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自动驾驶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vcat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点:目前核心技术难点是“感知”

这里讲的是广义的感知,包括识别、融合和预测。

论据:

乘用车真正量产的自动驾驶现在大家都没有,讲点驾驶辅助的实际工程经验,供大家参考。

  1. 目前的客户抱怨主要集中在:
    AEB行人触发太晚——没有及时选中目标,因为摄像头对目标横向速度测量还不够准确;
    ACC不能良好应对切入车辆——传感器FoV不够,根本看不到切入的车辆;
    AEB或ACC误制动——雷达假目标过滤能力不够
    AEB工作速度上限过低——摄像头识别距离不够,不能仅依赖雷达做强制动
    ......
  2. 目前给“决策”打补丁的原因主要包括:
    车辆跟停以后无法起步——雷达假目标导致
    车辆跟停以后立刻起步——雷达和摄像头丢失目标导致
    在前方车辆切出之后自车加速晚——雷达释放目标过晚
    AEB偏置工况无法及时制动——目标横向速度和尺寸测量不够精确,需要额外加入安全余量
    ......
  3.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讲故事靠什么?数据闭环。数据闭环了用来干什么?提高目标识别和预测性能。
    传统如Mobileye卖什么?目标识别。

综上,我认为是“感知”。


user avatar   zhangkang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环节。

  • 感知:驾驶员的眼耳鼻等各个传感器,在接收着外界的信息,承担着感知的功能;
  • 决策:驾驶员的大脑根据感知的信息,决定进行加减速、转向等操作,承担着决策的功能;
  • 执行:驾驶员的神经、四肢,以油门刹车与方向盘作为人车交互的两大媒介,与整个汽车系统一起承担着执行的功能。

可以看到,有人认为“感知”最核心,有人认为“决策”最核心,究竟哪方更有道理呢

看下来之后,两方的主要分歧在于对“感知”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

  • 狭义的感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定位系统测量到的“0”、“1”数据传输给大脑。
  • 广义的感知:不仅测量,而且将测量到的“0”“1”翻译成对决策有意义的语言,比如“前方有行人”、“前方有模糊一片的东西,有30%的可能是障碍物”。

当我们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这不仅是眼睛的功劳,我们的大脑也在一瞬间完成了大量的运算工作。只不过,我们一般还是把“感知到有一个苹果”归功于眼睛,因此我们还是采用广义的感知概念

这样的话,我的观点如下:

  • 最核心的是感知
  • 提升决策能力,有助于降低感知需求

一、核心是感知

其实这和咱们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头脑清醒、不疲劳驾驶、开车稳当的情况下,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来源于驾驶员的感知出了问题。例如进出隧道的光线变化、夜晚雨天的能见度下降、团雾带来的能见度突变等。

对自动驾驶来说,它在决策与执行时从来都是“头脑清醒、不疲劳驾驶、开车稳当”的。所以,只要感知不出问题,自动驾驶不一定能帮你把车开得多快、多好,但起码不会出问题。

或者说,如果感知的信息是全面的、确信的,那再去做决策与执行策略,就太简单了。我发现有朋友在讨论夹塞情况下的博弈问题:有人就敢赌你怕刮蹭去维修,而AI不敢,因而AI肯定是必输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但并不全面。的确,AI在博弈的时候底牌要弱于强势的人类驾驶员,但自动驾驶的反射弧时间要远强于人类驾驶员

所以,将来AI实装了博弈策略之后,我们人类驾驶员不应太自信 ——AI的博弈策略可能会非常地“凶残且狡猾”,而且省去了反射弧的时间,人类驾驶员恐怕没有胜算。人类驾驶员的唯一胜算可能只是“底牌大”—— 人类驾驶员可以争一口气而让事故发生,AI不敢、没权利这么做。

二、提升决策能力有助于降低对感知的需求

前一段,试驾小鹏P5的城市NGP。众所周知,它在侧前方的感知非常灵敏,因为有2颗激光雷达:

所以,当它重点感知侧前方的物体来做决策时,就会显得非常果断。例如下面的躲避自行车并果断加速通过的动图:

试乘的十几公里的6次接管中,大部分情况都是“主动夹塞”失败! 也就是说,当侧前方的车辆向前移动时,P5可以实现灵敏地跟车并夹塞变道;但是,如果这时候侧后方车辆跟进博弈,抢占有利位置时,P5就会束手束脚。

我能明显感觉到:P5侧后方的“视力”远不如侧前方的“视力”——所以在夹塞变道时就不敢非常激进,从而导致失败。

第一种思路就是像威马M7一样,侧后方也加强感知能力:

第二种思路就是实装“近身肉搏策略”“预测规划策略",这都属于决策。

所谓近身肉搏策略,就是上面提到的博弈策略:例如,让车子突然挪个2厘米,观察侧后方车子的反应,根据反应再决定下一步动作。像AI没有反射弧,如果动静非常快,抖个几抖,可能就把侧后方的新手驾驶员给吓住了 ——这是什么人啊,反应这么快!

