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相关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要么没有国产,要么质量比进口的差得远。其实技术并不是最大的难点,主要问题是受众面太小,研发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收回。
比如耳机、音响、麦克风、声卡甚至乐器等硬件设备,国产的基本都是中低端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但是对于专业演奏家/音乐制作人/录音棚而言,高端专业的设备还是必须要用进口货,尤其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乐器加上个日本)。
音频相关的技术很多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积累,而这个技术不仅是硬件的制造技术,更是一种“味道”的概念。施坦威的钢琴结构和珠江钢琴是一样的,但是弹出来的音色味道就是不一样。这种非常细微的差别,需要产品长时间的迭代打磨才能造就品牌特色。可以说相对于科技产品,很多音频设备更类似于红酒这种奢侈品,不仅有客观的制造工艺参数,还有主观审美的影响。比如有很多著名的专辑都是用某个型号的麦克风录的,大家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个麦克风的声音好听。
音频设备相比于其他电子设备而言,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于时间精准度极高的要求。CPU的频率如果上下浮动只会稍微影响性能稳定性但不会把数据算错,但是采样器的时钟如果出现了抖动就会毁掉整个音频信号,因此音频设备还受制于这些核心精密零部件。有些声卡中还专门配有用于DSP效果器运算的芯片从而解放电脑的CPU,而这种细分类型的芯片研发在国内还几乎是空白。因为市场太小,国内通信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研究音频信号处理方向的。
然而,也有的音频硬件原理非常简单,甚至内部就是一些原始的晶体管,但因为长久的工艺积累和品味适应,导致大众就认这个味道。这就好比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一百多年前的,但是因为大家喝惯了,要是配方变了消费者反而会不买账。
为什么说研发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收回呢?我们设想国内某厂商想要研制一款音质出色的麦克风,那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测试各种材料,各种声学环境,找来各种歌手和乐手来录音,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国际上数十年经验的老品牌好听。老品牌的技术也许并没有多先进,但是他们有经验积累的秘方,就像厨师的祖传绝技一样,你光从技术上无法解释为什么它音质那么好,因为它的音质来自于数十年一代一代改进的产品,同时在商业市场上因为口碑好,一直销量不错,有足够的钱去继续迭代研发。
一个高端麦克风/音响要上万人民币,录音棚在采购的时候必然会选择最保险的品牌,而不敢投入如此高的成本去尝试国产新产品。如果国产厂商想通过赠送试用推广的方式,必然又无法收回成本,因为一个麦克风/音响可以用几十年。同时,这种硬件设备,需要的人非常少,每个城市可能只有个位数的录音棚,全中国加起来可能就一千来个。加上个人用户,上万件就是销量的绝对上限。如果厂商想要收回成本,就意味着单价必须非常高,价格弹性很低,无法通过降价来促销。而几十年技术经验积累的老品牌,研发成本早就收回了,根本不怕打价格战。同时,价格本身就是决定这种设备档次的指标,就好比LV的包和法拉利的跑车永远不可能通过降价甩卖的方式来营销。
说完硬件我们来说软件,这个问题更头疼。以音乐制作人用的软音源和宿主软件为例。软音源就是用电脑作曲的时候,通过向宿主软件(可以类比于Photoshop)里输入音符,音符触发对应音色的声音。比如一个钢琴软音源,就至少需要录音采样钢琴的88个键,然后通过输入的音符来决定触发对应的键位。在这个叫钢琴窗的界面里输入音符,就可以创作音乐:
但是要想做到逼真的声音,光采样88个键是绝对不够的,每个琴键不同的力度按下去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踩不踩钢琴踏板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声音。手指以不同的方式触键,产生的杂音也不一样,这也会影响钢琴的音色。一个优秀的钢琴软音源,需要至少上千个采样。我们来算一下制作这样一个软音源需要哪些成本:
