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粮食自给率( Self-Sufficient Ratios, SSR),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依靠自身的粮食生成来满足本国人民粮食消耗的能力。这个指标有多个衡量标准,我们姑且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计算方法[1],如下所示:
其中SSR代表粮食自给率,Production是本国的粮食产量,Imports 是粮食进口量,Exports是粮食出口量。当SSR < 85%时,可以认为该国粮食自给率较低,主要依赖进口粮食;当SSR > 115%时,可以认为该国粮食生产大于消耗,主要出口粮食;当SSR在 85~115%,可以认为该国当粮食自给率较为平衡。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笔者将六个国家的逐年粮食自给率绘制成下图(Fig. 1)。 其中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维持在85 ~ 100%之间,近年来有所降低,但仍然超过85%,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反观美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上超过115%,粮食生产除了满足自己需求,还可以向别国出口。此图能够从感性的角度,得出粮食自给率越高,粮食供给越安全的印象。
但是,粮食自给率仅能从供给平衡的角度得出结论,有时候也有局限性。例如Fig. 2中的日本和也门,粮食自给率从1961年一路走低;2010年以来,粮食自给率降至30%左右,即70%的食物来自于粮食进口[注1]。虽然粮食自给率差不多,但是日本和也门两国的粮食安全显然不同。笔者下文将从另外一个维度来阐述。
每日食物供给量是个非常复杂的参数,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来提出评价指标。从简单明了的角度出发,笔者本文中以热量计每日食物最低供给量。根据FAO建议,人体最少需要摄入2,200kcal的食物[注2]。本文定义每天食物摄入小于2,200kcal为食物供给不足,超过2,200kcal为食物供给充足,结合上文中的粮食自给率,可得以下示意图。
根据不同的粮食自给率与食物供给量,我们可以分为6个区,(I ~ VI)。 最优的情况是III区,即食物供给充足, 粮食还能够出口。最差的是IV区,即本国生产的粮食产量不足,即使进口也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笔者将现有各国(~140) 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年代绘制成Fig. 3. 每个数据点代表该国在某一年代的平均粮食自给率和食物供给量(Fig. 3 A)。同时,笔者也绘制了不同年代下的粮食自给率 (Fig. 3B)和食物供给量(Fig. 3C)的概率分布示意图。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粮食供给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国家有能力给国民提供足够的食物(Fig.3 C)。然而,这种食物供给的提升是降低粮食自给率为代价的 (Fig. 3B),越来越多的国家无法生存足够的粮食,只能依赖国际社会的粮食流转。
这种情况是非常脆弱的,假如国际社会粮食供给不足、粮价飞涨,发达国家有能力加价买粮,很多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这个财力;粮食供给不足继而导致物价飞涨、国民怨声载道,直至政局动荡不安。所以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维持一个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是非常必要的。未来有机会,可以深入研究某些热点地区,例如中东,粮食自给率和食物供给量与政局动荡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期为我国的农业长远规划提供参考。
The end, thanks for reading.
注1: 本文中的粮食自给率主要包括谷物和糖类,鉴于日本等国的不同食物结构,本文中的指标可能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注2]: 当然,合理的膳食需要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本文仅以维持人类需求为目的,不涉及食物营养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