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覺得生活不如意,總是很“喪”,絕對不是因為ta沒有錢~~
有錢就開心滴買買買,中了彩票就更是一頓不理智滴買買買,這叫“消費型快樂”,過了那個興沖沖的勁兒之後,仍然會繼續“喪”,因為你的生活軌道並沒有本質性的飛躍提升,你掌握的技能和你的社交圈子沒有改變,可你的消費底線卻被抬高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由奢入儉難”,這樣只會讓你更“喪”。。。
說得不客氣一點,“喪”的原因就兩點:一是不學無術,二是無所事事,所以這跟你有錢沒錢是沒有一毛錢關係的,如果我是題主,我就全當沒中過這個獎,不必跟人臭顯擺,該幹嘛還幹嘛,越低調越好,如果有興趣可以下班後再報個班學點什麼,再辦個健身卡,就可以了,剩下的錢可以當做是一筆應急資金,平時不要動用~~
而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掙錢只是一個附加值,如果題主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完全可以換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之前沒有選擇餘地,現在有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一種享受,才是無論受到多少挫折也會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總之,真正能改變生活的是自己對提升自己能力的覺悟和行動~~
更多音樂作品都在蝦米,歡迎關注:十方的虾米音乐人主页
辽东半岛从南到北被千山山脉分割,靠关内的一带是海边的沼泽地,如果不在千山山脉建立堡垒群,给后金如鲠在喉的打击,反而退缩到山海关一线,虽然省钱精简人数,但也更难与后金军较量。
辽东人口在天启年间的战乱向关内大规模迁移,根据明史的说法多达上百万人。崇祯初年清军攻旅顺,从水陆逃难到登莱的辽人也有十余万人。
这些人口心向明朝,反对后金的统治,是优良的士兵来源,比如毛文龙就是在兵败后经过朝鲜的援助,吸取辽东难民在海岛上扎根形成了武装集团。
后金攻打辽东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量的汉人逃亡关内,寻求庇护,后金为了弥补工农业劳动力缺口,不得不多次进入关内掳掠生人。孙承宗等人在辽东建立的一系列堡垒,比如宁远,就通过煮盐、海运、采煤等产业扎稳脚跟,“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样的局面作为明朝皇帝,放弃辽东,放弃数十万子民,拱手将城池、器械、人民全部让给清朝,固然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更像资敌。如果一城一池的拉锯战,明朝受不了,清朝更受不了,有人说关外军队时明朝的出血口子,但放弃了关外,大同、密云等重镇不就成了新的出血口了么?
辽东军将制度到后期发展为兵将结合,放权养兵的态度,等于说你在辽东爱干嘛干嘛,地给你,子女财产都给你,你当土皇帝都可以,只要帮我守土就好。从明成祖在辽东总兵改制到正统年间收权,大抵的思路都是如此,后期天启、崇祯用督抚架空总兵,但总兵仍然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自主权力,放弃辽东,这些人你也要放弃么?把他们带入关内,他们就会把边境重镇继续变成辽东那样的地方。
明代朝廷的思路有问题,朝廷斗争导致朝令夕改,不能彻底贯彻一种作战方案,放弃辽东和放弃北京是一个级别的计划案。这个朝代已经完全腐化了,辽东什么样,关内就什么样,他无论如何都要对后金布防,布防就要起码十几万士兵,腐朽了的、高度兼并高度瘫痪的明朝财政系统养不起这十几万士兵,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在山海关。失去了辽东的纵深防御和群山沼泽,到山海关只能是更被打的更疼。
辽东这个突出部是扳手腕的地方,你不在这里扳,就要在其他地方扳,挪个地方就能扳的过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对这段历史有各种说法,野史地摊充斥,数据真假难辨,所以关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