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收购达成的前提是需要获得英国、美国、欧盟以及中国的监管批准。
据《金融时报》报道,针对这笔收购,英国提出了严格的交易条件,包括要保留ARM在英国的工作岗位和在剑桥的英国总部。
此外,因ARM还是国防工业的重要供应商,如果英国基于国家安全这一理由对这笔收购进行审查,这一过程可能长达数月。
除了英国的严格要求之外,这笔收购最大的变数在于欧盟以及中国的监管批准。且看后续进展如何。
当然,如果成功被英伟达收购,ARM一直作为一个中立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将被终结,半导体行业的格局将重新改写。
这是全球市值第三的半导体公司对拥有全球最大移动生态的芯片设计企业发起的收购案,如果收购成功,Nvidia将从单一的、以设计和销售图形处理器为主的半导体公司(Fabless)一举变为横跨移动、个人电脑、IoT(?)、数据中心业务的全平台半导体公司(Fabless),并拥有目前最大的移动生态和合作伙伴群体。
从芯片市场划分来看,收购的优势很明显。ARM在Nvidia不涉及(或已经劣势)的多个细分市场都有明显优势,这次收购可以补全Nvidia的商业蓝图,比如(饼来了):
Nvidia收购ARM的问题是,他俩商业模式非常不一样。
相对而言,Nvidia是横跨芯片设计、成品销售、驱动和软件研发、产品售后等等,从设计直到用户端,除了芯片制造之外,全都是Nvidia的商业领域,这是一种重资产、资金收回非常漫长的商业模式,资金需要大量运作在供应链上;而ARM是专注芯片设计和授权,这种商业模式非常轻,有利于资金回笼,可以快速构建生态,但是难以依赖生态产生规模利润。
商业模式不同的公司,其实很难说是会产生好的化学反应,还是更坏的化学反应。从长远来看,Nvidia可以帮助ARM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如果ARM期望更大的利润和资产,期望下场搏杀);ARM本身不直接提供用户侧的驱动,Nvidia或许可以在自己的CUDA软件和显卡软件里提供为ARM提供支持。ARM可以在自身的授权里提供Nvidia的 GPU核心,同时提高「打包授权费」。
但是上述这种行为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ARM本身的授权生态。
从短期来看,因为芯片越来越成为一个敏感的国际话题,欧盟、中国都有很大可能因为考虑到国家安全或者芯片行业垄断否决这次收购。欧盟、中国也会受到来自Intel、AMD、三星半导体等等大型竞争对手的压力,而影响整体决策。
此外,这次收购虽然是两个公司行为,但是间接会影响国际政治和半导体产业格局,各大半导体公司都已经被牵涉其中。
虽然收购已经公布,桌子下的战斗可能才刚刚开始。
总体来说,四面皆敌。
大概如此。
对竞争对手来说,各怀心事。
对英特尔来说,不是好事,自己主导标准可能被打破。以后高端市场可能会被抢走一部分份额。nVIDIA提供整体方案,做成业界标准,英特尔的传统高利润市场会被分走一块。
对苹果来说,还有待观察。如果授权政策不变,对苹果自己影响不大。但是nVIDIA如果让ARM公版微架构的CPU和GPU性能大幅提升,都用台积电的2nm,紫光虎贲用ARM公版比苹果A系列性能高,苹果就mmp了。
对高通来说,也不是好消息,高通的基带优势没有那么大。强在从AMD买来的GPU发展不错,比Mali强,但是nVIDAI一来,高通就未必舒服了。MTK用公版会不会压倒高通?
