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六一年,韓國生產了一千萬石大米,而日本在幕府時代便已經達到了兩千五百萬石,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韓國發展潛力還不如兩百年前的封建日本。而這些糧食絕大部分被政府以農稅名義收走,一部分作爲儲備糧食,大部分被出口至外國以換取美元。
在那個時代的韓國,農民們吃的是馬鈴薯、紅薯、玉米和大麥。城市貧民吃的是美援麥粉製成的麵條。軍人和公職人員吃的是陳米。只有少數大地主、資本家和高級軍官、官僚才吃得起白米飯。
現在每家人都吃得起的白菜泡菜在六十年代的韓國也是中產階級的象徵。大多數韓國人吃的是用鹽醃製的辣椒、白蘿蔔和蕪菁。甚至到八十年代也有許多韓國農民因爲沒錢購買食鹽而去海邊用海水醃製泡菜。
直到現代重工爲首的韓國企業在七十年代造出大船爲止,就連海魚也只有沿海地區或者內陸富裕家庭才能吃得上。黃牛作爲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輕易不能屠殺的。
一九六一年全國只有一萬台汽車,其中私家車只有四千台。
-
1961年这个时间点真的巧——那正是韩国作为东亚最不发达国家一穷二白的时代,也是朝鲜人能理直气壮地对南边的同胞喊着“世上无所羡慕”(朝鲜常用口号)的时代。
(【韩】李大焕《世界钢铁第一人》)
1970年开工的韩国第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浦项制铁,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朴正熙签完《韩日基本协定》获得的日本赔偿(为了5亿美元的赔偿款,朴正熙被举国骂成了国贼),负责人是朴正熙的前经济首席、也是他的好友朴泰俊(朴泰俊也是凭借他在日本的关系才获得日方许可把这笔钱挪用到了钢铁产业上)。
“这是用我们祖上的血税建起的制铁所,失败就是对祖先犯罪!所以我们必须拼命努力,不允许出现失败。一旦失败,我们就得全部跳进迎日湾的大海里!我们一定要建成制铁所,报答国家和祖上的恩惠!制铁报国!”
——朴泰俊,1969年
(朴正熙为浦项制铁题词,选自《韩国财阀现场录》)
1961年的韩国,GDP总量为24亿美元,仅相当于当时的黑龙江省,而人均GDP仅93美元,还不及黑龙江。跟中国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无几。韩国GDP总量正式超越黑龙江省,是1966年,而人均要等到1968年。另外,韩国GDP总量在1975年,才超越东北三省的总和。
韩国料理中有一款美食叫“部队火锅”,来源就是韩国人将驻韩美军丢弃的罐头捡回去,用火锅煮着吃,60年代的时候,韩国的小孩甚至从垃圾堆里捡空罐头,然后用舌头舔罐头壁上的残汁。
韩国的崛起史是一部血泪史,70年代的时候,韩国工人被迫拿着微薄的薪水,在环境恶劣的血汗工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周上六天班休息一天,同时70年代也是韩国重化工业起步的时期,当时韩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即使70年代韩国GDP翻了8倍,但人均寿命增长缓慢,甚至一度被中国超越。下图为中韩两国人均寿命对比,可以看到有几年韩国人均寿命是低于中国的。(此处应
@荒木彦吕飞)
后来就是大家熟悉的“汉江奇迹”,韩国的人均收入30年增加了100倍,从一个和中国差不多的穷国变成了发达国家。下图是中韩两国人均GDP对比,纵轴为韩国人均GDP相对中国的倍数。
我们可以看到,1960年代的时候,韩国相对中国的人均GDP倍数一直稳定在低位,也就是说,当时的韩国跟中国一样贫穷,一点都不比中国富裕,韩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创造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奇迹。韩国的发展速度,甚至快过新千年后的中国,这点我们要予以承认。
若我的回答有不对的地方,还望
@kintana moro雅正。
1961年韩国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朴正熙当年通过军事政变成为独裁者,美国并不承认,国际社会对其实施经济制裁,韩国为了赚外汇以发展工业,于次年和西德达成口头协议,西德向韩国借款,条件是韩国向西德派出5000名煤矿工人和5000名护士,3年内所有收入存在德国银行作为贷款抵押。在汉城发布招工启事当天,就要46000人报名,据说大多数还是大学毕业生。1963-1979年,韩国矿工死亡65人(其中劳动中死亡27人、自杀4人),护士死亡44人(自杀19人,多为强奸申诉无果所致),有的矿工因为无法忍受劳作的艰辛逃往东德。而这些矿工和护士创汇一度达到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 不到60年前的韩国就是这样贫穷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