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什么比小说还要荒谬的事情? 第6页

                       

user avatar   bai-cai-16-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jia-yue-zhi-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user avatar   li-ya-ting-19-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也不是没有研究印第安人与美国白人关系论文,但就华盛顿时期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态度。觉得华盛顿会剥皮印第安人不大可信



美国真正开始以强制驱逐和屠杀是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开始,当然这也是想获得印第安人土地为基点


user avatar   zwx-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chun-qiu-da-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堪称蜀汉政权的一大善政,也算得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多、可圈可点的经典政业。只是长期以来遭受曲解,大多差评。大史家陶元珍在《三国食货志》里说:“刘备在益州复铸直百钱,圜法愈趋紊乱矣。”

公元214年刘备攻占成都后遭遇财政危机,军需供应严重短缺。名士刘巴说这好办,只须铸造直百五铢钱,让各级官府开设官市,平抑物价即可。刘备照办,于是在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当时的史料记载只有这么多,原文不再照录。下面是直百五铢钱。

单纯按照史料记载,蜀汉直百五铢钱原本没法评说其善恶。后人所以恶评如潮,是按照考古出土的实物秤量,这种直百五铢每个只有大约9克。而两汉五铢钱每个大致3.5克。直百五铢的“直”通“值”,就是一个重量不足三个五铢的新币,价值却是后者的一百个。

乍看上去,这是赤裸裸的经济盘剥。


古人信奉等价交换的理念,钱币本身得有相应的价值才算公平交易——这种朴素的货币等价计重理念,一直到上世纪的上半期仍然是社会公识。“袁大头”就是当时典型的计重货币。

但是按照这种传统的货币计重理念来看,蜀汉直百五铢的发行还有更离谱的。根据考古出土的实物秤量,这种钱在此后发行中不断减重,越铸越小,越来越薄,从原来的八九克减到五六克,后来减至两三克,到蜀汉后期最小的还不到1克。像下面这些,币面小得连字都容不下了,所谓“直百五铢”,铢字笔划太多,干脆省了,仅留两个字:“直百”

三枚直百的重量还不抵一枚五铢,但它一枚仍然抵它一百枚。

所以,后世历来把蜀汉直百五铢与王莽的“大泉五十”(一枚值五十枚)、“契刀五百”(一枚值五百)、“一刀五千”(一枚值五千),和董卓小钱、孙权“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相提并论。

如果单纯按照发行时的兑换情况看,蜀汉“直百五铢”与“一刀直五千”“大泉当千”等著名劣币还真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小斗出、大斗进”,都是以少换多、以小换大,都是虚值大币。而在那种货币计重时代,人们对于虚值大币都是避之惟恐不及、弃之如敝履。王莽、董卓、孙权的货币改革都因此遭到强烈抵制,直接导致货币体系崩溃,是载入史册的粗暴恶政。

只有蜀汉政权的直百五铢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流通,而且后来的考古出土表明,当时还大量流入东吴和曹魏。因为在江浙、安徽和河南、河北、陕西乃至新疆,都有蜀汉钱币出土,有些地方出土的数量还较大。这表明蜀汉直百一直是稳定流通的,也意味着刘备当年发行直百五铢钱,对于益州民众来说其实谈不上什么剥削、榨取——流入东吴的曹魏的直百五铢如果只是用于边贸的话,应该说也不存在盘剥,但是这些虚值大币一旦在其内部流通,那就是蜀汉政权对于东吴和曹魏的财富榨取。

名士刘巴提议铸造直百五铢钱,各级政府开设官市流通,按照现代的理解就像是校园餐厅里发放就餐卡,大学生入学,先要往卡里充值。当年的蜀汉民众要把粮食、布帛、土地、房产等真金白银换成一堆虚值大币,看似没有任何公平可言。问题的关键在于,考古出土表明这些货币是长期持续流通的,因而蜀汉民众既要把粮食、布帛、土地、房产兑换成虚值大币,同样也能随时用这些虚值大币去兑换粮食、布帛、土地、房产等他们需要的物品。这个过程也像现在把工资、存款转入微信、支付宝,只要能够稳定流通就不会有任何损失。刘备政府当年的实际收益,只是一笔笔社会财富流经国库时的留滞价值,其实也是政府对于民众的无息负债——这是任何政府“央行”的天然红利,并非只是蜀汉如此。蜀汉货币大量流入东吴和曹魏,则应该是当时的北方和江浙等地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紧缩,由于钱币系统瘫痪,民间根本无钱可用——没有能够保值流通的信用货币,因此叫通货紧缩,百物自然贬值。此间的情形可参照防疫紧张时期的消毒夜、口罩。

