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很聪明而且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比美国的孩子多得多,为什么中国的学术比不上美国,究竟差在哪呢? 第1页

     

user avatar   qiancai_sai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件事可能很多人已经没有印象了。


一直到21世纪的头几年,中国最top的几所大学,在进行总结和介绍时,都常常会强调一个指标——“教师博士率”


来感受一下北大在21世纪头几年的状况:


“经过“十五”建设,北京大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明显改善,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已超过60%


“十五计划”的时间是2001-2005年。也就是说,到2006年时,北大的教师中仍有近40%没有博士学位。


这件事放到2018年简直是难以想象。因为现在不要说是top大学,就是地方普通正规大学,没有博士学位也很难获得教职。而至于国内top的那几所大学,如今就算是美国top大学的优秀博士,想获得教职也要过五关斩六将,而且往往还需经过几年的考核,才能获得终生教职。


我们再看看20年前的情况——1998年,也就是北大百年校庆时,我们来看下面这条新闻:



上面这个新闻的全文中有这么一个数字:


“目前北大已有65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近600人是中青年”。


而当时北大的师资规模是这样的:


“目前全校共有教学和科研人员近 3000 人, 其中有教授 814 人, 副教授 808 人, 讲师 707 人, 助教 175 人。”——《今日北大》,1998年5月第一版


于是我们会发现,在20年前,北大拥有2300多位教授+副教授+讲师,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却只有650人。


也就是说:20年前的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只有1/4出头的北大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这个数字如果放到现在,就是一所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


于是,十多二十年前一个常见的段子就是:“清华北大虽然在国内很厉害,但放在国外就是几百名开外”。


如果我们用学术产出、学术影响力来评判的话,20年前的清华北大,的确在国际上就是这个水准。


本科教育水平极好、教师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能大批量给美国顶级大学培养留学预备人才——这就是十多二十年前北大和清华的真实写照。


当然了,这里并不能简单的就说当时的清华北大就是两所“留美预备野鸡大学”。


当时的博士率低,还有两方面的原因:

  1. 一直到1983年,我国才第一次授予博士学位。
  2. 新中国对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偏工程性、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军工科研。


“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试图建立学位制,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文革”的干扰,一直未能实行。1976年,教育部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联合组织的学位小组,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经审议修改,1980年2月15日由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学位制规定,我国设学士、硕士、博士3级学位。这些当时还看不出分量的名称后来却极大地规范了人才选拔制度。1983年5月27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18名登上学术之巅的学子荣膺“金冕王冠”,五千年华夏古国终于诞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博士。”


在当时,只有硕士文凭,甚至本科/专科文凭的学者,也有一些能作出不错的成绩,甚至成为中科院院士——比如屠呦呦就没有博士学位,但不妨碍她能作出世界级的成果。


但是总的来说,“博士”经历,是系统性科研方法训练的起点,也是大多数人科研工作的起点。


能大规模、成批量地培养博士,就说明一个国家具有了工业化、流水线、标准化培养科研人员的能力,拥有了大批量能在科学共同体内合作和交流的人。


否则,这个国家的科研体系就像是个体小作坊(民国时期),或者是中小规模的现代工厂(新世纪以前)。而不具备和美国这个已经把博士当做一个产业进行全球大协作、大生产几十年的超级大国相抗衡的能力。


1961年,美国当年授予的博士学位人数首次超过1万人。

1971年,美国当年授予的博士学位人数首次超过3万人。

1994年,美国当年授予的博士学位人数首次超过4万人。


而中国达到年生产1万名博士的时间是1999年,比美国晚了38年。


但是我们的增速更快,中国在10年前,年博士生产数量首次超过了美国


“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但是,这里只是数量超过,而更重要的还有质量。


只能发垃圾论文凑数、在国内某一领域称王称霸、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影响力——这可以说是我国10多年前大多数博士生导师们的普遍写照。这样的博士生导师培养出来的博士的质量必然是堪忧的。


十年前的2008年,一个国内本硕博念上来的50岁博士生导师,其自身亲力亲为学术工作的黄金年代(25-35岁),实际上还是国门刚刚打开的80-90年代前期。


按照当时的标准,能够紧跟国际上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将其翻译成专著,然后再有一些结合国情和实际业务的小应用和小创新,就已经是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受时代条件、受科研物质条件所限,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属不易。


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清华北大90年代末、21世纪初期引进的海归老师,除了少数特别有抱负有理想,或者想回国内当大佬的牛人以外,大多数都是香港、澳大利亚、英国非顶级、美国二三流大学的博士——当时国内的工资,也只能引进这样级别的人。


而现在呢?拿着美国top10大学博士学位、拥有一两篇顶级论文的优秀学术青年,都会非常担心自己能不能踏入清北的门槛。即使进去了,也是临时教职,还需要干好几年才有可能转正。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中国最顶级的高中生,如果他高考发挥很好,考上了清华北大,他在不同的年代,将会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科研训练:

