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什么错?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有错呢?

之前我一直认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士大夫们保守顽固的表现。但后来仔细想想,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文化不光是知识,还有智慧,东方智慧和西方智慧在内核上是不同的,彼此看待整个世界的出发点和眼光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全盘西化那就等于从根本上完全自我消解。

而且很多东西不是说自我消解就能学得来的,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固有范畴不一样,即便打破了自有的理论框架,也未必走得进别人的范畴。

举两个例子:

1、为什么普遍有人认为古代中国没有科学?就是因为科学这玩意儿是一个西方概念,它的前身就是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自然哲学。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概念,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与之对应的学问。

因为按我们的划分,我们的学问分两大类,一类叫形而上学,另一类叫形而下学。这是根据《周易》的“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这个总纲来区分的。我国的道家就专门研究形而上的东西,就是跟西方的哲学差不多的。所以,所谓的自然科学并不是中国没有,而是名字不一样,它被包含在了器物学中。你可以说中国的科学自古以来就发展得很慢,但不能说没有。

2、国家概念。东西方对国家概念是不一样的。一旦我们接受了西方的国家概念,那我们就陷入了西方规则中,有口难辩。

在我国古代,国家概念用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那就是“天下莫非王土”。而王土怎么来的,就是皇帝率军打下来的,或者通过君臣父子关系确立的。所以,只要那些自称中国儿臣的藩属,都是中国王土。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宋朝在当时也在法理上就已经亡国了,因为作为儿皇,赵家天子的全部王土在法理上也属于辽国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实质内涵的。因为古代是没有国际法的,古代国际关系的维持就是武力威慑,那些称臣的藩属并不是什么仰慕天朝甘心归化,而是因为惧于武力,为了避免战争伤亡所以才被迫投靠,也可以说叫和平接管。所以才有封赐甚至改土归流的法理依据。

至于现代国家的概念,并不是只有西方人才有权定义,我国也有权定义。但定义的前提是现代化,自帝制瓦解之后,原帝制中国地区,事实上都处于一种谁的拳头大就谁说了算的未现代化状态。所以,很多概念我们还在完善中,怎么可能就这样随便抛弃了我国固有的国家概念随便接受西方人的定义?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占据客观优势却选择坚守不出而不是决战退敌? 
  为什么塔利班的形象在书中和现实中相差甚远? 
  有哪些看起来很逼真,但其实是假的照片、人或事? 
  古代审案行刑为什么要往地上扔令箭? 
  《资治通鉴》写南北朝时,奉南朝为正统,比如称刘宋君主为“帝”、北魏君主为“魏主”等,但是行文中又经常? 
  能否以一个简单,客观的方式讲解乌克兰内战的起因? 
  历史上有没有傀儡国或扶植上台的政权逆袭成功的事迹? 
  工业化之后翻转人口衰减颓势是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的政治任务?中国能否再次创造奇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和日本谁的综合实力更强?谁是美德之下的世界第三强国? 
  现代有哪些获得外国政府授予的勋章的中国人? 

前一个讨论
你是怎么看待甘阳的?
下一个讨论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有哪些是大体完整的传承下来的?





© 2025-05-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