蜀汉直百五铢钱虽然背离了货币计重原则,却具有现代信用货币的核心要素:政府信用。诸葛亮当年毫无疑问在益州打造了一个稳定有效、清平有序的施政体系,从而使政权具有良好信用,因而能把这种政府信用附加于货币之中。在坚挺的政府信用面前,货币自身的大小、轻重、自身价值统统无关宏旨。现在站在信用货币的角度回望历史,反倒感觉之前的计重货币问题一大堆,尤其是极其庞大的资源浪费,原本用木板、纸片乃至数码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年却需要动用当时最稀缺、最昂贵、最核心的战略资源:金、银、铜、铁、锡等,而且动辄数十、百吨。按照史料相关记载估算,如果两汉时期的铸币耗费投放于军械,完全可以装备另外一支与当朝规模相当的汉军。


user avatar   lishizhouqilv 网友的相关建议: 
      

堪称蜀汉政权的一大善政,也算得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多、可圈可点的经典政业。只是长期以来遭受曲解,大多差评。大史家陶元珍在《三国食货志》里说:“刘备在益州复铸直百钱,圜法愈趋紊乱矣。”

公元214年刘备攻占成都后遭遇财政危机,军需供应严重短缺。名士刘巴说这好办,只须铸造直百五铢钱,让各级官府开设官市,平抑物价即可。刘备照办,于是在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当时的史料记载只有这么多,原文不再照录。下面是直百五铢钱。

单纯按照史料记载,蜀汉直百五铢钱原本没法评说其善恶。后人所以恶评如潮,是按照考古出土的实物秤量,这种直百五铢每个只有大约9克。而两汉五铢钱每个大致3.5克。直百五铢的“直”通“值”,就是一个重量不足三个五铢的新币,价值却是后者的一百个。

乍看上去,这是赤裸裸的经济盘剥。


古人信奉等价交换的理念,钱币本身得有相应的价值才算公平交易——这种朴素的货币等价计重理念,一直到上世纪的上半期仍然是社会公识。“袁大头”就是当时典型的计重货币。

但是按照这种传统的货币计重理念来看,蜀汉直百五铢的发行还有更离谱的。根据考古出土的实物秤量,这种钱在此后发行中不断减重,越铸越小,越来越薄,从原来的八九克减到五六克,后来减至两三克,到蜀汉后期最小的还不到1克。像下面这些,币面小得连字都容不下了,所谓“直百五铢”,铢字笔划太多,干脆省了,仅留两个字:“直百”

三枚直百的重量还不抵一枚五铢,但它一枚仍然抵它一百枚。

所以,后世历来把蜀汉直百五铢与王莽的“大泉五十”(一枚值五十枚)、“契刀五百”(一枚值五百)、“一刀五千”(一枚值五千),和董卓小钱、孙权“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相提并论。

如果单纯按照发行时的兑换情况看,蜀汉“直百五铢”与“一刀直五千”“大泉当千”等著名劣币还真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小斗出、大斗进”,都是以少换多、以小换大,都是虚值大币。而在那种货币计重时代,人们对于虚值大币都是避之惟恐不及、弃之如敝履。王莽、董卓、孙权的货币改革都因此遭到强烈抵制,直接导致货币体系崩溃,是载入史册的粗暴恶政。

只有蜀汉政权的直百五铢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流通,而且后来的考古出土表明,当时还大量流入东吴和曹魏。因为在江浙、安徽和河南、河北、陕西乃至新疆,都有蜀汉钱币出土,有些地方出土的数量还较大。这表明蜀汉直百一直是稳定流通的,也意味着刘备当年发行直百五铢钱,对于益州民众来说其实谈不上什么剥削、榨取——流入东吴的曹魏的直百五铢如果只是用于边贸的话,应该说也不存在盘剥,但是这些虚值大币一旦在其内部流通,那就是蜀汉政权对于东吴和曹魏的财富榨取。