  • 如果他是一个80后,在90年代末-21世纪头几年进入北大清华,他的老师大部分都会是一些无法跟上国际前沿的“老土博”、甚至都不是博士。每个学院也就少量几个从海外二流大学回来的年轻老师能带着自己做一些相对还算靠谱的科研训练。绝大部分学生只能享受到一流的本科基础教育,难以获得科研训练。
  • 如果他是一个90后,在10年前进入北大清华,如果他在本科时学习很好,就能有幸进入学院里很少有的、刚从海外回来的学术大牛,跟着老师做一些国际前沿的研究,甚至能在本科期间就有不错的科研产出。
  • 如果他是一个95后,在5年前进入北大清华,那么他即使不是学习最优秀的,因为这几年回国的优秀老师很多,他也有机会跟着刚从斯坦佛、哈佛归来的年轻老师一起做课题、做研究。要知道,他们的老师自己就是发过Science、Nature的人,跟着他们混,也许在本科时就能有国际一流的学术产出,比如下面这个新闻:
  • 如果他是一个05后,在5年后进入大学,那么他不必考入清华北大,只需考入985大学,就能在大量从海外名校归来的博士手下学习知识、进行科研训练、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 如果他是一个北京上海教育强区的10后,那就相当可怕了。因为他们在中学,甚至小学时,就会接触到从清华北大、甚至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作为自己的老师。而他们自己的父母,也可能是985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这样的搭配是大规模、成批量的。他们可以在中学、小学时就从老师和父母身上接触到大学和工作中才会用到的高等知识,他们也具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等他们在10多年后进入好大学时,他们几乎所有的大学老师都有能力产出国际前沿的学术成果。
  • 如果他是一个25后,那可能都没有必要出生在北京上海的教育强区,届时他们只需要出生在省会,就能接触到大量海归和名校博士毕业的中学老师。


以上就是所谓的“积累”,也是一个科研强国的必经之路。


科研这东西,属于吃饱穿暖后的奢侈品。在一个落后的社会,大概率只能零星出现个别家境优异的贵族后代搞科研。


而只有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后,才能成批量地生产接触过国际一流成果、能紧跟国际学术潮流、能平等地和国际学术界对话的人才。


当这些人才再一次回归到教育体系后,才能让后代们越来越早的接触到科研训练,让青少年中的天才大脑能有足够的概率转化为未来的一流科研成果。


这样的过程,正在中国大地上演。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越来越多的顶级成果、顶级企业正在涌现。10-20年后,大批量的世界领先学术成果就可能会集中涌现,而30-40年后,也就是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才可能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行的“明灯”。


当然了,这同时也将是一个阶级日益固化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不在大城市核心区的孩子们,相对来说就更难赶得上这些快车,也就在未来相对难以进入学术圈。


不过话说回来,学术圈也不是啥光宗耀祖的发财之路,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早点出来赚钱是王道,别进坑去当千老炮灰......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定位华南某著名985、号称华南最强的某经济学院。本人身处非升即走,刚刚参加完学院的中期考核,来说两句刚发生的例子。

按通知上说,参加考核的老师需要准备5分钟左右的ppt,由教授组成的考评委员会评价。我就老老实实准备了ppt,还反复演练防止超出5分钟。结果我讲了不到1分钟,下面的教授就打断我让我不用说了,说“跳过去,我们不用听这个。”我说跳的话就没了哎。他们说,没了就不用讲了。然后我讲了不到三分钟就走了。

我事后想来想去都不明白这样的考核有何意义。既然给了我五分钟,那你们这些老爷们就有点契约精神不好吗?这五分钟里我讲得好不好,那是我的问题;超了五分钟,我耽误了你们,你们阻止我我没话说。但事前给了我五分钟,又不让我说,赤裸裸剥夺我权利,结果最后整个考核会议看起来就是“一群教授煞有介事地坐在一起,数年轻老师的论文数量”。这种体力活随便找个本科生,或者人事处找个小科员干不好吗,为啥非得相互浪费时间?

个人觉得咱们学术圈这么玩下去,总会玩死自己的。中国的小孩看起来厉害,只是一种假象,他们只是懂得找个指标把别人踩在脚下当人上人而已。说实话,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到底学习多少科学的文化精神?没有,只是学习了如何当一个满足指标的小官小吏罢了。一旦把这一套用到科学研究和人文社科研究中,败给别人是必然的。

说点题外话。本人所在的所谓华南最强经济学院,最近陷入了被肢解的困境,许多校友为此抱不平和感叹其衰落。但在我看来,学院的衰落是必然的,因为从来没有学科的长期战略规划,完全就是买办思想,只会买人买论文,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老师研究什么方向,做什么内容;也没有那个研究方向有自己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师承关系。总之,其衰落虽然可惜,但个人看来却一点也不可怜,真的是活该。


题外话1

很多同行去了差点的地方,会碰到各种读书无用论,比如“读到博士有什么用,还不是赚那么点钱”、“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回来小地方”,等等。

