忆,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少年科学画报》是新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少儿科普期刊,是一本将科学故事与漫画形式相结合,拥有精巧构思、生动语言、幽默文字和精美画面的期刊。
前几天发现《少年科学画报》有了最新的精编及复刻版,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学那会我不喜欢读书,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每天在学校不务正业。
对课堂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喜欢听语文老师讲故事,有一天上课老师拿了一本《少年科学画报》,快下课之前给我们读了一篇《昆虫世界的秘密》,我听完以后真的眼睛冒星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回家我就缠着老妈给我买书,老妈还以为我想看漫画书,不同意买,我说是语文老师推荐的,老妈才答应。
从拿到《少年科学画报》以后,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比如:如何让瓶子里的潜水艇里忽上忽下,如何用自制的墨镜看日全食的模样......
还记得里面的经典栏目“科学家”、“小卫星转播站、“动手做”等等,每一部都引人入胜,那时候我每天都闲不下来,动手能力超强。
新出了《少年科学画报》复刻版,想当年我是出一本买一本,就是这个链接里的书。
在这里不光能学习科学小知识,还有生物、数学、地理这方面的小故事,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
就拿数学来说,以前我的认知就是能算对加减法就够了,但看了《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等数学童话以后,我发现数学的妙用有很多,而我想进一步探索就需要先学好基础知识,就这样学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那段时间老师、妈妈总是夸我,而我也成了班级里的科普小达人,成绩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Ps:有人私信问从哪能买到这本书,链接我放这里了。
《少年科学画报》中许多院士和一线科学家欣然为孩子们写稿,他们之中有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鸟类学家郑作新、极地探险家秦大河、航天专家朱毅鳞、天文学家李元,还有知名科普作家李毓佩、郭治、吴浩源、鲍建成、郑延慧、苏刚,兵器专家杨培根、焦国力、李杰等。
这些科学家所撰写的内容放到现在依旧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少年科学画报》会以有趣的童话故事、生动的卡通形式,为孩子们讲述深奥、专业的知识,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好理解,也能让孩子产生读下去的兴趣。
在《少年科学画报》还有很多“好朋友”,小歪毛、X探长、小眼镜、萝卜头、阿米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小萝卜头,因为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地球,什么叫宇宙,宇宙里还有水星、火星等等星球,宇宙里的石头会掉在地球上,科学家管它们叫陨石。
在《少年科学画册》1977年1期封底,就刊有一张1976年3月8日吉林陨石雨的照片,照片中当年带队赴现场考察的科学家,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科学家便是后来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还有《小歪毛和魔术师》、《小眼镜历险记》、《海洋的秘密》、《鱼类的秘密》的故事都让我记忆犹新。海洋里除了鱼,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有的长得很丑,有的五彩斑斓,死后还可能变成化石。
我还喜欢跟着《少年科学画报》上的图画学着画小动物,画图的有著名画家方成、丁午、缪印堂、苗地、沈培、吴文渊、毛用坤、徐宝信、毕树校、王金泰、胡亦等,他们用妙趣横生的画笔,勾勒出科学世界的模样。
画家丁午先生笔下的小动物是我最喜爱的,他笔下的动物尤其生动、可爱,几笔就可以画出一只小动物,对孩子来说也很简单。
我买了一本复刻版《少年科学画报》,原版原貌地呈现1980-1982年《少年科学画报》全36册杂志,一打开封面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少年科学画报》还有精编版,将精心策划并挑选三年精品原作画稿及背后的故事汇成一册。
对我来说,这本杂志影响了我对学习和求知的态度,让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这种求知欲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只有了解了这个世界,才会对未知产生好奇,进而探索,现在想来很庆幸自己读到了《少年科学画报》,启蒙了当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