名士刘巴提议铸造直百五铢钱,各级政府开设官市流通,按照现代的理解就像是校园餐厅里发放就餐卡,大学生入学,先要往卡里充值。当年的蜀汉民众要把粮食、布帛、土地、房产等真金白银换成一堆虚值大币,看似没有任何公平可言。问题的关键在于,考古出土表明这些货币是长期持续流通的,因而蜀汉民众既要把粮食、布帛、土地、房产兑换成虚值大币,同样也能随时用这些虚值大币去兑换粮食、布帛、土地、房产等他们需要的物品。这个过程也像现在把工资、存款转入微信、支付宝,只要能够稳定流通就不会有任何损失。刘备政府当年的实际收益,只是一笔笔社会财富流经国库时的留滞价值,其实也是政府对于民众的无息负债——这是任何政府“央行”的天然红利,并非只是蜀汉如此。蜀汉货币大量流入东吴和曹魏,则应该是当时的北方和江浙等地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紧缩,由于钱币系统瘫痪,民间根本无钱可用——没有能够保值流通的信用货币,因此叫通货紧缩,百物自然贬值。此间的情形可参照防疫紧张时期的消毒夜、口罩。

蜀汉直百五铢钱虽然背离了货币计重原则,却具有现代信用货币的核心要素:政府信用。诸葛亮当年毫无疑问在益州打造了一个稳定有效、清平有序的施政体系,从而使政权具有良好信用,因而能把这种政府信用附加于货币之中。在坚挺的政府信用面前,货币自身的大小、轻重、自身价值统统无关宏旨。现在站在信用货币的角度回望历史,反倒感觉之前的计重货币问题一大堆,尤其是极其庞大的资源浪费,原本用木板、纸片乃至数码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年却需要动用当时最稀缺、最昂贵、最核心的战略资源:金、银、铜、铁、锡等,而且动辄数十、百吨。按照史料相关记载估算,如果两汉时期的铸币耗费投放于军械,完全可以装备另外一支与当朝规模相当的汉军。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炳忠是岛内非常罕见的急统派,至少从其表面言论上,是主张大陆更加激进的推进统一,甚至武统。我看了他和马逆对线的视频,感觉他几乎都已经在埋怨大陆了,埋怨大陆统一不够积极~

还有一期节目,连线的大陆网友提出“穷台代替武统论”,认为穷台困台一样可以促进统一,而且比武统“文明”,至少不见血。王炳忠是坚决反对的,他的理由是穷台成本高、周期长,而且最先伤害的是台湾平民,而平民并非台独的根本力量。与大陆网友坚定认为的台湾岛上有95%坚定的台独分子不同,王炳忠一直坚持,台独的根本力量只是占台湾人1%的那些背后是美国日本的蓝绿政客,95%的台湾民众表面上已经是天然独不假,但是都是被信息洗脑的结果,只要统一之后引导教育,其中的多数人会迅速的幡然悔悟。

但是他也承认在统一之前想改变这95%台湾人已经毫无现实性了,也就是说和统的机会渺茫,至少在目前两岸形势下。

如此一归纳,就是王炳忠主张大陆尽快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但是大陆不可以穷台困台。

以上王炳忠的主张,我并不完全认同。

我认为台湾问题必须纳入国家发展这个更大的问题下去看待。我认为统一只能由两种方式,一种是水到渠成,各种条件都圆满,大陆用最小的代价,或者没有代价,统一台湾。当然网友肯定会说世界上就没有“各种条件都圆满”这回事,那么第二种方式两岸形势彻底无法挽回,大陆别无选择,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台湾。具体的表现应该都写在反分裂法里了。

近期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所以近期不存在武统的问题,我不同意王炳忠“大陆必须要近期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的说法,大陆要对得起14亿人。


user avatar   chen-qun-20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炳忠是岛内非常罕见的急统派,至少从其表面言论上,是主张大陆更加激进的推进统一,甚至武统。我看了他和马逆对线的视频,感觉他几乎都已经在埋怨大陆了,埋怨大陆统一不够积极~

