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写了点想当然的答案,仔细一看不对,搜了下原来是高中生物的知识点,然后又搜了好久才明白这个知识点的逻辑,现在整理如下:
抵抗力resistance和恢复力resilience的关系:
对于你的疑惑,先搬运点wiki的内容,选译如下(
Resistance (ecology)):
Volker Grimm和Christian Wissel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70种术语和163完全不同的定义后认为,生态系统稳定性可以总结为一下三种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在暂时的干扰之后恢复到接近原本的状态(??原文为reference state,可能翻译不当)、以及生态系统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尽管抵抗力往往被视作与恢复力不同的概念,但是Brian Walker及其同事认为抵抗力是广义的恢复力的组成部分,而Fridolin Brand将恢复力的定义描述为 “与‘抵抗力’的概念极为接近”。
因此,题主你对这两者关系的困惑很正常,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怪念头。因为生态学现象太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同一个现象做出不同定义,而同一个现象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
而恢复力resilience的概念更为常用,wiki对其的阐述也更多,可见
http:// en.wikipedia.org/wiki/R esilience_%28ecology%29。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吗:
两者成负相关这件事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英文资料中,只搜到了一个地方提到抵抗力与恢复力是呈负相关的。但这种关系是表现在单个物种水平上,而不是生态系统水平(
http://www. fs.fed.us/rm/pubs_other /rmrs_1995_cole_d003.pdf)。其他并未见到这种提法。
后来为了搜教材上对这点是怎么提的,结果在百度百科发现这么一段话:“再比如,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能很快恢复。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但是,它的恢复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得多。热带雨林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如乱砍滥伐),要想再恢复原状就非常困难了。”(
恢复力稳定性)
我只能说上面这个思路太扯淡了。
另外网上也可以找到不认同这种思路的观点:“以往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但是,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
恢复力稳定性),以及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中的相关内容。
另外,我引证的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各自的内容是彼此矛盾的,没办法,这点要注意
关于高中生物——回到苔原的例子上来:
我不知道你们的教学大纲是如何确定的。毕竟大学以前的理科教育,只能说是个科学思想的启蒙。为了便于大多数的学生理解,也便于规范化的教学框架的拟定,教科书中充满了粗暴归纳了的原理,尤其是在生物这种复杂的难以找到简洁规律的学科中。但是如果你(不畏穷苦不怕光棍的)愿意追求知识和真理,你可以在本科中后期和研究生阶段开始你的求知生涯。在此之前,你需要首先向教学大纲中的逻辑低头,不管它是对是错。因此,我根据你在题目中所透露出的知识点及其内在逻辑,来对苔原生态系统解释一下:
教科书中说,物种组成丰富,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高(我没看过你的教材,如果书里不是这样说的就根本不用往下看了)。而苔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低,相互作用关系少,因此,如果你破坏掉其中的地衣,那么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种群因种类少,生态功能单一,难以替代地衣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而多数地衣生长十分缓慢,难以迅速恢复种群水平以满足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的需要,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崩溃。这种不稳定性,从整个生态系统水平上看,是抵抗力稳定性低。(如果单从地衣的物种水平上说的话,地衣应该属于抵抗力和恢复力都很低的物种。实际上苔原生态系统所谓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这种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但脆弱的原因是环境恶劣能量输入不足,当然这是题外话)
就这样吧,如果觉得还有问题,最好把你的题目、答案和答题思路放上来,因为高中教科书和真实还是挺脱节的,要做出正确的解释得首先看到教科书上怎么说,然后理解它的思路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