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移动物体,都要尽可能装灯,不管汽车,火车,动车,飞机,轮船……
连自行车都强制要求安装回复反射器,摩天大楼,脚手架,高压输电塔(标识和反射器)……都要有容易识别的灯光或其他标识。
强制要求或者禁令的意思是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因为这个世界不止你一个,你看不看得见问题不大,关键别人也要看到你。
“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扯一个不搭界的,据说,只是据说啊,俄毛跤警最喜欢抓的一项违章就是白天司机不开灯(有近光开近光,没近光没日间灯)。而我国跤法并没有对白天的汽车灯光做规定,不少去俄毛开车的国人没少因为白天不开灯被俄毛跤警刁难。
回到题主的问题,动车组或者机车开灯的意义,在于提醒周围有车,危险勿近。在以前没有动车组也没有护网的时代,沿线居民在铁路站场散步跟横穿铁路是日常,火车过的时候不开灯也就罢了,是瞎子都能听到经过时候的声音。站场里面停放的火车不开灯谁知道它要不要走?走动的时候鸣笛外带各种机械电器噪音,瞎子也听见了。再一开灯,聋子也看见了。又聋又瞎?家里人敢放出来乱跑?
既然没动的机车是活的(即锅炉有火、发动机怠速、电弓升起),为保证安全,技规规定这种活着的机车必须开灯,以警示旁人。而前进方向开头灯,后面开红尾灯也是技规规定的正常操作。到现在的动车组时代这条规定被继承下来,毕竟站场里至少有工作人员,也是要提醒他们,小心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