朋友,请不要灰心。读书能够得到的乐趣,在那些人的眼里本来就一文不值,你怎么跟他们解释都是不能相互理解的。“读书有什么用”这种问题,是拿来问自己的,不是问别人的。碰到有人问你这种问题,你就直说没什么用、不值几个钱就好。那些整天问别人读书有何用的人,如果你从别人嘴里得到的回答是“没啥用”,那么这个人大概率是在鄙视你了。

内心动摇的时候,个人建议翻一下康德的书,特别是《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和《实践理性批判》。那些只有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75年,美帝大学生百分比是四分之一
1949年前,人家都普及高中教育了

在看看中国,解放前文盲百分之八十……剩下百分之二十里边,百分之十五是半文盲。
五十年代才勉强做到每年毕业五百万小学生
六十年代勉强每年毕业五百万初中生
七十年代勉强每年毕业五百万高中生

八十年代,额,虽然有些退步,但是九十年代我们敬爱的根据知乎的规定,部分内容不显示还是拼命追回来不少的。
2007年才每年毕业五百万大学生。

真正的对比,从2007年才开始。
过个五十年,再看看吧。

这个就是底蕴

就是人家诺贝尔研究科学被炸成哈士奇,中国当时的儒家大师在风华雪月
人家为了科研搏命,大师们窝家里写理学研究圣人言论

那么自然后代就要吃亏咯

当然现在也在追回来咯。从2007年开始,大家也发现了,很多东西都在爆发式的发展。


我们看太湖神威,98年立项,20年才见成果

所以啊,还是要看后来的

我们看航天里,都是一群三十岁的后边一群七八十的老专家

中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航天专业停止招生啥的耽误了

但是,等到这批三十岁的成长到五十岁左右,就是航天的爆发期

同样的,其他的行业也都是这样


user avatar   han-dong-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中国1949年建国,建国时出生的孩子今年65岁,我不知道他们小时候能学到多少东西,有什么样的老师去教授他们。那代人能够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少数当年出国留学时获得的——那个年代有机会出国的中国人怕是没有几个。

相比之下,美国(西方)如今65岁的老教授,硕果累累的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老师的老师(祖师爷)还有可能正是爱因斯坦或是普朗克(前者去世时他们才6岁,后者去世时他们还尚未出生),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不断耕耘,培养新的学生。反观中国,不知道真正接受到良好先进教育的中国孩子是从什么时候才能算起。

有些东西,是积累出来的,人再聪明,教育再好,也必须要有足够的积淀才能成气候。题主所说的“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也就是本文的读者们,应该正在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的学术一定会更有希望。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种类似的想法普遍存在,表现出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现代文明,工业化的真正伟大之处。

任何个体跟整个体系来比都是渺小的,放到历史角度来比较,就是个人努力和历史进程的关系。

历史进程是如何发生的呢?本质就是由各种概念和机制构建的社会化协作,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一点。我们的现代社会问什么会这么伟大呢?因为它将这种社会化协作推进到了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且仍然在继续进行。

化工基础和农业发展,让我们有足够的食物提供足够的人口。足够的人口可以支持足够的工业化体系。足够的人口让我们可以多元化的发展不同的东西,扩展全社会多维的需求。我们以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所有受教育人群的社会化程度,所以他们可以进一步反馈整个社会这样的体系。互联网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为什么如此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社会,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加强了全人类社会的大规模协作的能力,扩展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需求。

中国因为近几十年来才刚刚跨入整个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里,需要时间慢慢融入。其实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学术水平已经上升很多了,尤其是在一些热门领域。你要去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顶级会议,会发现可能一半人都是中国人。

想要考虑一国,一个社会,一个文明的发展进程,只有做体系化的改善,通过构建概念,机制,体系才有真正的意义。任何个人都是无比渺小,也没有什么用的。


user avatar   yao-d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人类的生存和文明产生过巨大贡献的生物有哪些呢
user avatar   mars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觉得难是因为你姿势水平太低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要统一,为什么要做出一些不利于统一的事呢?


     

相关话题

  强大的国家是否有责任去干涉其他国家的反人类罪行?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美国政治瘫痪是体制问题 两党制成阻碍?美国政治瘫痪了吗? 
  马英九是台湾的受气包,当真是其没有能力吗? 
  如何看待土耳其前总理曼德列斯的绞刑受刑照片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如何评价这种类型的有损尊严体面的事? 
  现在进入2021年,科技更新,环境,生活方式改变,作为80年代,90年代的我们,我们怀念以前的什么? 
  为什么庄稼不能种在高楼大厦里? 
  怎样写好英文论文的 Introduction 部分? 
  袁腾飞受到的争议为何远比「当年明月」多? 
  如果是相对运动,那可不可以理解地心说是正确的? 
  台湾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处境? 

前一个讨论
分享一下你用过最烂的App,以及为什么觉得烂?
下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