以上这些成本算下来,一套质量不错的钢琴软音源,至少需要数十万的成本才能做出。问题是软音源不像是Office这种软件几乎每个用电脑的人都需要。全世界需要使用软音源的人,加起来可能只有不到一百万人,这一百万人中有99万人已经有了别的公司的钢琴音色了,不需要再买一份了,除非你能做的比那些国际上的音源大厂还要优秀。你的潜在消费者,数量级只有几万,而可能有一大半的音乐制作人都使用盗版的音源,也就是说你用心制作的钢琴软音源最多也就卖出几千份,那么每份至少要卖几百元才能勉强回本,这是一个比3A游戏还要残酷得多的市场。
中国在音源市场唯二打出亮眼表现的品牌,一个是做吉他的Ample Sound,一个是做民乐的Kong Audio。这两个品牌的成功,Ample Sound在于全球市场的优秀营销以及优质的音色和技法,Kong Audio在于乐器的差异化,但现在慢慢也被一些外国的音源厂商抢走了市场。毕竟外国公司也不傻,你能录二胡我也能花钱请人来录,我的程序还写得比你好。
世界上软音源的两大巨头:德国的Native Instruments和美国的East West,各自拥有一套音源平台。尤其是Native Instrument,像苹果一样构建了一整套生态系统,大多数第三方厂商的音源,都必须通过其旗下的Kontakt播放器授权才能使用。East West则是模仿Amazon Prime的商业模式,采用了订阅制,每个月29.99刀就能使用旗下几乎所有的音源。中国的厂商想要介入这块已经十分成熟的市场,可以说商业上毫无胜算。
除了软音源之外,还有宿主软件和效果器。这两块都很吃底层程序的能力,需要音频信号处理方向的C/C++高级工程师才能做出来。同样的,因为国外的厂商已经做出了功能很完善的软件,中国公司想要从头研发一个,不管是技术上还是商业上都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因此几十年以来都是用的国外的软件。常用的有德国的Steinberg公司旗下的Cubase和Nuendo,苹果出品的Logic和Avid的Pro Tools等等。这块的市场也基本上被德国和美国所垄断。
中国的软件行业需要的是像Adobe这样专注于底层研发,开发生产力工具的公司,但商业上因为巨头已经垄断,很难靠不成熟的新产品打入市场,因此都被扼杀在萌芽阶段,再加上盗版横行,中国的公司更难分一杯羹,尽管很多音频方面的技术都是开源的。这一块的市场不可能通过国家力量限制国外公司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不涉及机密,国产化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可以说有生之年,我们很难看到中国在音频设备与软件产业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唯一的翻盘可能,是全中国13亿人都建立良好的音乐素养,培养出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自然就会有公司看到足够的商业利益空间,愿意花成本去进行研发。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用耳朵玩游戏,分享游戏音频的知识与资讯】
科学和技术得分开来看。
有句话叫做publish or perish,科学成果力求公开发表。纯粹的科学,理论上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
然而技术是要积累的,而且一般都不会公开细节,所以技术领域基本上都有代差。
我是搞计算物理的,其中计算部分就属于技术。我们领域常用的软件绝大部分是国外开发的,包括VASP(维也纳),SIESTA(西班牙),CASTEP(英国),quantum Espresso(意大利为主), LAMMPS(美国),NAMD(美国)。硬件部分也基本上被intel和NVIDIA两家垄断。
多了去了。整个制造业方面差距一堆,别以为科技就一个芯片和互联网。
例如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市场。中国品牌才3点几………
自动化控制方面如艾默生,ABB,三菱,西门子,GE.霍尼韦尔等等
也就中低压电气方面有点中国品牌的空间。
快速消费品方面,如国内奶业绕不开的利乐包装。
工业软件更是几乎全部沦陷,一个AutoCAD就绕不开。
整个工业的高端产业差不多都被外国品牌占据。
现在所谓中国制造,打个比方,不过是你拿着欧美制造的工具制作汽车飞机罢了。
差距明显,国人尚需努力。…
补充个案例,我曾做过一个项目,对比了国内某顶尖品牌和英国的一台设备。
同样的工况参数,国产设备重10吨价格80万,英国仅重3吨价格200万,国产设备的效率低于英国5%。计算下来,国产设备虽然购买便宜,但一年的电费就会比英国的设备高200万。……于是国产出局。
这就是差距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