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是玻璃制品越做越薄了。80年代各家喝水都是搪瓷杯,透明玻璃杯虽然逐渐普及,但杯壁大多都比较厚。原因是工艺不行。还有当时的房间比较狭小,磕碰比较多,薄壁杯子不经用。
厚壁玻璃器皿虽然耐磕碰,但对温度变化的耐受力差。倒热水的时候,内壁膨胀了,外壁还没来得及膨胀,就会炸开。所以那时倒热水,都是先倒一点点,在杯子里晃一下,等外壁也升温了再倒后面的。
其次呢,温度变化下玻璃炸开,原因不仅仅是膨胀,还有内应力问题。如果玻璃是绝对的均值材料,对于形状规则的器皿来说,内壁膨胀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均匀分散到整个圆周上,一般不会搞到炸裂。绝大多数的裂缝都是源于玻璃器皿固有的内应力,比如说制造时某一处被周围拉扯(挤压),形成了缺陷。即便内壁整体受热,在缺陷处引发的变形和应力也和别处不同。这样的微小缺陷几处连在一起,就是潜在的裂缝。
玻璃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退火,正是为消灭这种缺陷而设立的。玻璃器皿如果在高温状态下迅速进入常温,同时变硬、变脆,任何制造瑕疵都会产生内应力,并永久地保存在器皿里。但如果在保持形状的前提下缓慢降温,玻璃就能一面固化,一面轻微蠕动,有拉应力的地方就把周围的材料拉过来一点,有压应力的地方就散开一些,慢慢固化,缺陷就少得多。打个比方,退火过程就是给紧急集合的新兵一个缓和的“排队”时间,他们最后互相踩脚的概率当然小得多。
过去的玻璃器皿大多数是小工厂生产,批量不大,都采取间歇式退火,把器皿放在一个退火窑里,隔一段时间降低周围火焰的强度,最终降到常温。
现在的玻璃器皿大多数是大企业生产,同类型批量大,往往采取流水线生产,退火也要上流水线,也就是连续退火窑——窑的每一段都保持不同的温度水平,器皿在耐火输送带上缓慢通过,到出口处基本就是常温了。
很显然,精确控制位置容易,精确控制温度很难。保持温度不变容易,让温度匀速下降难。连续式退火窑的好处不止是批量生产,还有用不变的窑温实现器皿匀速变温。现在的玻璃器皿很多是连续退火生产线上下来的,内应力小,缺陷少,所以即便倒开水,也能用整体几何变形来缓和变温应力,所以不太容易炸。
但无论如何,热水很危险,玻璃很脆,即便是现代工艺的玻璃杯,我还是建议你先倒少量热水,或是用温水加热一下,最后再注满开水。
相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