所谓预测规划策略,就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仔细回忆一下,其实人类驾驶员遇到这种“主动加塞”的场景,也是非常尴尬的,有时候还要斗气;真正的老司机会怎么做,他会看得很远,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或者在这种情况无法避免时,提前很远就进入一个有利的博弈位置。

两种思路都可以实现比较好的“主动夹塞”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提升决策能力有助于降低对感知的需求。


user avatar   windyw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军火妹邀

最核心的技术是在技术之外,或者说基于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中自己的位置。

这个问题我就来谈一些杂想吧,抛几个自己的和别人的观点,供大家思考。

上半年时候和大佬讨论战略材料的时候,大佬说做了这么久感觉自动驾驶真不能算是什么好方向,技术路线演进最后都趋同了,现在拼死拼活的,无非是自己把自己干失业,还是被别人把自己干失业。

提取一下这里面的关键词含义

  • 最终目标自动驾驶是可实现的;
  • 技术路线总会趋同的;
  • 我们这么拼死拼活是在拼什么?

基于可实现的最终目标自动驾驶这一假设,演进的技术路线其实很清晰,更强的感知,更强的算力,更复杂的算法,有效的数据闭环,持续而高效的仿真、测试、运营。不过显然现在距离最终目标需求的技术工具水平还有很大距离,那么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有钱,更重要的是持续赚到钱。在自动驾驶硬件开始军备竞赛的现在,有钱这件事情对很多公司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怎么持续赚到钱,用当下水平有限的软硬件水平,做出用户体验好的,愿意买单的产品,通过市场的成功,反哺技术上的开发,不停迭代进化达到最终目标。

而拼死拼活所拼的,其实最后是拼的是效率和成本,以及所谓的护城河——排他性资源。排他性资源本质,还是成本足够低或者效率足够高。现在泡沫期,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资源来达到目标,等技术上实现后,就要看怎么低成本的达到相同的目标了。这里面大头将是大运营,包含如何高效的数据回馈,如何快速而准确的仿真,如何低成本的快速测试验证,必要的人力怎么精准的投递。每件事展开都是繁杂的系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探索。

不过回归本质,“有钱并赚钱”和“降本增效”,企业家看来是融资和经营的问题,投资人看是技术水平和估值的问题,打工人看呢是是哪个钱多和要怎么卷的问题,大道至简,无外乎是。


user avatar   one-keba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家凭本事进的大厂,凭本事卷来的高薪,凭996/007的付出赢得的身价。

怎么到了有些人这里,就成了被大厂高薪惯坏了的年轻人?

开不起高薪,不招大厂离职的年轻人即可。

没必要过来硬踩一脚。

年轻人拿高薪不好吗?年轻人拿高薪不对吗?年轻人拿高薪何错之有?

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年轻人赚的多,而是年轻人赚的太少了!

因为年轻人赚的少,尤其是相比于高昂的房价来说。

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没有希望,而在年轻人赚的多的时代里,是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


user avatar   heyh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家凭本事进的大厂,凭本事卷来的高薪,凭996/007的付出赢得的身价。

怎么到了有些人这里,就成了被大厂高薪惯坏了的年轻人?

开不起高薪,不招大厂离职的年轻人即可。

没必要过来硬踩一脚。

年轻人拿高薪不好吗?年轻人拿高薪不对吗?年轻人拿高薪何错之有?

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年轻人赚的多,而是年轻人赚的太少了!

因为年轻人赚的少,尤其是相比于高昂的房价来说。

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没有希望,而在年轻人赚的多的时代里,是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


user avatar   jia-wei-12-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先来,刷到那一些装小孩子声音的大人真的恶心,真的巨烦!还有教人各种东西大部分都是讨好女人,特别出去的时候,刷到某一类的东西(大家也懂).

有段时间经常刷到一个人,打扰了”,看到前面一个女生或者男生背影很好看,你以为你很幽默吗?然后走上去打招呼准备撩,它看到人家正面没它想象的那么好看,马上就嬉皮笑脸,然后说“打扰了”。我只想说,弄这种视频的人是真的丑。你以为你的视频拍出了那种转折的效果吗? 不,你只是没素质,你只是欠。

最讨厌的是抖音那个“啊哈哈哈哈哈哈”的配音,没有一点的搞笑,却还要配上各种美颜瘦脸(大多说下播素颜没法看),严重影响食欲。




  

相关话题

  汽车发展概括为四化(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就自动驾驶专题,可从航空器发展中学到什么经验?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为何被业内普遍不看好?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到底谁家的实力更强? 
  如何看待傅首尔对智能汽车的吐槽?智能汽车如何真正为出行带来便利? 
  美国黑客能不能在黑进中国特斯拉车系统,进而控制汽车自动驾驶。? 
  如何看待智己汽车市区40分钟无接管智能驾驶表现?你觉得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为何被业内普遍不看好?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到底谁家的实力更强? 
  如何看待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发表的「买非自动驾驶燃油车是傻子」的言论?是否过于激进? 
  汽车发展概括为四化(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就自动驾驶专题,可从航空器发展中学到什么经验? 
  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哪些结构、环节和零部件需要(或最好)改造、增减、乃至重新设计等等? 
  如何看待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如 Apollo lite 和特斯拉),激光雷达是昙花一现还是必由之路? 

前一个讨论
除了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光刻机,高端机床之外,我国各领域还有哪些可能被卡脖子的科技短板?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茶颜悦色临时关闭 87 家店,公司回应我们还撑得住?发生了什么?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