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保力工作超过20年,多次主理他、他、他、他和他等的餐宴,郝大师已能完全掌握他们的口味喜好。郝说他们口味各不相同,祖籍四川的他较喜欢吃辣,其中四川担担面更是他的至爱,菜中酸辣乌鱼蛋汤他亦十分喜欢。由于他曾在法国居住,有时也吃点法国菜。
郝保力称,他较喜欢味浓一点的菜式,例如牛扒和红烧肉等;而他则喜欢玛瑙鱼丸。至于他及他则喜欢清淡一点和多花款的烹调方式,包括炒、烤和清蒸等,而清汤和海鲜较合他们的口味。
他又表示,他们并非只有名贵菜式才合口味,有时简简单单的一碗过桥米线亦吃得津津有味。
穷人家的食物自然质量要差一些,通过重口味可以掩盖怪味。另外穷人多体力劳动者,对盐分需求也比较多。
这种说法确实是歧视行为和偏见,但某种程度上确实也存在这种饮食口味的差异。
讲个利益不相关的外国故事吧:以前日本战国时,织田信长俘虏过一个当时日本的“京城名厨”坪内石斋,本着人尽其才的想法,信长想着如果他做饭合自己口味,就留用他,不行就军法从事。
第一次试吃,坪内石斋做的很用心,结果信长说你这玩意儿做的跟水一样,坪内石斋求信长给自己一个重新组织食材的机会,也给自己的厨艺讨个说法,结果第二次试吃,信长十分满意。
后来有人问坪内石斋,大意就是你冒这险干啥,万一信长不给你机会做第二次,你不就直接送命了?
而坪内石斋却很鄙夷地说,我第一次做的就是正宗的高级料理,第二次做的也就是比之前的多加了盐,信长说是天下霸主,可他这口味也就是个乡下土包子。
后来他这个说法信长也知道了,但并没有因为这种人身攻击而给他治罪,理由大意就是:他虽然鄙视我的口味,但也是做好了饭菜,算是尽了臣子的本分。
说到底,口味和阶级本没有必然关系,吃东西只是满足身体需要和个人喜好罢了。
像上边坪内石斋和织田信长表现出的那样,论阶级地位,织田信长无疑比坪内石斋高得多,但织田信长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社会地位,不只是实权派政客,也是正儿八经的武士,自然体能消耗大,爱吃咸。
而坪内石斋本身也没有犯错,因为他之前服务的公卿阶层,就是那种几乎不干什么体力活,平日里舞文弄墨风花雪月,算计来算计去的政客,这种人吃的东西,自然偏淡,讲究个“原味儿”。
不论人身处什么阶级,本质上也都是人,仅凭口味和喜欢吃的东西就给人分个三六九等,或者把口味、食物本身分阶级,想靠推崇某种口味和风格,或吃某种东西,让自己“阶级跃升”,属实本末倒置的自欺欺人╮(╯_╰)╭。