对手机厂商来说,影响不大,手机性能或许会有大的提升。但是价格也不会便宜,以黄老板的刀法,一分价钱一分性能。GPU和CPU高性能的授权都不会便宜。
但是,如果交易能成,我对nvidia能做出什么东西很期待。
当年丹佛2是7发射,超长指令字,软件支持ARM指令集,想支持x86也行。
比同一年的苹果A系列性能还要好。
现在收购了ARM,除了CPU,最关键的是NV能把自己家的标准,做成通用标准。
要我的授权,就用我的标准,这个太可怕了。
NVlink带宽是百G级别的,网络是百G级别的。这些东西做成标准。
计算机行业就有意思了。
nVIDIA把GPU放到手机,支持更高效率的3D图形GUI。3D性能也会上台阶。
以nVIDIA的个性,手机芯片给你集成高带宽的显存也是可能的。内存通道恐怕也会很多。
手机功耗靠台积电压,但是性能会上天。
nVIDIA也不会满足于A78、X1这种规格的东西。
在高性能领域,会开发出顶级的ARM CPU与自己的GPU整合,搞出单芯片的超级计算机。
从计算机产业的角度看,nVIDIA手里什么都要,搞全了符合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道路。
高性能计算机
应该有数量不太多,高频,单核性能强大的CPU,用来处理通用计算,配套的是多通道,高带宽,低延迟的内存系统。(nVIDIA可以设计ARM指令集的高性能处理器)
应该有数量众多(功耗上限绝对数量)的并行计算单元(GPU),有超高位宽的显存,处理密集计算任务。(nVIDIA本来就有一流的GPU)
应该有超高速的总线在芯片内连接CPU和GPU
再有高速的外部总线连接各种设备。(nVIDIA手里有nVlink)
主机之间有高速的网络连接(nVIDIA收购了Mellanox)
这是全家桶的节奏。
理论上,服务器是比GPU更大的市场。
结论上,这个要看AI服务器是否有够大的市场。
英伟达收了Arm ,对它进入服务器的整体方案是个大利好。
这个价格也合理,划算。
说明英伟达对未来十年的规划是明确的。
在行业上说,而且英伟达的硬件能力强于Arm(商业模式不同),ARM生态很好,两者一起对ARM、NVDA下一步产品规划是好事。
不知道国内的股权纠纷现在如何了?
英伟达收购ARM一种可能可行的方法:
简要说就是ARM中国变成理论上隶属于ARM总部,但是在中国境内高度独立运行的分部,同时获得总部大量核心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批准收购案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对于英伟达来说,收购案障碍减少,ARM中国公司架构上的隶属关系仍然保持,没有得罪中国政府,在华业务正常开展,百利无害;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美国企业控制了世界芯片巨头,可以随意操纵,虽然用来制裁中国有难度,但是收割其他国家利益一点问题没有。百利一害;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以后美国利用ARM总部制裁中国可能性增加,但是ARM中国获得核心技术,相当于获得一个机会,只要ARM中国不拉垮,技术研发不落后,那么也有机会不被卡脖子。利害两半;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以后被美国卡脖子的可能性增加,而自己的研发能力不足以抗衡。长期有害;
对于英国来说,本国优质资产流失,以后还有反过来被卡脖子的风险。害上加害。
如果真的能成,就是中美打架顺便联手瓜分他国利益的典型案例。如同第二次中东战争。
以上只是猜想。
不需要,我已经几乎两年没用过有线充电了。
把常用场合都部署好无线充电以后,真的不用操心换手机换充电器之类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取消耳机口之后,各位是改用L口耳机C口耳机,还是改用无线耳机?我曾经以为会普及L口或者C口耳机,然而现实就是无线耳机开始普及。
无线充电座普及之后,由于它没有插拔,所以她的寿命其实远比手机要长。
--
所以,如果你没有无线充,强烈建议你尝试无线充。
不需要,我已经几乎两年没用过有线充电了。
把常用场合都部署好无线充电以后,真的不用操心换手机换充电器之类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取消耳机口之后,各位是改用L口耳机C口耳机,还是改用无线耳机?我曾经以为会普及L口或者C口耳机,然而现实就是无线耳机开始普及。
无线充电座普及之后,由于它没有插拔,所以她的寿命其实远比手机要长。
--
所以,如果你没有无线充,强烈建议你尝试无线充。
不需要,我已经几乎两年没用过有线充电了。
把常用场合都部署好无线充电以后,真的不用操心换手机换充电器之类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取消耳机口之后,各位是改用L口耳机C口耳机,还是改用无线耳机?我曾经以为会普及L口或者C口耳机,然而现实就是无线耳机开始普及。
无线充电座普及之后,由于它没有插拔,所以她的寿命其实远比手机要长。
--
所以,如果你没有无线充,强烈建议你尝试无线充。
到底该怎么穿衣服。这不是知乎网友敲键盘来决定,而需要根据“大家的整体氛围”。
就像是海边大家都不会觉得比基尼有啥害羞的,但你要是在割包皮的男科医院里穿就大为不同了。
所以,如果题主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穿得比较正式,那么跟着效仿是一种基本的“职场认知”。否则你只会被认为过于另类,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猜测。
当然我也没资格说题主,前几天参加一个面试,由于事先听说面试无非就聊聊自己的过往经历很轻松,所以我也穿大裤衩过去了。
进了面试现场才发现——人家都是正装。而且面试完全走的是公务员面试风格,一排考官盯着我。
那种如坐针毡的尴尬,我怕是一辈子忘不了。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