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腾讯医典的邀请,今天我作为腾讯医典科普官来聊聊30岁应该增加哪些体检项目。
健康,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保持健康除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还有通过体检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30岁,我们的身体开始出现变化,比如躯干、内脏脂肪开始增加,肌肉含量降低[1],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
那么30岁以后,在基础的身体物理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胆B超、心电图等常规体检项目以外,需要增加哪些体检项目呢?
大多数癌症筛查开始年龄都在40或者50岁以上,但有的情况下,需要早期开始筛查特定类型的癌症。
(1)乳腺癌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建议,存在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高危风险女性,可在35岁开始筛查,推荐每年1次乳腺磁共振检查。
(2)宫颈癌
宫颈癌整体开始年龄较早,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2018年更新的指南[3],建议:
备注:
慢性病同样大多是在40或者50岁以后开始进行筛查(比如血糖,建议40岁开始筛查),需要从中青年时期就开始的检测并不多。
(1)血脂检测
前面已经提到了,30岁以后躯干脂肪、内脏脂肪开始增加,血脂代谢开始变化,所以此时我们要增加血脂检测这一项,无论男女都建议增加。
血脂异常可以与多种疾病关联,比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等等,具体参考值和分析,我这里就不提了,因为每个医院的参考值会有一定差异。
一般需要关注的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这几项,当血脂轻度异常时,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调整回来,不必服药。这里不仅仅是不吃油脂,还有对于碳水化合物也要控制,因为碳水化合物(糖)可以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2)血压检测
一般来说每年体检,都会顺便检测一个血压的,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18至39岁、血压正常(< 130/85毫米汞柱)、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应每3至5年复查一次。[4]一般可以通过电子血压计测量,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建议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在不少人身上具有隐匿性,得了没有任何症状,比如头痛、头晕、胸痛、心慌等,而且还不影响生活。但是真的一出现症状,就可能是脑出血→偏瘫。所以定期监测非常有必要。
这应该是很少有答主推荐的,但是这很重要,国内普遍对口腔卫生重视度不够。卫健委在2009年发布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5],其中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体检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这些项目,我们都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参考资料:
[1] MedlinePlus. Aging changes in body shape.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3998.htm
[2] 中国抗癌协会,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9): 429-431.
[3]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Krist AH, Davidson KW, et al. Screening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s: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AMA. 2021; 325(14):1436-1442.
[4] USPSTF. Screening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Am Fam Physician. 2016 Feb 15;93(4):300-302.
[5]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http://www. nhc.gov.cn/wjw/jkshfs/2 01304/be0eb756d0b44fadbee65ad64ad8ba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