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一系列矛盾造成的。
英国一战后实力衰落,撤出中国,留下势力真空,让苏俄填补,造成了国民军崛起和大革命泛滥等动荡——就像今天美国撤出中东,伊朗填补一样。
当时唯一有能力干预中国问题的是日本,1925年苏联支持下的郭松龄事变中,要求日本干预最烈的,实际上是英国人;到了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英日租界屡受冲击,下关惨案中,西方和日本的外交官及侨民遭遇残杀,英美炮击南京,但日本舰队受命于币原外交的不干涉原则,观兵未动,事后,日本舰队司令自杀,此事对日本社会对华观感造成巨大影响。
币原友华外交从此破产,此后,东北易帜,中日之间的外交权益纠纷,中东路事件,日本人怀疑中国新政府将会摧毁日本在华的特殊权力,其民意越来越仇华,再加上明治大佬如山县有朋等纷纷去世,青年军官得以借激进的“惩华姿态”迎合民意挟持日本政府,“济南事变、皇姑屯事变”等以下克上事件得以出现。
从中国国内来说,外交较为老练的北洋政府崩溃之后,南京政府在外交上缺乏经验,无论是陈友仁还是王正廷都是以反帝国主义的民粹激进外交为诉求,以此满足国内民族主义癫狂舆论的胃口,这就使得中日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语言,难以进行顺畅的对话。
“1929年7月18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面告蒋介石的驻美大使伍朝枢,要求中国政府制止中国报刊继续发布充满民族主义的刺激性言论。”
——中东路事件西方外交反应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日矛盾是一个叠加性的渐进过程,双方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引燃了一场烧毁敌人和自己的大火。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