还有一期节目,连线的大陆网友提出“穷台代替武统论”,认为穷台困台一样可以促进统一,而且比武统“文明”,至少不见血。王炳忠是坚决反对的,他的理由是穷台成本高、周期长,而且最先伤害的是台湾平民,而平民并非台独的根本力量。与大陆网友坚定认为的台湾岛上有95%坚定的台独分子不同,王炳忠一直坚持,台独的根本力量只是占台湾人1%的那些背后是美国日本的蓝绿政客,95%的台湾民众表面上已经是天然独不假,但是都是被信息洗脑的结果,只要统一之后引导教育,其中的多数人会迅速的幡然悔悟。

但是他也承认在统一之前想改变这95%台湾人已经毫无现实性了,也就是说和统的机会渺茫,至少在目前两岸形势下。

如此一归纳,就是王炳忠主张大陆尽快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但是大陆不可以穷台困台。

以上王炳忠的主张,我并不完全认同。

我认为台湾问题必须纳入国家发展这个更大的问题下去看待。我认为统一只能由两种方式,一种是水到渠成,各种条件都圆满,大陆用最小的代价,或者没有代价,统一台湾。当然网友肯定会说世界上就没有“各种条件都圆满”这回事,那么第二种方式两岸形势彻底无法挽回,大陆别无选择,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台湾。具体的表现应该都写在反分裂法里了。

近期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所以近期不存在武统的问题,我不同意王炳忠“大陆必须要近期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的说法,大陆要对得起14亿人。


user avatar   dan-qing-se-de-mao-mao-c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炳忠是岛内非常罕见的急统派,至少从其表面言论上,是主张大陆更加激进的推进统一,甚至武统。我看了他和马逆对线的视频,感觉他几乎都已经在埋怨大陆了,埋怨大陆统一不够积极~

还有一期节目,连线的大陆网友提出“穷台代替武统论”,认为穷台困台一样可以促进统一,而且比武统“文明”,至少不见血。王炳忠是坚决反对的,他的理由是穷台成本高、周期长,而且最先伤害的是台湾平民,而平民并非台独的根本力量。与大陆网友坚定认为的台湾岛上有95%坚定的台独分子不同,王炳忠一直坚持,台独的根本力量只是占台湾人1%的那些背后是美国日本的蓝绿政客,95%的台湾民众表面上已经是天然独不假,但是都是被信息洗脑的结果,只要统一之后引导教育,其中的多数人会迅速的幡然悔悟。

但是他也承认在统一之前想改变这95%台湾人已经毫无现实性了,也就是说和统的机会渺茫,至少在目前两岸形势下。

如此一归纳,就是王炳忠主张大陆尽快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但是大陆不可以穷台困台。

以上王炳忠的主张,我并不完全认同。

我认为台湾问题必须纳入国家发展这个更大的问题下去看待。我认为统一只能由两种方式,一种是水到渠成,各种条件都圆满,大陆用最小的代价,或者没有代价,统一台湾。当然网友肯定会说世界上就没有“各种条件都圆满”这回事,那么第二种方式两岸形势彻底无法挽回,大陆别无选择,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台湾。具体的表现应该都写在反分裂法里了。

近期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所以近期不存在武统的问题,我不同意王炳忠“大陆必须要近期武统,否则对不起台湾人民”的说法,大陆要对得起14亿人。




                       

相关话题

  有没有介绍世界发展比较全面的历史书籍? 
  是谁把「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解释为李广的? 
  国民党厉害的间谍有哪些? 
  历史上马步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古时的皇帝可不可以没有理由地杀死一个普通人? 
  帝国、王朝和王国有什么区别? 
  为何末代皇帝溥仪不会生育? 
  有哪些历史人物与刘备相似? 
  历史上或者神话传说中有什么著名的女战士? 
  如何评价郑成功?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BBC记者质疑中国谴责澳军士兵杀害平民,是「干涉别国内政」?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成都地铁宣传文案:“加过的班不只有苦和累,更有你为拉动成都GDP所做的贡献”?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